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
- 2023(1286)
- 2022(1183)
- 2021(1191)
- 2020(1035)
- 2019(2103)
- 2018(2019)
- 2017(3169)
- 2016(2256)
- 2015(2361)
- 2014(2227)
- 2013(2324)
- 2012(2259)
- 2011(2017)
- 2010(2046)
- 2009(1882)
- 2008(1834)
- 2007(1656)
- 2006(1431)
- 2005(1367)
- 学科
- 业(4470)
- 济(4324)
- 经济(4321)
- 管理(3908)
- 学(3733)
- 企(3711)
- 企业(3711)
- 稻(2127)
- 害(1950)
- 方法(1905)
- 虫(1771)
- 数学(1649)
- 财(1646)
- 生物(1616)
- 数学方法(1605)
- 农(1585)
- 虫害(1571)
- 及其(1537)
- 水产(1524)
- 中国(1494)
- 防(1416)
- 病虫(1398)
- 病虫害(1398)
- 防治(1333)
- 治(1328)
- 融(1252)
- 金融(1250)
- 银(1196)
- 银行(1173)
- 行(1136)
- 机构
- 大学(30798)
- 学院(30424)
- 农(17103)
- 研究(16244)
- 农业(14404)
- 科学(13979)
- 所(11163)
- 业大(10845)
- 中国(10571)
- 研究所(10551)
- 农业大学(9154)
- 业(8418)
- 室(8254)
- 省(8235)
- 实验(7919)
- 实验室(7660)
- 济(7556)
- 经济(7316)
- 重点(7221)
- 京(6803)
- 管理(6584)
- 中心(6465)
- 科学院(6242)
- 江(5970)
- 技术(5908)
- 理学(5705)
- 理学院(5535)
- 院(5531)
- 部(5294)
- 管理学(5229)
共检索到47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新迁 刘通 胡晓璐 顾振芳 陈云鹏
【目的】研究GFP标记的短小芽孢杆菌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规律,为其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短小芽孢杆菌GFP标记的转座突变株库中筛选强表达GFP且遗传稳定的突变株,用作水稻植株的定殖示踪。【结果】采用荧光酶标仪、流式细胞术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1 467株Tn5-egfp随机插入突变株的GFP表达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获得8株荧光表达较强的突变株,并对突变株作了T-DNA插入拷贝数鉴定。在开放和封闭系统中,标记菌在水稻幼苗根际土壤中均可以存活15 d以上,且前者标记菌的数量下降相对更慢。【结论】短小芽孢杆菌在根毛区及侧根分生处的数量最多,并在根表面形成菌膜。该菌可通过水稻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亮亮 谈家金 陈凤毛
为研究松材线虫拮抗细菌短小芽孢杆菌LYMC-3的内生性及其在马尾松体内的定殖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菌株在马尾松组培苗体内的定殖,并采用高渗透法将质粒pGFp78转入菌株LYMC-3,对其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同时测定标记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以GFp标记和抗性标记作为示踪手段,将标记菌株接种到2年生马尾松盆栽实生苗的根部,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和稀释涂板的方法,对马尾松根部、茎部的标记菌株进行定期回收检测。结果显示,通过SEM成功观察到菌株LYMC-3在马尾松体内的定殖,并成功获得LYMC-3菌株荧光表达强烈且遗传稳定的转化子,经过连续8次的稀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慧娟 刘洪伟 尹淑丽 刘倩倩 张丽萍 宋水山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D-2在黄瓜植株上的定殖情况,采用稍加改进的电击转化方法将含有GFP基因的P GFP4412质粒导入枯草芽孢杆菌BSD-2菌株中,并测定了其生长曲线、质粒遗传稳定性及其对枯萎病菌和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具有绿色荧光的菌株BSD-2-GFP;标记菌株的生长趋势与野生型菌株基本一致;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连续培养56 h,菌株BSD-2-GFP的遗传稳定性为86%;其对植物枯萎病菌和灰霉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野生型菌株相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标记菌株处理24 h后即可在黄瓜根内部发现,5 D后可在叶脉发现,且50 D后仍可在叶脉观测到。结果表明,菌株B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荣胜 刘永锋 刘邮洲 罗楚平 刘长河 李美荣 陈志谊
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Bs-916突变选育,得到一株拮抗性能比出发菌Bs-916提高15%以上的突变菌株H-74。通过对其抗菌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H-74分泌的脂肽类抗菌物质主要是表面活性素。在PDA平板上的水稻纹枯病菌菌丝抑制试验中,它能有效抑制新生菌丝的生长,并使细胞内含物外泄。盆栽控病试验表明,它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相对防效达到73.35%。将H-74分泌的脂肽类抗菌物质单喷于水稻植株上,测定与植物抗病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发现其对植物抗病相关酶活性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结果还显示同时接种脂肽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以楼 朱桂梅 郭建 肖婷
采用平皿计数法和抑菌圈法研究了24种农药助剂对稻瘟病生防菌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菌体和芽孢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24种农药助剂中有11种农药助剂(D425、D450、D500、EFW、500、505、507、AEO-5、AEO-9、NP-10、OP-10)在供试浓度范围内(12.5~100 g.L-1)可以完全杀灭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的菌体和芽孢,其它助剂随着浓度的提高,对菌体和芽孢存活的抑制作用也越大。在24种农药助剂中,U-3A和By-110对菌体和芽孢的存活影响最小,可用于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加工中的湿润展布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婧 王娟 宋增福 贾亮 张永华 范斌 张庆华
从健康养殖大黄鱼肠道中筛选出对病原弧菌有拮抗作用的潜在益生菌株X93,利用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和16S rDNA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通过点种法对其抗菌谱进行测定;采用平板扩散法,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盐度、蛋白酶K和Fe3+等因素对其胞外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GenBank accession No.HM137033);对20株病原指示菌中的13株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菌株培养48 h后的胞外产物抑菌作用最强;在pH为7时,抑菌活性最大;达到最大抑菌活性的温度和盐度分别为28℃、5;蛋白酶K和不同浓度的FeCl3均会降低其抑菌活性。该菌对病原弧菌、迟...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 抗菌谱 胞外产物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茜 徐云帆 张长斌 覃佳 黄宇 汤必聪 王海燕
【目的】AbrB是枯草芽孢杆菌中重要的过渡态调节因子,在细菌从对数生长到稳定期的转换阶段发挥作用,但其功能在短小芽孢杆菌中知之甚少,进一步探究其究竟发挥何种调控作用。【方法】为了解AbrB在短小芽孢杆菌中所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具有反向选择标记的温度敏感型质粒载体在短小芽孢杆菌SCU12中对abrB基因进行无痕敲除,获得菌株SCU12(ΔabrB)。为研究敲除菌表型变化,对细菌生长曲线和胞外蛋白酶活性进行测量,观察菌落形态和生物膜形成并利用swarming平板检测其运动性。【结果】获得一株abrB敲除菌株SCU12(ΔabrB)。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与亲本菌株相比,abrB敲除菌株的最高OD_(600nm)值降低24%,生长受到抑制;肉眼观察菌落形态发现菌落颜色和形态发生改变;运动性实验表明敲除菌株运动性降低;18 h以内敲除菌株生物膜形成时间提前;胞外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是亲本菌株的1.59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brB基因在短小芽孢杆菌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晶晶 康业斌 苗圃 马君红 石秋环
采用质粒消除与热激法构建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株B2-GFP,并测定其生长曲线、稳定性及对烟草疫霉的抑制率;同时,采用灌根和稀释平板法测定该菌株在烟株土壤中的活菌数.结果表明:工程菌株B2-GFP较野生型菌株B2提前1 h进入指数增长期,在培养11 h后同时进入稳定生长期;B2-GFP与烟草疫霉对峙培养后抑菌率达48.30%;在不含卡那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0代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菌落及菌体仍具有较强绿色荧光.烟株根际土壤活菌数大于根围土壤活菌数,且均呈现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的规律.在灭菌土壤中接种工程菌株B2-GFP第14天,烟株根际土壤活菌数达1.61×10~7 CFU·g~(-1);在自然土壤中接种该菌第42天,烟株根际土壤活菌数达1.46×10~7 CFU·g~(-1);接种第70天仍能保持绿色荧光表型.本研究证实工程菌株B2-GFP在烟田土壤中能够定殖并保持其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董丹 李永丹 张涛涛 刘德文
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GFP4412,电击转入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ct99,获得具有良好发光表型的荧光标记菌株gfp-Kct99。经稳定性测定表明,质粒pGFP4412在gfp-Kct99中的遗传稳定性为89%。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盆栽接种试验显示,标记菌株gfp-Kct99对甘蓝枯萎病菌保持了原有的拮抗活性;以标记菌株和野生型菌株培养液对甘蓝盆栽苗灌根处理5 d后再接种病原菌,对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7%,9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同时接种生防菌和病原菌、接种病原菌5 d后再接种生防菌2种处理,说明,绿色荧光标记菌株gfp-Kct99抗甘蓝枯萎病的活性未受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欣 刘俊 乔俊卿 伍辉军 高学文
为了鉴定枯草芽孢杆菌定殖和促进植物生长相关基因,用携带转座子TnYLB-1的穿梭载体pMarA转化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菌株。高温诱变条件下,筛选了2 000个转座子插入突变的单克隆,构建了OKB105菌株的突变体文库。对随机挑选的15个突变体采用PCR及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转座子TnYLB-1以单拷贝、随机方式插入到OKB105菌株的染色体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连玲丽 谢荔岩 郑璐平 林奇英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短小芽孢杆菌EN16对番茄青枯病的诱导抗病效应.结果表明,菌株EN16诱导番茄产生对青枯病的防病效果达到49.45%-68.89%;分别在挑战接种间隔期为7-10 d、菌株灌根接种2种处理条件下,菌株EN16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抗病效果.测定EN16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几种防御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病菌挑战接种前后菌株EN16处理均能引起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的显著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静 曹建敏 陈德鑫 邱军 王晓强 冯超 王文静
【目的】对分离自烟草根际土壤中的一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AR03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和组分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皿对扣熏蒸法和凹玻片孢子萌发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和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落、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对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的防治效果;采用顶空加热法收集抑菌挥发性有机物,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并结合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和内标(internal standard,IS)1-十五烯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短小芽孢杆菌AR03菌株分泌的挥发性有机物对供试的两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经处理后的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稀疏缓慢变粗、分支增多且扭曲、断裂;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畸形,其上不产生分生孢子梗,内含物大部分聚集成团导致菌丝干瘪、缢缩。对峙培养2、4、6和8 d时,挥发物对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6.21%和59.23%、64.75%和59.86%、66.13%和61.10%、67.04%和70.00%;对黑胫病菌游动孢子和赤星病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延迟萌发且萌发后的芽管生长缓慢;黑胫病菌产生孢子囊数明显减少,赤星病菌分生孢子各分隔处的细胞畸形肿胀成泡状。离体叶片抗病测定结果显示,挥发性有机物抑制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病斑在叶片的扩展,对峙熏蒸40 h时,对照叶片黑胫病的发病率为92.50%,圆形坏死病斑直径是25.10 mm,经挥发物处理后叶片发病率为70.83%,病斑直径为9.45 mm,对黑胫病斑扩散的抑制率为62.35%;对峙熏蒸80 h时,对照叶片赤星病的发病率为88.33%,病斑扩散为近圆形的褐色坏死斑,平均直径为8.32 mm,经挥发物处理后赤星病的发病率为60.80%,病斑扩展较慢,平均直径为2.85 mm,挥发物对赤星病斑扩散的抑制率为65.75%。SPME GC-MS分析表明,AR03菌株胞外分泌7种组分挥发性物质,均为C15H24结构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分别是二氢姜黄烯、(E)-β-金合欢烯、γ-姜黄烯、α-姜烯、π-红没药烯、β-倍半萜水芹烯和γ-E-红没药烯;AR03培养1 d后,其中β-倍半萜水芹烯相对含量最高,为80.64%,其次为(E)-β-金合欢烯和α-姜烯,相对含量分别为7.20%和6.67%;随着AR03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分种类相同,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除二氢姜黄烯含量保持基本不变外,其他组分含量呈递减趋势,培养至第6天时,各组分含量下降超过50%。【结论】短小芽孢杆菌AR03菌株能够产生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挥发性有机物,有潜力作为开发抗真菌代谢物和新药物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幼平 袁训娥 李强 王中康
【目的】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标记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CQBS03,以研究其在柑橘叶片上的定殖规律。【方法】采用重叠PCR方法将p43启动子和gfp进行融合,并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HY300PLK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HY43G,以重组质粒电脉冲转化生防菌株CQBS03,培养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通过SDS-PAGE分析工程菌株GFP的表达情况,然后进行工程菌株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试验、生长动力学分析、稳定性测试。采用叶片喷雾方法接种,平皿稀释分离培养方法测定CQBS03-pHY43G在柑橘叶片上的定殖情况。【结果】重组菌C...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远 吴兴兴 吴毅歆 毛自朝 何月秋
以质粒pMarA转入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生亚种B9601-Y2菌株,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标记遗传稳定的菌株Y2-pMarA。采用浇灌法、拌种法和浸根法接种大白菜,并用浇灌法接种烟草,观察菌株在大白菜和烟草根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通过10μg/mL卡那霉素的LB平板和PCR方法,证明标记菌株Y2-pMarA均能在植株根际、根表和根内定殖。在播种时浇灌大白菜37d后,在自然土处理中根际土、根表土和根内菌量分别为浇灌7d后菌量的94.31%、95.00%和84.75%,在灭菌土中则分别为75.26%、84.92%和177.74%;在拌种处理大白菜时,自然土处理中根际土、根表土和根内菌量分别为拌种7...
关键词:
穿梭质粒 标记菌株 定殖 生防菌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何鹏飞 李咏梅 吴毅歆 何鹏搏 孔宝华 李兴玉 MUNIR Shahzad 何月秋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L1-21在柑橘叶片、果实内的定殖能力及其防治果实绿霉病的效果,通过向柑橘叶片喷施10~6 cfu/mL的L1-21菌株的绿色荧光标记菌(L1-21-GFP)发酵液,测定其在叶片内的定殖数量及传导能力;采用10~8 cfu/mL的菌液喷施和浸泡处理柑橘果实,检测其在果实内的定殖情况,用注射法接种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并计算发病率,测定其对绿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处理后10 min, L1-21-GFP在叶表及叶肉中的定殖量分别达到1.36×10~3和8.08×10~2cfu/cm~2,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处理后1 h, L1-21-GFP向下传导到叶表的菌含量为1.51×10~2 cfu/cm~2,并稳定存在于叶表中;处理后2 h,传导到叶肉的菌含量为5.67 cfu/cm~2,逐渐增加到30 h时的1.15×10~3 cfu/cm~2。L1-21-GFP能在果实内定殖,浸泡1 h果肉和果皮中的定殖量分别为9.51×10~3和3.51×10~4 cfu/g,但在不同柑橘品种果实间定殖能力有显著性差异,椪柑中定殖量最高。浸泡30 min后,L1-21对果实绿霉病防效第3天为100%,第5天为80.36%。以上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L1-21能高效定殖于柑橘叶片及果实内,可以利用该菌株防治柑橘病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