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8)
- 2023(11024)
- 2022(9327)
- 2021(8713)
- 2020(7691)
- 2019(17895)
- 2018(18115)
- 2017(34883)
- 2016(19418)
- 2015(22140)
- 2014(22721)
- 2013(22138)
- 2012(20575)
- 2011(18542)
- 2010(19003)
- 2009(17566)
- 2008(17535)
- 2007(16102)
- 2006(13549)
- 2005(12186)
- 学科
- 济(77719)
- 经济(77637)
- 管理(52252)
- 业(49921)
- 企(40492)
- 企业(40492)
- 方法(40282)
- 数学(36112)
- 数学方法(35453)
- 农(20893)
- 财(19692)
- 中国(19620)
- 学(18831)
- 制(15942)
- 业经(14871)
- 理论(14403)
- 地方(14271)
- 贸(13615)
- 贸易(13611)
- 农业(13358)
- 易(13181)
- 银(12740)
- 银行(12697)
- 务(12255)
- 财务(12193)
- 财务管理(12158)
- 融(12119)
- 金融(12111)
- 行(12079)
- 和(11950)
- 机构
- 学院(280656)
- 大学(280275)
- 济(107760)
- 经济(105181)
- 管理(104417)
- 研究(95373)
- 理学(90031)
- 理学院(88970)
- 管理学(86803)
- 管理学院(86303)
- 中国(71341)
- 科学(62967)
- 京(60283)
- 农(54676)
- 所(50584)
- 财(50023)
- 业大(46637)
- 研究所(46341)
- 中心(44101)
- 农业(43474)
- 江(43014)
- 财经(39781)
- 北京(37855)
- 范(36909)
- 师范(36435)
- 经(36002)
- 州(34292)
- 院(34277)
- 技术(32797)
- 经济学(32561)
- 基金
- 项目(188570)
- 科学(146135)
- 基金(134717)
- 研究(132098)
- 家(119873)
- 国家(118944)
- 科学基金(100010)
- 社会(80113)
- 社会科(75851)
- 社会科学(75827)
- 省(75311)
- 基金项目(70439)
- 自然(67510)
- 自然科(65977)
- 自然科学(65955)
- 自然科学基金(64754)
- 划(63805)
- 教育(62910)
- 资助(57649)
- 编号(54233)
- 成果(44551)
- 重点(43246)
- 部(41187)
- 发(39488)
- 创(38600)
- 课题(38453)
- 科研(36952)
- 计划(36646)
- 创新(36184)
- 大学(34566)
- 期刊
- 济(114731)
- 经济(114731)
- 研究(76730)
- 中国(55461)
- 学报(51504)
- 农(48886)
- 科学(44557)
- 财(40135)
- 大学(37811)
- 管理(36790)
- 学学(35835)
- 教育(32770)
- 农业(32651)
- 技术(26300)
- 融(23503)
- 金融(23503)
- 财经(19551)
- 业经(19153)
- 经济研究(19091)
- 业(18164)
- 经(16725)
- 统计(16681)
- 版(15433)
- 问题(15152)
- 策(14931)
- 技术经济(13972)
- 决策(13594)
- 业大(13463)
- 科技(13279)
- 图书(13254)
共检索到408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振 张勇 魏永成 孟景祥 仲崇禄
[目的 ]利用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实生人工林群体及其自由落种长成的天然更新群体,开展短枝木麻黄种子散布规律研究,比较天然更新群体(子代群体)与其母本群体以及30年生实生人工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为人工促进木麻黄天然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木麻黄11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分型数据,通过亲本分析软件Cervus 3.0对天然更新群体植株的母本进行确定,分析短枝木麻黄种子散布的距离和模式,并利用遗传多样性参数对这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 ](1)子代和母本群体共367个个体样本在11个SSR位点共检测出137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6~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95,平均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量分别为0.75、0.77和0.72,所有位点均属于中或高度多态性位点。(2)在80%的置信区间下,利用11个标记位点的分型数据,可为148株子代确定它们的母本,占鉴定子代总数的72.20%;种子的有效散布距离为10~130 m,平均散布距离为71 m,属于短距离传播;天然更新群体的母本主要集中在样地的东北和东部,2个方向的母本对子代的贡献率为75.00%。(3)从3个群体中各选择84株个体的DNA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天然更新群体在各个遗传多样性参数上均低于母本群体和实生人工林群体,但其参数表明该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短枝木麻黄种子散布属于短距离传播,天然更新群体可以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人工促进木麻黄实生林的天然更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秀玉 王明怀 魏龙 徐斌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51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ISSR适用于木麻黄无性系遗传分析,22个ISSR引物在供试无性系中共扩增出19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5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4 1 0.389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73 20.556 0,相似系数为0.467 3 0.995 0,平均为0.743 0,表明供试无性系的遗传基础已相对比较狭窄。ISSR聚类分析表明:参试无性系并不能按来源地各自单独聚为1类,无性系亲缘关系的远近与来源相关不大;在相似系数为0.678时,可将所有供试...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系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甜 张勇 仲崇禄 陈羽 姜清彬 陈珍 徐刚标
以粗枝木麻黄嫩枝为材料,研究其最佳生根条件及不同种源材料的生根能力差异,以期为粗枝木麻黄扩繁和选择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以100 mg·L~(-1) ABT1处理的小枝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为90%,其次为75 mg·L~(-1)和50 mg·L~(-1) ABT1处理,生根率分别为76.67%和70.00%;不同种源材料的生根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具有遗传改良的潜力;基于隶属函数法,7个种源水培生根能力依次为13128>13146>13142>13144>13139>13143>13141,其生根率变幅为70%~1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 芬1 2 姜清彬2 马英姿1 仲崇禄2 张 勇2 陈 羽2 陈 珍2
摘 要:对 7 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离体小枝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梯度低温处理 ,在 25℃,5℃,0℃,-5℃和 -10℃温度下处理 24 h,重复 3 次,每个种源的每个处理采集 10 株苗的枝条,测定了渗透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 9 个耐寒指标。通过半致死温度评价了 7 个种源的耐寒能力,并通过耐寒指标的特征结合相关分析对耐寒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耐寒指标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短枝木麻黄的半致死温度对 7 个种源进行排序,耐寒能力按种源号依次为 18402 > 18268> 18119 > 18267 > 18128 >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芬 姜清彬 马英姿 仲崇禄 张勇 陈羽 陈珍
对7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离体小枝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梯度低温处理,在25℃,5℃,0℃,-5℃和-10℃温度下处理24 h,重复3次,每个种源的每个处理采集10株苗的枝条,测定了渗透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9个耐寒指标。通过半致死温度评价了7个种源的耐寒能力,并通过耐寒指标的特征结合相关分析对耐寒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耐寒指标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短枝木麻黄的半致死温度对7个种源进行排序,耐寒能力按种源号依次为18402>18268>18119>18267>18128>18015>18244。用逐步回归的方式建立短枝木麻黄的耐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强 仲崇禄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Khongsak Pinyopusarerk
[目的]研究山地木麻黄种源间抗风性、生长及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山地木麻黄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为试验材料,于造林后2、5、7 a时测定山地木麻黄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数量性状,并于造林后7 a时调查主干分叉习性(AP)、主干通直度(SFS)、侧枝密度(DPB)、侧枝直径(TPB)、绿色小枝长度(LDB)、侧枝分枝角(APB)、侧枝长度(LPB)等形质性状以及抗风性(RES),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
关键词:
山地木麻黄 种源选择 遗传力 遗传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华 马立群 于卓 马艳红 李小雷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产于内蒙古通辽、包头与巴彦淖尔的罗布麻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筛选出的4对适宜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 359个AFLP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 889个,多态性位点比率高达91.22%;产于通辽地区的罗布麻遗传变异较大,与包头和巴彦淖尔两地的罗布麻亲缘关系较远,而包头与巴彦淖尔两地间的罗布麻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区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关键词:
罗布麻 种质 遗传多样性 AFL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施纯淦 王维辉 白嘉雨 苏金权 K.Pinyopusarerk
对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 16个性状的两试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除 PBA和 PBL 外 ,其它性状在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 ,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地点分别进行种源筛选 ;除 1年生树高、2~ 3年生单株材积外 ,其它数量性状在种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4年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PBD、PBT、PBL在种源×地点 ( P× S)互作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量比例计算结算表明 ,2~ 4年生时 ,除 4年生单株材积方差分量比例略有降低外 ,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地点方差分量比例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比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质量性状 SFA、SFS、PBD和 PBT,地点方差分量比例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涛 杨爱国 周丽青 吴彪 刘志鸿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315个位点,其中311个为多态位点,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73%。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F1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477 1±0.260 6、0.423 9±0.277 7、0.548 8±0.220 9;3个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29 1±0.185 0、0.289 7±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明霞 强巴央宗 李齐发 商鹏 谢庄
通过19对微卫星引物对西藏不同地区的藏鸡群体(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藏鸡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F-统计量和群体内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构建群体的聚类图,比较藏鸡不同地方鸡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试验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多态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个,藏鸡群体PIC值分布在0.223 2~0.823 1之间,H值在0.256 8~0.846 0之间,PIC和H平均值分别为0.615 1和0.694 3。在所检测的4个地方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杂合度。哈代-温伯平衡检测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大部分微卫星标记均...
关键词:
藏鸡 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淑君 霍阿红 付国庆 纪军建 王瑶 左振兴 刘敏轩 陆平
【目的】利用荧光SSR研究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为糜子品种改良、种质创新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表型差异较大的6份糜子材料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糜子SSR引物,对筛选出的引物5′末端进行6-FAM、HEX、ROX和TAMRA荧光标记,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以此来分析131份糜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从202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2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同时适用于传统变性PAGE胶电泳和荧光SSR标记-全自动分析检测技术。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8个主要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5.8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72—0.8132,平均0.6284;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34—0.8150,平均0.587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427—1.7681,平均1.2062。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64—0.7251,平均0.312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843—0.9265,平均0.7465。其中,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材料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聚类结果一致,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在多个组群中都有出现。通过绘制K与△K的关系图,K=4时,△K最大,据此将131份糜子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代表北方春糜子区;类群Ⅱ主要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Ⅲ主要是北方春糜子区,群组Ⅳ主要是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各群体中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单一,少数品种含有其他组群的遗传成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糜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相关。【结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主要以农家种为遗传背景选育而来,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在育种过程中引种资源广泛,与其他生态区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伟 高天翔 王俊 宋娜
为了解乌鳢群体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对8个群体共212个个体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乌鳢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907 bp,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变化较大,中国黄河及以北的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比淮河和长江等南方群体相对较低,所有群体表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h<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聚类树结果均未显示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存在多个主单倍型。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水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相同水系间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旭 朱振东 李洪杰 段灿星 王晓鸣
【目的】开发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SSR标记,为轮枝镰孢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Fastpcr在轮枝镰孢基因组中查找符合条件的SSR位点,采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利用NTSYS及Popgene分析来自玉米的轮枝镰孢单孢分离物群体的PCR扩增结果。【结果】共设计有效扩增SSR引物158对,经筛选,109对(69.0%)可扩增出2条及以上的条带,其中55对引物(34.8%)多态性较好,可扩增出3条及以上的条带。从11条已组装的轮枝镰孢染色体上各选出2对多态性引物,计22对引物,对66株轮枝镰孢玉米分离物进行扩增,共获得125个等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庞广昌 姜冬梅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电泳技术、同工酶染色技术和RFLP等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结合有关数据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完善,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遗传分化已经成为群体遗传学的主体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受到育种学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将对国内外有关的模型和方法进行综合评述,并就遗传变异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分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多样性,群体,同工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倚剑 刘卫东 柳李旺 王倩 崔群香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70份茄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扩增出375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7.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72个,多态性比例为19.2%,各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88 9~0.958 3,平均值为0.705 3,表明参试材料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群体结构分析则得出84.29%的材料遗传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仅15.71%拥有复杂的遗传背景。从材料划分类群来看,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只有少数遗传背景复杂的材料类群划分有些差异。
关键词:
茄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RA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