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9)
- 2023(11048)
- 2022(9867)
- 2021(9250)
- 2020(7639)
- 2019(18008)
- 2018(17846)
- 2017(35378)
- 2016(19003)
- 2015(21329)
- 2014(21354)
- 2013(21121)
- 2012(19374)
- 2011(17214)
- 2010(17174)
- 2009(15570)
- 2008(14835)
- 2007(12622)
- 2006(11154)
- 2005(9568)
- 学科
- 济(79366)
- 经济(79272)
- 管理(51317)
- 业(49271)
- 企(39645)
- 企业(39645)
- 方法(35878)
- 数学(31425)
- 数学方法(31116)
- 中国(21964)
- 农(20480)
- 学(18909)
- 地方(17698)
- 财(17342)
- 业经(15632)
- 农业(14005)
- 贸(12461)
- 贸易(12454)
- 环境(12336)
- 理论(12166)
- 和(12079)
- 易(12043)
- 制(11416)
- 技术(11078)
- 务(10365)
- 财务(10306)
- 财务管理(10287)
- 划(10238)
- 发(9741)
- 企业财务(9706)
- 机构
- 大学(267229)
- 学院(263847)
- 管理(108509)
- 济(104626)
- 经济(102233)
- 理学(94505)
- 理学院(93413)
- 管理学(91861)
- 管理学院(91394)
- 研究(89636)
- 中国(64299)
- 京(57966)
- 科学(56882)
- 财(45499)
- 所(44372)
- 农(42244)
- 业大(40836)
- 研究所(40803)
- 中心(40120)
- 财经(37363)
- 江(36892)
- 北京(36420)
- 范(35710)
- 师范(35417)
- 经(34131)
- 农业(33129)
- 院(33016)
- 经济学(31083)
- 州(30160)
- 师范大学(29006)
- 基金
- 项目(188418)
- 科学(148231)
- 基金(137480)
- 研究(136541)
- 家(120668)
- 国家(119394)
- 科学基金(102387)
- 社会(86149)
- 社会科(81585)
- 社会科学(81559)
- 基金项目(74208)
- 省(72251)
- 自然(67478)
- 自然科(65867)
- 自然科学(65854)
- 自然科学基金(64645)
- 划(61559)
- 教育(61329)
- 资助(55918)
- 编号(55549)
- 成果(44207)
- 重点(41527)
- 部(41345)
- 发(39898)
- 创(38648)
- 课题(37481)
- 创新(36064)
- 科研(35841)
- 教育部(35250)
- 国家社会(35247)
- 期刊
- 济(111334)
- 经济(111334)
- 研究(77679)
- 中国(48430)
- 学报(42287)
- 科学(40398)
- 农(38208)
- 管理(38018)
- 财(32463)
- 大学(31457)
- 学学(29575)
- 农业(26996)
- 教育(26953)
- 技术(21437)
- 融(17872)
- 金融(17872)
- 业经(17642)
- 经济研究(17339)
- 财经(17234)
- 问题(16283)
- 图书(15379)
- 经(14662)
- 业(13519)
- 科技(13368)
- 资源(13212)
- 理论(13133)
- 技术经济(12526)
- 现代(12406)
- 实践(12141)
- 践(12141)
共检索到376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迎春 佟连军 尹君
在城市用地增长管理中,单一考虑土地利用面积数量的变化,忽略用地强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获取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信息,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指数,从地类变更和集约度变化两个方面,对1994~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面积扩展和强度增加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可以补偿单一指标认识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的不足,集约度增长指数较好地综合了两个方面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期间耕地仍是城市用地增长的重要来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也成为满足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城市用地扩展并辅以集约程度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组织整体上呈集约化圈层式向外扩散,城市土地利用趋向合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中心区更多向空间立体维度发展,其他区则以内部填充、外延扩展和城市更新等方式实现城市用地增长;在类型上,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空间区位差异性,中心区继续强化城市中心职能,以商业金融业用地等"强"城市属性地类变化为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王伟凯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绝对值以大于1为主,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小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忆邵 厉双燕
快速城市化时期土地问题日趋显要。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澄清了一些认识误区,得出了“房地产价格高涨未必导致房地产资源的高度利用”、“郊区化并未带来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多中心城市模式未必能够有效降低房地产价格”等结论,以裨益于城市的理性增长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及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伟 周生路 吴绍华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精明增长与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精明增长的背景、城市精明增长的内涵、城市精明增长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城市精明增长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从精明土地利用与规划、精明土地集约利用、精明土地优化配置、精明土地利用策略四个方面对精明土地利用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城市精明增长 土地利用 研究进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惠民 晋隆冈
城市史上限应该与城市行政区史的开端相区别,现代新兴城市无需掩饰历史尚短的实际情况。把握石家庄城市史起点的关键问题,是“因路而兴”。城市史研究起点不同于确定城市建立的纪念日,不必过于精细具体,石家庄城市化的计时器启动于20世纪初,是适逢其会、应时对景的一个巧合。
关键词:
城市史 近代化 石家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惠 杜正茂 许月明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调查的一手资料为数据来源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总结了其经济转型期的土地利用存在的几个主要矛盾:工矿用地快速增长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地质地貌破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转型与土地规划实施之间的矛盾。研究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矿区由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需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当前用地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井陉矿区 土地利用 经济转型 破解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晓涛
水常常被人们视为生命的源泉,这不仅仅是由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影响和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家庄市(简称“石”市.下同),地下水源比较丰富,由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幅度大,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大。为了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长期超量采用地下水源,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工业开采地下漏斗区的规模逐渐扩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成升魁 丁贤忠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8,人均耕地、草场和森...
关键词:
人口,土地利用,全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曲福田 诸培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急剧膨胀,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其关系分析判断及其规律的把握成为制定和实施土地资源保护与控制、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得出我国每增加1单位二三产业产值、建设用地供给呈现不断减少的基本判断。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与二三产业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中国1989-2006年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量与二三产业产值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其二,我国边际城镇建设及...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边际土地利用 经济增长 变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建兵 崔晓培
石家庄用了短短的一百年从一个蕞尔村庄发展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其作为经济、城市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代石家庄随着商业贸易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也日益增大,资金聚散日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
关键词:
石家庄 近代 金融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磊 李君 武友德
以洱源县郑家庄为例,运用全覆盖式问卷调查、参与式农村评估及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对多民族共生区农户的生计及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各族农户生计的非农与兼业化程度均较高,汉、白等原驻民族的农为主型农户比例最高,藏族等迁入民族的非农型农户比重最大。(2)汉、白等原驻民族农户及农为主、非农为主型农户的生计多样性较高,组合较为合理;各族农户间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差异较小而不同生计类型农户间的差异悬殊。(3)不同民族农户土地利用的型式与程度存在差异,藏族等迁入民族农户拥有、流转耕地面积及宅基地的用地规模、利用程度均整体高于汉、白等原驻民族,但耕地利用的集约度及宅基地内部不同类型用地分配的均匀度与组合的多样性相对较低。(4)农户生计的非农与多样化影响其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率及形态组合,整体而言,农户生计的非农程度与其耕地流出面积、宅基地利用的规模、程度及内部不同类型用地分配的均匀度呈正比,而与其耕地租入面积、利用的集约度及宅基地内部不同类型用地组合的多样性呈反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祖琦
从美国郊区化与城市蔓延的典型特征入手,简要回顾了理性增长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内城贫困、居住隔离、空间失衡和公正健康四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蔓延引发的社会及经济后果。随后就若干论点介绍了城市蔓延与理性增长之间的理论之争。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教训,对我国城市化道路和土地利用模式展开思考,认为要转变方式,树立科学的区域发展观;借鉴西方城市健康的分析框架,努力探索"健康城市规划";充分发挥规划政策在应对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综合调控作用;公平公正,追求社会稳定和谐,发挥政府力量对市场扭曲的矫正作用。
关键词:
郊区化 城市蔓延 理性增长 土地利用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三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山桂
以山东省城市扩张规律为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为工具,利用1984-2010年山东省二三产GDP、非农资本存量、二三产劳动力及城市建成区面积数据,估计并剥离出土地边际利用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边际分析模型,通过假设验证和函数拟合等方式,计量分析了山东省城市扩张出现的极限时点及其对应的城市规模,进而把握了山东省城市扩张规律。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增长极限 边际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红旗 梁志武
在分析研究了吉泰盆地1950年~1995年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演变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之后认为,吉泰盆地具有较典型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特征,城市化进程缓慢;人口增长以自然人口增长为主,流动人口主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形式出现;政府政策与人口增长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较重要的两个驱动力,由它们引起的诸如毁林、水土流失等环境退化,还可在政策的干预下得到控制和一定程度的恢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