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
- 2023(2083)
- 2022(1778)
- 2021(1649)
- 2020(1423)
- 2019(3116)
- 2018(3105)
- 2017(6252)
- 2016(3286)
- 2015(3641)
- 2014(3734)
- 2013(3822)
- 2012(3724)
- 2011(3419)
- 2010(3466)
- 2009(3262)
- 2008(3336)
- 2007(2886)
- 2006(2751)
- 2005(2453)
- 学科
- 济(17584)
- 经济(17571)
- 管理(11387)
- 业(8741)
- 方法(8538)
- 数学(7975)
- 数学方法(7929)
- 企(6988)
- 企业(6988)
- 财(4795)
- 资源(4649)
- 地方(4569)
- 中国(4238)
- 学(3413)
- 地方经济(3283)
- 农(3158)
- 务(3152)
- 财务(3145)
- 财务管理(3137)
- 企业财务(3082)
- 家(3076)
- 环境(3073)
- 和(3059)
- 国家(2946)
- 券(2739)
- 发(2706)
- 债(2672)
- 人事(2609)
- 人事管理(2609)
- 融(2490)
- 机构
- 大学(50686)
- 学院(49933)
- 济(22783)
- 经济(22376)
- 管理(19129)
- 研究(18266)
- 理学(16120)
- 理学院(15964)
- 管理学(15708)
- 管理学院(15613)
- 中国(15240)
- 科学(11183)
- 财(11098)
- 京(10950)
- 所(9721)
- 研究所(8826)
- 财经(8654)
- 中心(8447)
- 农(8023)
- 经(7953)
- 经济学(7649)
- 江(7255)
- 北京(7089)
- 经济学院(7008)
- 业大(6768)
- 财经大学(6550)
- 农业(6342)
- 院(6285)
- 范(6111)
- 州(6073)
- 基金
- 项目(33390)
- 科学(26020)
- 基金(24795)
- 研究(23232)
- 家(22156)
- 国家(22003)
- 科学基金(18532)
- 社会(15497)
- 社会科(14814)
- 社会科学(14806)
- 基金项目(12807)
- 省(12390)
- 自然(11949)
- 自然科(11532)
- 自然科学(11529)
- 自然科学基金(11348)
- 资助(10869)
- 教育(10349)
- 划(10328)
- 编号(9019)
- 部(7793)
- 重点(7660)
- 发(7459)
- 成果(7243)
- 国家社会(7038)
- 教育部(6540)
- 人文(6302)
- 创(6219)
- 科研(6148)
- 创新(5921)
共检索到77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绍静 彭以忱 彭纪生
利用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模型,研究短债长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短债长用的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少,销售投入越多;第二,当企业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时,短债长用对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会被削弱;第三,当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短债长用对销售投入的正向影响会被削弱。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短债长用对绩效等的影响机制,为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短债长用 资源配置 研发投入 销售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绍静 彭以忱 彭纪生
本文利用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模型,研究了短债长用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这一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短债长用的程度越高,其研发投入越少,但销售投入越多;第二,当企业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时,短债长用对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会被削弱;第三,当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短债长用对销售投入的正向影响会被削弱。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短债长用对绩效等企业表现结果的影响机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理解自身行为和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短债长用 资源配置 研发投入 销售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和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对国别间人均产出的巨大差异的解释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国别间技术差距在减少,反而人均产出差距增大。我们发现一国的人均产出水平的影响因素除了技术进步,还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功
利率与资源配置刘永功在西方,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在我国资源配置研究仅是生产力布局的一脉。资源配置既有关系微观经济的一面,又有关系宏观经济的一面。而利率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工具,既可作用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又可作用于微观经济的调节。那么,利率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本江
针对我国短缺性人才分布失衡、流失严重的困境,本文提出了构建市场配置和行政调控结合的人才配置机制,以期实现短缺性人才资源科学配置的目的。
关键词:
短缺性人才资源 市场配置 行政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新民 丁璇 杨道广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的重要规划,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本文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经营主导型企业,投资主导型企业的债券信用评级更低,并且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企业中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资源配置战略通过作用于企业违约风险而影响债券信用评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和债券市场投资者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甍 孟勇 王亚飞
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和偿债来源能够放大其债务融资能力,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揭示了金融摩擦异质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错配;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2009年中央政府放松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制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这一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假设,即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相对更多的提高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资本边际收益产品,进而拉大了部门间价值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造成资源错配的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引发的资源错配最终降低了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论丰富了现有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济效应分析的文献,不仅拓展了理论支撑,还提供了详实的经验证据,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勃
ESG理念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将目光从片面的经济效益抽离,继而关注具有正外部性的社会价值,是当下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抽象概念下的具象化实施路径,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发展目标的主要实践方式。于金融市场而言,实际有效的ESG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助力要素资源向ESG表现优秀、社会贡献度较高的优势企业集中,进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达致“有效市场”。
关键词:
ESG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其霖
试论行业资源配置何其霖一、行业资源配置问题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全社会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单位之间的有限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但是在现阶段,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质的规定性和其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结构转换与资源配置●许保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结构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运行。但结构问题主要来自于结构转换本身,因此探讨结构转换的规律,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产业结构转换是指产业结构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演变。例如一国产业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宏伟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优势,要求维护市场秩序,让市场主体获得确信的预期。市场主体的预期分为实施预期和交换预期,司法只保护实施预期,而不保护交换预期。保护实施预期要求保护市场主体的资源安全、资源使用自由和交换自由。司法应当通过适用普遍遵守的禁令保护实施预期。
关键词:
市场资源配置 司法功能 实施预期 禁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理智
资源配置效率与文化结构张理智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所有厂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实现了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或产值的最大化,即实现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以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上述学说,因其未能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立群
优化企业组织有两层涵义,一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二是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前者是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问题,后者是资源或财产权利的分配问题。两者间既矛盾又统一。文章将两者联系起来,通过对企业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单项要素转移和要素整体的转移,对企业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行政配置机制和市场配置机制的比较分析,阐述了要素流动、资产重组及产权转让对优化公有制企业组织、明晰产权关系及确立企业法人产权的特殊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函葳
国企和私企有不同的生产效率,投资在这两类企业之间的分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这种分配涉及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和两类企业生产效率差额之间的权衡,即当一种类型的企业中投资过多而面临边际报酬递减时,转而投向其他企业更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动态优化模型论证了具体情形,随后利用我国1983-201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综合而言,私企较之国企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私企投资占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以2000年为分界点,在前一发展阶段中,国企投资占比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私企投资
关键词:
投资资源配置 国企效率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