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5)
- 2023(5946)
- 2022(4950)
- 2021(4308)
- 2020(3522)
- 2019(7701)
- 2018(7190)
- 2017(13321)
- 2016(7450)
- 2015(7781)
- 2014(7364)
- 2013(7133)
- 2012(6349)
- 2011(5652)
- 2010(5458)
- 2009(4864)
- 2008(4685)
- 2007(3945)
- 2006(3337)
- 2005(2674)
- 学科
- 济(27594)
- 经济(27564)
- 管理(20864)
- 业(20695)
- 企(15556)
- 企业(15556)
- 方法(13949)
- 数学(12793)
- 数学方法(12707)
- 农(8718)
- 贸(7280)
- 贸易(7280)
- 财(7219)
- 易(7121)
- 学(6687)
- 中国(6645)
- 业经(6612)
- 农业(6277)
- 技术(5232)
- 环境(5143)
- 务(4526)
- 财务(4525)
- 财务管理(4520)
- 产业(4502)
- 划(4353)
- 企业财务(4319)
- 地方(4293)
- 制(4183)
- 出(3900)
- 银(3813)
- 机构
- 大学(105777)
- 学院(105505)
- 济(42603)
- 经济(41986)
- 管理(39662)
- 研究(37091)
- 理学(35963)
- 理学院(35532)
- 管理学(34862)
- 管理学院(34701)
- 农(29547)
- 科学(26614)
- 中国(25461)
- 农业(23966)
- 业大(23647)
- 京(21209)
- 所(20041)
- 研究所(19063)
- 农业大学(16536)
- 中心(16524)
- 财(16495)
- 江(14301)
- 财经(14228)
- 经济学(13283)
- 经(13176)
- 院(13092)
- 室(12439)
- 科学院(12349)
- 北京(12341)
- 经济学院(12341)
- 基金
- 项目(82431)
- 科学(64124)
- 基金(61317)
- 家(57683)
- 国家(57217)
- 研究(51029)
- 科学基金(47747)
- 社会(34332)
- 自然(33608)
- 基金项目(33347)
- 自然科(32903)
- 自然科学(32890)
- 社会科(32714)
- 社会科学(32704)
- 省(32596)
- 自然科学基金(32365)
- 划(28236)
- 资助(23754)
- 教育(23067)
- 重点(19028)
- 计划(18384)
- 创(17857)
- 编号(17831)
- 发(17505)
- 部(17479)
- 科研(16838)
- 创新(16771)
- 业(16695)
- 科技(16613)
- 国家社会(15103)
共检索到13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品 白先进 文仁德 李玮 谢蜀豫 李洪艳 韩佳宇 盘丰平 陆正义 陈立 曹慕明
以6年生夏黑萄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中矮壮素的残留浓度与施用的矮壮素浓度呈正相关性,高浓度的矮壮素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穗重、粒重、皮重、纵径、横径。低浓度(0.33 ml/l)矮壮素对于果实品质的影响不稳定,中高浓度(0.5和1.0 m l/l)矮壮素对于果实品质的影响比较稳定。高浓度矮壮素对提高葡萄果实固酸比、降低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能提高果胶含量和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
关键词:
葡萄 夏黑 矮壮素 果实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荔 成学慧 冯新新 杨涛 张治平 汪良驹
以‘夏黑’葡萄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600、800和1 000倍)氨基酸肥料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快速荧光特性、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后氨基酸肥料均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其中,经处理的叶片Pn比对照高出1倍以上。氨基酸肥料处理后,葡萄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明显升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快速荧光测定显示,处理叶片光合性能指数(包括PIABS、PICS和PITOTAL)、PSⅡ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以及捕获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军 石雪晖 倪建军
以南方应用较广的葡萄砧木5BB、SO4、贝达、3309C和8B嫁接红地球葡萄,研究砧木对红地球葡萄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用5BB作砧,植株生长旺盛,萌芽率和结果率较高,果实品质好,硬度大,耐贮藏;用SO4作砧,红地球葡萄植株生长势中等,萌芽率和结果枝率均较高,果实硬度值最高,耐贮藏,果实品质好,风味好.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晨 王文艳 初建青 杨光 郭磊 房经贵
构建葡萄花果全长cDNA文库是开展葡萄花及果实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的重要工作基础,有助于重要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分析、调控及其利用。以生产上广泛栽培、性状优良且极具代表性的夏黑葡萄为试材,应用优化的CreatorSMART cDNA Construction Kit技术,构建了夏黑葡萄花和果实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的滴度为1.2×106pfu/mL,库容为6.0×106pfu/mL。从文库中随机挑取30个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的结果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为1.0~3.0kb,重组率为99%。研究结果表明,该葡萄全长cDNA文库具备较高的质量。
关键词:
葡萄 花 果实 RNA提取 cDNA文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嘉华 陈可钦 郑秋玲 蒋鑫 刘旭 房玉林 张克坤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常见鲜食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形成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精准调控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为试材,以体积分数0.1%乙醇+体积分数0.1%吐温-80水溶液为对照(CK),于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外源0.1,0.4和1.6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R),采集成熟期果实测定总酸、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单宁、总黄烷-3-醇等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质量浓度EBR对不同品种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的葡萄果实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对于鲜食葡萄户太8号而言,1.6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9.28%,28.06%,37.92%,37.93%和14.86%;户太8号属于酯香型品种,1.6 mg/L EBR处理后其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CK提高了23.38%。对于鲜食葡萄巨玫瑰而言,0.1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10.52%,15.62%,35.17%,18.65%和9.74%;巨玫瑰属于玫瑰香型品种,0.1 mg/L EBR处理后其萜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于CK提高了46.26%。对于酿酒葡萄赤霞珠而言,0.1 mg/L EBR对其还原糖、总酚及总花色苷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14.80%,17.08%和18.63%;1.6 mg/L EBR对其总类黄酮、单宁和总黄烷-3-醇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25.35%,42.14%,9.22%。赤霞珠属于非芳香型葡萄品种,不同质量浓度EBR处理后其脂肪酸类香气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酯类、醛酮类、高级醇类、萜烯类及苯类衍生物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葡萄果实的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有助于增加不同香型葡萄品种的特征香气类物质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贾晓辉 郝建军 付淑杰 李云鹏
以京亚和夕阳红葡萄为试材,用不同浓度S3307喷施果穗,研究S3307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3307显著促进葡萄果皮花色素含量增加,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提高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升高。这说明S3307有促进葡萄果实着色作用,并能改善果实品质,因此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花色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宣立锋 魏建国 牛早柱 赵艳卓 陈展 王广海 牛帅科 马振伟
在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面临干旱、盐、热及冷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影响。其中,干旱胁迫是抑制葡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尽管葡萄属于较为耐旱的果树作物,但我国主要葡萄栽培区域约一半地区属于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在这些地区干旱胁迫往往威胁到葡萄的正常生长,是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障我国葡萄的健康发展,目前,针对干旱胁迫对葡萄影响的研究、合理灌溉制度的制定、抗旱品种的选育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于干旱胁迫对葡萄较为广泛的影响,为了应对干旱胁迫,葡萄进化出了一系列调控机制来平衡干旱胁迫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从葡萄耗水规律分析了葡萄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程度,其次,分析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活性氧调节的影响,从生理角度探讨了干旱胁迫对葡萄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且通过对干旱胁迫下对葡萄果实的品质与产量进行分析,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利用干旱胁迫提升葡萄品质等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葡萄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葡萄 干旱胁迫 理化指标 果实品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秦国新 武宇坤 季昆
为了探明温室葡萄Vitis vinifera的最佳留叶量,以4年生无核早红葡萄Vitis vinifera‘Early Scarlet Seedless’为试材,研究结果枝不同叶片数对温室葡萄果实质量、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成熟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果枝留叶16,18,20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较小,果实鲜红色到深红色,着色差,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低(分别为137,138和154 g.kg-1),固酸比分别22.31,22.66和28.36,果实品质较差;留叶22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明显增加,果实呈紫红色,成熟期提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达162 g.kg-1,固酸比为...
关键词:
园艺学 葡萄 温室 留叶量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振羽 张亚红 张晓煜 张乐 史佳慧 周娟 葛静
【目的】探讨不同坡向微气候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建立优质的酿酒葡萄种植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为材料,对葡萄种植地南坡、东坡、北坡三个坡向的微气候因素进行监测,测定不同坡向‘霞多丽’的果实品质指标,将果实品质与微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地形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①葡萄种植园在2020年8月13日(晴天)和8月14日(阴天)太阳直射条件下东坡光照强度最强;7、8月(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 地上150 cm月平均最高温度、地下10 cm土壤日最低温度和地下20 cm土壤日最高温度的变化趋势显著且均为南坡>东坡>北坡,而9月的微气候因子变化趋势不显著,南坡的温度和湿度高于北坡、东坡。②2020和2021年‘霞多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南坡最大,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北坡最大。③7、8月(果实成熟期)空气湿度与‘霞多丽’果实的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呈负相关关系,与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呈正相关关系;7、8月不同坡向果实微气候地上部温度与‘霞多丽’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呈负相关关系;7、8月地下部温度与‘霞多丽’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关系;7月地上50 cm日较差与‘霞多丽’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呈负相关关系,与可滴定酸、总酚呈正相关关系;8-9月水热系数与‘霞多丽’果实的可滴定酸、固酸比、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9月微气候因子与‘霞多丽’果实的果实品质的关系不显著。④‘霞多丽’果实品质受地下部温度影响不显著,受气象因子(水热系数、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影响较大。【结论】葡萄种植园不同坡向微气候显著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形成,其互补效应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更大;青铜峡产区酿酒葡萄最适合的坡向为南坡,其微气候温湿度高,更有利糖分积累,果实成熟度好更有利于酿造优质的葡萄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敏 麦合木提·图如普 韩守安 谢辉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丁华 张雯 潘明启
【目的】探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梅辘辄葡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旨在为新疆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梅辘辄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不同色泽彩旗布进行光质调控;设置白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6种光质处理,不遮光作为对照(CK),果实成熟期测定穗重、果穗紧实度、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等外观指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皮、种子和酒中总酚、总黄酮、类黄酮、黄烷醇、原花青素、单宁和花色苷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在不同光质处理条件下梅辘辄葡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现为CK>蓝色>白色>黄色>紫色>红色>绿色,除了CK,蓝色和白色处理的P_(nmax)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绿色处理P_(nmax)仅为5.46 μmol/(m~(2)·s),比CK绿色处理的P_(nmax)降低了173%。绿色处理下穗重最大,达166.22 g;紫色处理下籽粒重最大,达1.3 g,且与CK的差异显著。白色和蓝色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小幅度提高,分别升到24%、25%。CK总酚含量为17.93 mg/g,与CK相比各处理的总酚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白色和红色处理下降幅最小,分别是36.64%、34.52%。紫色处理条件下种子中总黄酮和类黄酮含量较CK分别增加114.49%、8.36%;白色处理下种子中黄烷醇及原花青素含量较CK分别升高108.53%、49.18%,并且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白色处理下酒体中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单宁、花色苷含量均增加,分别升高1391.16、214.89、1826.21、2565.71、4.86 mg/L。【结论】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白色旗布进行光质调控,能够提高梅鹿辄葡萄果实品质,并同时能够保持梅鹿辄葡萄较高的光合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春艳 陈晓艳 郭改改 钟帅 王跃进 郭春会
【目的】研究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秋季喷肥配方,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在陕西渭南红地球葡萄果实采收后,以喷清水为对照,设置4个不同配方叶面喷肥,每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在2013年春季测定不同处理红地球葡萄萌芽期冬芽的纵横径,于新梢生长期测定新梢直径及长度,于花蕾期测定花粉生活力及叶面积,于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产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喷肥处理使红地球葡萄的冬芽纵、横径,新梢直径、长度及叶面积和花粉生活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幅分别为12.15%~43.81%,1.84%~3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丽鹏 张秀圆 王杨 付艳东 翟衡 邵小杰
【目的】研究海水灌溉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海水在葡萄园灌溉上的合理应用途径。【方法】以蓬莱国宾、中粮长城两个基地的‘赤霞珠’葡萄为试材,于2013—2016年在果实发育期连续4年进行10%海水灌溉。2016年进行不同海水组合处理(10%磁化海水、10%海水加菌肥、1年10%海水和2年10%海水)的比较试验,在果实成熟期测定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组分、总酚、单宁、花色苷、维生素C和香气成分等品质指标。【结果】国宾基地连续3年、4年进行10%海水灌溉,均显著增加‘赤霞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海水灌溉 品质 香气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房玉林 孙伟 万力 惠竹梅 刘旭 张振文
【目的】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欧亚种酿酒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黑比诺(Pinot Noir)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RDI条件下,酿酒葡萄的副梢发生率、枝条生长量显著降低;随着调亏程度的加大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均呈...
关键词:
调亏灌溉 酿酒葡萄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佳 张晓敏 严毅 王连春 吴海波 刘惠民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田间不同水肥管理技术3因素(品种、施肥量、灌溉强度)对葡萄柚果实单果重、硬度、果皮厚度、可食率、横径和纵径等外观品质的影响。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田间不同水肥处理对葡萄柚果实硬度和果实横、纵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种因素对果形指数的影响最大。施肥因素是影响果实硬度、可食率和果实横、纵径的关键因子,对果实硬度和果实横、纵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P=0.023)和极显著(P=0.002,P=0.003)水平。本试验中,葡萄柚果实外观品质最佳处理为星路比施肥1 kg灌溉2次/株/月。
关键词:
葡萄柚 水肥管理 果实外观品质 正交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