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4)
- 2023(4776)
- 2022(3815)
- 2021(3703)
- 2020(2739)
- 2019(6328)
- 2018(6042)
- 2017(12017)
- 2016(6481)
- 2015(7082)
- 2014(7075)
- 2013(7261)
- 2012(6657)
- 2011(6277)
- 2010(6375)
- 2009(6096)
- 2008(6085)
- 2007(5905)
- 2006(5421)
- 2005(4898)
- 学科
- 农(48091)
- 济(35144)
- 经济(35118)
- 农业(31854)
- 业(28150)
- 业经(14309)
- 农业经济(12242)
- 管理(11019)
- 方法(10002)
- 数学(9440)
- 数学方法(9414)
- 村(9339)
- 农村(9321)
- 发(8706)
- 制(8212)
- 中国(7982)
- 发展(7767)
- 展(7765)
- 地方(7430)
- 企(7283)
- 企业(7283)
- 土地(7145)
- 建设(6842)
- 劳(6758)
- 劳动(6756)
- 市场(6631)
- 收入(6334)
- 农业劳动(6318)
- 体(6203)
- 策(6165)
- 机构
- 学院(100572)
- 大学(93962)
- 济(47830)
- 经济(47027)
- 农(41166)
- 管理(39782)
- 理学(34333)
- 研究(34246)
- 理学院(34076)
- 管理学(33645)
- 管理学院(33477)
- 农业(30799)
- 中国(30423)
- 业大(22425)
- 财(19004)
- 京(18704)
- 农业大学(18577)
- 科学(18548)
- 中心(17640)
- 所(17172)
- 江(15729)
- 研究所(15109)
- 经济管理(14988)
- 财经(14884)
- 业(14528)
- 经(13585)
- 经济学(13524)
- 发(13327)
- 省(12790)
- 经济学院(12267)
- 基金
- 项目(63370)
- 科学(50391)
- 研究(49721)
- 基金(46669)
- 家(39818)
- 国家(39335)
- 科学基金(33976)
- 社会(33236)
- 社会科(31022)
- 社会科学(31013)
- 省(25922)
- 农(25830)
- 基金项目(25126)
- 编号(21977)
- 教育(20157)
- 自然(19989)
- 划(19780)
- 自然科(19515)
- 自然科学(19513)
- 自然科学基金(19191)
- 资助(17877)
- 成果(16607)
- 发(15320)
- 部(14718)
- 业(13938)
- 国家社会(13835)
- 制(13715)
- 课题(13447)
- 性(13384)
- 重点(13311)
共检索到157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绪斌 吴亚平
始于1989年下半年的市场疲软,至今仍无明显好转。从市场疲软的区域结构看,农村明显疲于城市,今年头五个月,全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7%,而县以下农村市场零售额下降6.6%。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焕新 刘宇龙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低速、市场疲软、储蓄存款超常规增长的情况。如何利用市场疲软的机遇,努力开拓农村工业品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从5月27日开始,先后对江苏省的江宁、溧水、丹阳、江阴、无锡、昆山和上海市的川沙、青浦等八县(市)进行了十多天的调查,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启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熊应明
198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逐月下落,甚至出现负增长。与1988年同期相比,1989年8月份下降0.1%,9月份下降1.1%,第四季度至今市场形势仍未见好转。市场疲软使工业生产无法进入正常循环,生产速度放慢,9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仅比1988年同期增长0.9%,而8月份还增长6.1%。中国经济面临着陷入“滞胀”陷井的危机,不少人士为之忧虑重重。为什么一方面储蓄上升,物价回落,而另一方面资金叫紧,市场疲软?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乙丹 王兰
农村资金外流和信贷供给短缺是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底银监会作出了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本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在分析农村资金短缺和农户资金需求的层次性的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并不能完全解决信贷供给短缺问题,要为农村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金融政策和工具仍需进一步的创新。
关键词:
资金外流 需求分层 信贷短缺 政策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新耀
2012年以来,梅州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验区。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积极落实相关方案、规划、制度和措施,努力探索,先行先试,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满意度明显改善。梅州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系统性政策扶持体系,出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晶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及农民负担减轻的"瓶颈",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主要表现。形成机理是多元的,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可将其概括为:城乡二元分割、决策管理机制混乱、财政资金供给匮乏和政府职能角色错位等根本性因素。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供给 短缺 政府职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芬芬
近几十年来,美国农村中小学面临着严重的教师队伍不稳定问题,教师离职率高,某些学科教师短缺,偏远贫穷学校招聘不到合格教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州和学区尝试了多种解决办法,其中"替代认证"、"培养自己人"、"新教师入门指导"和"针对性激励"等几项措施应用比较广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措施分别针对潜在教师群体、新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所设计。这些对策可在设计思路、教师培训主体、学校支持和薪酬制度设计上为我国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州 学区 农村教师短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乐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呈现出旺盛的态势。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实践中其"农业色彩"越来越淡,没有很好地满足"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不能将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非均衡性。因此,农村金融在总结农信社存量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正面临以形成和扩大"增量"、建立创新体制、改变观念和服务为中心的新一轮改革形势。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 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严圣阳
随着农业产业化及绿色高效农业、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机制不断嵌入农村经济并使农村资金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显突出。农民资金互助可有效解决农村创业资金短缺问题,为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小额贷款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在覆盖范围、制度建设、政策扶持、监督管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民资金互助的开展。应针对这些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突破发展瓶颈,促使农民资金互助成为农村融资和贷款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农民资金互助 创业资金 正规金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我国农业投入短缺与农村金融作用的发挥张王番一、我国农业投入的客观形势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农业投入曲线起伏特别明显,高低差异较大,进入90年代呈低走态势,主要表现在:(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并呈下滑趋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四五”时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桂周 于海波
美国农村学校存在着教师工资偏低、工作条件差、流失率高、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美国各级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农村教师补充策略,主要有:通过学校自我提升增强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通过学校或所在社区培养自己的教师;依靠特定计划或者项目招聘教师;寻求所在社区、其他地区、大学及州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应用多样化且适当的招聘策略等。这些策略对于我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农村 教师短缺 补充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景伟
在我国,为了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国家对此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投资,然而事实和预期的正好相反,投资的产出却流向了城市,使得农村的人力资源更加短缺,从而进入越投越困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农村就业的低预期收益率是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以下因素也对该现象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人才和工作平台的对接出现脱节、城乡生活条件差别太大以及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等。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制定现代化的农村发展思路、对分配机制进行优化、提高农村就业的收益,另外,还应对农村的软件、硬件环境进行改善。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死循环性短缺 破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景伟
在我国,为了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国家对此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投资,然而事实和预期的正好相反,投资的产出却流向了城市,使得农村的人力资源更加短缺,从而进入越投越困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农村就业的低预期收益率是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以下因素也对该现象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人才和工作平台的对接出现脱节、城乡生活条件差别太大以及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等。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制定现代化的农村发展思路、对分配机制进行优化、提高农村就业的收益,另外,还应对农村的软件、硬件环境进行改善。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死循环性短缺 破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海荣 李金才 左停 李小云
在对云南省禄劝县一个苗族村寨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展示了农户间互助行为发生的方式,及其在解决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家庭季节性劳动力短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对农户互助行为的理论阐释,说明了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农户在现有条件下所作的理性选择及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从而表明了,农户间的互助是解决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山区家庭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户 互助 劳动力短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