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
- 2023(1889)
- 2022(1490)
- 2021(1353)
- 2020(1084)
- 2019(2215)
- 2018(2277)
- 2017(3787)
- 2016(2066)
- 2015(2381)
- 2014(2405)
- 2013(2435)
- 2012(2278)
- 2011(1996)
- 2010(2063)
- 2009(1790)
- 2008(1794)
- 2007(1690)
- 2006(1450)
- 2005(1342)
- 学科
- 业(11439)
- 技术(10197)
- 管理(9952)
- 企(9822)
- 企业(9822)
- 济(8788)
- 经济(8785)
- 技术管理(5688)
- 方法(4135)
- 数学(3572)
- 数学方法(3539)
- 农(2526)
- 新技术(2515)
- 高新(2510)
- 高新技术(2510)
- 中国(2064)
- 农业(2018)
- 业经(1963)
- 学(1879)
- 麦(1856)
- 贸(1746)
- 贸易(1746)
- 易(1731)
- 小麦(1618)
- 理论(1588)
- 产业(1456)
- 环境(1442)
- 教学(1407)
- 财(1335)
- 划(1323)
- 机构
- 学院(35020)
- 大学(34377)
- 济(13827)
- 经济(13534)
- 管理(13462)
- 研究(13258)
- 理学(11623)
- 理学院(11512)
- 管理学(11326)
- 管理学院(11265)
- 农(9696)
- 科学(9279)
- 中国(8354)
- 农业(7877)
- 京(7648)
- 业大(7617)
- 所(7575)
- 研究所(6987)
- 技术(6599)
- 中心(5925)
- 江(5417)
- 省(5166)
- 农业大学(4888)
- 科学院(4791)
- 业(4749)
- 北京(4650)
- 科技(4476)
- 财(4371)
- 院(4343)
- 州(4186)
共检索到5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
华中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承担的湖北省小麦育种“八、五”攻关课题,在小麦高产、抗湿害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育种组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华8759”在1991年至1992年度湖北省联合区域试验中名列第一,平均单产404.9 kg/666.7 m~2;最高单产达530.1kg/666.7 m~2,创湖北省小麦区试最高产量纪录。该品系抗渍性突出,在湿害严重、甚至出现短期淹水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产量。1992年5月15日和21日,湖北省农牧厅、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发松 朱旭彤 胡业正 饶华熹 马军政
本研究对矮败小麦育性、株高和芽鞘长三性状相互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太谷核不育基因(Ms2)与矮秆基因(Rht10)紧密连锁;同时发现矮败小麦的短芽鞘与矮杆性紧密相关,其短芽鞘特性可作为太谷核不育基因的早期形态标记。通过短芽鞘区分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准确率因组合而异,平均为88.2%。用20mg·kg-1GA3而浸种处理可明显促进可育株芽鞘伸长,但对不育株芽鞘伸长作用不明显,从而加大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差异。用GA3处理后,通过芽鞘长短区分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准确率提高到96.4%。
关键词:
矮败小麦,短芽鞘,Ms_2早期形态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翟虎渠 刘秉华
阐明矮败小麦创制的过程和其在小麦育种上应用前景,提出矮败小麦育种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小麦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育种上应用的思路。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 杂优利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池塘
7月15日,记者从"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了解到,由我国科研人员历时四年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联讯读报4.0"取得新突破,将为中国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认为,这一技术的研发成功实现了手机报刊的看、听、评、搜、存等数字阅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山海经》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典籍中,《山海经》都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奇书,它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但是,它所记录的丰富信息,至今仍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它的作者和写作年代亦众说纷纭。王红旗先生经过二十余年对《山海经》文字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锐 王远 马维军 郭三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中虎 张树榛 刘录祥
以7个株高梯度系列的35个系统及5个亲本品种为材料,采用典范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株高及其构成因子与产量因子、产量生理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株高因子通过产量生理性状影响产量因子,一定的生物学产量是获得高产的基础。②矮秆品种的高化对提高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有利,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秆品种矮化能显著提高收获指数,对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③在主要性状符合育种目标的前提下,选择倒二节间较长、第一和第二叶间距略长、穗颈和穗部较长的类型可能对提高产量有利。
关键词:
株高 梯度系列 小麦 多元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宗君 杨武云 颜泽洪 田宁
以蓝粒太谷核不育硬粒小麦附加系89-2343(AABB+4D/4E)与普通小麦7739-3(2n=42)杂交、回交所产生的蓝粒可育株与白粒矮败材料杂交、回交,育成了矮败蓝粒小麦附加系98-266.利用97-866为基础,转育成8份不同基因背景的新蓝标矮败小麦,并对这8个蓝标矮败小麦的粒色和育性分离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粒不育株变幅为20.6%~23.8%,平均为22.3%;白粒非矮秆可育株占77.6%,其他类型仅占0.1%,表明蓝粒基因、Ms2和Rht10均位于附加染色体上,且连锁紧密;但不同轮回亲本,矮败蓝粒的传递率有差异;而同一轮回亲本在年份间的蓝粒不育株传递率差异不显著.同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碧光 刘思衡 林红钢
用化学药剂和远缘花粉处理矮败小麦筛选诱导单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结果表明:单独用药剂或玉米花粉授粉诱导效果不理想,其中以0.5mg·L-12,4-D的最好,诱导率为12.7%-13.1%;油菜或玉米花粉授粉后24和48h再经10g·L-1二甲基亚砜(DMSO)+15mg·L-12,4-D处理,以及玉米花粉授粉后再经4mg·L-1BA+10g·L-1DMSO处理,诱导频率较高,达54.8%-77.0%,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玉米花粉授粉的诱导效果明显好于油菜花粉的;10g·L-1DMSO+15mg·L-12,4-D处理优于4mg·L-1BA+10g·L-1DMSO处理,两处理诱导率的差异达...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单倍体 远缘花粉 化学药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秉华 杨丽 王山荭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非矮秆品种与之授粉,后代群体中的矮秆株是雄性不育的,而非矮秆株是雄性可育的。接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第二代产品,多方面优于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常规育种、轮回选择和基础研究中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矮败小麦,合规育种,轮回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