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5)
- 2023(6172)
- 2022(5192)
- 2021(4680)
- 2020(3882)
- 2019(8592)
- 2018(8110)
- 2017(15144)
- 2016(8406)
- 2015(8774)
- 2014(8468)
- 2013(8222)
- 2012(7569)
- 2011(6621)
- 2010(6426)
- 2009(5794)
- 2008(5761)
- 2007(4902)
- 2006(4123)
- 2005(3340)
- 学科
- 济(32440)
- 经济(32402)
- 管理(24989)
- 业(24859)
- 企(19527)
- 企业(19527)
- 方法(14989)
- 数学(13664)
- 数学方法(13547)
- 财(9954)
- 农(9487)
- 地方(8129)
- 学(7886)
- 中国(7572)
- 贸(7291)
- 贸易(7290)
- 易(7068)
- 业经(7030)
- 务(6933)
- 财务(6929)
- 财务管理(6924)
- 农业(6756)
- 企业财务(6623)
- 环境(6152)
- 技术(5624)
- 制(5097)
- 划(4857)
- 银(4308)
- 产业(4307)
- 人事(4294)
- 机构
- 学院(116705)
- 大学(115826)
- 济(45789)
- 经济(45089)
- 管理(44836)
- 研究(40925)
- 理学(40108)
- 理学院(39605)
- 管理学(38846)
- 管理学院(38666)
- 农(30321)
- 科学(29536)
- 中国(29047)
- 业大(25141)
- 京(24551)
- 农业(24498)
- 江(23316)
- 所(22034)
- 研究所(20683)
- 财(19128)
- 中心(18543)
- 农业大学(16795)
- 财经(15979)
- 省(15654)
- 院(14944)
- 经(14567)
- 范(13564)
- 室(13556)
- 经济学(13536)
- 北京(13439)
- 基金
- 项目(89955)
- 科学(70229)
- 基金(66579)
- 家(61996)
- 国家(61505)
- 研究(56320)
- 科学基金(51732)
- 社会(37395)
- 省(37054)
- 自然(36957)
- 基金项目(36392)
- 自然科(36081)
- 自然科学(36066)
- 社会科(35529)
- 社会科学(35518)
- 自然科学基金(35443)
- 划(30891)
- 资助(26254)
- 教育(24922)
- 重点(20886)
- 编号(19974)
- 计划(19762)
- 创(19118)
- 发(19097)
- 部(18939)
- 科研(18359)
- 创新(17971)
- 科技(17938)
- 业(17574)
- 江(16648)
共检索到157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涵 李加琦 薛素燕 陈琼琳 李阳 蒋增杰 毛玉泽 方建光
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藻体脆性大,短时间高盐海水浸泡可使其软化,有利于规模夹苗生产。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短期高盐胁迫对脆江蓠光合生理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探讨高盐对其光合系统的损伤及其恢复效果。实验设置5个盐度梯度(40、45、50、55、60),自然海水作为对照(盐度33),分析盐度处理1h内脆江蓠的失水率及藻体软化程度;同时研究了高盐处理0.5 h及不同恢复时间(12 h、24 h)对脆江蓠pH补偿点、光合作用荧光特性、光合作用产氧量(RO)和光合色素组成等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脆江蓠在盐度50~55的海水中浸泡0.5h效果较好,此时藻体软化,并且经过24h恢复后,藻体光合作用参数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该处理条件可以用于脆江蓠生产。高盐(盐度40~60)处理脆江蓠0.5h,随盐度增加,脆江蓠RO值呈波动下降(P<0.01)、pH补偿点和光合效率Y(Ⅱ)值逐渐降低(P<0.05)。PE含量随盐度增加而增加(P0.05), Chl a、Car、PE和PC含量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脆江蓠规模化养殖夹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琼琳 李加琦 姜娓娓 薛素燕 李阳 沈淑芳 卞大鹏 方建光 毛玉泽
关键词:
脆江蓠 Hg2+ Pb2+ 光合生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小伟 么宗利 周凯 林听听 王慧 来琦芳 应成琦
为探讨高碳酸盐碱度水质对江蓠的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高HCO3-浓度(12、24、36、48 mmol/L)与低HCO3-浓度(1.8 mmol/L)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经过10 d的培养后发现高HCO3-浓度组中江蓠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隋海东 毛玉泽 郭晓亮 沈淑芳 方建光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添加CO2)和氮源(添加Na NO3)加富对大型海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设置碳源加富(800μL/L CO2)和对照(400μL/L CO2)2个碳源处理组,氮源加富(100μmol/L、300μmol/L和500μmol/L 3NO?-N)和对照(10μmol/L3NO?-N)4个氮源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实验共进行10 d,测定不同处理组藻体的生长及可溶性总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藻红蛋白(PE)、叶绿素a(Chla)、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加富都会促进脆江蓠的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晓 李美真 王志刚 胡凡光 吴海一 孙福新
为探究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的适宜光强和温度条件,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和40、80、120、160、200μmol·m–2·s–15个光照强度梯度,对脆江蓠进行二因素多水平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光强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脆江蓠的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为相对生长速率(RGR)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光强120μmol·m–2·s–1,温度20℃条件下,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光合色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光强增大先升后降,其中光强对藻红蛋白(PE)、叶绿素(Chla)含量的影响较大,温度对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的...
关键词:
脆江蓠 生长 生化组成 光照强度 温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卢晓 李美真 徐智广 王翔宇
将福建宁德海区人工养殖的脆江蓠分别于40、80、120、160、200μmol/m2.s光照下进行培养。测定其相对生长速率、干重、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等指标,并绘制光合作用曲线,计算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结果表明,在低光照(40μmol/m2.s)下,脆江蓠呈现负生长,但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短期(7d)内,80~120μmol/m2.s的光照强度适宜脆江蓠生长,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光合色素含量也显著高于高光强各组;经长期(14~28d)培养,高光强(160~200μmol/m2.s)下的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升高,随光照增强,藻体干重不断增大,在200μmol/m2...
关键词:
脆江蓠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 李天来 张昆 唐韦华
研究6h昼温35℃和8h昼温35℃的亚高温处理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测定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植株干重,结果表明:8h 35℃亚高温处理9d,番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总量降低;而6h 35℃亚高温处理9d,番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稍有下降,但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总量均增加;亚高温处理降低了番茄植株光合产物向根和茎中的分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斌 梁萌青 徐后国 卫育良 张庆功 李本相 廖章斌
本实验旨在研究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藻渣和菌渣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以含鱼粉60%为对照组1和45%鱼粉的为对照组2,分别将10%的江蓠、浒苔、藻渣、菌渣与植物蛋白质配合后替代对照组1饲料中30%的鱼粉,投喂初始体重为(17.33±0.55)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d。结果显示,1)浒苔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藻渣组SG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江蓠组(P0.05);对照组1和浒苔组饲料效率(FE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菌渣(P0.05);对照组1的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菌渣组(P0.05)。2)各组血清和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菌渣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藻渣组(P0.05);浒苔和藻渣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P0.05)。综合来看,将10%江蓠、浒苔、藻渣和菌渣与植物蛋白质配合后替代饲料中30%的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并且浒苔可以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海藻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陆朝荣 李乐喜 黄永平
根据应急物资运输问题时效性强的要求,建立了完成物资运输任务最短时间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二分法进行搜索的LINGO软件求解计算方法,显著减少了计算的迭代次数。实例结果表明,利用LINGO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决策,从而为物资运输最短时间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决策方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钟志海 黄中坚 陈伟洲
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23、28、33、38℃)、不同盐度(13、18、23、28、33、38)和不同光强(3000、6000、9000、12000 lx)的培养条件下,异枝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和生化组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异枝江蓠适合生长温度为23-33℃,在此温度范围,藻体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其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较低。异枝江蓠适合生长的盐度为18-28,异枝江蓠对低盐的耐受能力高于高盐,6000 lx是异枝江蓠的最适生长光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秦秀刚 仲启铖 来琦芳 么宗利 周凯 高鹏程 王慧
比较了低CO_2浓度(充无CO_2空气,lOw CO_2,简称lC)、正常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nOrmal CO_2,简称nC)、高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0.2%CO_2,high CO_2,简称hC)3种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的特定生长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培养6 d后,与nC组相比,l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特定生长率(sgr)、1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及psii最大光量子产率(Fv/Fm)均显著降低(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周 胡杨 安玥琦 吕昊 郭晓东 尤娟 熊善柏
以池塘养殖草鱼为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研究处理时间(0、1、4、7和10 d)对草鱼鱼肉基本营养组成、滋味特征和滋味成分、气味特征和气味成分、感官评分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滋味成分、气味成分和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微流水处理时间延长,草鱼鱼肉中脂肪和总糖含量显著下降、灰分显著增加,但鱼肉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滋味分析仪(电子舌)和气味分析仪(电子鼻)结果表明,微流水处理能显著改变草鱼鱼肉的滋味特征和气味特征。处理后的草鱼鱼肉中IMP、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甜味氨基酸(丝氨酸和丙氨酸)、苦味氨基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其总挥发性盐基态氮(TVB-N)、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含量显著减少。微流水处理4 d的草鱼鱼肉气味评分、滋味评分和色泽评分显著高于处理0和1 d的草鱼样品,而与处理7和10 d草鱼样品无差异。短时间微流水处理能有效提升草鱼鱼肉品质,适宜处理时间为4 d,处理后的草鱼鱼肉无腥味、鲜味明显增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晓越 叶嘉安 齐志新
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急剧扩张的要求,利用光学遥感数据对地观测也受到天气和云层覆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Radarsat-1等雷达遥感数据可以在"全天候"的条件下对地表进行观测。论文以Radarsat-1图像获取的24 d时间周期为最短时间间隔,分析了24 d、48 d和72 d时间间隔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对短时间间隔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结果进行了总结。监测的结果需要在精度与时间间隔之间做出取舍。对于大部分的情况,24 d的时间间隔已可以得到60%以上精度的结果,部分月份的监测需要48 d的监测时间间隔。若需要更高的精度,则需要72 d甚至更长。
关键词:
遥感 雷达 土地利用变化 短时间间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凡光 王志刚 王翔宇 李美真 刘玮 徐智广
研究了南方藻种脆江蓠移植北方后进行的池塘栽培试验,试验设置了5种不同的脆江蓠池塘栽培模式,重点观测了池塘水温、盐度、pH和光照强度对脆江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塘水温的变化和光照强度的强弱对脆江蓠生长影响明显,本试验条件下的盐度和pH变化对脆江蓠生长影响较小。试验显示,水温20~30℃、光照强度<3000lx、64h池水循环1次、池塘水深3m处底播栽培最适宜脆江蓠生长,并且栽培期间定期分苗的藻体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未定期分苗的藻体。
关键词:
脆江蓠 池塘 栽培模式 底播 分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霞 王丽 汤杰
研究低温条件下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提高其抗寒性提供依据。以南果梨嫁接苗为试材,考察在自然低温和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枝条、根系、根颈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自然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南果梨枝条、根系和根颈韧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8.64%)和可溶性蛋白含量(8.33mg·g-1)最高,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910μg·g-1)。枝条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人工低温处理比CK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除-15℃处理外,人工低温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比CK高,随着人工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