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4)
- 2023(13684)
- 2022(11362)
- 2021(10284)
- 2020(8038)
- 2019(17895)
- 2018(17288)
- 2017(32029)
- 2016(16961)
- 2015(18372)
- 2014(18185)
- 2013(18081)
- 2012(17262)
- 2011(16162)
- 2010(16447)
- 2009(15255)
- 2008(14582)
- 2007(13176)
- 2006(12132)
- 2005(10859)
- 学科
- 济(93848)
- 经济(93764)
- 业(44087)
- 管理(41836)
- 农(33645)
- 企(28626)
- 企业(28626)
- 地方(28475)
- 方法(26797)
- 中国(26457)
- 数学(23583)
- 数学方法(23444)
- 农业(22849)
- 业经(21478)
- 学(18145)
- 地方经济(16189)
- 财(15686)
- 贸(15188)
- 贸易(15175)
- 制(15099)
- 发(15016)
- 易(14603)
- 环境(13933)
- 融(13892)
- 金融(13891)
- 银(13554)
- 银行(13516)
- 行(13152)
- 发展(11582)
- 展(11558)
- 机构
- 学院(253962)
- 大学(249300)
- 济(115168)
- 经济(112941)
- 研究(97962)
- 管理(90587)
- 理学(77141)
- 理学院(76158)
- 管理学(74986)
- 管理学院(74510)
- 中国(73511)
- 科学(59428)
- 农(53930)
- 京(53009)
- 所(50513)
- 财(48170)
- 研究所(45863)
- 中心(43512)
- 农业(41063)
- 业大(40996)
- 江(39209)
- 财经(37692)
- 经济学(36095)
- 院(34852)
- 范(34582)
- 师范(34170)
- 经(34113)
- 北京(33824)
- 经济学院(32271)
- 省(31868)
- 基金
- 项目(167664)
- 科学(131057)
- 基金(120449)
- 研究(120049)
- 家(107262)
- 国家(106273)
- 科学基金(89055)
- 社会(80027)
- 社会科(75674)
- 社会科学(75658)
- 省(66762)
- 基金项目(63957)
- 划(55674)
- 自然(55329)
- 自然科(53944)
- 自然科学(53926)
- 自然科学基金(52936)
- 教育(52161)
- 资助(47112)
- 编号(46794)
- 发(43416)
- 重点(38312)
- 成果(37004)
- 部(35677)
- 创(34636)
- 发展(34583)
- 展(34078)
- 国家社会(33823)
- 课题(33574)
- 创新(32453)
- 期刊
- 济(143434)
- 经济(143434)
- 研究(78868)
- 中国(55390)
- 农(55088)
- 学报(43879)
- 科学(40850)
- 农业(36554)
- 财(33811)
- 大学(33099)
- 管理(32856)
- 学学(31908)
- 融(27437)
- 金融(27437)
- 业经(25626)
- 经济研究(23300)
- 教育(22512)
- 技术(19920)
- 财经(18982)
- 问题(18694)
- 业(16897)
- 经(16557)
- 世界(13580)
- 版(13427)
- 贸(13389)
- 技术经济(13360)
- 商业(12935)
- 资源(12743)
- 国际(12272)
- 科技(12229)
共检索到398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辉 李忠德 张丹丹 李兆林 周顺吉
石林风景名胜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旅游开发经历了居民游览、服务中心城市的接待观光型到区域支柱产业的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地影响了石林旅游业,旅游产品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接待观光游览型,形成以门票收入为主体的旅游经济收入格局,对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石林旅游业对县级经济收入、产业结构、财政、税收有积极影响,近5年石林旅游业占当地GDP的9%~11%,占第三产业产值的27.9%~33%、财政收入的10.8%~40.1%,但对农业生产、农村居民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带动力弱,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效应”。获得旅游效益的居民限于风景区旅游中心的村寨,约占风景区人口的15%,中心旅游区的第三产业就...
关键词:
石林风景名胜区 旅游业 乡村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辽吉 郭屹岩 李钢
[目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与旅游产品供需侧的结构有关,而且也与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协调一致,对其综合评价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方法]以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6个边境滨水乡村为例,建立了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与ASEB分析框架相结合的要素评价体系。采用ASEB分析框架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相结合的方式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供需侧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传统的产业及空间要素仍然是供需侧背景、活动、体验及利益4个维度中得分值最高的要素;空间体验综合评价的顺序是:獐岛村﹥河口村﹥大鹿岛村﹥绿江村﹥浑江村﹥古楼子乡;背景与活动(AS)均高于体验与利益(EB),旅游供给侧的输入大于需求侧的输出。[结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是一种耦合共生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目标型网络化过程;由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融合形成的产业链构建了产业型休闲体验空间,以第六产业的方式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分别处于转型发展的4个阶段;采用"产业融合+旅游体验"的方式营造乡村产业型体验空间,拓展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内涵,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综合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书贵 李居信 贺榴 刘克波 崔正平
以河南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资源古、多、密、全、便五大优势特色;并从自然、人文景观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又在宏、微观上展示了旅游业发展现状框架与态势。最后,以翔实的事实和数据,证实了开发旅游资源能充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农村经济,蒿山风景名胜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淑芳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然而在风景名胜区迅猛发展的同时,景区与原居民和谐问题日趋突出,给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稳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原居民现状,解析了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之间存在的三种类型关系:共生型、共存型和冲突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协调发展的三种模式——外迁型、内聚型和控制型,从而为风景名胜区社会调控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原居民 协调发展 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彬 董杰 杨达源 涂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受到城市化的威胁和蚕食。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导致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在初步探讨近郊型风景区资源保护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辨正关系基础上,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仰麟 杨新军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旅游规划中必须导入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旅游持续规划中。论证了在其总体规划中,必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应遵从两大基本思路:一是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二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结构图式设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成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以及产权理论的观点,从建立权益和责任机制入手,以新的视角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与基本做法。
关键词:
风景名胜 资源 价值 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昌春
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国以风景名胜命名政区的历史与现状 ,对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尤其对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据此对风景名胜区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
地名 风景名胜区 政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依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世界级名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南,景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距离市区仅16公里。明月山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达到1736米。明月山景区素有"天然氧吧"、"天然动植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进
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合同属于行政合同,首先具有公法性,同时也兼具私法的特征,公法原理和部分私法原理均是其存在的法理基础。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合同的基本内容必须体现它的法律性质,在强调公共利益至上的基础上,将公共利益与被特许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权利相统一,依据经济利益平衡原则来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