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8)
- 2023(6850)
- 2022(6063)
- 2021(5496)
- 2020(5026)
- 2019(11675)
- 2018(11507)
- 2017(22139)
- 2016(12605)
- 2015(14465)
- 2014(14603)
- 2013(14800)
- 2012(14160)
- 2011(12982)
- 2010(13194)
- 2009(12382)
- 2008(12502)
- 2007(11567)
- 2006(9945)
- 2005(8941)
- 学科
- 济(52084)
- 经济(52027)
- 管理(31194)
- 业(30732)
- 方法(26232)
- 企(24013)
- 企业(24013)
- 数学(23405)
- 数学方法(23178)
- 学(16307)
- 农(14527)
- 财(13306)
- 中国(12745)
- 地方(10235)
- 贸(10076)
- 贸易(10074)
- 易(9747)
- 制(9629)
- 业经(9571)
- 农业(9534)
- 和(8254)
- 务(7891)
- 财务(7877)
- 财务管理(7849)
- 银(7747)
- 银行(7695)
- 融(7432)
- 金融(7430)
- 理论(7428)
- 企业财务(7401)
- 机构
- 大学(192422)
- 学院(189143)
- 济(73203)
- 研究(72437)
- 经济(71503)
- 管理(66013)
- 理学(56541)
- 理学院(55760)
- 管理学(54507)
- 管理学院(54189)
- 中国(53171)
- 科学(50333)
- 农(45574)
- 京(42189)
- 所(40846)
- 研究所(37701)
- 农业(36899)
- 业大(35365)
- 财(33386)
- 中心(32805)
- 江(30620)
- 北京(26501)
- 财经(26412)
- 院(25816)
- 范(25148)
- 师范(24686)
- 省(24291)
- 经(23921)
- 农业大学(23528)
- 州(23393)
- 基金
- 项目(127648)
- 科学(97387)
- 基金(91342)
- 研究(84615)
- 家(83880)
- 国家(83232)
- 科学基金(67592)
- 社会(50348)
- 省(50207)
- 基金项目(48209)
- 社会科(47479)
- 社会科学(47459)
- 自然(47356)
- 自然科(46183)
- 自然科学(46160)
- 自然科学基金(45347)
- 划(44163)
- 教育(39036)
- 资助(38714)
- 编号(33519)
- 重点(30513)
- 部(28059)
- 发(27989)
- 成果(27829)
- 计划(27612)
- 科研(26100)
- 创(25584)
- 科技(25141)
- 课题(24137)
- 创新(24092)
共检索到279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关丽雅 黄友华 蔡佳 黄晓红 秦启伟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导致石斑鱼养殖产业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病毒病原之一。SGIV是大分子DNA病毒,包含162个基因开放阅读框,其中ORF050是一个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类似物,可能在SGIV的免疫逃避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克隆了SGIV ORF050基因,并构建了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和四个半胱氨酸富集结构域(CRD)分别缺失的突变体。RT-PCR和药物抑制实验结果表明,SGIV ORF050是病毒的一个立即早期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细胞质内均匀地弥散性分布,并在细胞核周围聚集;第一个CRD缺失后,基因的定位发生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立群 张红莲 秦启伟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是一种重要的鱼类传染性病毒,可导致石斑鱼死亡率达90%以上,给石斑鱼的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SGIV ICP46(infected cell polypeptides 46)是一个立即早期基因,可能参与细胞的生长调控,并对病毒复制有重要作用。在SGIV ICP46序列中存在一段富含亮氨酸(Leucine,L)的潜在核输出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NES)。为了深入研究该段NES序列在SGIV ICP46核转运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构建了3个NES缺失的突变体:仅含NES之前片段的突变体(ΔNESa)、仅含NES之后片段的突变体(ΔNES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泽天 张馨 黄晓红 黄友华 秦启伟
为评估石斑鱼养殖过程虹彩病毒病发生的风险,本实验结合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构建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其中,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发生风险(水质、石斑鱼健康状况、饲养管理、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和20个指标层风险因素(水温、PH、溶氧、氨氮、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准则层风险因素权重值集合为W={0.129 8,0.367 2,0.173 3,0.032 7,0.297 1},指标层风险因素中病毒感染(0.248 5)、邻近区域发病情况(0.138 4)、水温(0.112 3)和养殖密度(0.105 0)等权重值较高,推测它们是影响石斑鱼虹彩病毒病暴发的高风险因素。进一步实验室模拟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病毒感染剂量及养殖温度均明显地影响鱼体内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复制及实验鱼死亡率。上述结论和评估模型中推定的高风险因素相吻合,说明该模型可用于石斑鱼养殖过程中虹彩病毒病发生的风险评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夏立群 张红莲 梁海鹰 刘森林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导致石斑鱼养殖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体。本研究构建了含有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ORF086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pET32a-ORF086,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证实重组大肠杆菌融合表达了SGIV ORF086蛋白。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hl-thio-β-D-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等诱导表达条件的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著希 周胜 黄友华 王劭雯 黄晓红 周永灿 秦启伟
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病毒利用宿主细胞骨架如微丝、微管等完成进入、运输和释放等过程。为分离鉴定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囊膜蛋白,实验应用去污剂溶解病毒囊膜,然后结合1-D-SDS-PAGE切胶分离和LC-MS/MS质谱鉴定两种方法进行检测,除了病毒编码的囊膜蛋白外,还发现7种宿主细胞来源的蛋白,包括细胞骨架微丝肌动蛋白actin等,由此推测这些宿主蛋白是与病毒纯化过程中共纯化获得。鉴于actin在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蛋白印迹、免疫电镜实验验证了actin与病毒共纯化,揭示actin是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莹 杨家辉 彭发永 黄友华 秦启伟 黄晓红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的方法,本研究针对SGIV特异基因ORF014L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LFD)的SGIV检测技术。RPA反应使用10μmol/L的引物浓度,在40.1°C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完成特异性病毒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2个/μL标准质粒。RPA-LFD反应在42°C恒温反应8 min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试纸条可视化呈现,最低检测限为10~1个/μL标准质粒,且不与其他常见水生动物病原发生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也与PCR检测结果一致。RPA、RPA-LFD均能特异性检测SGIV,两者的检测限均比常规PCR灵敏。RPA-LFD法具有快捷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立群 梁海鹰 张红莲 秦启伟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一种严重的能引起全身性疾病的病原体,对石斑鱼养殖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将含有SGIV感染细胞多肽ICP46(infected cell polypeptides 4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CP46转染到胖头鲤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s,FHM)中进行融合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ICP46-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FHM细胞的细胞质中。根据SGIVICP46的序列,设计并体外化学合成了特异性干扰SGIVICP46的siRNA(siRNA-ICP46),与pEGFP-ICP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小愿 张星朗 吉红 韩亚慧 贾秋红 高宏伟
运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纯化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虹彩病毒粒子、感染病毒的EPC细胞以及确诊感染病毒的病鲵组织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纯化的大鲵虹彩病毒负染后电镜下显示球形结构,具囊膜,直径约150 nm;感染EPC细胞中的病毒颗粒呈典型的正二十面体结构,由核衣壳和核心构成,核衣壳呈正六边形,对角直径为(150±5)nm(N=30),核衣壳厚度约5 nm,核心直径为(98±18)nm(N=27)。在病鲵病变的肺和肾组织中发现存在大量聚集或分散的病毒颗粒,其形态特征和感染EPC细胞超薄切片观察的结果一致。免疫荧光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感染病毒的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跃 钱冬 周素明 王亚军 尹飞 金珊 詹萍萍
2018年7月宁波象山某养殖场内银鲳出现集中死亡现象,累积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为探究此次疾病爆发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患病银鲳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及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患病银鲳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失衡、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异常的病征。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均出现直径10~15μm、细胞质嗜碱性的肿大细胞。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则在脾肾等组织细胞内发现了病毒包涵体结构以及大量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40~160 nm。通过虹彩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患病组织样品为虹彩病毒阳性。此外,通过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银鲳源病毒与大黄鱼虹彩病毒(Genbank 登录号:AY779031.1)MCP同源性最高为99.76%,认为它们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类群。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全人工养殖环境下银鲳感染虹彩病毒的病例,该研究将为养殖银鲳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玉然 岳志芹 谭乐义 马亚 李琼 梁成珠 李八方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采集山东海域大菱鲆、石鲽、鲈鱼各20批,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PCR检测方法对真鲷虹彩病毒病(Red Sea Bream Iridoviral Disease,RSIVD)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4例RSIVD感染样品。以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为基础,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本次检出阳性样品的RSIV/ISKNV MCP基因。将MCP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提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春华 刘荭 刘晓东 杨金先 郑在予 林天龙
以纯化的中华鳖虹彩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经杂交融合获得了8个能稳定分泌抗中华鳖虹彩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亚级份分析结果表明,M ab2A4属IgA,M ab8E1是IgG2a,其他的6株单抗M ab1D3、M ab2H1、M ab3A1、M ab4B5、M ab5E1和M ab6F2均为IgG1。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分析表明,8株单抗均能特异性地识别中华鳖虹彩病毒,与EPC、CO、FHM等宿主细胞不产生交叉反应,腹水抗体的ELISA效价在105~106。IFA分析表明,8株单抗中仅M ab5E1没有免疫荧光反应特性,其余7株单抗均能对...
关键词:
中华鳖 虹彩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乐云
对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3种线粒体基因(COⅠ、16S rDNA、Cyt b)和核基因Tmo-4c4进行序列分析,其中16S rDNA序列中有明显的插入缺失位点,而其他3个基因序列无插入缺失变异。在12个分析样本中,COⅠ同源序列(387 bp)中共检测到41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16S rDNA(529 bp)中有2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Cyt b(383bp)中有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Tmo-4c4(467 bp)有8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差异分析和遗传距离比较结果显示,正反杂交子一代的3个线粒体基因序列与母本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都为100%,与父本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CO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朗 周小愿 张辉
【目的】确定陕西省略阳县某大鲵养殖场高致死性疾病的病原,分析其主要衣壳蛋白(MCP)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患病大鲵,观察其临床症状,取其脏器组织,处理后分别分离细菌和接种鲤鱼上皮瘤(EPC)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分离病毒;对病原进行增殖,采用蔗糖密度梯度(20%,30%,40%,50%,60%)离心法进行纯化,电镜观察纯化样品。克隆分离病毒的MCP基因,测定其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患病大鲵背部有溃疡、头部胀大且有出血点,尾部有轻微的溃烂。取病鲵内脏组织样品分离病原,未分离到细菌;处理的内脏组织感染EPC细胞,出现细胞病变。电镜观察证实,在蔗糖密度梯度为50%~60%的样品中,病毒粒...
关键词:
大鲵 虹彩病毒 纯化 MCP 系统进化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晓凌 张艳花 韩茂森
通过解剖活体宝石斑鱼 30尾 ,观察并记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宝石斑鱼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体躯厚而扁圆 ,鱼体呈纺锤形 ,头背部眼后微凹 ,体高约为体长的 1/2。上下颌具一行排列细密的尖齿 ,后鼻孔呈横向短裂孔。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联 ,中间无缺刻 ,生有 14枚棘。鱼体上半部淡蓝绿色 ,腹部色白 ,鱼体两侧不规则的布有近圆形的大斑块及小斑块。胃发达呈“Y”型 ,幽门盲囊 2 0~ 2 4个 (有的末端具分叉 ) ,肠管长 ,为体长的 3~ 3 5倍。胆囊长棒卵形 ,生殖腺细长紧贴于鳔腹面。雌雄异体
关键词:
宝石斑鱼 形态特征 内部结构 雌雄异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海波 史成银 谢国驷 刘冉阳 任宁欣
2017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某养殖场网箱养殖的斑石鲷(Oplegnathuspunctatus)幼鱼突然发病并大量急性死亡。疾病调查显示,养殖海域水温为26℃~28℃;病鱼为4~5月龄,全长为(16.3±1.6) cm,体重为(156.9±37.0) g;80万尾斑石鲷幼鱼2周内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临诊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无明显损伤,但活力差、呼吸急促。剖检可见病鱼脾肿大、质地脆、易碎,肾糜烂,肝有出血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脾、肾造血组织中可见许多直径约为20μm的肿大细胞,肿大细胞内含有大量直径约为145nm、呈六边形的病毒颗粒。用过滤除菌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腹腔注射感染健康斑石鲷,感染组14d内累积死亡率达95%。人工感染病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外观症状,且在脾、肾组织切片中也可观察到大量的肿大细胞及相似的病毒粒子。使用特异性PCR引物,从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均检测到鱼类虹彩病毒的高强度感染。克隆、测序得到了1362 bp的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的MCP序列与真鲷虹彩病毒(RSIV)RIE12-1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构建的虹彩病毒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RSIV类群,是RSIV的一个分离株。本研究首次证实RSIV可以导致斑石鲷大规模死亡,研究结果为诊断和防治斑石鲷病毒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