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8)
2023(14677)
2022(12783)
2021(11944)
2020(9979)
2019(22914)
2018(22797)
2017(43733)
2016(24123)
2015(26989)
2014(27188)
2013(26794)
2012(24493)
2011(22212)
2010(22185)
2009(20446)
2008(20328)
2007(18008)
2006(15836)
2005(14289)
作者
(70230)
(58506)
(58021)
(55446)
(37324)
(28155)
(26413)
(22637)
(22249)
(21106)
(20083)
(19789)
(18712)
(18613)
(18276)
(17916)
(17487)
(17153)
(16866)
(16719)
(14436)
(14429)
(14022)
(13316)
(13123)
(12983)
(12983)
(12953)
(11916)
(11416)
学科
(91927)
经济(91793)
管理(76419)
(68409)
(58680)
企业(58680)
方法(41788)
数学(35905)
数学方法(35500)
(27085)
中国(24360)
(23689)
(22742)
(20999)
业经(20972)
(17590)
财务(17515)
财务管理(17480)
理论(17342)
地方(16898)
企业财务(16683)
(16394)
银行(16352)
(15805)
金融(15802)
(15611)
(15573)
(15561)
贸易(15560)
(15297)
机构
大学(345808)
学院(342592)
管理(135643)
(134189)
经济(131071)
理学(116816)
理学院(115500)
研究(114913)
管理学(113512)
管理学院(112860)
中国(86931)
(74190)
科学(70884)
(66346)
(58036)
(54719)
研究所(52531)
财经(52438)
中心(52084)
业大(50916)
(50823)
(47597)
北京(46989)
(44372)
师范(43928)
农业(42924)
(41591)
(41162)
经济学(40453)
财经大学(39193)
基金
项目(233115)
科学(183143)
研究(170193)
基金(169494)
(147833)
国家(146658)
科学基金(125971)
社会(106364)
社会科(100813)
社会科学(100787)
(90551)
基金项目(89994)
自然(82772)
自然科(80767)
自然科学(80749)
自然科学基金(79313)
教育(78512)
(76350)
资助(69941)
编号(69159)
成果(56922)
重点(51950)
(51904)
(48467)
(48437)
课题(47701)
创新(45253)
(45156)
教育部(44567)
科研(44458)
期刊
(148759)
经济(148759)
研究(102687)
中国(69697)
学报(56126)
(52083)
管理(51207)
科学(50806)
(49256)
大学(42213)
学学(39524)
教育(39426)
农业(33750)
(32640)
金融(32640)
技术(28973)
财经(26600)
业经(23342)
经济研究(22834)
(22631)
问题(19168)
图书(18403)
理论(17841)
(17482)
科技(16381)
实践(16239)
(16239)
(15891)
技术经济(15806)
现代(15290)
共检索到508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本江  
我国短缺性人才资源呈现出数量短缺、质量短缺和结构短缺三个基本特点。由于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社会的价值评价发生错位、培养机制不完善、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短缺性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出现了流失严重、分布失衡的困境。因此,必须把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调控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动态均衡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短缺性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本江  
针对我国短缺性人才分布失衡、流失严重的困境,本文提出了构建市场配置和行政调控结合的人才配置机制,以期实现短缺性人才资源科学配置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振华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论证市场化是城乡统筹解决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行方法 ,并提出了城乡短缺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圣泉  卢君  
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中,建立人力资本个人所有的产权制度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前提;形成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法制保障体系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根本保证;完善竞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的主要载体;确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方行明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虽然十分丰富,但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推动煤炭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煤炭供给形势日趋严峻。2009年煤炭进口量大幅度上升,预示着煤炭进口将成为我国煤炭供给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进口量的上升,煤炭资源将可能成为继铁矿石、石油之后又一让外商恶意炒作的资源,对此,我国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煤炭供给长效调控机制,协调好国际国内资源的动态配置,高效利用国际国内煤炭资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连庆  
指出当前我国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状况是一种结构性短缺 ,从社会因素、管理体制、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分析了状况的成因。提出要实施人才战略 ,通过体制创新吸引人力、稳定队伍 ,大力发展图情专业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 ,既有总量性短缺 ,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 ,因此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 ,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 ,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升举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存在供需平衡的问题 ;市场机制应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仍然滞后于其他市场的发展 ,人才交流还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大 ;应当强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作用 ,将人的管理与才的使用分开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广培  
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已成为共识。如何看待当前人才配置中的得失、揭示其中的规律,对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有着现实意义。文章从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配置效益的评价依据,以此概括当前市场配置人才的种种困境,并从系统的角度,对市场失灵的成因进行重点阐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玉华  
卫生人才资源是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卫生人才资源使用得好与不好,效益大不相同,安排使用得当,让众多人才各得其所,充分施展才干,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相反,就会造成人才的积压、闲置、错位或内耗。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善资源配置结构,使新的卫生服务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发挥其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自由选择的目标,是我们各级人才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对卫生人才资源与市场经济的认识及其分析 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永泰  
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建立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关系企业命运的战略性任务。因此,如何培养、激励进而留住技工人是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技能人才发展现状的剖析和技能人才激励因素系统分析,构建了基于技能人才需求偏好的激励机制,并提出强化激励机制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强  李津  王欣  
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实质是人才密集型产业。结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人才短缺状况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偏好的激励机制分析,提出基于激励理论的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勇  
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方式。我国在建设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尽快建立人才资源产权制度、法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档案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制度,充分发挥这些制度的作用,努力克服人才市场机制本身所持有的缺陷,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树才,胡立杰,王威  
The main idea of this report is to research a good method to allocate and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the local institution,and established a dynamic decision-making method.The method is not only scientific,but also simple/practical and easily to operate.We have used this method to predict the optimal quantity of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y of Liao Ning province,and get the satisfactory effect.The method had been adopted and applied.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繁强  李新建  
我国长期以来较为重视雇佣柔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而忽略了技能柔性的潜能,而恰恰是技能柔性决定了我国产业工人的高技能实现。文章将技能柔性界定为员工"技能"的可调整型,其维度可按员工能力的分类方法分为技能深度柔性、技能宽度柔性和技能协调柔性。文章同时对这三个维度的形成机制展开深入分析,最后本文对我国企业技能柔性构筑路线及相应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