- 年份
- 2024(12037)
- 2023(17771)
- 2022(14873)
- 2021(13869)
- 2020(11837)
- 2019(27346)
- 2018(26917)
- 2017(50705)
- 2016(27666)
- 2015(31421)
- 2014(31142)
- 2013(30770)
- 2012(28332)
- 2011(25617)
- 2010(25701)
- 2009(23895)
- 2008(23379)
- 2007(20595)
- 2006(17906)
- 2005(15958)
- 学科
- 济(130287)
- 经济(130162)
- 管理(77821)
- 业(72742)
- 企(59478)
- 企业(59478)
- 方法(57732)
- 数学(51771)
- 数学方法(51048)
- 中国(32364)
- 农(30485)
- 财(28331)
- 学(25722)
- 业经(24995)
- 地方(24617)
- 贸(23882)
- 贸易(23870)
- 易(23229)
- 制(20665)
- 农业(19961)
- 环境(17758)
- 理论(17727)
- 和(17603)
- 务(17582)
- 财务(17518)
- 银(17479)
- 财务管理(17477)
- 银行(17419)
- 融(17341)
- 金融(17338)
- 机构
- 大学(402612)
- 学院(401917)
- 济(174676)
- 经济(171442)
- 管理(153759)
- 研究(138905)
- 理学(133795)
- 理学院(132304)
- 管理学(129725)
- 管理学院(129009)
- 中国(104670)
- 科学(85742)
- 京(84192)
- 财(75074)
- 农(71265)
- 所(70780)
- 研究所(64847)
- 中心(63179)
- 业大(62705)
- 财经(61166)
- 江(58049)
- 农业(56581)
- 经(55755)
- 经济学(54735)
- 北京(52792)
- 范(49820)
- 院(49468)
- 经济学院(49238)
- 师范(49186)
- 财经大学(45502)
- 基金
- 项目(273029)
- 科学(214857)
- 基金(200942)
- 研究(190935)
- 家(178100)
- 国家(176706)
- 科学基金(150820)
- 社会(123374)
- 社会科(117101)
- 社会科学(117068)
- 基金项目(105605)
- 省(105313)
- 自然(100000)
- 自然科(97801)
- 自然科学(97769)
- 自然科学基金(96057)
- 划(89709)
- 教育(88556)
- 资助(83761)
- 编号(74487)
- 重点(62073)
- 部(60618)
- 成果(58993)
- 发(58418)
- 创(56729)
- 科研(53313)
- 创新(53184)
- 国家社会(52123)
- 教育部(51799)
- 课题(51503)
- 期刊
- 济(185555)
- 经济(185555)
- 研究(112544)
- 中国(74351)
- 学报(67917)
- 农(63159)
- 科学(61334)
- 财(57914)
- 管理(56357)
- 大学(50800)
- 学学(48509)
- 农业(42883)
- 技术(35800)
- 教育(35554)
- 融(33286)
- 金融(33286)
- 经济研究(31899)
- 财经(30704)
- 业经(27842)
- 经(26492)
- 问题(24267)
- 业(24031)
- 统计(22608)
- 技术经济(21347)
- 贸(21112)
- 策(20258)
- 版(19591)
- 世界(19027)
- 理论(18655)
- 国际(18470)
共检索到58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明 宋潇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的DSGE模型并利用1999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冲击对于产出的负向作用更大,导致货币当局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去迅速缓解产出受到的反向冲击,但通货膨胀将会持续更长时间,从而出现产出与通胀"双增长"情况。此外,对于我国这样的经济体系,为了稳定产出而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稳定各经济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学胜 张建波
文章回顾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结构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并且会通过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到居民消费水平。但是由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所以并不能最终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货币政策能够迅速反应并发挥效应但却存在两难境地,为了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这又会使得产出下降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为了避免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和过度反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亮亮 周德群 李宏伟
2004年1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呈现出持续快速上升势头,给中国经济的近期走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影响我国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应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定量揭示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石油价格 宏观经济 协整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孟岩 张燃
石油价格的波动牵动着一国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备受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建立描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之间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显示:石油价格上涨会使我国的通货膨胀加剧,增大股票市场风险,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GDP增长率正相关,高油价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治国 郭景刚
笔者选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原油批发零售市场开放前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批发零售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世界油价的上涨导致产出更大规模的下降,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它同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仍存在施加过度的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程琴
作为基础性能源和原材料的石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通过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变化的传导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产业发展战略和就业等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尤其会直接阻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减少外贸顺差,引起投资需求减少。为了减少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特别注重节能高效、发展新型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以减少国内石油消费需求。
关键词:
石油 价格波动 宏观经济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晁江锋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将石油消费分别引入家庭部门与厂商部门,研究石油价格、消费偏好及生产技术等外生变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石油类消费品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石油价格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巨灾情境下的石油价格暴跌,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作用极大。(2)石油价格下降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家庭与厂商的石油消费量,对家庭非石油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中长期内对三者的影响均不显著;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家庭非石油消费表现为负效应。(3)生产技术改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提升家庭与厂商的总消费水平;巨灾情境下生产技术的大幅下降导致宏观经济的下滑速率较石油价格暴跌相对平缓,且使得石油总消费量也出现相对匀速的下降。(4)短期内石油消费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内生产技术决定了石油消费的总体规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茹 李金叶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际原油-国内石油价格波动率的趋势,将市场化定价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实证估计不同阶段下的石油定价机制对国际油价波动和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1)根据全球油价波动,将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1998M1-2007M12;2008M1-2013M12;2014M1-2018M12;(2)不同阶段下的石油定价机制均降低了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宏观经济波动,阶段2降低油价波动效果最好,阶段3稳定宏观经济效果最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凯威
本文通过构建石油价格与汇率机制改革的双虚拟变量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汇率波动与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与物价水平、消费、石油价格和汇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石油价格上涨与汇率升值对我国GDP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石油价格及汇率改革显著地影响石油价格与汇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因此,本文深入分析石油价格与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石油价格 汇率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沁 赵洪斌 于文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双 冯成骁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国际石油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景气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文章利用GARCH族模型对国际油价的波动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有:(1)国际油价残差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更接近于t分布;(2)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高阶ARCH效应;(3)国际油价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负向冲击会增强其波动性;(4)国际油价波动具有短期成分和长期成分,短期成分会收敛到零,而长期成分会缓慢收敛到稳定的波动率上;(5)中国制造业景气会影响国际油价波动,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国际油价 波动性 GARCH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徐建炜
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纯
本文在分析1973年以来石油期货价格和石油供给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主要对影响石油期货价格的金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石油价格影响变量(石油期货价格、石油供给、套利基金合约、美元基础货币、美元汇率)的VAR模型,分析这些变量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针对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同时提出了应对石油价格金融影响因素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小宇 周锦岚 赵世舜
本文将石油作为生产原料和消费品分别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构建了包含石油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混频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进而考察石油价格冲击和石油消费偏好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石油价格上涨推动生产边际成本上升,短期内会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期内会导致产出下降,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负向影响。为增强中国宏观经济抵御国际原油市场风险的能力,应当不断增强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降低中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此外,正向的家庭石油消费需求冲击,不仅对家庭的消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还通过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考虑到现阶段石油消费偏好冲击对经济增长仍存在积极效应,在推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应妥善处理能源、环境与经济三者间关系。
关键词:
石油依赖度 混频数据 贝叶斯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