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1321)
- 2022(9744)
- 2021(8980)
- 2020(7860)
- 2019(18210)
- 2018(18277)
- 2017(36089)
- 2016(19748)
- 2015(22903)
- 2014(23492)
- 2013(23679)
- 2012(22893)
- 2011(21016)
- 2010(21789)
- 2009(20874)
- 2008(21325)
- 2007(19811)
- 2006(18002)
- 2005(16536)
- 学科
- 济(104861)
- 经济(104771)
- 管理(56595)
- 业(51625)
- 企(40868)
- 企业(40868)
- 方法(40441)
- 数学(35694)
- 数学方法(35292)
- 中国(27758)
- 农(25041)
- 财(24881)
- 地方(23498)
- 制(19923)
- 学(19688)
- 业经(19213)
- 贸(16974)
- 贸易(16963)
- 易(16397)
- 银(16257)
- 银行(16229)
- 农业(16065)
- 行(15528)
- 融(15527)
- 金融(15525)
- 务(14722)
- 财务(14675)
- 财务管理(14630)
- 地方经济(14495)
- 和(13922)
- 机构
- 大学(305943)
- 学院(303886)
- 济(135445)
- 经济(132468)
- 管理(109506)
- 研究(107574)
- 理学(91428)
- 理学院(90368)
- 管理学(88740)
- 管理学院(88165)
- 中国(84725)
- 京(65907)
- 财(65779)
- 科学(62627)
- 所(56342)
- 财经(50660)
- 研究所(49889)
- 农(49098)
- 中心(49074)
- 江(48616)
- 经(45448)
- 北京(43068)
- 经济学(42917)
- 业大(41084)
- 范(40171)
- 师范(39813)
- 州(38780)
- 经济学院(38439)
- 农业(38324)
- 院(37521)
- 基金
- 项目(178067)
- 科学(137571)
- 研究(133059)
- 基金(126420)
- 家(108492)
- 国家(107544)
- 科学基金(90134)
- 社会(83286)
- 社会科(78721)
- 社会科学(78692)
- 省(69049)
- 基金项目(65748)
- 教育(61726)
- 划(57808)
- 自然(55442)
- 编号(55389)
- 资助(54065)
- 自然科(54036)
- 自然科学(54017)
- 自然科学基金(53013)
- 成果(48012)
- 部(40390)
- 重点(40303)
- 发(39434)
- 课题(39163)
- 创(35254)
- 教育部(34681)
- 性(34564)
- 大学(33933)
- 科研(33798)
- 期刊
- 济(165425)
- 经济(165425)
- 研究(100581)
- 中国(62722)
- 财(52298)
- 农(45653)
- 学报(44981)
- 管理(42114)
- 科学(40125)
- 融(34331)
- 金融(34331)
- 大学(34196)
- 教育(33826)
- 学学(31778)
- 农业(30065)
- 技术(27802)
- 财经(26982)
- 经济研究(26611)
- 业经(24391)
- 经(23378)
- 问题(22521)
- 贸(19226)
- 技术经济(17389)
- 国际(17040)
- 统计(16579)
- 理论(15728)
- 图书(15481)
- 业(15077)
- 世界(14413)
- 商业(14283)
共检索到489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健
当前,我国各地基础建设投资膨胀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其实质是基础建设投资在长期短缺下的骤然增长,是结构失衡的集中体现。造成基础建设投资过度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方对资源的争夺;投资决策者目标异化;地方预算软化;投资利率刚性等。
关键词:
短缺 膨胀 基础建设 投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彦 钟添生
民工短缺是一个暂时的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民工短缺是由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保障、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期望不相称、劳动力市场对廉价劳动力过分依赖所造成的 ,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必然反应。因此 ,转换经济发展战略与创新制度 ,以保障民工权利是破解民工短缺难题的出路。
关键词:
民工短缺 原因 出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振 刘戒骄
药品短缺现象及其直接原因,可以从非均衡理论、垄断理论与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价格管制、地方招标采购、新药审批等制度中的设计缺陷是造成我国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解决当前药品短缺问题的重点在于恢复药品市场定价机制,构建更具竞争性的招标采购机制,建立招标市场以外的药品自由流通市场,降低市场壁垒,防止市场准入管制与招标机制成为分割药品市场和保护本地企业的手段,同时加强政府履行维护市场有效竞争的职责,并为特殊性、公益性药品提供最后的供应保障。
关键词:
药品短缺 医疗改革 低价药 罕见病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振 刘戒骄
药品短缺现象及其直接原因,可以从非均衡理论、垄断理论与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价格管制、地方招标采购、新药审批等制度中的设计缺陷是造成我国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解决当前药品短缺问题的重点在于恢复药品市场定价机制,构建更具竞争性的招标采购机制,建立招标市场以外的药品自由流通市场,降低市场壁垒,防止市场准入管制与招标机制成为分割药品市场和保护本地企业的手段,同时加强政府履行维护市场有效竞争的职责,并为特殊性、公益性药品提供最后的供应保障。
关键词:
药品短缺 医疗改革 低价药 罕见病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80年代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向我国的经济学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伴随着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实际总产出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但通货膨胀的速度同时也在日益加快,而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短缺现象却在日益减少。自从1988年通货膨胀达到了其最高峰、1989年出现市场疲软之后,短缺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这种宏观经济发展使我们不能不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货币数量的快速增长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柳江 黄世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光远 曾尔庆
保持低档卷烟的适度供求平衡是目前烟草行业的一个重大课题。现有的分析主要把低档卷烟短缺的原因归结为消费税提高、原辅料涨价等产业外部因素。本文试图从产业内部的角度,通过厂商行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造成短缺的四种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缓解短缺的方法进行评析并提出最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低档卷烟 短缺 垄断 管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短缺和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运行和增长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目前经济上扬,物价反弹,短缺和通货膨胀在萌动之中.因为理论上对短缺和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认识不一致,宏观上采取的政策会不同,防治效果也会大不一样.所以,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自《短缺归因论》一文在1987年发表以后,一些学者之间就短缺的成因问题展开了辩论.持供给不足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包括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小青
无论在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市场经济转轨中的中国,政府价格管制的身影无处不在。价格管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对某些行业的限制价格。政府制定限制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彤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一现象一度被称为"民工潮"。然而近年来,以民工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的迹象,"民工荒"现象从沿海发达地区开始蔓延,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本文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对"民工潮"向"民工荒"转换的现象进行剖析,认为人口出生率骤降,导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造成了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流动劳动力总量的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参考日本经济发展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永强
对一个产业而言,其供给对需求的关系有三种基本状态,即短缺、均衡和过剩。市场均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总量上看,要实现某一基础产业的供需均衡,主要应该从提高其总供给或控制总需求两方面入手。为此,有必要对基础产业的供给和需求的形成、变化及其相互制衡机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霖
历史和经验数据表明,农产品是通货膨胀的先头兵,农业是通货膨胀最先影响到的行业。在2006年形成的通货膨胀中,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看,农产品价格受到国内外供给需求变动的双重拉动而持续上涨。据此建议采取加大农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设立农村保险等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供需 通货膨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世芹
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资金量大、周期长、公共性突出的特点。由于中央财政投入不足,县级财政收入因农业税取消而缩水,农民自身收入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原因,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出现巨大缺口。本文以江西省吉水县为例,分析了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的内外在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资金短缺 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周青华
一、技术是经济资源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是波普尔世界三分论中第三世界的组成部分,技术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技术对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