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9)
2023(11635)
2022(9610)
2021(9029)
2020(7607)
2019(16921)
2018(16230)
2017(32161)
2016(17226)
2015(18890)
2014(18889)
2013(18655)
2012(17211)
2011(15511)
2010(15868)
2009(15256)
2008(14616)
2007(13167)
2006(11782)
2005(10974)
作者
(48522)
(40463)
(39826)
(38160)
(25904)
(19272)
(18541)
(15532)
(15410)
(14724)
(13736)
(13564)
(12910)
(12901)
(12682)
(12676)
(11922)
(11911)
(11666)
(11448)
(9941)
(9906)
(9792)
(9315)
(9217)
(9127)
(9025)
(8770)
(8000)
(7878)
学科
(64523)
经济(64460)
(57226)
管理(53405)
(47124)
企业(47124)
方法(29565)
(29406)
金融(29406)
(28290)
银行(28271)
(27210)
数学(26296)
中国(26113)
数学方法(25962)
(25544)
(19714)
(18530)
财务(18492)
财务管理(18464)
(17794)
企业财务(17742)
业经(14817)
(14127)
贸易(14115)
(13893)
地方(13085)
(12629)
(11969)
农业(11911)
机构
学院(239149)
大学(238080)
(102506)
经济(100212)
管理(91335)
研究(79603)
理学(76988)
理学院(76229)
管理学(74980)
管理学院(74539)
中国(73662)
(55564)
(48914)
科学(44972)
财经(42820)
中心(40033)
(39810)
(38934)
(36818)
(36104)
研究所(35607)
经济学(33123)
财经大学(32295)
业大(31699)
北京(31286)
(31202)
金融(30692)
(30136)
经济学院(29989)
(29845)
基金
项目(152983)
科学(121078)
基金(113485)
研究(111153)
(98178)
国家(97331)
科学基金(84164)
社会(71977)
社会科(68392)
社会科学(68377)
(58487)
基金项目(58486)
自然(54603)
自然科(53401)
自然科学(53389)
自然科学基金(52478)
教育(51081)
(49552)
资助(48885)
编号(43795)
成果(36718)
重点(34537)
(34494)
(32177)
(31806)
(31202)
课题(30692)
教育部(30132)
创新(30107)
国家社会(29931)
期刊
(109842)
经济(109842)
研究(77326)
(50559)
金融(50559)
中国(47758)
(44531)
管理(34877)
学报(34640)
(33530)
科学(32018)
大学(26959)
学学(25802)
财经(21883)
农业(21440)
教育(19680)
技术(19140)
经济研究(18939)
(18589)
业经(16142)
问题(13594)
(13040)
理论(12844)
国际(12542)
财会(11721)
实践(11539)
(11539)
统计(11263)
(11016)
技术经济(10968)
共检索到375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智茂  杨森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从而使金融系统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受到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影响,同时探究了货币政策对两者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系统性风险,这一效应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更为显著;“价格型”货币政策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货币政策也会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调控效果。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受跨境资本外流压力的影响,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效果失效。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石振宇  刘浩杰  
本文在构建资本流动、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内生联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探讨其动态演变关系。研究发现,三者间的联动或调控效应受经济金融形势、个体行为偏好以及政策制度改革等影响而存在时变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夕,资本账户开放和房股等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得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间的双向正反馈联动逐渐增强,而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改革和利率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关注则降低了该联动效应。货币政策对资本流动和金融周期的调控效应受外部金融冲击和内部基本面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外溢效应和经济新常态下行压力的顺周期机制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负向冲击。本文为货币当局平抑跨境资本波动与调控金融周期平稳运行提供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辉  
在国际金融动荡、国际市场流动性充裕和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格局下,我国面临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压力空前加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业务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开始走出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面临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如何,短期资本流动是否会出现新的特点,短期跨境资本对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有何冲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瑜  朱衣豪  
为防范与化解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引发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采用2005年5月至2019年8月的月度数据,构建SV-TVP-VAR模型对我国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入、资产价格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主要有: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在同期会使系统性金融风险下降,但是在短期内则会出现逆转;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会抬升股价与房价,然而,股价上涨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下降,房价上涨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这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投资不同的资产对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会具有差异性;金融开放、房价调控与股市监管政策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木子  宋玉臣  
研究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部冲击效应,运用具有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构建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率和汇率(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时变特征和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我国形成的利差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导致大量跨境资本流入我国,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须防范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严佳佳  曾金明  
日益频繁的跨境资本流动势必引发系统性风险,进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造成冲击,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金融稳定。本文构建四部门DSGE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模拟技术检验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加速了我国系统性风险累积过程,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均受到削弱。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仅仅依靠传统货币政策已经无法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需要采取更多样的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郗静   卞志村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面临挑战。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区制划分,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在不同区制中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中,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存在差异化影响;第二,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不同波动区制时,汇率制度弹性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波动区制内其作用受限,故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雄华   王腾  
本文基于1999—2019年55个经济体以计价货币划分的银行跨境债权债务季度数据,考察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对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欧英日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能够促进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渠道与机制检验表明:美欧英日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方面能够通过推动外币出口收入增加促进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另一方面,能够推动以其货币计价的存贷款业务从国内银行转向国外银行,促进银行跨境资本流动。进一步研究发现: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力度在不同计价货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均有差异。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对相应银行跨境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更好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振宇  方蔚豪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中美利差、广义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因素,并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动因为货币政策冲击、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货币供给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双向作用机制,资产价格和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单项作用机制。因此,要增强货币政策稳健性,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单向升值为双向浮动,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翱  金昊  赵向琴  陈国进  
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发生会对经济活动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从商品需求侧与商品供给侧引入重大风险冲击并将“双金融摩擦”引入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探究重大风险冲击的经济波动效应与金融风险效应,并分析财政货币政策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加速器”作用下,重大风险冲击通过推高企业贷款违约概率导致金融风险水平上升和经济衰退。第二,当重大风险冲击对商品需求侧的影响大于对商品供给侧的影响时,经济波动加剧、金融风险水平上升。第三,下调企业所得税通过改善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降低金融风险;下调无风险利率虽然能够削弱重大风险冲击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但会导致金融风险积累。因此,为应对重大风险冲击,中国应做好对困难企业的财政支持与信贷支持,提高财政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琳  徐剑刚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释放风险,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自动稳定器。基于32个新兴经济体1990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冲击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但不同汇率制度间存在系统性差异,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的负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样本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差异,将中国剔除后进一步检验汇率制度对全球金融冲击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作用,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而且,替换全球金融冲击代理变量、考虑制度因素影响、考虑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制度变迁的反向影响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由此可以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尽管灵活的汇率制度难以提供完美的绝缘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全球金融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真正实现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一定要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的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一定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促使汇率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妍  王继红  
基于2013—2018年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同业业务规模角度出发,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以短期流动性调节为主要目标的常备借贷便利工具增加了同业业务规模,但以结构性调整为主要目标的中期借贷便利降低了同业业务规模,并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因为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提高金融系统风险关联性,从而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资金流向的监管,防止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导致资金在金融系统的"空转",警惕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波  卢露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问题,本文运用内生性网络模型和仿真模拟技术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变。研究发现,短期中当向市场释放或者收缩大致相同的流动性时,利率工具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目标利率的调整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异质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存在差异。金融稳定视角下的货币政策实施可通过对银行的差别监管政策或宏观审慎工具的搭配使用来降低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利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正杰  
在美元加息、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上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引致的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包含资金外流、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冲击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庆君  白文娟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成为货币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包含资本流动与汇率干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设定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并拓展构建了前瞻性、后顾性和前瞻后顾性等货币政策规则,探究开放经济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有效性,但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相比,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较高;从拓展货币政策规则来看,引入利率平滑且盯住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更优,并且前瞻性规则优于前瞻后顾性规则和后顾性政策规则;为了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先完成汇率市场化,然后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的效果更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