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7)
2023(15193)
2022(12580)
2021(11581)
2020(9594)
2019(21746)
2018(21015)
2017(40164)
2016(21803)
2015(24263)
2014(24070)
2013(23673)
2012(22323)
2011(20483)
2010(20618)
2009(19548)
2008(19282)
2007(17182)
2006(15642)
2005(14501)
作者
(63567)
(53455)
(52966)
(50399)
(34030)
(25286)
(23784)
(20666)
(20277)
(18886)
(18552)
(17442)
(17368)
(17001)
(16861)
(16449)
(15855)
(15438)
(15360)
(15303)
(13368)
(13240)
(12751)
(12135)
(12074)
(11999)
(11622)
(11469)
(10683)
(10449)
学科
(107457)
经济(107329)
管理(67353)
(60135)
(48061)
企业(48061)
方法(39197)
数学(35121)
数学方法(34838)
中国(29027)
(26885)
(26315)
(22999)
地方(21672)
业经(21245)
(20714)
贸易(20704)
(20219)
(19391)
(17196)
银行(17162)
农业(16998)
(16539)
(16532)
金融(16530)
环境(16175)
(16085)
(14919)
(14376)
财务(14345)
机构
大学(322188)
学院(320436)
(152008)
经济(149336)
管理(120317)
研究(117535)
理学(103067)
理学院(101955)
管理学(100585)
管理学院(99995)
中国(91331)
(70586)
(67230)
科学(66169)
(58988)
财经(55203)
(54034)
研究所(53120)
中心(52176)
(50293)
经济学(49006)
(47919)
业大(45290)
经济学院(43908)
北京(42954)
农业(42265)
(41718)
财经大学(40948)
(39124)
师范(38703)
基金
项目(207549)
科学(165243)
基金(155191)
研究(150095)
(136090)
国家(135008)
科学基金(115162)
社会(101751)
社会科(96735)
社会科学(96714)
基金项目(80614)
(77159)
自然(72230)
自然科(70569)
自然科学(70544)
自然科学基金(69362)
教育(67767)
(65953)
资助(63929)
编号(57052)
(48135)
重点(47094)
成果(47066)
(45397)
国家社会(43804)
(42943)
(42306)
教育部(41808)
创新(40476)
课题(40369)
期刊
(173224)
经济(173224)
研究(103400)
中国(64177)
(53554)
(49265)
学报(49048)
管理(46624)
科学(46599)
大学(37951)
学学(36263)
(34587)
金融(34587)
农业(32859)
经济研究(29808)
财经(29091)
教育(27001)
(25147)
技术(25073)
业经(24888)
问题(22599)
(20643)
国际(18754)
世界(18324)
(17443)
技术经济(17014)
理论(15643)
统计(15011)
(14383)
现代(14141)
共检索到497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徐建炜  
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婕  朱欣乐  赵宣凯  
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传导路径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月度数据,以美国总准备金水平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单位美国总准备金的冲击,将以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引致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将导致M2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同时也将引致物价水平和零售商品总额表现为短期内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学胜  张建波  
文章回顾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结构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并且会通过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到居民消费水平。但是由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所以并不能最终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货币政策能够迅速反应并发挥效应但却存在两难境地,为了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这又会使得产出下降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为了避免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和过度反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晁江锋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将石油消费分别引入家庭部门与厂商部门,研究石油价格、消费偏好及生产技术等外生变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石油类消费品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石油价格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巨灾情境下的石油价格暴跌,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作用极大。(2)石油价格下降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家庭与厂商的石油消费量,对家庭非石油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中长期内对三者的影响均不显著;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家庭非石油消费表现为负效应。(3)生产技术改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提升家庭与厂商的总消费水平;巨灾情境下生产技术的大幅下降导致宏观经济的下滑速率较石油价格暴跌相对平缓,且使得石油总消费量也出现相对匀速的下降。(4)短期内石油消费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内生产技术决定了石油消费的总体规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晁江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卓  张茜  
有关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相当丰富。早期的研究发现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周期运行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后续的研究则发现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与油价冲击影响非对称性相联系的是石油价格冲击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价冲击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呈现明显减弱的趋势。理论界通过对油价冲击内生性的分析,试图对油价冲击影响力的变化进行重新解释,代表性的成果是有关油价冲击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沁  赵洪斌  于文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明  宋潇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的DSGE模型并利用1999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冲击对于产出的负向作用更大,导致货币当局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去迅速缓解产出受到的反向冲击,但通货膨胀将会持续更长时间,从而出现产出与通胀"双增长"情况。此外,对于我国这样的经济体系,为了稳定产出而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稳定各经济变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虞伟荣  胡海鸥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石油价格上涨对美元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石油价格与美元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导致美元实际汇率的上升;而人民币实际汇率不仅受到美元实际汇率水平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主要贸易国物价水平相对变动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不确定的情况下,贸然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是不明智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 峰 薛 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薛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继红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变化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慢慢下降,逐渐回归到0值,但在达到0值后还会继续向下;国际油价上涨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影响。针对造成这种实证结果的原因,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茹  李金叶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际原油-国内石油价格波动率的趋势,将市场化定价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实证估计不同阶段下的石油定价机制对国际油价波动和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1)根据全球油价波动,将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1998M1-2007M12;2008M1-2013M12;2014M1-2018M12;(2)不同阶段下的石油定价机制均降低了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宏观经济波动,阶段2降低油价波动效果最好,阶段3稳定宏观经济效果最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程琴  
作为基础性能源和原材料的石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通过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变化的传导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产业发展战略和就业等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尤其会直接阻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减少外贸顺差,引起投资需求减少。为了减少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特别注重节能高效、发展新型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以减少国内石油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