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1)
2023(9775)
2022(7614)
2021(6716)
2020(5491)
2019(11834)
2018(11526)
2017(21240)
2016(11708)
2015(12470)
2014(11827)
2013(11096)
2012(9747)
2011(8682)
2010(8279)
2009(7708)
2008(7360)
2007(6301)
2006(5518)
2005(4905)
作者
(36520)
(30662)
(30542)
(28999)
(19505)
(14943)
(13505)
(12017)
(11648)
(10555)
(10480)
(10010)
(9958)
(9671)
(9609)
(9503)
(9459)
(9235)
(8923)
(8809)
(7865)
(7618)
(7494)
(7029)
(6843)
(6817)
(6711)
(6698)
(6269)
(6199)
学科
(43997)
经济(43951)
管理(29601)
(29470)
(22346)
企业(22346)
方法(16529)
数学(14562)
(14537)
数学方法(14454)
中国(13620)
业经(11389)
(11234)
(10344)
农业(9934)
(9652)
贸易(9649)
(9422)
地方(8726)
(7473)
产业(7201)
环境(6954)
技术(6953)
(6892)
(6597)
银行(6536)
(6500)
财务(6484)
财务管理(6475)
(6313)
机构
学院(160466)
大学(159640)
(61893)
经济(60808)
研究(59810)
管理(55888)
理学(49557)
理学院(48911)
管理学(47812)
管理学院(47561)
科学(42390)
(42355)
中国(41950)
农业(34233)
业大(33006)
(32784)
(32515)
研究所(30541)
中心(25905)
(25716)
(23741)
农业大学(22607)
(21925)
财经(21353)
(20104)
(19732)
(19659)
北京(19595)
经济学(19315)
师范(19276)
基金
项目(120416)
科学(92811)
基金(87685)
(82075)
国家(81422)
研究(77793)
科学基金(67194)
社会(50262)
(48296)
社会科(47657)
社会科学(47644)
基金项目(46719)
自然(46161)
自然科(45185)
自然科学(45164)
自然科学基金(44395)
(41309)
教育(34645)
资助(33998)
编号(28469)
重点(28306)
(26612)
计划(26174)
(25479)
(24774)
科研(24185)
创新(23982)
(23641)
科技(23613)
国家社会(21868)
期刊
(62981)
经济(62981)
学报(39988)
研究(39709)
(38756)
科学(31907)
中国(29261)
大学(27988)
学学(27201)
农业(26189)
管理(19377)
(18604)
(13961)
教育(12404)
(12348)
金融(12348)
业大(12053)
业经(11979)
经济研究(11565)
技术(10646)
(10468)
农业大学(10392)
财经(10031)
科技(9121)
问题(8896)
(8616)
商业(7757)
林业(7520)
中国农业(7227)
(7175)
共检索到222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玲  陈超  李炎璐  刘莉  陈建国  李文升  马文辉  
本研究设置温度突变组(21℃、24℃、28℃、32℃和35℃)和温度渐变组(每天升温1℃),探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胁迫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s♀)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品种(鼠龙斑)抗氧化及消化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渐变组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等均比温度突变组高。温度突变组:21℃32℃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但35℃有下降趋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显著上升趋势,3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玲  陈超  李炎璐  刘莉  陈建国  李文升  马文辉  
本研究设置温度突变组(21℃、24℃、28℃、32℃和35℃)和温度渐变组(每天升温1℃),探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胁迫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s♀)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品种(鼠龙斑)抗氧化及消化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渐变组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等均比温度突变组高。温度突变组:21℃32℃的摄食量、消化酶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但35℃有下降趋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显著上升趋势,3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潘桂平  刘本伟  周文玉  
低温是鱼类常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有关云纹石斑鱼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设置了9、13、17℃3个温度梯度,研究短期低温胁迫(7 d)对云纹石斑鱼幼鱼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温度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胁迫过程中9和13℃组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7℃组无显著变化。9℃组血清中SOd和TAOC在7 d胁迫前后显著上升,而其MdA含量在胁迫前后显著下降,其余抗氧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就血清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余燕  徐维娜  刘兆普  刘文斌  
探讨了低盐度胁迫对点带石斑鱼幼鱼消化酶、抗应激酶及幼鱼存活率影响。实验设计了28.23、22.56、17.57、12.67和7.71等5个盐度梯度,实验鱼共40尾(体重20±2.32g),先放入盐度为28.23的水体中驯化10d,然后按以上梯度逐级淡化,在每个盐度梯度维持3d后取样,测定消化酶和抗应激酶等指标,并观察其活动和存活状况。结果表明,胃和肠的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随盐度梯度的下降显著降低(P<0.05);肝脏、肌肉和肾脏的SOD活力随盐度梯度下降呈上升趋势,肝脏、肌肉和肾脏的CAT和GSH-Px活力随盐度梯度下降呈降低趋势;鱼的活动能力从盐度梯度为17.57时开始下降,12.67时即出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超  孔祥迪  李炎璐  宋振鑫  贾瑞锦  于欢欢  翟介明  马文辉  庞尊方  刘江春  
本研究阐述了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简称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特征及其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难点、要点,以期为今后苗种的规模化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各个发育期连续取样,系统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在水温27-28℃条件下,历时25 h 25 min孵化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2)在水温(27.0±0.5)℃、盐度30、p H 8的培育条件下,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伸缩及鳞片、体色的变化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邵彦翔  陈超  李炎璐  张梦淇  陈建国  庞尊方  
选取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的杂交种(俗称云龙石斑鱼)为研究对象,设定20℃、16℃、15℃、13℃和10℃共5个温度梯度(20℃为对照组),从20℃开始,采取1℃/d的降温速率,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实验,并对云龙石斑鱼血清中生化指标和代谢酶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对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俗称珍珠龙胆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coioides♀)×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俗称青龙石斑鱼)进行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水清  李加儿  区又君  吕国敏  刘江华  
应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仔、稚鱼阶段的生长模式。利用Q-Capture Pro 6软件对仔、稚鱼(0~28日龄)的全长、肛前长、体高、头长、眼径、口径、第二背鳍棘、腹鳍棘、胸鳍、臀鳍和尾鳍等11个可量性状进行拍照和测量。研究表明青龙斑全长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功能器官均表现为异速生长。在11个可量性状中,肛前长为等速生长,头长和体高的生长由正异速生长分别转变为等速生长和负异速生长;头部器官(口径和眼径)生长在20~22日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军亮  杨奇慧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以720尾初始均重为(7.00±0.02)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设计1个正常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35%),1个低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15%)。投喂不同添加比例0(正常鱼粉对照组)、0(低鱼粉对照组)、0.10%、0.25%、0.50%、0.75%、1.00%和1.2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养殖期8周。结果显示,低鱼粉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低鱼粉对照组,低于正常鱼粉对照组;当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时,饲料系数最低,其他各组显著低于低鱼粉组,高于正常鱼粉组,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规律则与饲料系数相反。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组达到最大值。肝脏过氧化氢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添加量为0.50%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在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75%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7 d,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以增重率为判断依据,根据折线模型得出,低鱼粉条件下(豆粕替代配方中20%鱼粉),饲料中添加0.63%枯草芽孢杆菌(1.0×10~8 cfu/mL)可显著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病力、消化酶、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梦淇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翟介明  
以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45)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以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测定了盐度为30时,正常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是35–37,初孵仔鱼最适生存盐度为20–30。盐度为20–35时,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值较高(均在30以上);盐度为5、10、45时,仔鱼的sai值较低。胚后发育根据卵黄囊的有无、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鳞片及体色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迪  迟淑艳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为研究不同储存时间、温度、抗氧化剂添加量处理的鱼油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实验鱼油采用如下条件进行氧化处理:储存温度:4℃、环境温度(ambienttemperature,at):(31.5±3.5)℃;抗氧化剂添加量:30 mg/kg(eQ)、300 mg/kg(HeQ);储存时间:45、90和135 d。根据鱼油储存方式的不同共分为14个处理组,分别为t_(F+eQ)(正对照组,新鲜鱼油+eQ)、t_F(负对照组,新鲜鱼油未加eQ)、t_(4℃+45d+eQ)、t_(4℃+45d+HeQ)、t_(4℃+90d+eQ)、t_(4℃+90d+HeQ)、t_(4℃+135d+eQ...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超  施兆鸿  薛宝贵  王鲁  李炎璐  吴雷明  曲江波  马爱军  
研究了体质量为(300±20)g的七带石斑鱼幼鱼从12.4℃海水直接转入到8.0℃的海水中,低温胁迫不同持续时间(0、1、2、5、10 d)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导致AKP活性呈不规则变动,2 d时其活性显著高于同期对照。GGT活性先升后降,2 d时酶活性最高,10 d酶活性最低。GOT和GPT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呈增加态势,10 d时与同期对照组之间活性差异显著。LDH活性在胁迫前及实验时期差异均不显著。TP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GLU胁迫前期变化未达显著性差异,但10 d时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G含量先降后升,胁迫前与实验结束时所测得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CREA含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逯尚尉  刘兆普  余燕  
将点带石斑鱼幼鱼(15±0.5)g,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鱼肉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小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测定各组幼鱼生长指标、全鱼营养成分、肠胃消化酶活性及肝脏磷酸酶活性以研究这3种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功能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组和混合饵料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活性趋势相反且差异显著(P0.05);鱼肉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欢欢  李炎璐  陈超  孔祥迪  张廷廷  刘莉  徐万土  庞尊方  李文升  
采用生态学方法,观察分析了人工育苗条件下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F1仔、稚、幼鱼的摄食习性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9~30℃,盐度为29~30时,其杂交F1仔鱼3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s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随后饵料系列为L型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卤虫(Artemia)和配合饵料;6日龄仔鱼的摄食率为92.31%,7~9日龄以后仔鱼的饱食率大都达到90%~100%;随着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其饱食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际英  姜柯君  夏斌  柳旭东  王世信  黄炳山  孙永智  张利民  
选用初始体质量(15.30±0.03)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在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小肽(鱼水解肽),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25%、0.50%、0.75%、1.0%和1.5%,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实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1)除肝胰脏淀粉酶外,星斑川鲽幼鱼胃、肠和肝胰脏中消化酶活性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小肽添加水平的上升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饲料中添加小肽显著降低了肝胰脏和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1.0%和1.5%小肽添加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而对肝胰脏超氧化物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逯尚尉  刘兆普  余燕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幼鱼体质量(15±0.5)g,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缸(直径60cm×水深50cm)分别放养10尾、20尾、30尾、40尾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1kg/m3、2.1kg/m3、3.2kg/m3、4.2kg/m3,并分别标记记为G10、G20、G30、G40,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对幼鱼进行生长性能、饲料系数、血液指标及肝脏中相关酶活性进行分析以研究密度胁迫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G10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G20组增重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特定生长率的变化与增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