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2)
2023(7620)
2022(6592)
2021(5836)
2020(5130)
2019(11950)
2018(11646)
2017(22713)
2016(12398)
2015(14318)
2014(14733)
2013(14899)
2012(14365)
2011(13396)
2010(13664)
2009(12986)
2008(12794)
2007(11823)
2006(10415)
2005(9567)
作者
(39228)
(33243)
(33186)
(31800)
(21094)
(15954)
(15206)
(13077)
(12403)
(11729)
(11570)
(10896)
(10647)
(10543)
(10470)
(10376)
(10072)
(9871)
(9589)
(9496)
(8356)
(8355)
(8108)
(7658)
(7646)
(7446)
(7238)
(7203)
(6740)
(6548)
学科
(78741)
经济(78690)
管理(33746)
(30909)
方法(30009)
数学(27010)
数学方法(26836)
(24219)
企业(24219)
地方(18601)
中国(15749)
(15388)
(14804)
(14036)
地方经济(12923)
业经(12908)
(10955)
贸易(10952)
(10698)
(10523)
农业(10317)
(9570)
环境(9446)
(9370)
金融(9368)
(8862)
银行(8831)
(8452)
(8153)
经济学(8142)
机构
大学(197430)
学院(196217)
(93413)
经济(91622)
研究(71693)
管理(71457)
理学(61076)
理学院(60343)
管理学(59351)
管理学院(58974)
中国(53174)
科学(43042)
(41052)
(39748)
(37893)
(35298)
研究所(34385)
中心(32003)
财经(31834)
经济学(30507)
(30040)
业大(29216)
(28665)
农业(27988)
经济学院(27371)
北京(26030)
(24822)
师范(24599)
(24578)
(23369)
基金
项目(122870)
科学(95519)
基金(88867)
研究(87963)
(77532)
国家(76927)
科学基金(64493)
社会(56795)
社会科(53834)
社会科学(53815)
(47938)
基金项目(46677)
自然(40532)
(40077)
教育(39720)
自然科(39555)
自然科学(39538)
自然科学基金(38832)
资助(37227)
编号(34849)
成果(28859)
重点(28032)
(28013)
(27639)
(24660)
课题(24257)
国家社会(23722)
科研(23648)
教育部(23488)
创新(23245)
期刊
(108577)
经济(108577)
研究(60549)
中国(35468)
(31870)
(31606)
学报(31581)
科学(28243)
管理(25315)
大学(23222)
学学(22153)
农业(20999)
经济研究(18514)
(18002)
金融(18002)
财经(17108)
技术(17106)
业经(15072)
(14855)
教育(14643)
问题(14398)
技术经济(12275)
统计(11374)
(11300)
(11200)
世界(10153)
商业(9739)
(9718)
理论(9488)
国际(9432)
共检索到297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睿洁  
现有文献更多地集中在中国要防止日本式的经济泡沫,因为存在这样的假定前提:泡沫经济破灭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把中日之间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周期等进行比较并类推可以得出,中国具有泡沫经济的文化和制度根源。但中国现有政策更多是防止经济泡沫而非应对经济萧条,继续实施现有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经济萧条。中国应当通过发展实体经济、调整汇率政策和实施新型全球化战略等来打破繁荣与萧条的怪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在各类数据超预期回落中步入新常态的艰难期。从短期来看,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外贸回升、房地产投资触底以及消费小幅回暖的作用下于第3季度触底,第4季度小幅回升。但从周期角度来看,2015年不是本轮"不对称的W型"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以及政治经济周期决定了2016年中期才能出现坚实的触底反弹。针对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的10大新特征和4大风险,本报告认为,鉴于新常态步入到攻坚期,很多宏观指标发生变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无论从基本哲学、理论基础、框架体系、总体定位以及工具选择都需要全面重新梳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庄美男  姚春和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于“萧条”的定义,对照中、日两国的实际经济状况,我们可以认定目前中国和日本均处于“萧条经济”之中,但却分属两种不同类型。对两种萧条经济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原因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货币政策时于二者的作用均不明显,但原因却有不同。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是两国共同的主要政策方向。同时,由于体制性因素是二者萧条的根本原因,故而作者主张进行结构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日本经济90年代长期萧条的成因,总结了日本式市场经济及金融体制的弊端及经验教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日本经济从1991年第二季度起开始滑坡,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因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被称之为“泡沫经济崩溃萧条”,或称之为“平成萧条”。这是战后日本发生的第11次经济危机,也是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后的第一次危机。具体表现为:企业活动停滞;个人消费不振,住宅投资减少;泡沫经济崩溃;金融危机严重。本文从日本经济的内部因素和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造成这次经济萧条的原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庭东  
中日追赶型经济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体制扭曲,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稀缺要素的本国集聚与经济高速增长。然而经济追赶战略下的体制与政策扭曲的实施是有历史条件的,在经济追赶的后期,不仅追赶的历史前提会逐渐瓦解,而且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会日益与追赶阶段的扭曲性体制与政策发生冲突。由于相应的体制、制度创新具有滞后性,一般最先针对国内外失衡进行调整的往往是汇率与利率等价格变量,这在短期内不但无助于结构调整,反而更可能恶化资源配置并催生严重经济泡沫。日本在追赶阶段结束之后陷入经济泡沫,其教训足资中国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现阶段亟待抑制的资产泡沫——房地产泡沫,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为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地王频现、新增住房信贷/GDP比例快速上升。造成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在于廉价信贷泛滥、不合理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以及土地供应不足。房地产泡沫扭曲经济结构、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背道而驰。抑制房地产泡沫需要厘清多个理论问题,需要兼顾长远利益和短期影响。短期内应消除房地产泡沫的货币基础,长期则应通过顶层设计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土地、货币金融、财政税收制度,消除泡沫存在的土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明善  车维汉  
自1986年末至1991年4月止,日本经济持续出现约53个月的景气局面。这一大型景气的出现,既有经济周期循环生产扩张的动因,又有“泡沫经济”因素在作祟。果然,1991年三四月间,日本经济从顶峰跌落下来,开始步入“平成萧条”,至今其前景仍不明朗。 本文拟就“平成萧条”的特点、产生原因及日本经济的走向等几个问题,略陈拙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幸丽  王晶  
近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是否应升值成为一大热点问题,在争论中人们常常提到一则历史事件——1985年日本与西方四国签定的“广场协议”,认为因“广场协议”而导致的日元升值是后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前车之鉴,主张目前人民币不应升值。本文旨在厘清“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萧条、人民币是否应升值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探讨广场协议签定的背景得出日元升值的必然性,进而探讨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关系。本文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非广场协议所带来的日元升值,而是日本政府不当的经济政策。因此,单就人民币是否应升值的问题,无论从前提条件,还是从后果、影响来说,“广场协议”这一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执中  
1991年4月到1993年10月,日本经历了一次周期性经济衰退。其最主要原因,应从日本生产要素的特点、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高科技发展状况、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的差距等因素中寻找。具体是由下述因素造成的:经济的周期性、长期的城市房地产价居高不下、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日元升值和产业空洞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龚敏  
自90年代开始的平成萧条,从短期来看,金融机构的问题和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长期来看,却是日本中长期潜在生产力的增长减缓的表现。除泡沫经济所导致的长期资本、劳动投入减少外,日本现有产业结构优势的削弱、在计算机信息领域所处的落后地位有可能成为长期生产力增长减缓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中景  池元吉  
承包制、企业系列制、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主银行制、政府主导为特征的日本现行经济体制 ,形成“政官财铁三角” ,实际上是无责任型资本主义 ,它抑制了创业与创新 ,随着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的结束 ,其弊端凸显 ,要使日本经济恢复发展必须动大手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