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7)
- 2023(6600)
- 2022(5029)
- 2021(4360)
- 2020(3594)
- 2019(7853)
- 2018(7924)
- 2017(14374)
- 2016(8702)
- 2015(9918)
- 2014(9883)
- 2013(9233)
- 2012(8200)
- 2011(7408)
- 2010(7522)
- 2009(6616)
- 2008(6372)
- 2007(5777)
- 2006(5283)
- 2005(4908)
- 学科
- 济(29882)
- 经济(29857)
- 业(18671)
- 管理(17487)
- 企(12693)
- 企业(12693)
- 农(12072)
- 方法(10963)
- 中国(10558)
- 数学(9584)
- 数学方法(9488)
- 学(8560)
- 农业(8322)
- 业经(8130)
- 税(7805)
- 税收(7344)
- 收(7310)
- 理论(6810)
- 地方(6458)
- 发(6379)
- 教学(6041)
- 教育(6039)
- 财(6023)
- 产业(5025)
- 发展(4955)
- 制(4888)
- 展(4854)
- 环境(4701)
- 技术(4669)
- 贸(4372)
- 机构
- 学院(121047)
- 大学(119443)
- 研究(45930)
- 济(41688)
- 经济(40665)
- 管理(37898)
- 农(33372)
- 科学(32852)
- 理学(32691)
- 理学院(32197)
- 管理学(31281)
- 管理学院(31112)
- 中国(30874)
- 农业(26719)
- 京(26164)
- 业大(25589)
- 所(25467)
- 研究所(23648)
- 江(20194)
- 中心(19459)
- 财(19321)
- 农业大学(17983)
- 技术(17263)
- 范(17240)
- 省(17099)
- 师范(16936)
- 院(16365)
- 北京(15871)
- 州(15420)
- 财经(15263)
- 基金
- 项目(85630)
- 科学(64830)
- 基金(58881)
- 研究(58127)
- 家(54368)
- 国家(53932)
- 科学基金(44065)
- 省(36601)
- 社会(34392)
- 社会科(32504)
- 社会科学(32494)
- 基金项目(31338)
- 划(30640)
- 自然(29725)
- 自然科(29028)
- 自然科学(29010)
- 自然科学基金(28500)
- 教育(28476)
- 编号(23967)
- 资助(23201)
- 重点(20610)
- 成果(19266)
- 发(19182)
- 计划(18227)
- 课题(18165)
- 创(18104)
- 部(17468)
- 科技(17079)
- 创新(16970)
- 科研(16490)
共检索到180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石斛组培苗吸收利用N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苗高、茎粗和生物量)的促进效应,以N源酒石酸铵为最好。酒石酸铵N源对石斛菌根真菌F9903菌株菌丝体增殖量也为最大值,所以酒石酸铵堪称两者增殖生长的最佳N源。同时,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浓度不同的酒石酸铵影响着菌根化石斛苗的生长和N、P、C元素的吸收与积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72mol.L-1的酒石酸铵是培育菌根化石斛苗的最适宜浓度。
关键词:
石斛 菌根化 N营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濒危石斛菌根化吸收、积累P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和难溶性不同P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的效应不同,试验处理3(KH2PO4)和处理6(FePO4)的干质量分别为0.018、0.019g,是处理1(K2HPO4)的2.62倍和2.78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溶性P(KH2PO4)不同浓度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的综合效应,表现在苗高、径粗和干质量等主要指标上,处理3为最适宜质量浓度(0.25g·L-1),与处理9(CK)相对比,苗高是2.64倍、径粗是2.16倍和干物质是3.87倍。对苗木N、C、P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分析,处理3是CK的1.72、1.40和11.53倍;不同有效P含量对石斛...
关键词:
石斛 菌根化 P营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徐大平 陈羽 王凤珍 陈霞
1993~ 1994年 ,在广东省开平市国营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巨尾桉组培苗瓶内接种外生菌根菌的野外造林试验。 2个试验中 ,共采用 17个外生菌根菌菌株。造林后定期观测了 12或 2 4个月树高、地径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除试验 2造林初期的树高外 ,其他所有生长指标在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 ,菌根菌间对巨尾桉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从多重比较和接种效果分析看 ,菌株E4 0 70、H4 5 0 9、E4 2 4 0、H6 177、H4 339、E4 72 6、C930 1、C92 13和C92 0 3,在造林后 6个月开始可明显地促进巨尾桉树木生长 ,说明组培苗瓶内菌...
关键词:
外生菌根 巨尾桉 组培苗接种 田间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增强 徐莹莹 张宁 贾文锁 张潞生
为探究pH对蓝莓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非生根蓝莓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pH梯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小于或大于对照(pH 5.4)时,蓝莓组培苗的鲜重和干重都会相应地减小;pH过低(4.5)或过高(7.0)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的分枝和株高,植株叶片变小,叶片颜色变化显著。适当提高pH水平(6.0和6.5)会促进蓝莓组培苗产生分枝,但叶片会变小、变黄或变淡紫。pH过高(6.0、6.5和7.0),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Zn、p、K和Mn元素的吸收,而当pH过低(4.5)时,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p、K、Mg和Mn元素的吸收。过低或过高的pH水平都会促进蓝莓植株组织和细胞对na元素的...
关键词:
蓝莓 pH 组培苗 营养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明奡 张菲 黄光明 刘瑞成 刘利平 吴强盛 徐永杰
【目的】探索低磷(P)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核桃幼苗根系P吸收的影响及机制,为核桃幼苗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筛选的1个高效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分析适P(100μmol·L-1)和低P(1μmol·L-1)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对‘辽河一号’核桃幼苗植株生长、根系构型、根系P含量、根系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基因(JrPAP10和JrPAP12)和磷转运基因(JrPT3;1和JrPT3;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沾屑多孢囊霉接种3个月后,核桃幼苗根系侵染率达45.6%~53.2%,且低P处理可提高根系菌根侵染。在低P和适P条件下,接种沾屑多孢囊霉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和土壤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P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还显著改善植物根系构型,提高根系P含量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系JrPAP10和JrPT3;1均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JrPAP12仅在低P条件时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且JrPT3;2的表达量被沾屑多孢囊霉抑制。【结论】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诱导低P条件下核桃幼苗JrPAP10、JrPAP12和JrPT3;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土壤和根系磷酸酶活性,改善根系构型,从而提高核桃幼苗P吸收和生物量积累。
关键词:
核桃 菌根 磷 磷酸酶 磷转运基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利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的马尾松苗,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马尾松幼苗对N、P、K的吸收。随胁迫加剧,菌根化苗N、P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其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的苗对N、P吸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56.65%和44.32%;接种彩色豆马勃和褐环乳牛肝菌1的马尾松苗的K含量随胁迫的加剧先增后降,在轻度胁迫时达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221.99%和200.00%。N和K主要分布在叶中,而P在根、茎、叶中分布较均匀,菌根的形成有利于马尾松幼苗N、K的上行...
关键词:
马尾松 水分胁迫 外生菌根 幼苗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玲玉 石文广 罗志斌
【目的】分析外生菌根真菌卷边桩菇对灰杨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同化和代谢的影响,揭示卷边桩菇促进灰杨氮吸收利用的生理特征。【方法】对砂培灰杨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卷边桩菇,形成外生菌根,随后以正常根、菌根以及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NH4+与NO3-的吸收速率,利用qRT-PCR分析氮转运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NH4+与NO3-的含量以及氮同化酶活性,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总碳和总氮。【结果】接种卷边桩菇16周后,灰杨根形成了明显的外生菌根结构,菌根定殖率达到了55.5%。菌根灰杨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非菌根灰杨,但菌根灰杨的生物量没有明显变化。菌根灰杨根尖的NH4+和NO3-吸收速率相比于非菌根灰杨显著提高。值得注意地,接种卷边桩菇改变了灰杨根尖吸收NO3-的空间特征,使最大吸收点从900 μm前移到300 μm。与氮的吸收速率一致,菌根灰杨根中NH4+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如AMT1;1、AMT2;1和AMT3;2等,和NO3-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如NPF1.2F、NPF2.11A和NPF6.3等,的转录表达显著高于非菌根灰杨。并且,在菌根灰杨根中NH4+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上调程度强于NO3-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相应地,菌根灰杨根和叶中的NH4+以及根中的NO3-含量显著高于非菌根灰杨。此外,菌根灰杨根和叶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等NH4+氮同化酶活性显著升高。接种卷边桩菇引起灰杨根中的总氮显著升高,叶中的总碳显著降低,导致菌根灰杨根和叶中的碳/氮显著低于非菌根灰杨。【结论】外生菌根真菌卷边桩菇主要通过提高铵态氮的吸收、同化和代谢,增强宿主灰杨的氮营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佳芳 任鑫华 夏蕾 刘碧桃
[目的 ]通过分析种植方式对两种菌根类型树种吸收根性状的影响,揭示物种共存的适应条件。[方法 ]本研究选择8个树种(5个AM树种和3个EM树种)的单种和所有树种混种的样地,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单种vs混种)下两类型菌根(AM vs EM)树种吸收根(1~2级根)的主要形态性状(根直径、比根长、根组织密度、单根长)和构型性状(根分支强度、根分支比)及菌根侵染率的差异。[结果 ]菌根类型极显著影响吸收根的形态和构型性状(p<0.001),显著影响菌根侵染率(p<0.05);种植方式仅显著影响吸收根的组织密度和根构型性状(p<0.05);菌根类型和种植方式对所有性状均无交互影响(p>0.05)。AM树种根性状间的相关程度高于EM树种,混种大幅度降低AM树种根性状间的相关性。混种降低AM树种根形态性状的可塑性(比根长除外),增大其构型性状的可塑性;混种降低EM树种根组织密度的可塑性,增大根直径、构型性状及侵染率的可塑性。[结论 ]AM和EM树种的根形态和构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混种对AM和EM树种根性状的可塑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增大AM树种的分支强度,降低EM树种的根组织密度。可见,不同菌根树种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根性状变化来实现物种共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蕻 张丽华 钟静 段连生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穴盘苗之间的共生关系,旨在筛选出影响穴盘苗生长的最佳优良共生真菌菌株。以几种不同的兰科菌根真菌和铁皮石斛穴盘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接菌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不同菌株对接种共生穴盘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PS1、PS2、PS3处理的平均鲜质量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15.7%,7.4%,19.6%,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穴盘苗PS1、PS2、PS3、PS5处理的根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44.4%,43.6%,30.2%,33.4%,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兰科菌根 穴盘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黄建国 王明霞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锰对外生菌根真菌Pt715、Sl13和Cg04菌丝生长、草酸和乙酸分泌,以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t715的生物量最高,Sl13次之,Cg04最低。锰显著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物量(y)与培养基中的锰质量浓度(0~800mg/L)呈y=ax+b的关系(a<0);但锰对Pt715和Sl13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这2株外生菌根真菌抗锰能力较强,其原因可能是它们长期生存于活性锰含量较高的酸性土壤中,产生了环境适应性,逐渐进化出对锰的抗性。此外,Cg04和Pt715不分泌乙酸,但分泌草酸的速率随锰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Sl13能分泌乙酸,在锰质量浓度较高...
关键词:
锰 外生菌根真菌 草酸 养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丽娟 张春英 杨兵
【目的】研究从云锦杜鹃根系分离的欧石南菌根(eriocoid mycorrhiza,ERM)真菌对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吸收特性及其接种效应,检测ERM菌株吸收利用不同氮源能力及筛选培养菌株适宜的氮源,并分析ERM对寄主植物氮源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干重定量研究菌株的氮源吸收特性;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采用单菌株接种无菌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幼苗研究ERM对寄主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供试ERM真菌菌株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中生长量差异明显,所有菌株在各单一氮源培养基中菌丝干重均增加,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中生长量较大;各氮源培养基上,菌株接种幼苗生长均优于非接种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萌圃 李青 王幼珊 倪小会
为了确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在温室条件下,对金叶连翘组培苗接种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etunicatumBecker&Gerdemann的3个菌株、GlomusdiaphanumMorton&Walker的2个菌株、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的2个菌株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明显促进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但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G.etunicatumTW、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韩宁林 张守英
石斛菌根真菌液培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F990 3菌株最适增殖生长温度是 30℃ ,其菌丝体平均每天生长速度最快 ,达 1 2 2 2cm ;培养液pH 3~ 8范围内F990 3菌株均能生长 ,以pH值 7时菌丝体增殖效果最好 ,干菌丝质量 1 4 5 0mg·mL- 1,增殖 131 8倍 ;提供的 8种N源 (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脲、酒石酸铵、甘氨酸、谷氨酸 )中 ,吸收利用效果最好的是酒石酸铵N源 ,菌丝体干质量1 6 84mg·mL- 1,增殖 15 3倍 ,谷氨酸次之 ;提供的 8种C源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醇、甘露醇、糊精、可溶性淀粉 ) ,F990 3...
关键词:
石斛 菌根真菌 液体培养 生长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