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9)
- 2023(7579)
- 2022(6355)
- 2021(5801)
- 2020(4857)
- 2019(10426)
- 2018(10007)
- 2017(19188)
- 2016(10582)
- 2015(11120)
- 2014(10808)
- 2013(10642)
- 2012(9761)
- 2011(8839)
- 2010(8659)
- 2009(7560)
- 2008(7516)
- 2007(6323)
- 2006(5240)
- 2005(4539)
- 学科
- 济(39031)
- 经济(38985)
- 业(29483)
- 管理(29048)
- 企(22948)
- 企业(22948)
- 方法(20218)
- 数学(18393)
- 数学方法(18252)
- 财(11545)
- 农(11041)
- 学(10145)
- 中国(9549)
- 贸(9299)
- 贸易(9299)
- 易(9085)
- 业经(7961)
- 务(7703)
- 财务(7689)
- 财务管理(7678)
- 制(7568)
- 农业(7445)
- 企业财务(7419)
- 技术(7116)
- 银(6933)
- 银行(6891)
- 融(6741)
- 金融(6738)
- 行(6511)
- 环境(5763)
- 机构
- 大学(151121)
- 学院(149704)
- 济(59978)
- 经济(58931)
- 管理(54556)
- 研究(54300)
- 理学(48867)
- 理学院(48238)
- 管理学(47216)
- 管理学院(46957)
- 农(39261)
- 中国(38183)
- 科学(37765)
- 农业(31801)
- 业大(31105)
- 京(30543)
- 所(29635)
- 研究所(27784)
- 财(26052)
- 中心(24157)
- 财经(21903)
- 农业大学(21314)
- 江(21065)
- 经(20274)
- 经济学(19176)
- 院(19108)
- 省(18220)
- 北京(18065)
- 科学院(17654)
- 经济学院(17641)
- 基金
- 项目(112702)
- 科学(87595)
- 基金(84466)
- 家(78958)
- 国家(78343)
- 研究(70187)
- 科学基金(65137)
- 社会(46671)
- 自然(45992)
- 基金项目(45257)
- 自然科(45056)
- 自然科学(45034)
- 社会科(44452)
- 社会科学(44438)
- 自然科学基金(44298)
- 省(43790)
- 划(38201)
- 资助(34101)
- 教育(31774)
- 重点(25983)
- 计划(24916)
- 部(24630)
- 编号(24044)
- 创(23921)
- 发(23281)
- 科研(23065)
- 创新(22540)
- 科技(22184)
- 业(22114)
- 国家社会(20446)
共检索到201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 李健 曹建康 崔旸 姜微波
采用5 kJ/m2的短波紫外线(UV-C)辐照鸭梨,研究其对鸭梨采后品质及防御性酶的影响。实验显示:5kJ/m2的UV-C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果实病斑的扩展,至接种后第7天,病斑直径与对照相比减小了17%。贮藏过程中,UV-C处理有效延缓了鸭梨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下降,在处理后第14天辐照果的硬度为5.55,比对照高出9%,而可溶性固形物在贮藏后第7、14、28和42天分别较对照高6%、12%、5%和11%;同时UV-C处理诱导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为有效的鸭梨保鲜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瑞芬 冯双庆
给采后绿熟番茄照射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并人工接种交链孢霉 ,测定其呼吸和乙烯产生速率、转色及发病指标 ,进行了贮藏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2 .4~ 3.6 k J.m-2照射剂量能推迟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 1~3d,延缓番茄的成熟和转色 ,控制贮期病害发生
关键词:
番茄 紫外照射 后熟 发病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佳诗 王愈 尹建云 杨虎清
为了减轻黄瓜Cucumis sativus采后储运过程中的冷害发生,以黄瓜‘戴多星’‘Deltast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短波紫外线(UV-C)和热空气单独或结合处理对4℃储藏条件下黄瓜冷害以及膜透性,丙二醛(MDA),抗坏血酸,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UV-C和热空气单独处理相比,5.0 k J·m~(-2)的UV-C照射结合37℃热处理能够诱导低温下黄瓜组织中抗氧化酶保持较高的活性,维持较高的总酚和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低温胁迫下活性氧积累造成的膜质过氧化,阻止了黄瓜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从而显著降低低温下黄瓜的冷害发生程度。同时,UV-C结合热处理也较好地保持了黄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在抑制黄瓜冷害的作用中存在协同效应。为减少黄瓜在低温储运过程中的冷害发生和保持品质提供数据支持。图5表1参2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尹明安 于巧平 李文学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UV-C)采后处理对牛角椒果实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牛角椒的短期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牛角椒"大果99"为试材,以波长254 nm普通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分别照射350,450,500 s,即辐射剂量分别为0.7,0.9,1.0 kJ/m2辐照牛角椒果实,以不照射为对照(CK),室温下(25℃左右)贮藏21 d,筛选最佳辐射剂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剂量对牛角椒果实进行辐射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牛角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控制牛角椒果实腐烂和失重的最佳UV-C处理剂量为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胜 张晓晓 周会玲 田蓉 周晓婉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处理对采后苹果抗灰霉病的作用效果,了解紫外线照射处理诱导灰霉病抗性的机理。【方法】以晚熟苹果品种‘粉红女士’(Malus doMestica‘Pink lady’)为材料,对其进行7.0kJ/M2短波紫外线照射(处理组),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果实为对照组,常温下放置2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观察灰霉病发生情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苹果灰霉病发病率迅速增加,病斑直径不断扩大,对照组果实在接种后2d发病率约为60%,而处理组发病率约为40%,低于对照组;在接种后4d,处理组和对照组发病率均达到100%,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陶伟丽 钟晨辉 张鹏 郭辰涛 王铁杆 林琪
紫外线诱变是一种快捷有效的紫菜诱变育种方法,但对壳孢子进行的诱变研究鲜有报道。壳孢子萌发时期是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壳孢子萌发形成的最初4个细胞呈线性排列,形成减数分裂四分体,且发生遗传重组的四分体细胞可以决定叶状体的发育模式和性状分离。因此,诱变产生的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相比诱变叶状体产生的点状色块,将更易于获得突变细胞。本研究为获得坛紫菜人工色彩嵌合突变体,使用不同剂量(50、100、200、300、400、500和600 J/m~(2))的短波紫外线(λ=254 nm)辐照坛紫菜壳孢子,培养数天后,在壳孢子苗中出现了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结果表明,低剂量(50 J/m~(2))的辐射促进壳孢子萌发,而高于100 J/m~(2)的辐照剂量,则会抑制壳孢子萌发和分裂。辐照剂量在50~400 J/m~(2)范围内,色彩突变体出现的频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0和400 J/m~(2)剂量辐照时,突变率分别达到15.22%和17.18%。其中,出现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以2色块嵌合体和3色块嵌合体居多,4色块嵌合体最少,但增加至400 J/m~(2)以上时,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色彩突变体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这表明适宜的诱变剂量为300或400 J/m~(2)。同时,短波紫外线(UV-C)辐照也致使色彩突变嵌合体的长宽比下降,采用生物酶解法从色彩嵌合体中分离出了单色的体细胞萌发体。本研究为坛紫菜人工色彩突变体的制备和诱变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 郭巍 毛晓艳 张涛
以粳稻品种沈农6014及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紫外线-B增强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自然光照(TCK)处理、紫外辐射增强5%(T1)和增强10%(T2)处理。结果表明:紫外线-B增强能够降低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水稻籽粒糙米率(0.66%~7.06%)、整精米率(5.65%~18.88%)、垩白粒率(22.17%~40.16%)、籽粒面积(2.61%~6.25%)、脂肪酸含量(1.23%~54.19%)和食味值(1.07%~16.78%),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4.65%~10.71%)和直链淀粉含量(0.56%~4.81%)增高,且紫外线-B增强在T...
关键词:
紫外线-B 水稻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珍 刘灿 苏小军 张美红 彭丽桃
以菜山药(Dioscoreae rhizoma)为材料,人工造伤后分别在5、15、25、35℃下处理7 d,研究采后不同温度处理对损伤山药采后组织结构、失重和抗病性、活性氧代谢、酚类物质代谢等相关抗病性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35℃范围内,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伤口切面积累木栓质聚酚和木质素,以35℃高温处理组积累最早且积累最多;同时35℃愈伤处理的山药块茎失重率和发病程度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总酚、总黄酮含量、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35℃高温处理采后菜山药可以提高其块茎活性氧代谢和酚类物质代谢水平,有效促进山药块茎采后损伤的愈合和抗病性,减少采后腐烂。
关键词:
山药 温度处理 愈伤处理 块茎 采后品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夏敬青 刘海荣 顾依雯 王子玥 邢巧月 张宇翔 李姗 白岩
【目的】探究短时间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对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酚类成分、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年生三叶青苗经UV-B持续辐射12.0 h,在0、0.5、1.0、3.0、6.0和12.0 h观察表型;另取三叶青辐射1.0和3.0 h (记为T_1和T_3)并补充暗处理至24.0 h (记为T_(1+23)和T_(3+21)),以未经处理为对照(ck),进行酚类物质(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抗氧化能力和叶片中抗逆酶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测定以及转录组分析。【结果】持续UV-B辐射对三叶青表型有影响,3.0 h组叶片局部发黄,6.0和12.0 h组叶片明显发黄和略微卷曲。叶片和块根的总酚(2.65和2.63 mg·g~(-1))和总黄酮(7.16和7.30 mg·g~(-1))、块根中的抗氧化能力(86.56%)均在T_(1+23)组达到最大值。同时,UV-B辐射后施以黑暗处理可促进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大幅提升,且在T_(1+23)组达到最大,MDA质量摩尔浓度在T_(3+21)组达到最高(7.21 mmol·g~(-1))。UV-B辐射和黑暗处理下调了黄酮合成通路基因(ThF3H、ThANS、ThCHS、ThANR等)和上调了氧化相关调节因子(CAT和SOD)的表达。【结论】UV-B辐射后增加黑暗处理可提高三叶青酚类物质质量分数、抗氧化能力及抗逆酶活性,且在T_(1+23)组达最大值,同时下调黄酮合成酶基因表达,上调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图7表2参5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麻宝成 朱世江
目的探讨BTH(苯并噻重氮)和MeJA(茉莉酸甲酯)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诱导的效果及其对几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BTH和MeJA溶液对香蕉果实作喷雾处理后,将香蕉贮藏于22℃,观测发病情况和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处理果实相比,经BTH和MeJA处理后的香蕉果实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另外,处理后的果实接种炭疽菌后,病斑直径和发病率也显著降低。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无论对于接种还是未接种炭疽菌的香蕉,BTH和MeJA处理均提高了该6种酶的活性。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永红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苯丙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是水杨酸的类似物,也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抗病性化学诱导剂,能够诱导多种植物的抗病性。采前或采后ASM处理可有效降低梨、桃、葡萄、草莓、甜瓜、橘、芒果、香蕉、枇杷、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ASM的诱抗机理涉及诱导活性氧的积累、活化苯丙烷代谢和促进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等方面。本文还对扩大ASM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效果,以及深入阐明ASM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采后病害 诱导抗性 诱抗剂 苯丙噻重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兰霞 施正香 王新颖 耿爱莲 李保明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肉仔鸡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将7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随机分成两组(公母各半),分别放到除光照制度外其它完全相同的两栋密闭鸡舍,第一舍采用国产普通白炽灯照射;第二舍从第2周开始增加使用紫外线保健灯。两舍内的温度、湿度及免疫接种程序均按常规要求进行。日常管理采用垫料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用紫外保健灯照射肉仔鸡,可促进骨骼生长速度(前3周胫长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6周腿肌重增加了3.87%,差异显著,P<0.05);改善骨骼质量[胫骨矿密度增加了6.11%,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都得到改善];提高了生产性能(体重...
关键词:
肉仔鸡 骨骼生长 生化指标 紫外保健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桂馥 吴健 张凤秋 石永辉 徐文举
以黑龙睛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受精卵和处于4~8细胞期、多细胞期、原肠期、心脏搏动期的胚胎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紫外线(UV)照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发现用低剂量的UV照射可以提高金鱼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孵化率。对发育到原肠胚以后的胚胎UV照射无上述刺激作用,而是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孵化率急剧下降。另外,实验结果显示,UV并未加速胚胎发育的进程。当UV照射时间小于180 s时,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畸形率没有明显增加。对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机理做了探讨并对UV用于育苗孵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紫外线 金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余桂红 邓秀新
用强度约为56μW/mm2的紫外线UV分别照射Page和Murcot原生质体30s、1min和5min,发现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活力趋于下降。Murcot的原生质体较Page的原生质体对UV敏感。辐射1min和5min的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未能出现分裂,而是慢慢地发生质壁分离,最后破裂。而辐射30s的原生质体与对照都恢复分裂形成细胞团并长出愈伤组织。
关键词:
柑桔 紫外线 原生质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华 闫姗 陈金慧 郑仁华 施季森 成铁龙
为了解紫外线辐射时间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优良杂交组合的体胚再生植株为材料,用紫外灯模拟自然界UV-B辐射对其进行处理,研究0、1、3、5、7、9天紫外胁迫下杉木的光合作用效率及生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紫外线辐射时间的延长,杉木体胚再生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q P、q N)数值均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紫外线辐射3天叶片杉木体胚再生植株叶片尖端开始变黄,5—7天黄化现象加剧,9天叶片完全失水,干枯死亡,说明长时间紫外辐射会阻碍杉木体胚再生植株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杉木 紫外线 生理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