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2)
2023(5976)
2022(5486)
2021(5100)
2020(4525)
2019(10696)
2018(10862)
2017(20595)
2016(11834)
2015(13868)
2014(14529)
2013(14354)
2012(13708)
2011(12457)
2010(12786)
2009(11907)
2008(12251)
2007(11585)
2006(9815)
2005(8927)
作者
(37323)
(31443)
(31115)
(29970)
(19868)
(15248)
(14539)
(12404)
(11707)
(11520)
(10621)
(10546)
(10212)
(10128)
(9976)
(9919)
(9853)
(9228)
(9165)
(9070)
(7988)
(7887)
(7649)
(7389)
(7139)
(7089)
(7085)
(7009)
(6577)
(6576)
学科
(47866)
经济(47820)
管理(31144)
(30316)
方法(23785)
(23539)
企业(23539)
数学(20959)
数学方法(20748)
(14576)
(13084)
中国(12217)
(11278)
地方(10141)
(9969)
贸易(9966)
(9645)
(9572)
农业(9462)
业经(9382)
理论(8375)
(8220)
财务(8198)
财务管理(8163)
(7990)
(7637)
企业财务(7627)
银行(7608)
(7172)
(6857)
机构
学院(176875)
大学(175674)
(67645)
经济(65871)
管理(62973)
研究(59811)
理学(53124)
理学院(52453)
管理学(51379)
管理学院(51046)
中国(45609)
科学(39593)
(38341)
(36588)
(32998)
(31976)
研究所(29819)
(29422)
业大(29375)
农业(29142)
中心(28470)
财经(25050)
北京(24436)
(23884)
师范(23594)
(23576)
(22422)
技术(21382)
(20863)
(20768)
基金
项目(110156)
科学(83039)
研究(80121)
基金(75356)
(66310)
国家(65685)
科学基金(53860)
社会(46238)
(45224)
社会科(43535)
社会科学(43517)
基金项目(39956)
教育(38075)
(37800)
自然(35339)
编号(35124)
自然科(34408)
自然科学(34394)
自然科学基金(33773)
资助(32149)
成果(29393)
重点(25181)
课题(24738)
(24199)
(24061)
(22332)
科研(21476)
计划(21121)
创新(20874)
大学(20849)
期刊
(77548)
经济(77548)
研究(50048)
中国(36710)
(33015)
学报(31667)
(26961)
科学(26305)
大学(22580)
教育(22205)
农业(21977)
学学(21050)
管理(20571)
技术(16772)
(15464)
金融(15464)
业经(13506)
(12250)
财经(12245)
经济研究(11850)
问题(10689)
图书(10678)
(10495)
(9833)
技术经济(9202)
商业(8848)
理论(8756)
(8690)
统计(8452)
财会(8409)
共检索到266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妍  沈向群  关柏丽  郭春  李青  
【目的】初步探索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育雄性不育两用系。【方法】从矮牵牛328自然群体后代中发现并选择不育株,以不育株(08A328)为母本,以7份不同来源的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自交获得F2,选择F2分离出的不育株与F1回交,同时对F2不育株进行人工自交结实率试验和花粉生活力测定。在F2中优选不育株与经济性状优良的父本进行回交转育,转育后代自交,子代兄妹交,筛选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1分离的株系。【结果】F1后代全可育,F2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回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3∶1分离。不育株花药干瘪微黄,花粉无活力,自交不结实。回交转育后代均可育,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娜  张改生  梅拥军  马守才  李红霞  
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小穗两边结实数、中间结实数等结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例变幅为38%~48%;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所配制的组合,在2个结实性状上,包括国内法、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均具有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数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日生  詹莜国  朱列书  赵松义  郭清泉  
以3个烤烟胞质雄性不育系(MsYZ206-9、MsYZ203-6和MsYZ216-1)和4个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云烟87、G80和G28)为材料,配成12个杂种,利用简单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研究总糖、烟碱、总氮、氧化钾、氯、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和氧化钾/氯等8个烟叶化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和群体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控制烟叶总糖的主要遗传效应是加性效应,显性效应较低,其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可能较低;控制烟碱、总氮、氧化钾、氯、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和氧化钾/氯的显性效应较高,这7个化学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可能较大;2)所有杂种总糖存在负向群体平均优势和负向群体超亲优势,其他7个化学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红  李小林  孔宝华  陈海如  
 应用植原体 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分别对表现矮化和扁茎症状的矮牵牛植株进行巢式PCR检测,均得到约 1. 2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通过PCR鉴定,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 2个植原体株系 16SrDNA片段G+C含量分别为47. 1%和 47. 0%,具有其他柔膜菌纲原核生物 16SrRNA基因碱基组成特征;与 16Sr组中的代表株系 (西方翠菊黄化,SAY)同源率达到最高,分别为 99. 1和 98. 6%,故认为这 2个株系为该组成员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发松  刘为兵  朱旭彤  
用生态核不育大麦选系9201与可育大麦品系1154杂交,以自然结实率、目测花药等指标分析了F1、F2及F3代群体在武汉正常播种期(10月20日)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F1代完全可育,结实率达98%;F2代的育性表现出明显的可育株:不育株为3:1的分离比例,F2单株结实率频率分布曲线至连续双峰分布。F3代不育株行:分离株行:可育株行为1:2:1。表明生态核不育大麦的雄性不育性由核内1对隐性生效基因控制,且受微效多基因的修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史杰玮   包满珠   刘国锋  
为研究SPL(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转录因子在矮牵牛成花转换中的作用,克隆矮牵牛PhSPL9b基因,并将该基因对应的miR156/157靶位点进行点突变获得rPhSPL9b,将PhSPL9b和rPhSPL9b分别构建超量表达载体,转化矮牵牛和拟南芥,最终获得拟南芥35S∶∶PhSPL9b与35S∶∶rPhSPL9b转基因植株以及矮牵牛35S∶∶PhSPL9b转基因植株。研究结果显示,过表达PhSPL9b和rPhSPL9b导致拟南芥莲座叶显著减少,花期明显提前,其中35S∶∶rPhSPL9b转基因表型更为明显;过表达PhSPL9b促进矮牵牛提前开花。RT-PCR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表型明显的转基因株系中,PhSPL9b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转录激活实验结果表明,PhSPL9b是一个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的转录因子。以上结果表明,矮牵牛PhSPL9b基因对开花时间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功能具有保守性,同时,它可能是通过转录激活下游基因的表达而影响植物开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国贵  白三平  包满珠  黄文俊  
【目的】实现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和再生,不但可以获得矮牵牛体细胞突变体,从中选出优良株系,而且可以为研究外源基因在矮牵牛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体系。【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使用不同浓度BA与NAA的组合在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不同光条件下,将愈伤组织在MS+BA2.0mg·L-1+0.5mg·L-1NAA+200mg·L-1CH与MS+BA0.5mg·L-1+0.5mg·L-1NAA+200mg·L-1CH两种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3年多的继代培养,并利用筛选的8个引物对20个再生植株的总DNA进行ISSR分析。【结果】不同的生长素与分裂素配比诱导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立荣  管长志  顾自豪  陈磊  
利用胡萝卜雄性不育系配制 4 3个杂交组合 ,对其花型、根重、根长和根色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胡萝卜正常花有 3种类型 ,雄性不育花有 4种类型 ,各不育系的遗传表现不同 ;单根重、根粗、根长性状在遗传中表现出较高比率的超高亲现象 ,根的颜色中黄心对于红心属于显性性状遗传 ,且具有积加效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福基  余象煜  李平  
对杉木雄性不育原株混合授粉子代的开花情况作了观测与分析,初步认为杉木雄性不育性属核质基因作用型,即雄性不育株的细胞核有5对控制育性的隐性纯合基因,细胞质有一种控制不育性的基因,构成雄性不育基因型──S(ms_1ms_1ms_2ms_2ms_3ms_3ms_4ms_4ms_5ms_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源闽  王勇  张艳萍  王永  李敬起  廉勇  赵彦  张颖力  
胡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类型表现有两种,即细胞质不育型和核质互作不育型。瓣化型雄性不育为细胞质不育型,是易于保持的不育类型,而褐药型雄性不育属于核质互作不育型,遗传复杂。根重、根粗性状在遗传中表现出较高的超中亲现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露云 李蓓 包满珠 张蔚  
利用矮牵牛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应答低温胁迫的关键基因,从中发现 1 个CCCH型的锌指蛋白基因PhTZF1。通过RT-PCR分离获得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2 085 bp,预测其编码694个氨基酸,含有2个CCCH型锌指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hTZF1与拟南芥AtSZF1相似度最高。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特性发现,正常生长条件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都较弱;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在低温、干旱、ABA、MeJA、高盐和高渗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发现,PhTZF1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对低温胁迫最为敏感且上调倍数最高,初步推测该基因与矮牵牛应答低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焕焕  张玲丽  杜万里  庞玉辉  王亮明  胡甘  宋喜悦  
【目的】明确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配子传递方式及遗传模式。【方法】以K型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K型非1B/1R雄性不育系A731和A116,保持系116B、731B及恢复系KR783、桑榆3号和WM5-5为材料,构建了4个群体K3314A//KR783/731B、A731//KR783/731B、A116//A116/桑榆3号和A116//116B/WM5-5,分别调查其亲本及后代的自交结实率和单倍体发生的频率,结合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1BS染色体片段代换了1RS染色体片段后,非1B/1R类型不育系及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不育系核内基因主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辉  严维  陈竹锋  谢刚  卢嘉威  刘东风  唐晓艳  
【目的】对水稻甲磺酸乙酯(EMS)诱变产生的雄性不育突变体oss125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改进的MutMap方法克隆突变基因,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籼稻品种黄华占,通过观察表型,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株雄性不育突变体,记为oss125。将oss125与野生型黄华占进行杂交,调查F1的育性和F2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随机挑取F2中30个雄性不育表型的株系,提取DNA后等量混合形成DNA池,采用IlluminaHiseq2000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改进的MutMap方法分析测序数据获得候选突变位点,并进一步采用高分辨率溶解(HRM)方法确定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祝丽英  陈景堂  黄亚群  赵永锋  宋占权  
【目的】阐明新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农系928cms-Q1261的胞质类型、败育时期和遗传机制,为其育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育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鉴定育性表现,通过测交、姊妹交、反交对不育性的遗传进行分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胞质类型,通过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农系928cms-Q1261雄穗无花药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表现稳定;质不育基因来自自交系Q1261,为S型;核不育基因来自农系928,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小孢子从单核晚期开始自溶,成熟期完全降解;自交系郑58能保持其不育性。【结论】农系928cms-Q1261属于S型不育胞质,是一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小秋  付磊  王兵  肖云华  邓晓建  
【目的】对雄性不育突变体802A进行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并对不育突变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定位。【方法】调查802A突变体的花粉育性、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对其不育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以802A/Ⅱ-32B F2和802A/02428 F2为定位群体,运用SSR、InDel等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结果】802A突变体的花药瘦小、干瘪、不开裂,外观呈乳白色,花粉以典败为主,属于普通雄性不育类型。同时,该突变体还表现颖壳变细、扭曲,剑叶变短、变窄、内卷,穗颈包颈等特征。遗传分析表明,802A的雄性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不育突变基因定位于第3染色体长臂的SSR引物RM3513附近,In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