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3)
- 2023(9253)
- 2022(8390)
- 2021(8006)
- 2020(6702)
- 2019(15744)
- 2018(15807)
- 2017(29880)
- 2016(16988)
- 2015(19219)
- 2014(19239)
- 2013(18878)
- 2012(17085)
- 2011(15317)
- 2010(15180)
- 2009(13437)
- 2008(12833)
- 2007(10895)
- 2006(9310)
- 2005(7745)
- 学科
- 济(58633)
- 经济(58569)
- 管理(44430)
- 业(41983)
- 企(35371)
- 企业(35371)
- 方法(29664)
- 数学(25611)
- 数学方法(25293)
- 学(16013)
- 农(15747)
- 中国(14895)
- 财(13816)
- 业经(13132)
- 理论(12738)
- 地方(12219)
- 教育(10534)
- 农业(10477)
- 和(10388)
- 技术(10243)
- 贸(10031)
- 贸易(10027)
- 环境(9723)
- 易(9717)
- 务(9209)
- 财务(9152)
- 财务管理(9138)
- 制(9070)
- 企业财务(8659)
- 划(8616)
- 机构
- 大学(232553)
- 学院(231636)
- 管理(90951)
- 济(80289)
- 理学(79884)
- 理学院(78928)
- 经济(78282)
- 管理学(77366)
- 研究(77058)
- 管理学院(76988)
- 科学(53830)
- 中国(52955)
- 京(49785)
- 农(44454)
- 业大(41303)
- 所(40023)
- 研究所(37282)
- 农业(35352)
- 财(34858)
- 中心(34068)
- 江(32876)
- 范(31125)
- 北京(31080)
- 师范(30692)
- 财经(28910)
- 技术(28833)
- 院(28468)
- 州(27016)
- 经(26327)
- 师范大学(24573)
- 基金
- 项目(169351)
- 科学(129735)
- 研究(119974)
- 基金(119109)
- 家(105867)
- 国家(104970)
- 科学基金(88368)
- 社会(70218)
- 省(68981)
- 社会科(66298)
- 社会科学(66277)
- 基金项目(64575)
- 自然(60866)
- 自然科(59393)
- 自然科学(59374)
- 自然科学基金(58268)
- 划(58255)
- 教育(56285)
- 编号(49677)
- 资助(49521)
- 成果(39969)
- 重点(38435)
- 部(35889)
- 发(35720)
- 创(35704)
- 课题(35032)
- 计划(33326)
- 创新(33211)
- 科研(33084)
- 大学(31229)
共检索到32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韩宁林 张守英
石斛菌根真菌液培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F990 3菌株最适增殖生长温度是 30℃ ,其菌丝体平均每天生长速度最快 ,达 1 2 2 2cm ;培养液pH 3~ 8范围内F990 3菌株均能生长 ,以pH值 7时菌丝体增殖效果最好 ,干菌丝质量 1 4 5 0mg·mL- 1,增殖 131 8倍 ;提供的 8种N源 (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脲、酒石酸铵、甘氨酸、谷氨酸 )中 ,吸收利用效果最好的是酒石酸铵N源 ,菌丝体干质量1 6 84mg·mL- 1,增殖 15 3倍 ,谷氨酸次之 ;提供的 8种C源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醇、甘露醇、糊精、可溶性淀粉 ) ,F990 3...
关键词:
石斛 菌根真菌 液体培养 生长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繁翔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Fr.)和鹅膏菌[Amanitamuscaria(L.exFr.)Pers.exHook.]菌丝中,采用多元碱化合物诱导原生质体裂解方法,分离出细胞器──液泡。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磷的MMNC培养基中培养4—7天的菌丝经水解酶作用所释放出的原生质体具有较高的液泡化程度;液泡产率约为原生质体的5-10%;细胞质特征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了液泡的纯度;而等量原生质体和液泡中酸性磷酸酶及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比较表明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菌根真菌黑核菌和鹅膏菌液泡的特征酶。
关键词:
黑核菌,鹅膏菌,菌根真菌,液泡分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蕻 张丽华 钟静 段连生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穴盘苗之间的共生关系,旨在筛选出影响穴盘苗生长的最佳优良共生真菌菌株。以几种不同的兰科菌根真菌和铁皮石斛穴盘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接菌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不同菌株对接种共生穴盘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PS1、PS2、PS3处理的平均鲜质量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15.7%,7.4%,19.6%,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穴盘苗PS1、PS2、PS3、PS5处理的根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44.4%,43.6%,30.2%,33.4%,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兰科菌根 穴盘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作者经过对褐环乳牛肝菌[Suilusluteus(L.exFr.)Gray]的一系列研究,业已证明它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树种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共生的优良菌根真菌。它具有生长快速、繁殖容易、拮抗性强、适生范围广、制剂简便、...
关键词:
马尾松,褐环乳牛肝菌,液培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濒危石斛菌根化吸收、积累P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和难溶性不同P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的效应不同,试验处理3(KH2PO4)和处理6(FePO4)的干质量分别为0.018、0.019g,是处理1(K2HPO4)的2.62倍和2.78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溶性P(KH2PO4)不同浓度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的综合效应,表现在苗高、径粗和干质量等主要指标上,处理3为最适宜质量浓度(0.25g·L-1),与处理9(CK)相对比,苗高是2.64倍、径粗是2.16倍和干物质是3.87倍。对苗木N、C、P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分析,处理3是CK的1.72、1.40和11.53倍;不同有效P含量对石斛...
关键词:
石斛 菌根化 P营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翠 杨艳 张茹琴 唐明
【目的】明确黄地勺菌(Spathularia flavida)、美丽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bellus)、灰鹅膏菌(Am-anita vaginata)和褐黄牛肝菌(Boletus luridus)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其菌丝体扩繁和菌剂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40℃)、pH(3.0,4.0,5.0,6.0,7.0,8.0,9.0)、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及氮源(磷酸氢二铵、硝酸铵、硝酸钾、蛋白胨、麦芽浸膏)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王邵军 赵爽 张路路 张昆凤 樊宇翔 解玲玲 王郑均 郭志鹏 肖博
【目的】探究石漠化生境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对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为植被恢复选取优势菌种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农林生物肥(MN)、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农林生物肥(YN)、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农林生物肥(GN)、农林生物肥(ck)共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白枪杆生长(树高、胸径、根和叶生物量、叶面积、叶片色素及叶绿素)及光合特征(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1)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白枪杆的生长与叶、根生物量积累(P<0.05)。(2)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显著提高了白枪杆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的相对含量(P<0.05),提升率达6%~67%。(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白枪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P<0.05)。(4)主成分分析表明:气孔导度、树高、叶黄素是提高净光合速率的主控因子,平均贡献率达45.81%,叶绿素b、生物量和总叶绿素的影响次之。【结论】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主要通过促进植株生长、光合色素含量,显著提高白枪杆净光合速率,其中摩西斗管囊霉为最优菌种。图5表2参3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修武 李坤 郭印山 张立恒 孙英妮 谢洪刚
为了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称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简称G.E)]对连作土壤中贝达(V.vulpina×V.labrusca Beta)葡萄扦插苗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将连作土灭菌后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测定贝达葡萄地上部及根系生理指标,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根系分泌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3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葡萄的株高、茎粗、地上及地下鲜重均增加,叶片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增强。其中G.V处理和G.M处理效果最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志雨 贺超兴 李树和 张志斌
试验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rdemann)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提高了黄瓜的生长势,较对照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9.1%,24.6%,10.8%,26.7%。接种AMF处理明显地促进了黄瓜叶片的光合能力,较对照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14.4%,13.7%,12.3%。黄瓜接种AMF处理较对照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26.9%,16...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黄瓜 生长 产量 品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萌圃 李青 王幼珊 倪小会
为了确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在温室条件下,对金叶连翘组培苗接种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etunicatumBecker&Gerdemann的3个菌株、GlomusdiaphanumMorton&Walker的2个菌株、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的2个菌株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明显促进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但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G.etunicatumTW、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荣冬 韦金凡 龙艳艳 雷崇华 谭裕模 李廷化 陈廷速
探讨不施肥的条件下,大田甘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一年后对宿根蔗生长的促进效应。采用原新植蔗砍收后,保持原施有AM真菌及对照的试验小区进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再施用任何肥料,分析大田接种AM真菌一年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甘蔗根系内生真菌及宿根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不施肥的条件下,原所接种的AM真菌仍能提高土壤的p H值,活化土壤中的磷、镁和有机质,促进甘蔗对有效磷、镁和有机质的吸收利用。在甘蔗根系检测到AM真菌以及有隔内生真菌(DSE),根系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AM真菌能促进一年宿根蔗的生长,增加甘蔗有效茎数,提高产量。
关键词:
宿根蔗 丛枝菌根真菌 接种 大田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石斛组培苗吸收利用N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苗高、茎粗和生物量)的促进效应,以N源酒石酸铵为最好。酒石酸铵N源对石斛菌根真菌F9903菌株菌丝体增殖量也为最大值,所以酒石酸铵堪称两者增殖生长的最佳N源。同时,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浓度不同的酒石酸铵影响着菌根化石斛苗的生长和N、P、C元素的吸收与积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72mol.L-1的酒石酸铵是培育菌根化石斛苗的最适宜浓度。
关键词:
石斛 菌根化 N营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计怀峰 林辰壹 吾塔尼别克·卓马别克 张文康 赵庭杰 陈丽琴 赵丹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实葶葱生长发育、生理活动以及化感作用的影响,为实葶葱驯化利用和AMF种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分离自实葶葱栽培田土壤中的AMF(优势属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孢子接种于人工栽培的实葶葱根际(AM处理),以未接种AMF的实葶葱为对照(N-AM处理),测定实葶葱植株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变化;取实葶葱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制备0(对照),0.25,0.5和1 mg/mL的水浸提液,以叶用莴苣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卷纸发芽法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叶用莴苣幼苗生长指标,以衡量实葶葱化感作用的变化。【结果】接种AMF后实葶葱生长受到显著促进,植株表型得到调控。出苗后150 d,AM处理的株高、全株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根长、根体积、须根数、侧根分支数分别为15.00 cm、0.87 g/株、0.46g/株、0.42 g/株、21.17 cm、2.24 cm~3、8.83个/株、13.92个/株,较N-AM处理分别增加了36.74%,182.87%,251.42%,132.18%,23.83%,116.23%,14.23%,169.25%;菌根生长效应随实葶葱生长而增强,于出苗后120 d达到最高值1.33;AM处理实葶葱的全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分别为127.60,90.20,37.40 mg/株,较N-AM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88.04%,290.48%和76.42%,根冠比则显著降低了54.84%。AM处理实葶葱叶片叶绿素a、鳞茎可溶性糖和EPY含量较N-A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30.25%,58.33%和41.18%,叶片叶绿素b和可溶性糖含量比N-AM处理略降低但差异不显著。AM处理根系中独脚金内酯素含量在出苗后呈增高-降低-增高的变化趋势,于出苗后60 d达到最高值(2.86 ng/g),根系活力始终高于N-AM处理,盆栽实葶葱根系AMF侵染率最终为31.55%。当实葶葱地上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地下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AM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比N-AM处理分别提高了112.12%和66.67%;当地上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5和1 mg/mL、地下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和1 mg/mL时,AM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比N-AM处理降低了50.94%和4.69%及18.52%和35.19%。不同质量浓度实葶葱水浸提液对叶用莴苣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各处理的综合化感隶属函数值均高于对照(4.06),其中以0.5 mg/mL AM处理地上部水浸提液最高(15.49),0.25 mg/mL N-AM处理地下部水浸提液最低(6.89)。【结论】实葶葱的生长发育与生理活动均受到AMF强烈的正向作用,实葶葱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效果也受到AMF的调节。
关键词:
实葶葱 丛枝菌根真菌 生长发育 化感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幸来 Sherwin Lopez Dacid C.Coleman
1989年在佐治亚大学生态所温室用缺速效磷的灭菌河沙土,在328个无菌盆栽中研究了棉花等7种作物接种G.etunicutum等5种VAM真菌孢子混合液后的生长反应情况,每立方厘米无菌土中接入3个混合孢子为+VAM处理, 对照不接,对比法排列,生长期70多d.结果表明,+VAM处理的棉花、玉米、大豆、西红柿的苗干重分别比各自的对照高947%.74.2%,27.8%和124.9%,而西瓜和油菜则无显著反应(t检验);G.macrvcarpum菌种可能有较强的孢子生产能力.
关键词:
VAM 作物 生长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功 旺庆 峥嵘 王瑞君
研究了 3种不同VA菌根真菌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灭菌土壤中 ,分别接种 3种VA菌根真菌 ,对马铃薯苗根部都能发生侵染 ,但不同菌根真菌的侵染能力有差异 ,其中Glomusmosseae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了马铃薯的植株鲜、干重 ,块茎结实数和产量 ,并显著促进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
关键词:
VA菌根真菌 马铃薯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