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
- 2023(1877)
- 2022(1499)
- 2021(1393)
- 2020(1061)
- 2019(2238)
- 2018(2035)
- 2017(3839)
- 2016(2155)
- 2015(2282)
- 2014(2130)
- 2013(1918)
- 2012(1851)
- 2011(1589)
- 2010(1640)
- 2009(1507)
- 2008(1552)
- 2007(1235)
- 2006(1211)
- 2005(1110)
- 学科
- 管理(6585)
- 济(6346)
- 经济(6340)
- 业(5776)
- 企(4917)
- 企业(4917)
- 土地(3743)
- 农(2857)
- 学(2658)
- 方法(2454)
- 制(2269)
- 体(2247)
- 财(2246)
- 环境(2091)
- 问题(2020)
- 资源(1991)
- 工作(1848)
- 数学(1846)
- 业经(1830)
- 数学方法(1808)
- 体制(1759)
- 务(1636)
- 财务(1634)
- 财务管理(1628)
- 划(1616)
- 农业(1614)
- 企业财务(1599)
- 中国(1468)
- 家(1466)
- 国家(1423)
- 机构
- 学院(29564)
- 大学(29563)
- 管理(11845)
- 研究(11000)
- 理学(10254)
- 理学院(10153)
- 管理学(9988)
- 管理学院(9944)
- 济(9433)
- 经济(9212)
- 中国(8361)
- 科学(7280)
- 农(6655)
- 京(6498)
- 业大(5686)
- 所(5162)
- 农业(5133)
- 中心(5014)
- 财(4912)
- 研究所(4783)
- 院(4460)
- 江(4245)
- 范(4018)
- 师范(3990)
- 北京(3956)
- 财经(3905)
- 农业大学(3670)
- 经(3565)
- 研究院(3448)
- 资源(3412)
共检索到4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联军 张博
我国石料矿山数目较多且分布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景观和土地资源的大量破坏。与其他矿种的采矿迹地相比,石料矿山采矿迹地具有污染少、区位好、残余资源易于利用、后期地基处理容易、治理效益显著等特征,因而,其治理模式与一般采矿迹地的治理也应有较大区别。笔者建议采用"多挖少填"的再开发式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泽政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紧紧把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机遇,在利用工矿废弃地资源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复垦工矿废弃地13427亩,通过对采煤塌陷地复垦整理和废弃窑厂、矿山综合治理,增加农用地9730亩,补充建设用地指标8308亩,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统筹了城乡用地布局,改善了生态宜居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阳春花 谢艾伶 向娟
针对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复垦方向的优缺点,提出在我国工矿废弃地因地制宜地投建赛场,从而达到平衡耕地保护、投资获益与生态改善三方面关系的复垦目的。选取重庆某采石场废弃地,将其所采用的传统复垦与本文提出的赛场投建复垦在施工规划与成本估算方面进行详细的对照分析;同时将赛场投建复垦与公园开发复垦做对比。赛场投建复垦在盘活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复垦方向 赛场投建 工矿废弃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艳 雷海清 李发勇 闫田力 吴志钢 何家骅
采用方差分析及隶属函数等方法对苍南矾矿废弃地引入的18种环境修复植物的生长与生理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分蘖高生长量在草本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冠幅生长量在木本植物间差异极显著(P<0.01);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SOD和CAT酶活性)在18个植物种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植物对矾矿废弃地环境的适应性是不同的,进行植物筛选是生态修复的关键和必要环节。综合生长与生理适应性表现,认为美丽胡枝子、新银合欢、构树和香根草是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适生先锋物种,特别是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的美丽胡枝子和新银合欢对废弃土壤中N元素及有机质的积累有积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武菊英 左海涛
能源草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资源。为分析其在边际土地上的应用前景,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开展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与芦竹(Arundo donax L.)两种能源草的规模化种植,并从生物质产量和生态经济价值角度研究了其生产潜力。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两种能源草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质产量,分别为3.77、11.45 t.hm-2;从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硫、滞降粉尘4个方面核算其生态价值,按标准煤折算、纤维素乙醇制备两种方式核算其经济价值,两种能源草的生态经济价值非常可观。柳枝稷和芦竹两种能源草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的发展前景广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文德 向建林 田大伦
对湖南湘潭锰矿废弃地的土壤基质特殊性和少量自然定居植物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废弃地土壤以砂粉土为主,通气透水性能差,渗透系数小,易造成地面积水;矿渣废弃地渗透系数大,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抗旱力弱。2类废弃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低,重金属元素锰、铜的含量高,毒害大。在自然定居的少量植物中,商陆和荩草为超积累植物。采用植物生物原位修复法改善极端生境条件,既经济又高效。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土壤理化性质 抗性植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艳平 罗福周 王博俊
为探索可持续发展观下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模式,推动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革新,论文引入朴门设计理论,研究其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及运作过程;结合王石凹煤矿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分析了分区规划、扇形分析及循环布局等设计模式的应用现状,并对2014—2016年间王石凹煤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朴门设计能够把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纳入生态建设分区规划中,加快煤矿废弃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促进生态平衡建设,推动煤矿废弃地生态系统融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现煤矿废弃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是适用于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有效规划设计模式。研究结果能为矿区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周妍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目前,我国有超过667万公顷因生产建设项目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土地复垦条例》,针对大量历史遗留损毁土地难以复垦的问题,提出了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参与复垦的激励措施。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启动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
关键词:
工矿废弃地 试点工作 损毁土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旭 蔡体久 王笑峰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的恢复能增加采石场废弃地的养分含量,各栽植类型中除土壤下层速效磷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小于1,下层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大于10外,其他养分指标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在1.05~3.17。同种植被不同整地方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客土保苗剂方式是对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最优整地方式。在植被恢复时间为5年后,客土和原土方式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水平。
关键词:
废弃地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旭 周妍 谢川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自2012年开展以来,已成为推动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最有效的激励措施。四川省泸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城市之一,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同时在保障工矿废弃地复垦质量方面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笔者将以此为例,进一步探索保障复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泸州工矿废弃地的特点工矿废弃地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首批纳入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李道亮
为了科学评价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进而确定不同废弃地间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根据土壤、地形、气候、废弃地现状各方面因素对植被恢复难易程度的影响,建立了各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将三标度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对辽宁阜新市矿区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模型能够为确定矿区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以及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煤矿废弃地 植被恢复潜力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锦义 于艺婧 王雅云 宋雁航
包含矿山废弃地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废弃采石场等特殊的矿山开采迹地景观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创造该类型农业园的特色观光景点和休闲娱乐设施。以宜兴市金山农业生态园和宜兴市华东生态休闲园为案例,从环境水系整治、边坡处理、宕口迹地、废弃建筑物、局部地形地势、坡地复垦种植等多个方面,分析探讨休闲农业园中矿山废弃地的改造利用方式和创意设计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金华 刘小玲 张伟
本研究为土地整治领域引入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同时客观确定神木县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潜力。以陕西省神木县工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12年实地调研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后的星座图聚类法计算其复垦潜力并分区,最后在ArcMap中绘制出神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神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可分为四级:I级区潜力值为0.75,II级区潜力值在0.46~0.56之间,III级区潜力值在0.27~0.38之间,IV级区潜力值分别为0.18和0.19。研究结论得出应用星座图聚类法研究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潜力直观简便,使潜力等级划分更科学,但要根据研究样点的个数合理确定坐标点的分布范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江 冯姗姗
论文首先阐述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分析了工业废弃地的负面影响及其蕴含的资源价值,归纳了工业废弃地作为矿业城市新资源的潜在优势,引入资源"创新集成"概念,明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延续、自然环境及城市体型环境综合提升的五个目标,最后探讨了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工业废弃地 工业遗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