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0)
2023(13775)
2022(11465)
2021(10679)
2020(8401)
2019(18961)
2018(18286)
2017(33618)
2016(18088)
2015(20315)
2014(19958)
2013(19805)
2012(18693)
2011(17195)
2010(17466)
2009(16455)
2008(16357)
2007(14652)
2006(13296)
2005(12072)
作者
(50451)
(42164)
(41868)
(39904)
(26661)
(20114)
(18879)
(16129)
(16124)
(15064)
(14535)
(13942)
(13527)
(13357)
(13231)
(12821)
(12236)
(12055)
(11983)
(11881)
(10739)
(10269)
(10020)
(9776)
(9535)
(9463)
(9269)
(9228)
(8452)
(8407)
学科
(82301)
经济(82216)
(49734)
管理(49278)
(35408)
企业(35408)
(33639)
中国(31031)
(29267)
方法(26349)
地方(23230)
数学(22526)
数学方法(22366)
农业(22020)
业经(20886)
(19009)
(16811)
贸易(16794)
(16317)
(15600)
银行(15591)
(15119)
(15086)
(14843)
(14720)
金融(14718)
财政(13817)
(12918)
财务(12892)
财务管理(12841)
机构
学院(260772)
大学(258066)
(115047)
经济(112801)
研究(96682)
管理(91164)
中国(76580)
理学(76336)
理学院(75413)
管理学(74313)
管理学院(73803)
(60084)
(55409)
科学(54473)
(48503)
财经(43606)
(43109)
中心(43108)
研究所(43094)
(40482)
(39486)
(37998)
师范(37720)
经济学(37052)
北京(35896)
(33947)
经济学院(33153)
业大(32914)
(32482)
农业(32278)
基金
项目(161143)
科学(127483)
研究(126037)
基金(116196)
(99455)
国家(98515)
科学基金(83765)
社会(83442)
社会科(78856)
社会科学(78843)
(61956)
基金项目(59392)
教育(57178)
编号(51736)
(51727)
自然(47464)
资助(46777)
自然科(46350)
自然科学(46341)
自然科学基金(45491)
成果(44583)
(40547)
课题(37142)
重点(36679)
(36614)
国家社会(35548)
发展(33845)
(33603)
(33397)
(33287)
期刊
(143971)
经济(143971)
研究(90549)
中国(62262)
(49220)
(46455)
学报(37463)
科学(36210)
管理(34353)
教育(33893)
农业(31189)
(30187)
金融(30187)
大学(29845)
学学(27809)
业经(25058)
经济研究(23859)
财经(23441)
技术(20724)
(20374)
问题(18934)
(16312)
世界(15370)
(14645)
国际(14103)
(13512)
经济问题(12292)
技术经济(12074)
图书(11920)
农业经济(11631)
共检索到426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项继权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作者描述了乡村政权面临的财政短缺状况及其影响和后果。  作者认为 ,严峻的财政短缺导致基层政权和干部从农民身上过度地汲取税费和其他财政  资源 ,从而恶化了干群关系 ,滋生了政治上的强制和权力滥用 ,但是 ,当运行成本太高而政  府无力支付时 ,民主成为乡村治理的一种现实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党国英  
在传统乡村社会,可以有“自治”,但不会有“民主自治”,也不存在对民主政治的需求;产生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是全社会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是全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中国推行乡村民主自治制度的进程中,富人政治和宗派政治可能会强化;乡村政治改革应遵从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是平等主体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协商民主不仅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而且制约了行政权力的扩张。但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推进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政治实践还需进一步明确思路与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容中逵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教育的日益重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再次成为热议问题。其实,历史发展到今天,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不再是那些看似重要的数量质量、学历学位、待遇地位等问题,而是身份认同问题。为什么说数量质量、学历学位及待遇地位等已相对不成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民办教师转正和师范院校的规模化教师培养等途径,教师数量已大致能满足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即使存在一定的师资短缺,也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玲  迟舒桐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基础,因此乡村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衔接点。本文将乡村产业划分为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构建了财政支农借助乡村产业带动乡村减贫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中介模型,实证检验乡村产业发展在财政支农减贫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农村贫困程度、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发展均呈现正空间相关性。(2)就全国而言,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显著,但系数绝对值较小,财政支农减贫效率仍有待改进;农业产业在财政支农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非农产业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目前财政支农在产业扶贫方面仍主要依赖农业产业的发展。(3)财政支农减贫效应与农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性。(4)分区域来看,财政支农减贫与乡村产业的中介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均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鸿凯  
乡村旅游是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文化传承及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是吸引、带动优质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通过从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生态保护和优化乡村治理等视角出发,解读乡村旅游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一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晓勇  张静  杨鹏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证,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其具体路径在于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被赋予新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推进党建创新,要准确把握其价值旨归,在工作重点、作用发挥、助推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定位和职能的转变。基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乡村治理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法从创造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等四个维度,提出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优化向度,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方向指引、组织保障、动力支持和关键支撑,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保障功能和助推改革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术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爽  
财政问题不单单是财政本身的问题,更是治理的问题。农村财政内生于乡村治理之中,并通过财权-事权平衡、"一事一议"和转移支付等机制,影响村级治理、县域治理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财政还主张分配正义,注重赋予乡村治理以新的伦理价值,由此乡村治理的民主内涵更为丰富。乡村治理能够通过治理财政解决治理机制和治理价值的问题,切实为化解诸如村级治理、县域治理及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难题提供思路、借鉴和反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俏   赵天予  
农村退休迁移一度是西方多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话题,其兴起主要源自乡村生活价值重估、消费功能兴起以及老年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要求,但在国内学术界一直缺乏相应关注。伴随中国进入到城市化高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地方已开始出现与国外退休迁移相似的农村旅居康养动向。结合实地调查发现,相较于西方农村退休迁移的发展背景,国内农村旅居康养的产生是市场开发、政策引导、乡村建设和个体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国内农村旅居康养还存在全年段康养开发不足、医疗卫生基础薄弱、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围绕城乡养老服务需求形成整合性框架,促进康养与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舒适驱动型发展,开展城乡互益性养老交流,建立城乡养老服务联合体,以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提超   刘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诉求,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活的实践逻辑。从历史演进历程来探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发展脉络来解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现代化版图中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的机理机制。探析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处的历史方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全方位破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境遇。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石;以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以农业数字化发展为引擎,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农村绿色发展为底色,筑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态屏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速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着力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此全面支撑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强国发展道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黄凯洁  王学基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直面乡村社会发展困境,以乡村的多维发展重塑合理的新型城乡关系。文章基于对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的探讨,借助傣族园村寨、双廊村、天龙村、落水村和明月村等多案例研究,具体分析旅游推动乡村在不同维度上的振兴实践,研究认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将各类经济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实现乡村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文化层面的物质文化保存与修复和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治理层面的内生自组织治理优化和网络治理的构建与深化,有效缓解甚至逆转乡村多重危机;同时,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各层面发展的过程中释放乡村居民的自主性,构建地方和外部力量的互动场域,共同推动乡村实现"新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和贫困消除提供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清华  
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支撑,关系着乡村内生发展和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要突出乡村本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在产业集聚的推动下发挥自身的价值和能量,因而特色化是其优势产业能否建立的关键,产业集聚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需为乡村提供人才保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保障、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志松  
民主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关系的变化、发展与特征 ,并从“乡村互动”———即乡镇对村的影响以及村对乡镇的影响两个角度 ,展开了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新课题”的讨论 ,分析了中国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现状以及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还针对乡村关系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春子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带动了我国乡村文化的转型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传统乡村文化具有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在乡村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冲击中,难以形成强力的乡村文化认同,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这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思想文化创新发展,也关系到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思想引领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视角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问题,希望能够为创新乡村文化、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做出些许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