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1)
2023(8719)
2022(7002)
2021(6577)
2020(5595)
2019(12505)
2018(11833)
2017(23594)
2016(12407)
2015(13497)
2014(13427)
2013(13204)
2012(11970)
2011(10809)
2010(10964)
2009(10819)
2008(10045)
2007(9084)
2006(8028)
2005(7649)
作者
(34939)
(29179)
(28545)
(27308)
(18432)
(13927)
(13251)
(11176)
(11058)
(10417)
(9856)
(9761)
(9296)
(9293)
(9207)
(9029)
(8542)
(8510)
(8251)
(8181)
(7193)
(6997)
(6891)
(6657)
(6648)
(6557)
(6535)
(6151)
(5800)
(5624)
学科
(46933)
经济(46887)
(41916)
管理(36974)
(34394)
企业(34394)
(28310)
金融(28310)
(26518)
银行(26502)
(25504)
方法(22979)
中国(21126)
数学(20498)
数学方法(20335)
(18373)
(15572)
(14402)
财务(14377)
财务管理(14351)
企业财务(13907)
(12332)
中国金融(11501)
(10910)
保险(10818)
业经(10606)
地方(9187)
(8943)
贸易(8935)
(8932)
机构
大学(170552)
学院(169964)
(73257)
经济(71690)
管理(65145)
理学(55044)
中国(54825)
理学院(54523)
研究(54358)
管理学(53646)
管理学院(53344)
(40042)
(34623)
财经(31588)
科学(30898)
中心(28975)
(28796)
(27121)
(26871)
(25384)
(25126)
金融(24919)
经济学(24496)
研究所(24216)
财经大学(24216)
(23660)
业大(23303)
银行(22688)
经济学院(22345)
北京(22092)
基金
项目(110914)
科学(87542)
基金(83270)
研究(78744)
(72448)
国家(71856)
科学基金(62224)
社会(51845)
社会科(49332)
社会科学(49319)
基金项目(43316)
(42095)
自然(40773)
自然科(39811)
自然科学(39800)
自然科学基金(39166)
资助(35615)
(35571)
教育(35521)
编号(30346)
重点(24993)
(24799)
成果(24479)
(23632)
(22888)
(22571)
国家社会(22164)
创新(22135)
科研(21879)
教育部(21715)
期刊
(73543)
经济(73543)
研究(53337)
(41732)
金融(41732)
中国(32381)
(32224)
学报(26287)
(23785)
管理(23751)
科学(23530)
大学(20276)
学学(19578)
财经(16307)
农业(14680)
(13767)
经济研究(12942)
技术(12661)
理论(12484)
实践(11533)
(11533)
教育(10453)
业经(10249)
问题(9117)
财会(9106)
统计(8264)
(8194)
国际(8020)
技术经济(7823)
(7732)
共检索到26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瑜  朱衣豪  
为防范与化解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引发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采用2005年5月至2019年8月的月度数据,构建SV-TVP-VAR模型对我国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入、资产价格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主要有: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在同期会使系统性金融风险下降,但是在短期内则会出现逆转;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会抬升股价与房价,然而,股价上涨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下降,房价上涨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这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投资不同的资产对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会具有差异性;金融开放、房价调控与股市监管政策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智茂  杨森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从而使金融系统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受到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影响,同时探究了货币政策对两者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系统性风险,这一效应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更为显著;“价格型”货币政策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货币政策也会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调控效果。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受跨境资本外流压力的影响,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效果失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正杰  
在美元加息、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上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引致的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包含资金外流、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冲击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政  李湛  
在全球"负利率"背景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性不断下降,跨境资本大规模、聚集性流入流出已成为常态,容易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结构失衡,致使输入性风险跨市场传染。文章构建TVP-VAR模型,就2008年以来中国短期跨境资本对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资产价格的动态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短期跨境资本对汇率、股价和债券收益率的动态影响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且受到监管新政及国际重大事件的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在不同时期存在对短期跨境资本的"虹吸"和"互替"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审慎有序开放金融市场、完善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加强短期跨境资本的国际监管合作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金全  周欣  刘永富  
在负利率政策带来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本文首先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和收敛交叉映射因果检验(CCM)模型甄别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不同金融子市场风险的因果关系,进一步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拓展向量自回归(SV-TVP-FAVAR)模型测度外部冲击对国内总体金融风险及各金融子市场风险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因果关系层面,除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外,金融机构、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政府部门的风险水平更倾向于受到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总体层面,金融系统风险对外部冲击不同时点冲击的响应程度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是非稳定的。在结构层面,相比较于其他金融子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风险水平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响应程度最大。本文为防范化解短期国际资本大幅波动引起的极端金融风险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单春妮   朱琳琳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重大转型,房地产市场调整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产生一定外溢影响。本文从国内安全资产短缺问题出发,以房地产作为中介渠道,探究安全资产短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安全资产短缺程度的提高会直接抬升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还会通过房地产市场繁荣程度来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房地产仅仅是一种“准安全资产”,市场主体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在安全资产短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安全资产供给、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前瞻性监测等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新飞  廉胜南  蔡睿思  
资本流入激增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全球32个国家2268家金融机构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入激增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入激增显著提高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且短期股权资本和银行资本流入激增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渠道。微观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提高了资本流入激增时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有效调控资本流入激增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地,本文揭示了资本流入激增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两个中间传递渠道——股市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本文的基础回归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从“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为抑制外部输入型金融风险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红燕  
近几年跨境短期资本在我国的流动日益频繁,而且流动规模逐渐扩大。这使我们想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几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都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有密切的联系。若发生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的、突发性的逆转,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中,要加强对短期资本的流动的风险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向华  
文章介绍了短期资本的内涵、特点和流动动因,提出了建立短期资本跨境流动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应对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具体策略安排。作者认为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策略安排应该包括短期资本流动监测、评估和管理三个方面,并具体阐述了各个方面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苗文龙  张思宇  钟伊云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信贷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1季度—2020年第2季度的24个国家/地区银行部门的跨境信贷债权债务数据,研究全球跨境信贷网络结构变动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分析表明,(1)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网络中,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同时,金融区域化进程明显。此时,金融网络整体风险状况主要取决于中心层国家/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金融交易规模的波动性。(2)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风险网络中,经济规模次于美、英、德、日、法的其他发达国家/地区,跨境信贷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更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脆弱环节。(3)中国内地跨境信贷网络结构较为均衡,有利于降低其他国家/地区通过全球跨境信贷网络对我国的风险冲击。因此,既要密切监测全球跨境信贷网络中心强化和网络结构不平衡性加剧后中心层国家/地区的金融风险状况,又要加强对波动幅度较大的外围层国家/地区金融风险的监测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苗文龙  张思宇  钟伊云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信贷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1季度—2020年第2季度的24个国家/地区银行部门的跨境信贷债权债务数据,研究全球跨境信贷网络结构变动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分析表明,(1)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网络中,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同时,金融区域化进程明显。此时,金融网络整体风险状况主要取决于中心层国家/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金融交易规模的波动性。(2)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风险网络中,经济规模次于美、英、德、日、法的其他发达国家/地区,跨境信贷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更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脆弱环节。(3)中国内地跨境信贷网络结构较为均衡,有利于降低其他国家/地区通过全球跨境信贷网络对我国的风险冲击。因此,既要密切监测全球跨境信贷网络中心强化和网络结构不平衡性加剧后中心层国家/地区的金融风险状况,又要加强对波动幅度较大的外围层国家/地区金融风险的监测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蕊  郭潇蔓  马瑞婷  
文章从资本短缺的视角度量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基于门限自回归(TAR)模型分析了资产价格变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非单调性和阈值效应。结果发现:在资产价格下降阶段,资产价格下跌和经济增长减速都会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资产价格缓慢上升时期,经济金融环境处于"舒适区",资产价格和经济增长的适度上升都会减小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资产价格涨幅已高于门限值7.28%时,资产价格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宽松货币政策都会进一步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林楠  
近年来,我国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下,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关口跨越的难度加大,在扩大开放中动态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难度提升。针对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边际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努力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新要求。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期而遇,从贸易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贤君   郁俊莉  
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抓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银行微观数据实证检验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强度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强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的资本流动强度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增强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强度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二,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集中度是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重要渠道,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强度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集中度,而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加和银行信贷集中度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跨境资本流动强度—信贷规模/信贷客户集中度—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渠道有效。第三,相比大型国有银行,跨境资本流动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在中小银行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在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银行信贷业务,强化银行监管,同时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柏  张艾莲  胡思遥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度量是稳定金融市场、制定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的基础。本文运用六种不同的度量方法刻画中国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跨境资本流动规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甄别不同度量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确定中国资本流动度量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总量规模法、实际利率差异法、Haque-Montiel法对中国资本流动度量解释能力较高。实际利率差异法和Haque-Montiel法根源于利率决定模型,利率的调控不仅要基于纵向水平的不同,而且要涉及横向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利率差异。需时时监控规模指标,既包括单一的总量指标,还涵盖各子项目的资本流入和流出指标,尤其是占比较高的股权、贸易信贷等资本流动,从而有效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