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2)
2023(7509)
2022(6603)
2021(6047)
2020(5396)
2019(12616)
2018(12748)
2017(23666)
2016(13914)
2015(16109)
2014(16709)
2013(16139)
2012(15345)
2011(13942)
2010(14401)
2009(13144)
2008(13258)
2007(12406)
2006(10463)
2005(9302)
作者
(43649)
(36603)
(36539)
(34913)
(23045)
(17718)
(16886)
(14562)
(13789)
(13187)
(12399)
(12299)
(11790)
(11760)
(11755)
(11686)
(11373)
(10774)
(10746)
(10468)
(9536)
(9379)
(9149)
(8509)
(8362)
(8338)
(8203)
(8160)
(7699)
(7666)
学科
(51200)
经济(51140)
管理(33879)
(31896)
方法(24832)
(24371)
企业(24371)
数学(22009)
数学方法(21773)
(16233)
(14839)
中国(14143)
(13510)
(11485)
理论(11173)
地方(10634)
农业(10237)
业经(9688)
(9498)
贸易(9498)
(9185)
教育(8877)
(8699)
(8682)
(8645)
银行(8592)
(8210)
金融(8202)
(8199)
(7915)
机构
学院(200840)
大学(199765)
(74167)
经济(72250)
研究(71868)
管理(68940)
理学(58528)
理学院(57796)
管理学(56479)
管理学院(56139)
中国(52130)
科学(48605)
(46182)
(43933)
(39408)
农业(36868)
业大(36557)
研究所(36114)
(34490)
中心(32920)
(32613)
(27738)
北京(27666)
师范(27335)
财经(27019)
技术(26776)
(25558)
(25423)
(24330)
(24135)
基金
项目(132406)
科学(99797)
研究(94248)
基金(90263)
(80886)
国家(80205)
科学基金(65304)
(55057)
社会(53983)
社会科(50761)
社会科学(50741)
基金项目(47808)
(46411)
教育(45983)
自然(43516)
自然科(42438)
自然科学(42417)
自然科学基金(41623)
编号(40566)
资助(37981)
成果(33989)
重点(31110)
课题(29766)
(28717)
(28508)
(27111)
计划(26592)
科研(25748)
创新(25360)
科技(24476)
期刊
(82100)
经济(82100)
研究(55448)
中国(44708)
(42133)
学报(41502)
科学(33115)
教育(30341)
大学(29887)
农业(28238)
学学(28236)
(28193)
管理(22740)
技术(19261)
(15984)
金融(15984)
(15702)
业经(13974)
财经(13424)
经济研究(12975)
(12189)
业大(11541)
(11535)
问题(11224)
职业(9970)
图书(9964)
科技(9656)
农业大学(9608)
技术经济(9436)
统计(9337)
共检索到299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国贵  白三平  包满珠  黄文俊  
【目的】实现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和再生,不但可以获得矮牵牛体细胞突变体,从中选出优良株系,而且可以为研究外源基因在矮牵牛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体系。【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使用不同浓度BA与NAA的组合在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不同光条件下,将愈伤组织在MS+BA2.0mg·L-1+0.5mg·L-1NAA+200mg·L-1CH与MS+BA0.5mg·L-1+0.5mg·L-1NAA+200mg·L-1CH两种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3年多的继代培养,并利用筛选的8个引物对20个再生植株的总DNA进行ISSR分析。【结果】不同的生长素与分裂素配比诱导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海燕  宁国贵  胡惠蓉  包满珠  
以一个突变矮牵牛自交系离体根、叶与花瓣为外植体,实现了它们的离体再生。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0.1 mg/L NAA的基础上,根在添加浓度为3~4 mg/L的BA时,芽分化率可达84%以上;花瓣在添加2 mg/L的BA时分化率为92.5%;叶片在添加2~3 mg/L的BA时,分化率高达97%。并且在芽诱导中,伴随着一定数量的茎线形联合异常苗的产生,其特征在植株的生命周期里一直得以维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胡莹  李冰华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BA1.0 mol.L-1+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1.0 mol.L-1+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IBA0.5 mol.L-1+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红  李小林  孔宝华  陈海如  
 应用植原体 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分别对表现矮化和扁茎症状的矮牵牛植株进行巢式PCR检测,均得到约 1. 2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通过PCR鉴定,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 2个植原体株系 16SrDNA片段G+C含量分别为47. 1%和 47. 0%,具有其他柔膜菌纲原核生物 16SrRNA基因碱基组成特征;与 16Sr组中的代表株系 (西方翠菊黄化,SAY)同源率达到最高,分别为 99. 1和 98. 6%,故认为这 2个株系为该组成员之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罗凤霞  曾会明  李智辉  张丽  
以3个香型矮牵牛品种的带叶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BAI、BA及NAA配比对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基因型诱导成苗和继代培养所需的培养基激素浓度差异较大,BA浓度变化在0.1~1mg.L-1之间;但对于同一基因型而言,高浓度的BA可以直接从茎和叶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苗;中浓度的BA使其形成定芽和不定芽两种苗;低浓度的BA基本为顶芽和侧芽两种定芽成苗。3个品种在1/2MS+0.25mg.L-1NAA+0.25mg.L-1IBA培养基上都能生根,且生根迅速,生根效果较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忠萍  柳俊  刘定富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取花粉发育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培养初期花粉细胞和花药其它组织的细胞学变化连续观察结果表明,尽管培养初期少数花粉启动分裂,但分裂几次后均趋向解体。本研究的花药再生植株均起源于花丝断裂处的体细胞。采用染色体计数和DNA组分测定2种方法对43个再生株系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其中39个株系为八倍体(2n=8x=56),4个株系为十六倍体(2n=16x=112),未获得与花粉染色体倍性相同的植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顾美影  朱俊义  姜云天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 2.75 mg.L-1+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1.00 mg.L-1+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Kt0.30 mg.L-1+GA3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敏霞  刘湘萍  
通过对洋葱幼蕾的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影响洋葱幼蕾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即激素浓度和配比、基因型、低温预处理、花蕾大小和移栽条件,基本掌握了影响洋葱幼蕾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关键技术,建立起一套高频率的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利用洋葱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晓英  吴铁明  倪沛  杨梦玲  彭尽晖  丁江南  
为了探索百合幼胚离体培养的最佳胚性生长条件及植株再生途径 ,以授粉后 35 d的百合幼胚为外植体 ,进行了幼胚胚性生长 ,愈伤组织的诱导 ,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的分化和再生植株的移栽试验 .结果表明 :在含有1 mg/ L IAA,1 m g/ L GA3,6 0 0 m g/ L CH的 MS培养基上培养 ,蔗糖含量为 6 %~ 8%时 ,百合幼胚胚性生长最好 ,培养 30 d后可以得到正常胚 .在含有 0 .1 m g/ L NAA,1 m g/ L BA的 MS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淡绿色的愈伤组织 ,将这些愈伤组织转移到 1 / 2 MS无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以形成大量的不定芽 ,不定芽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凌波  陈颖  孙振元  杨学军  赵梁军  
以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子叶柄、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以1/2 MS、B5和Helle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KT,TDZ)及生长素(NAA)诱导下胚轴直接再生不定芽。实验结果表明,暗处理30 d,靠近下胚轴的子叶柄接种在1/2 MS+0.3 mg.L-16-BA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分化率最高达64.67%;下胚轴接种在1/2 MS+2.0 mg.L-1KT+0.05 mg.L-1NAA和Heller+0.5 mg.L-1BA+0.1 mg.L-1NAA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分化率接近,达到24%左右;无菌苗的叶片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钟信  张宗江  刘艳军  江倩云  米景九  
随意收集到的8个商品辣椒品种的子叶外植体在PD培养基上形成芽丛,转移到PE培养基上伸长为具2~3个节的茎芽,茎芽在PR培养基上生根,得到了再生植株。芽分化率达100%,移栽成活率100%。外植体切除芽后回到PD培养基上的反复操作可重复诱导芽的分化,提高繁殖系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李志辉  杨模华  
选取红冠桉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了无菌再生体系;对外植体选择、不定芽增殖、生根诱导及移栽各阶段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茎尖为较适宜的外植体;(2)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6—BA 1.5 mg/L+NAA0.2 mg/L+VB26.0 mg/L;(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IBA 1.5 mg/L+VB26.0 mg/L,生根率达96.3%;(4)发酵过的椰糠与黄心土按3∶2混合而成的基质为适宜的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达81.15%。本研究首次利用茎段建立了红冠桉无菌再生体系,为今后的研究及大规模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甘专  刘伟  马孟增  潘学军  
为了建立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给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和无毒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以花溪-4和农院-11毛葡萄组培苗的茎尖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对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与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1.5 mg/L+IBA 0.02 mg/L,离体培养成活率达93.8%以上,增殖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88.6%和5.8;茎尖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0.05~0.15 mg/L+IAA 0.2 mg/L,生根成苗率为100%,建立了毛葡萄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浦艳吉  李国怀  姚延兴  张陆阳  梁晓梅  
以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cv.‘Tardicots’)和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洲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16%,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5.5%;樱桃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LP+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53%,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4.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敏华  惠丰立  刘征  柴春月  
以野生梭梭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蔗糖的质量浓度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梭梭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TDZ 1.0 mg/L+AgNO33.5 mg/L+蔗糖26 g/L+琼脂6.5 g/L,不定芽分化率为97.8%;影响野生梭梭再生的最主要因素是NAA,其次是TDZ和AgNO3,蔗糖影响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