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5)
- 2023(8664)
- 2022(7224)
- 2021(6294)
- 2020(5278)
- 2019(11665)
- 2018(11275)
- 2017(21369)
- 2016(11472)
- 2015(12391)
- 2014(12308)
- 2013(12394)
- 2012(11523)
- 2011(10891)
- 2010(10835)
- 2009(9938)
- 2008(9490)
- 2007(8383)
- 2006(7665)
- 2005(6920)
- 学科
- 济(72412)
- 经济(72359)
- 管理(32798)
- 业(28381)
- 方法(25494)
- 数学(22810)
- 数学方法(22667)
- 企(22406)
- 企业(22406)
- 地方(16626)
- 中国(14099)
- 学(13954)
- 农(13899)
- 业经(12431)
- 地方经济(12178)
- 财(11425)
- 贸(10435)
- 贸易(10432)
- 易(10077)
- 环境(9626)
- 农业(8995)
- 制(8842)
- 和(8542)
- 融(8413)
- 金融(8412)
- 经济学(7783)
- 产业(7728)
- 银(7579)
- 银行(7545)
- 行(7240)
- 机构
- 大学(177086)
- 学院(174065)
- 济(86063)
- 经济(84721)
- 管理(66431)
- 研究(64283)
- 理学(58242)
- 理学院(57585)
- 管理学(56706)
- 管理学院(56400)
- 中国(47570)
- 科学(38512)
- 京(35862)
- 财(34670)
- 农(33191)
- 所(33029)
- 研究所(30268)
- 财经(28515)
- 中心(28108)
- 业大(28061)
- 经济学(27994)
- 农业(26306)
- 经(26097)
- 经济学院(25106)
- 江(24906)
- 北京(22382)
- 院(22356)
- 财经大学(21297)
- 范(20768)
- 师范(20444)
- 基金
- 项目(118030)
- 科学(92867)
- 基金(88706)
- 研究(79520)
- 家(79409)
- 国家(78791)
- 科学基金(66870)
- 社会(55170)
- 社会科(52575)
- 社会科学(52558)
- 基金项目(47351)
- 省(44360)
- 自然(43661)
- 自然科(42669)
- 自然科学(42652)
- 自然科学基金(41936)
- 划(37693)
- 资助(35660)
- 教育(34839)
- 编号(28865)
- 重点(26588)
- 部(26164)
- 发(26073)
- 创(24327)
- 国家社会(24084)
- 科研(22980)
- 创新(22894)
- 教育部(22443)
- 计划(22287)
- 人文(21933)
共检索到258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卓 张茜
有关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相当丰富。早期的研究发现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周期运行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后续的研究则发现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与油价冲击影响非对称性相联系的是石油价格冲击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价冲击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呈现明显减弱的趋势。理论界通过对油价冲击内生性的分析,试图对油价冲击影响力的变化进行重新解释,代表性的成果是有关油价冲击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石油价格 经济影响 动态宏观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野华 吕金营
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对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本文从石油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石油价格冲击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石油价格冲击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已有文献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状况与我国国情,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这是本文拟达到的目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覃东海 余乐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徐建炜
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虞伟荣 胡海鸥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石油价格上涨对美元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石油价格与美元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导致美元实际汇率的上升;而人民币实际汇率不仅受到美元实际汇率水平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主要贸易国物价水平相对变动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不确定的情况下,贸然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是不明智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乃堃 齐中英
以1980-2008年的美国、欧盟15国和中国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来源角度对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甚至两者并行不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滚动VAR方法对两者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检验,然后采用SVAR模型将石油价格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且近10年油价波动主要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供给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推动的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由于石油强度下降、低通货膨胀环境等原因,两者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油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冲击的经济拉动作用大于油价上涨带来的负向作用,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会呈同向变化,这一结果在三个经济体中均得到了验证。因此,考察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要区分油价冲击来源,这一结论对政府部门确定油价上涨应对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翁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智 孔桂香
文章利用SVAR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通货膨胀中石油价格的冲击效应进行分解,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对两方面冲击进行动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通货膨胀供给侧的响应幅度大于需求侧,在通货膨胀响应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FEVD)中,需求冲击占总体15%左右,而供给冲击占85%;响应时间方面,需求侧在第5年基本达到稳定值,供给侧的响应逐年增加,直到第7年开始稳定,供给侧的冲击效应更持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夏飞
近年来,石油价格的快速攀升再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Barsky&Kilian,2004)。石油价格的这种持续高位波动会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二战之后,美国经济9次衰退中的8次衰退都伴随着油价上扬。而在1973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明 刘阳阳
首先通过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来估计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2000年之前影响不显著,之后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之前和之后我国CP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当季弹性分别大致稳定在0.01和0.019左右,即国际油价10%的变动会引起我国当季CPI同向变动0.1和0.19个百分点。进而通过一个两阶段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结构性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石油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个体性需求冲击对我国一般物价的影响更为持续。前者的影响仅在2个季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明 刘阳阳
首先通过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来估计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2000年之前影响不显著,之后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之前和之后我国CP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当季弹性分别大致稳定在0.01和0.019左右,即国际油价10%的变动会引起我国当季CPI同向变动0.1和0.19个百分点。进而通过一个两阶段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结构性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石油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个体性需求冲击对我国一般物价的影响更为持续。前者的影响仅在2个季度内显著,而后两者的影响则持续到5-6个季度。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晁江锋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将石油消费分别引入家庭部门与厂商部门,研究石油价格、消费偏好及生产技术等外生变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石油类消费品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石油价格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巨灾情境下的石油价格暴跌,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作用极大。(2)石油价格下降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家庭与厂商的石油消费量,对家庭非石油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中长期内对三者的影响均不显著;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家庭非石油消费表现为负效应。(3)生产技术改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提升家庭与厂商的总消费水平;巨灾情境下生产技术的大幅下降导致宏观经济的下滑速率较石油价格暴跌相对平缓,且使得石油总消费量也出现相对匀速的下降。(4)短期内石油消费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内生产技术决定了石油消费的总体规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婕 朱欣乐 赵宣凯
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传导路径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月度数据,以美国总准备金水平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单位美国总准备金的冲击,将以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引致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将导致M2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同时也将引致物价水平和零售商品总额表现为短期内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薇 齐中英
以2000~2008年我国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的正负冲击角度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进口价格之间的存在的动态传导关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结构VAR(SVAR)模型对我国进口价格受到的油价冲击进行结构分解,其次用移动平均形式的SVAR模型分析不同油价冲击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对进口价格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同期经济需求上涨推动进口价格有较大涨幅;而油价下跌时进口价格跌幅较小,甚至与油价波动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经济需求增加造成的。因此,研究石油价格对进口价格水平的动态传导关系,要区分油价冲击形式,这一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针对油价正负冲击的不同影响来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