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8)
- 2023(7571)
- 2022(6333)
- 2021(5700)
- 2020(4856)
- 2019(10611)
- 2018(10013)
- 2017(18108)
- 2016(10197)
- 2015(11135)
- 2014(10533)
- 2013(10252)
- 2012(9568)
- 2011(8656)
- 2010(8389)
- 2009(7555)
- 2008(7339)
- 2007(6466)
- 2006(5585)
- 2005(4848)
- 学科
- 济(36226)
- 经济(36168)
- 管理(29736)
- 业(29011)
- 企(23604)
- 企业(23604)
- 方法(17836)
- 数学(15974)
- 数学方法(15821)
- 学(12340)
- 财(11337)
- 农(10167)
- 中国(9326)
- 贸(8366)
- 贸易(8363)
- 业经(8176)
- 易(8172)
- 务(7315)
- 财务(7312)
- 财务管理(7299)
- 制(7267)
- 农业(7084)
- 企业财务(7024)
- 技术(6680)
- 人事(5960)
- 人事管理(5960)
- 环境(5895)
- 划(5711)
- 银(5594)
- 银行(5521)
- 机构
- 大学(149256)
- 学院(146515)
- 研究(57648)
- 济(55966)
- 经济(54943)
- 管理(51633)
- 理学(45995)
- 理学院(45359)
- 管理学(44282)
- 管理学院(44073)
- 农(43178)
- 科学(42758)
- 中国(40882)
- 农业(35333)
- 业大(33057)
- 所(32597)
- 京(31627)
- 研究所(30707)
- 中心(25205)
- 财(23832)
- 农业大学(23053)
- 江(21813)
- 室(21483)
- 院(21304)
- 省(20523)
- 实验(20128)
- 业(19568)
- 财经(19545)
- 实验室(19340)
- 北京(19205)
- 基金
- 项目(111373)
- 科学(85919)
- 基金(82959)
- 家(79510)
- 国家(78906)
- 研究(66436)
- 科学基金(64660)
- 自然(47851)
- 自然科(46817)
- 自然科学(46797)
- 自然科学基金(46031)
- 基金项目(44189)
- 省(43740)
- 社会(42024)
- 社会科(39847)
- 社会科学(39836)
- 划(38981)
- 资助(33559)
- 教育(29848)
- 计划(26850)
- 重点(26303)
- 科技(24133)
- 创(23646)
- 部(23555)
- 科研(23482)
- 发(23253)
- 业(22543)
- 创新(22269)
- 编号(22250)
- 专项(20649)
共检索到20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廖春燕 高文浩 李嘉辉 迟淑艳
本实验旨在探讨高脂饲料在短期内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以便于预估高脂饲料对石斑鱼生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而在高脂饲料配制和投喂时间上采取有效措施。在粗蛋白水平为48%的基础上分别配制脂肪水平为8% (EE8)、10% (EE10)、12% (EE12)、14% (EE14)、16% (EE16)、18% (EE18)和20% (EE20)的7组等氮饲料, 饲喂初均重为(13.70±0.01) g珍珠龙胆石斑鱼4周。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粗脂肪水平的提升, 增重率(WGR)和存活率(SR)无显著性变化(P>0.05), EE14-EE20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 而脏体比(VSI)显著增大(P<0.05), 饲料粗脂肪超过16%后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上升(P<0.05)。EE14-EE20组腹肌粗脂肪(AMEEC)显著升高(P<0.05), EE16-EE20组的肝体比(HSI)显著增大(P<0.05)。与EE12组相比, EE8、EE10、EE18和EE20组的总胆固醇(T-CHO)显著升高(P<0.05), EE16-EE2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 EE20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 EE8、EE16-EE20组的肝脏细胞空泡化面积和脂滴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合成基因g6pd、6gpd和me的相对表达量在EE20组显著上升(P<0.05), 脂肪分解基因cpt-1、pparα相对表达量在EE16-EE20组显著上升(P<0.05)。研究表明, 饲料粗脂肪超过16.77%时, 会造成珍珠龙胆鱼肝脏脂肪沉积, 降低肝脏抗氧化能力, 使肝脏健康受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明辉 王际英 宋志东 李培玉 李宝山 李忠清 孙永智 张利民
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是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与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杂交出的新品种。本研究用共轭亚油酸(cla)添加量为0(cla0)、0.8%(cla0.8)、1.6%(cla1.6)、2.4%(cla2.4)、3.2%(cla3.2)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63.57±0.56)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水平对其生长、体组成及肝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共轭亚油酸对实验鱼增重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丛林梅 王蔚芳 高淳仁 黄滨 雷霁霖 王桂芹
为探讨2种不同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91.47±3.70)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10 542尾,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757尾,分别投喂商品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太平洋玉筋鱼,养殖75 d。结果显示,冰鲜太平洋玉筋鱼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R)及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著低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与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差异不显著。商品专用配合饲料组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云 王际英 李宝山 乔洪金 柳旭东 郝甜甜 王晓艳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蛋氨酸钴(Co Met),制成钴含量分别为0.30 Mg/kg、1.75 Mg/kg、3.42 Mg/kg、6.73 Mg/kg、12.56 Mg/kg、25.50 Mg/kg的6组实验饲料(记作D1、D2、D3、D4、D5、D6组),饲喂初始体重(60.02±0.42)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e.fusCoguttatus♀)幼鱼8周,研究蛋氨酸钴对其生长、矿物元素沉积和肝脏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中蛋氨酸钴含量的增加,实验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先升后降,D3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殷彬 迟淑艳 谭北平 姚红梅 姚亚军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为研究硫酸锰(MnSO_4·H_2O)、甘氨酸锰[MnC4H8O4N2]和羟基蛋氨酸锰(MnC5H11NO6S2)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实验选取体重为(11.00±0.12)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27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添加MnSO_4·H_2O、MnC4H8O4N2和MnC5H11NO6S2(分别记作MnSO_4、Mn-Gly和Mn-MHA),使饲料中Mn元素水平分别为37.74 mg/kg、40.66 mg/kg和38.15 mg/kg,投喂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养8周。结果表明, Mn-Gly和Mn-MHA组的增重率(WGR)均显著高于MnSO_4组(P0.05)。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方面, Mn-Gly和Mn-MHA组均显著低于MnSO_4组(P<0.05),Mn-MHA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显著高于MnSO_4和Mn-Gly组(P<0.05),Mn-Gly和Mn-MHA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均显著低于MnSO_4组(P<0.05)。Mn-Gly和Mn-MHA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MnSO_4组(P<0.05)。与MnSO_4组相比,Mn-MHA组显著提高了前肠和中肠皱襞高度(P<0.05),增大了后肠肌层厚度(P<0.05);Mn-Gly组中肠皱襞宽显著高于MnSO_4组(P<0.05),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MnSO_4和Mn-MHA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伟兴 王嘉 谭北平 迟淑艳
为了研究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BM)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以鱼粉含量40%为对照组(MBM0),在饲料中添加2%、4%、8%和12%的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BM),分别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5%(MBM5)、10%(MBM10)、20%(MBM20)和30%(MBM30),配制5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8.85±0.04) g的石斑鱼8周。结果显示,各组石斑鱼存活率均为100%;各替代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替代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各替代组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肠道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MBM10、MBM20和MBM30组肠道绒毛高度和宽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MBM10、MBM20、MBM30组和对照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MBM5组,MBM30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高于MBM5组。实验表明,当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为40%时,MBM可替代30%的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降低石斑鱼血脂水平和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证实了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在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使用的可行性,对节省石斑鱼饲料鱼粉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佳丽 王际英 宋志东 黄裕 孙永智 张利民
以酶解磷虾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T0)、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研究饲料中酶解磷虾粉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及氟残留的影响。选取初始均重为(57.80±0.28)g的珍珠龙胆石斑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1)T3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在替代量大于20%时,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0组(P<0.05);各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肥满度、肝体比、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学丽 王际英 宋志东 谭青 孙永智 张利民
用酶解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和80%的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HSM0、HSM20、HSM40、HSM60、HSM80,其中HSM0为对照组)。研究了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生长、体组成、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HSM40组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HSM80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酶解豆粕替代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文强 董晓慧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杨原志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对抵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配制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6±0.0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显示:①饲料n-3 HUFA水平对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1.35%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2.40%组。②1.00%组的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1.70%和2.40%组。③攻毒前,1.35%和1.7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补体C3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血清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活性和C3含量急剧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攻毒前,2.40%组肠道TLR22和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2.05%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35%组;此外,1.70%组肾脏TLR22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攻毒后,1.35%组肠道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70%~2.40%组,1.70%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有最小值;1.70%组肾脏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IL-1β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显著低于2.40%组。研究表明,适宜的饲料n-3 HUFA(1.47%~1.70%)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龙龙 罗鸣 陈傅晓 谭围 刘金叶 王永波 符书源 刘洪涛
为研究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渗透调节与耗氧率的影响,设计实验一,将(162.5±12.1) g珍珠龙胆石斑鱼置于不同盐度(6、12、18、24、30)下养殖10 d,测定血清渗透压及Na~+、Cl~-、 K~+离子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盐度的升高血清渗透压及Na~+、Cl~-、K~+离子浓度也随着升高,各组[Na~+]:[Cl~-]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经回归分析得到血清等渗点渗透压为365.95 mOsm/kg,所对应盐度为12.75。实验二,将(26.4±2.7)g幼鱼置于不同盐度(6、12、18、24、30)下养殖30 d,测定在开始暴露后0h、3h、24 h、72 h鳃Na~+/K~+-ATPase活性及表达和第30天耗氧率,结果表明鳃Na~+/K~+-ATPase活性随盐度的增大呈"U"形变化;鳃Na~+/K~+-ATPaseα1基因表达量波动较大,在72 h后随盐度增大先降低后增加,变化趋势与酶活性一致;第30天耗氧率随盐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又降低。综上所述,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10 d内能够完全适应6~30盐度急性变化,耗氧率除了受离子渗透调节的影响,还可能与其生活史阶段有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振通 田永胜 唐江 成美玲 马文辉 庞尊方 李文升 刘江春 王晓梅 翟介明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发育率和畸形率进行统计;分别对45~245日龄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别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在生长时间跨度为2~13月龄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并于13月龄时统计成活率(苗种为2016年繁育);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对测定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Excel软件拟合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受精率平均为55.5%±26.7%,正常发育率平均为33.9%±23.6%,畸形率平均为8.3%±0.9%。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体长、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7) cm、(316.7±57.3) g,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3) cm、(123.2±30.2) g,云龙石斑鱼比云纹石斑鱼生长快,云龙石斑鱼的体长为云纹石斑鱼的1.3倍,体质量为云纹石斑鱼的2.6倍。云龙石斑鱼在45~245日龄阶段的生长曲线为W=0.039 2L~(2.891 2)(R~2=0.986 9),云纹石斑鱼生长曲线为W=0.025 5L~(3.021 6) (R~2=0.990 8),在本阶段云龙石斑鱼为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型。经过12个月的对比养殖,云龙石斑鱼成活率为97.2%,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活率为93.2%~94.5%,云龙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35.3±4.1) cm、(700.0±247.2) g,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28.6±3.5) cm、(550.0±224.8) g,云龙石斑鱼体质量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的1.3倍,全长为1.2倍。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具有生长快、畸形率低、成活率高的杂交优势,为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新品种云龙石斑鱼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鑫伟 谭北平 迟淑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为评估蛋白质水平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血清激素和消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探究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其健康生长的影响,实验选取珍珠龙胆石斑鱼[初始体质量(6.50±0.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35%、40%、45%、50%、55%和60%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通过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50%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组;55%和60%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35%组;50%组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45%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50%组胃蛋白酶活性和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肠淀粉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在55%和60%组达到最低值。WGR与血清GH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以W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为51.5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郝甜甜 马长兴 周莹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B0)、0.5%(B1)和1.0%(B2)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添加0 (Y0)、0.5%(Y1)和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作9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41±0.47) 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1)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幼鱼存活率(SR)和增重率(WGR)均无显著影响(P>0.05),幼鱼WGR在Y1B1和Y2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2)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影响显著(P<0.05),血清ALT和AKP活力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3)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肠道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而MDA含量同SOD活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鳗弧菌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在Y1B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仇登高 黄种持 郑乐云 吴水清 刘银华 邱峰岩 郑君飘 陈新明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小[(28.1?1.1)g]、中[(278.9?20.1)g]、大[(575.8?37.4)g]3种规格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呼吸和排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规格对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军亮 杨奇慧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以720尾初始均重为(7.00±0.02)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设计1个正常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35%),1个低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15%)。投喂不同添加比例0(正常鱼粉对照组)、0(低鱼粉对照组)、0.10%、0.25%、0.50%、0.75%、1.00%和1.2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养殖期8周。结果显示,低鱼粉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低鱼粉对照组,低于正常鱼粉对照组;当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时,饲料系数最低,其他各组显著低于低鱼粉组,高于正常鱼粉组,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规律则与饲料系数相反。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组达到最大值。肝脏过氧化氢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添加量为0.50%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在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75%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7 d,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以增重率为判断依据,根据折线模型得出,低鱼粉条件下(豆粕替代配方中20%鱼粉),饲料中添加0.63%枯草芽孢杆菌(1.0×10~8 cfu/mL)可显著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病力、消化酶、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