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
2023(1318)
2022(1048)
2021(924)
2020(840)
2019(1948)
2018(1726)
2017(2885)
2016(1919)
2015(2197)
2014(2024)
2013(2078)
2012(1990)
2011(1849)
2010(1697)
2009(1581)
2008(1530)
2007(1331)
2006(1217)
2005(1116)
作者
(8012)
(6861)
(6631)
(6480)
(4595)
(3437)
(2962)
(2707)
(2579)
(2412)
(2402)
(2393)
(2347)
(2311)
(2297)
(2099)
(2072)
(2058)
(2051)
(1966)
(1939)
(1819)
(1788)
(1690)
(1567)
(1536)
(1512)
(1499)
(1494)
(1487)
学科
(4670)
经济(4667)
管理(4310)
(3818)
(3648)
(2658)
方法(2474)
水产(2461)
(2312)
企业(2312)
数学(2200)
数学方法(2178)
(1897)
动物(1812)
农业(1545)
动物学(1530)
(1253)
贸易(1253)
(1239)
(1195)
生产(1098)
产品(1083)
资源(1013)
及其(1002)
业经(970)
中国(928)
(883)
市场(880)
行业(872)
(865)
机构
学院(27830)
大学(27440)
(14939)
研究(14596)
农业(12568)
科学(12208)
中国(10028)
(9578)
(9313)
研究所(9141)
经济(9134)
业大(8827)
(7483)
管理(7391)
农业大学(7316)
(6582)
理学(6542)
(6500)
理学院(6468)
实验(6346)
管理学(6255)
管理学院(6231)
实验室(6131)
中心(6116)
重点(5817)
(5687)
(5184)
科学院(5152)
(5105)
(5046)
基金
项目(21959)
(15985)
国家(15884)
科学(15236)
基金(14902)
研究(11506)
科学基金(11406)
自然(9165)
(9104)
自然科(8903)
自然科学(8894)
自然科学基金(8748)
(8523)
基金项目(7497)
科技(7119)
资助(6982)
计划(6888)
(6792)
(6043)
重点(5890)
社会(5787)
专项(5674)
社会科(5439)
社会科学(5438)
农业(5240)
(5037)
科研(4992)
(4559)
教育(4484)
(4406)
期刊
(12546)
学报(11160)
农业(9096)
(8938)
经济(8938)
科学(8272)
大学(6884)
学学(6840)
中国(6097)
(5942)
研究(4926)
业大(3627)
农业大学(3315)
(2664)
渔业(2631)
水产(2507)
(2371)
中国农业(2365)
管理(2326)
自然(2133)
自然科(1758)
自然科学(1758)
业经(1698)
(1657)
金融(1657)
资源(1605)
世界(1599)
技术(1542)
(1540)
(1540)
共检索到40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玮岚   叶元土   杜瑞雪   肖旭全   王卓君   殷永风  
为探讨短期禁食提升池塘养殖鱼类食用品质的技术可行性,以3个邻近池塘养殖的商品草鱼为对象,分别转移至另一个池塘的3个网箱中,进行21 d短期禁食。每间隔7 d采集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并将鱼体分割为A、B、C、D共4个身段,采集其肌肉样品,对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糖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禁食7 d时,不同身段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即发生改变,14 d时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尾部(C、D段)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而10号池塘来源的草鱼A段粗脂肪含量在14和21 d分别比0 d减少了22.60%和17.07%,B、D段分别在7、14和21 d比0 d减少了7.50%、19.41%、12.61%和28.83%、36.68%、13.49%,17号池塘来源的的草鱼A、C和D段在7 d后显著增加,B段在7、14和21 d比0 d分别减少了26.76%、58.41%和62.90%,D段在7和14 d比0 d分别减少了1.52%和22.58%。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肌糖原含量(C、D段)有显著增加的趋势。采集草鱼身体B段背部肌肉样品,测定其肌肉系水力、肌肉质构特性和组织切片,发现10号池塘来源的草鱼在14 d时,背肌的滴水损失率无显著差异,17号池塘来源的草鱼背肌的滴水损失率在14 d时显著高于0 d,18号池塘来源的草鱼背肌的滴水损失率在14 d均有下降趋势。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B段肌肉随禁食时间的延长,硬度下降,肌肉弹性增加,咀嚼性在14 d前呈逐渐增加趋势,内聚性则逐渐增加。禁食过程中背部肌纤维(肌细胞)密度增加、肌纤维之间的间隙减小,肌肉硬度随禁食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而弹性、咀嚼性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短期禁食可以改变草鱼肌肉的食用品质,综合实验结果以禁食14 d的时长为最佳。本研究结果为改善池塘养殖鱼类食用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利  田明礼  安玥琦  李温蓉  李大鹏  刘茹  熊善柏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草鱼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选用2种养殖模式(普通池塘养殖和种植青草养殖)下的草鱼为材料,分析其肌肉品质(色度、质构、蒸煮损失)、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和特征风味(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普通养殖草鱼相比,种植青草养殖草鱼肌肉的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力均有所提高,提升了草鱼肉的色泽以及口感;且种植青草养殖草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和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使其营养品质更高;此外,种植青草养殖草鱼中带有异味的1-己醇、壬醛、1-辛烯-3-醇和辛醛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养殖草鱼,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则更高,具有更佳的食用品质。结果表明,种植青草养殖草鱼的营养和食用品质更优于普通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周  胡杨  安玥琦  吕昊  郭晓东  尤娟  熊善柏  
以池塘养殖草鱼为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研究处理时间(0、1、4、7和10 d)对草鱼鱼肉基本营养组成、滋味特征和滋味成分、气味特征和气味成分、感官评分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滋味成分、气味成分和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微流水处理时间延长,草鱼鱼肉中脂肪和总糖含量显著下降、灰分显著增加,但鱼肉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滋味分析仪(电子舌)和气味分析仪(电子鼻)结果表明,微流水处理能显著改变草鱼鱼肉的滋味特征和气味特征。处理后的草鱼鱼肉中IMP、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甜味氨基酸(丝氨酸和丙氨酸)、苦味氨基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其总挥发性盐基态氮(TVB-N)、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含量显著减少。微流水处理4 d的草鱼鱼肉气味评分、滋味评分和色泽评分显著高于处理0和1 d的草鱼样品,而与处理7和10 d草鱼样品无差异。短时间微流水处理能有效提升草鱼鱼肉品质,适宜处理时间为4 d,处理后的草鱼鱼肉无腥味、鲜味明显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月月  傅子昕  张慧娟  高嵩  舒锐  罗永康  洪惠  
为比较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鱼肉的食用品质差异,以蒸煮得率、色泽、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生、熟状态下的品质差异;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气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集装箱式养殖和池塘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分别为78.59%和85.62%,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2)集装箱式养殖生草鱼的亮度值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但经蒸煮后2种养殖方式的草鱼肉亮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3)集装式养殖生草鱼的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和体外模拟消化后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小分子肽含量高于池塘养殖;4)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腥味物质、水体污染物相对含量和种类都少于池塘养殖草鱼,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风味均优于池塘养殖。与池塘养殖草鱼相比,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具有更好的食用品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凯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李志斐  夏耘  田晶晶  谢骏  
为深入了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Hypothalm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零换水池塘运行情况,比较其与常规养殖池塘的理化因子差异,进而探索其零换水机制,本研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养殖池塘为实验组,草鱼-鳙-鲫普通养殖池塘为对照组,进行了为期2年的室外池塘养殖试验。养殖期间不同时间段内分别对养殖水体水温(T)、电导率(C)、总溶解性固体(TDS)、p H、溶解氧(DO)、透明度(SD)、叶绿素(Chla)、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磷酸盐(PO_4~3-P)、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养殖池塘底泥的TN、TP、TO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实验期间,零换水池塘水体的C、TDS和底泥TOC含量显著低于普通池塘,SD显著高于普通池塘;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零换水养殖不仅没有造成池塘环境恶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池塘环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喻亚丽   李清   张浪   孙艳红   鲁晓蓉   魏辉杰   陈见   李佩   高银爱   王贵英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 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显著降低(P<0.05, 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别(P>0.05, 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 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 d和12 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76.75%.。第8 d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分别为6.85、41.05和53.8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α-亚麻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分别为48.05、1336.43和524.43 mg/100 g显著高于4 d和12 d。研究表明,短期微流水处理8 d时,在保证肌肉营养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体色和肌肉颜色,增加肌肉口感,为池塘养殖淡水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学芬  杨瑞斌  王明学  齐振雄  
用配合饲料在低温期主养大规格草鱼 ,经过 1 1 0天的试验 ,池塘净产 31 2kg ,饲料系数为 2 1 3 ,饲料成本为 3 83元 /kg ,利润 1 550 5元 /亩 ;结果表明 ,在低温期用配合饲料投喂草鱼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志斐  王广军  谢骏  郁二蒙  余德光  夏耘  魏南  
为了探索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膜形成过程固着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特征,以生态基为生物膜载体材料,以草鱼养殖池塘为生物膜培养环境,利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第0、15、30、45和60天)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生物膜固着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在培养168 h后达到稳定,并且5个采样时间点的AWCD值即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生物膜固着微生物的碳代谢能力在15、30、45 d时最强,显著高于0和60 d(P<0.05);多样性指数也呈现出与AWCD值相同的规律,15、30和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松  王广军  龚望宝  谢骏  余德光  郁二蒙  魏南  夏耘  
为了解蓝藻暴发池塘中细菌群落特征,采集3个地区(广东、云南、贵州)4个淡水养殖场的蓝藻暴发池塘和非蓝藻暴发池塘(对照池塘)水样,并检测其理化因子及生物指标,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依据PCR-DGGE指纹谱带的丰度对养殖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蓝藻暴发池塘水体的PO_4-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池塘(P<0.01);而且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的RDA分析表明,PO_4-P与蓝藻暴发池塘细菌群落关系密切。蓝藻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金钗  熊邦喜  张小敏  朱玉婷  饶海鸥  马徐发  
2010年6-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少潭河水库坝下陆基鱼池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三种混养模式(模式Ⅰ,草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鲫(Carassius auratus)分别放养250、35、40和15尾;模式Ⅱ,草鱼、鲢、鳙、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和鲫分别为250、35、20、20和15尾;模式Ⅲ,草鱼、鲢和鲫分别为250、35和15尾)浮游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18属279种,其中,蓝藻门20属29种、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欢  钟秋萍  王微微  吴山功  邹红  李文祥  王桂堂  
为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固有纤维素降解菌群及其酶活,从冬天禁食条件下的野生草鱼肠道粘膜分离培养的细菌中随机挑取22个单菌落,经筛选得到8株纤维素降解细菌,测量了它们降解纤维素所产生的水解圈的大小,并进行了16 S r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细菌(菌株)之间纤维素降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F=4.03,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释介  丁宁  冯淳淞  闫有利  罗永康  
为较好的了解评价河流网箱养殖与普通池塘养殖鲤鱼鱼肉的营养品质及特点,分别对2种养殖方式的鲤鱼肉的感官、色泽、肌苷酸(IMP)含量、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蒸煮得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感官评价表明河流网箱养殖鲤鱼与池塘养殖鲤鱼相比,生肉清香味更强、土腥味和鱼腥味更低,熟肉具有更好的质地和口感,河流网箱养殖鲤鱼生、熟肉总体可接受度均更高;河流网箱养殖鲤鱼肉的亮度值L~*和白度值显著(P<0.05)高于池塘养殖鲤鱼肉;2)河流网箱养殖鲤鱼肉的主要鲜味物质IMP含量显著(P<0.05)高于池塘养殖鲤鱼肉;3)河流网箱养殖鲤鱼肉蛋白质质量分数(18.16%)显著(P<0.05)高于池塘养殖鲤鱼肉(17.43%),水分与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河流网箱养殖鲤鱼肉的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鲜味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显著(P<0.05)高于池塘养殖鲤鱼肉;河流网箱养殖鲤鱼肉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率(67.13%)显著(P<0.05)高于池塘养殖鲤鱼肉(55.86%);4)池塘养殖鲤鱼肉的蒸煮得率(78.91%)显著(P<0.05)低于河流网箱养殖鲤鱼肉(83.11%)。与池塘养殖鲤鱼相比,河流网箱养殖鲤鱼具有更多的蛋白质和鲜味物质,气味、质地和口感更佳,且较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东兴  蔡春芳  华雪铭  杨超  曾庆飞  谷孝鸿  沈建明  张卫业  
为准确估计混养鱼、青虾、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实验选取三种类型池塘(混养鱼塘、青虾塘、河蟹塘)各5口。混养鱼塘清塘时一边捕捞一边用潜水泵排水;青虾塘在捕捞完成后即用潜水泵排水;河蟹塘在捕捞完成后1个月左右采用自流装置从表层开始排水并滞留30 cm水于塘内。采集三类池塘清塘前塘内水样及清塘过程中排水口水样,分析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和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以塘内水质和排水口水质的监测值估算了污染物的表观排放强度和实际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塘内水位下降,混养鱼塘和青虾塘排水口的污染物浓度显著提高(P<0.05)。混养鱼塘的实际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表观污染强度(P<0.05)。然而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屈文俊  郭黛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