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3)
- 2023(3356)
- 2022(2760)
- 2021(2732)
- 2020(2323)
- 2019(5145)
- 2018(5182)
- 2017(8665)
- 2016(5528)
- 2015(6184)
- 2014(5960)
- 2013(5664)
- 2012(5026)
- 2011(4555)
- 2010(4674)
- 2009(3818)
- 2008(3929)
- 2007(3393)
- 2006(2782)
- 2005(2464)
- 学科
- 济(13978)
- 经济(13971)
- 管理(10540)
- 业(8765)
- 方法(6694)
- 企(6410)
- 企业(6410)
- 数学(6207)
- 数学方法(5996)
- 学(5212)
- 中国(5172)
- 理论(4927)
- 教学(4861)
- 农(4479)
- 教育(4333)
- 财(4240)
- 学法(3497)
- 教学法(3497)
- 学理(3239)
- 学理论(3239)
- 地方(2933)
- 研究(2893)
- 农业(2841)
- 业经(2808)
- 制(2411)
- 法(2395)
- 技术(2261)
- 银(2234)
- 税(2209)
- 银行(2209)
- 机构
- 学院(69391)
- 大学(67743)
- 研究(26264)
- 农(21085)
- 科学(20739)
- 济(19256)
- 经济(18644)
- 管理(18155)
- 中国(17512)
- 农业(16976)
- 业大(15994)
- 理学(15315)
- 所(15076)
- 理学院(15005)
- 京(14523)
- 管理学(14343)
- 管理学院(14235)
- 研究所(14043)
- 技术(12874)
- 江(11606)
- 中心(11304)
- 农业大学(11241)
- 省(10681)
- 室(10325)
- 范(9750)
- 院(9620)
- 财(9528)
- 师范(9527)
- 实验(9248)
- 业(9116)
- 基金
- 项目(50048)
- 科学(36187)
- 基金(32639)
- 研究(32429)
- 家(30792)
- 国家(30552)
- 科学基金(24202)
- 省(22767)
- 划(18922)
- 自然(17833)
- 教育(17483)
- 自然科(17411)
- 自然科学(17396)
- 自然科学基金(17031)
- 基金项目(17003)
- 社会(16463)
- 社会科(15508)
- 社会科学(15501)
- 资助(14156)
- 编号(13545)
- 重点(12448)
- 计划(11974)
- 科技(11641)
- 成果(11044)
- 课题(10970)
- 发(10952)
- 创(10883)
- 创新(10229)
- 科研(10067)
- 部(9814)
共检索到10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田利 王云燕 袁亚宏 高振鹏
【目的】优化产葡萄糖异构酶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培养基,提高短乳杆菌产葡萄糖异构酶的能力。【方法】采用基于非完全平衡块原理的Plackett-Burman法和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短乳杆菌发酵产葡萄糖异构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①短乳杆菌产葡萄糖异构酶的3个主要影响因子为:木糖、玉米浆干粉和MgSO4.7H2O。②通过最陡爬坡试验、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的短乳杆菌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木糖13.43 g/L、玉米浆干粉23.14 g/L、MgSO4.7H2O 2.54 g/L、MnSO4.4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飞 夏振远 杨跃华 雷丽萍 陈泽斌 杨根华 陈海如
筛选并优化了烟草节杆菌(Arthrobacter nicotinovorans)K9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佳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蛋白胨及硝酸铵的最佳浓度,实现培养基的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为可溶性淀粉35.0 g/L、蛋白胨5.14 g/L、硝酸铵3.73 g/L,K9菌在优化后培养基中活菌数达到3.24×109cfu/mL,比优化前的7.4×108cfu/mL提高了4.4倍。通过此方法优化出的发酵培养基为今后降解烟碱菌剂的生产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玉梅 常忠义 王疆元 李颖 贾彩凤 毛玉昌 高红亮
初步研究了1株薛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代谢物在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以及该菌在不同质量浓度乳酸钠和葡萄糖培养时其生物量、还原糖含量、pH值和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丙酸杆菌代谢物在pH为6.0时,12 h内对恶臭假单胞菌可完全抑制,随着pH值的升高,代谢物的抑菌活性降低;丙酸杆菌在含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干质量最大,达到3.13 g/L;培养初期还原糖消耗很快,2 d内耗糖占总还原糖的70%以上;pH值是有机酸产生和消耗相平衡的结果,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越高,培养液的pH值越低;乳酸钠和葡萄糖对代谢物的抑菌...
关键词:
丙酸杆菌 乳酸钠 葡萄糖 抑菌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董燕 季海峰 王雅民 黄建国 单达聪
从北京油鸡盲肠黏膜中分离得到1株戊糖乳酸杆菌M8,在通气和密闭培养条件下对生长OD600nm值和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M8在通气培养条件下OD600nm最高值为1.011,pH值最低为4.40,而密闭培养条件下OD600nm达2.049,pH降至3.42,确定密闭培养为最佳培养条件。密闭培养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菊粉(1%,2%,3%,4%),探讨菊粉对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菊粉添加量为3%时效果最佳,其OD600nm最高达2.937,pH最低降至3.40。
关键词:
乳酸杆菌 培养条件 培养基 菊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淑霞 赵朔 马镝 林英 张良 陈宏权 张忠泽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谷氨酸单钠(MSG)、腺苷三磷酸(ATP)、含氮碱基、二氢叶酸和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都能够促进菌体增殖并提高2-KGA产量,而且2-KGA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促进菌体生长和产2-KGA的作用远大于以上各种外源营养物质。添加培养36 h的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菌落数和2-KG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3.39倍和8.81倍,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中促进作用最大的二氢叶酸后仅为对照的4.12倍和2.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 卜潇 陈其玲 宋巧智 刘树文
【目的】优化酒酒球菌中β-葡萄糖苷酶的产酶条件,分析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为将其应用于葡萄酒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12株酒酒球菌进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选择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7b作为试验菌株,并以商业菌株31-DH为对照,以菌株催化底物对硝基苯酚-β-葡萄糖苷(p-NPG)生成对硝基苯酚的速度衡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低。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并探究葡萄酒环境相关因素(pH值、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葡萄糖质量浓度)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玉锋 韩雪梅 路福平
[目的]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方法]采用α-PNPG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确定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对该菌发酵豆浆前后糖尿病重要指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检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为1.88mg/mL,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6.06%。[结论]得到了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
关键词:
葡萄糖苷酶 发酵食品 副干酪乳杆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斌 胡超 谢达平
为提高大肠杆菌单位发酵液中谷氨酸脱羧酶的产量,采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组成与发酵条件等9因素进行优化,后续分析以逐步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并推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1)基于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最优组合酶活性预测值(1.611)高于实测值(1.263),表明各因素与酶活性间更多地呈现非线性关系.2)基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互作项)获得的最优组合相同,但酶活性预测值(2.090)高于实测值(0.927);基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平方项)获得的最优组合预测值(1.920)与实测值(1.933)接近.显示各因素与酶活性更多地呈现二次曲线关系,但各因素间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郎蒙 李燕 蒋蔚薇 孙慧敏 宋益善
该研究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为原料,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在确认最佳生物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用超滤和G-25进行分离纯化,凝胶色谱法探究酶解液和多肽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5.9 h、料液比3.75:1、酶添加量0.062 g/g_((原料));酶解液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3000 u以下,占98.63%;经超滤C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强 张兴
【目的】提高Xenorhabdus nematophilaYL001的抗菌活性,为该菌株杀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YSG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最佳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并采用全因子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YL001菌株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豆饼粉,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玉米粉9.69 g/L,豆饼粉76.50 g/L,MgSO41.07 g/L,(NH4)2SO41.79 g/L,KH2PO40.63 g/L,K2HPO40.80 g/L,Na2SO41.25 g/L,在此条件下,YL001菌株抗菌活性达26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允祥 吕凤霞 陆兆新
在原有的Plackett Burman设计与实验结果基础上 ,采用响应曲面法 (RSM )研究了影响杯伞 (Clitocybesp )AS5 112生长与发酵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关键成分的最佳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当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NaNO3 和MgSO4分别为 14 0 0、 5 11、 2 0 7、 2 0 0和 1 2 8g·L-1时 ,胞外多糖最大预测值为 10 81 80 μg·mL-1(以发酵醪计 ) ;当上述自变量为 2 4 0 0、 3 2 3、 1 5 2、 2 36和 1 6 0 g·L-1时 ,菌丝最大生长量为 6 81mg·mL-1(以发酵醪计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美 王刘庆 廖美德 陆亮
【目的】对杀蚊球形芽孢杆菌BS-10高产培养基进行优化,为该菌株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菌株BS-10菌体生物量、干质量和芽孢数为考察指标,对培养基中添加的碳、氮组成成分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对优化所得培养基进行发酵罐扩大培养试验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菌株BS-10高产毒力最优培养基(NBFB)配方为胰蛋白胨3g/L,牛肉膏1g/L,鱼粉6g/L,麸皮4g/L;采用NBFB培养基,可将BS-10培养周期缩短至18h,芽孢数达4.12×109 CFU/mg,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毒力较基础培养基增大了100倍。【结论】菌株BS-10在NBFB培养基扩大培养中,不仅获得了高产量,而且缩短了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家毅 刘婕 于铁妹 杨博 王永华 张毅
对从水产养殖环境中筛选出一株菌MM01进行了鉴定和培养条件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此菌MM01能有效的降低养殖水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经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MM01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18 g/L、玉米浆12 g/L、NH4Cl6 g/L、MnSO4.H2O 0.2 g/L、KH2PO43 g/L、CaCl20.2 g/L、MgSO4.7H2O 0.2 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美 王刘庆 廖美德 陆亮
【目的】对杀蚊球形芽孢杆菌BS10高产培养基进行优化,为该菌株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菌株BS10菌体生物量、干质量和芽孢数为考察指标,对培养基中添加的碳、氮组成成分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对优化所得培养基进行发酵罐扩大培养试验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菌株BS10高产毒力最优培养基(NBFB)配方为胰蛋白胨3 g/L,牛肉膏1 g/L,鱼粉6 g/L,麸皮4 g/L;采用NBFB培养基,可将BS10培养周期缩短至18 h,芽孢数达4.12×109 CFU/mg,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毒力较基础培养基增大了100倍。【结论】菌株BS10在NBFB培养基扩大培养中,不仅获得了高产量,而且缩短了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科平 邹世平 李谷 何力 周群兰
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菌CJ001,经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48 h内COD的降解率达86.8%,水温30℃时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5.7%.为优化培养基组成,选出由单因素试验确定的营养物质(红糖、玉米粉、豆粕、尿素)和NaH2PO4,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J00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3%、玉米粉1%、豆粕3%、尿素0.25%、NaH2PO40.15%,其活菌数可达11.15×109cfu.mL-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