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5)
2023(7174)
2022(6203)
2021(5876)
2020(4917)
2019(10510)
2018(10602)
2017(19730)
2016(10925)
2015(12426)
2014(12148)
2013(11297)
2012(10180)
2011(9488)
2010(9630)
2009(8882)
2008(8176)
2007(7496)
2006(6524)
2005(5576)
作者
(28145)
(23658)
(23650)
(22054)
(14715)
(11272)
(10898)
(9316)
(8855)
(8289)
(7954)
(7726)
(7357)
(7343)
(7258)
(7110)
(7108)
(7017)
(6968)
(6536)
(5897)
(5870)
(5642)
(5487)
(5409)
(5376)
(5225)
(5067)
(4776)
(4772)
学科
(42662)
经济(42627)
管理(32566)
(29770)
(26667)
企业(26667)
方法(15841)
数学(13239)
数学方法(13039)
地方(12358)
中国(12271)
(10108)
(9257)
业经(9162)
理论(8583)
教育(8407)
(8402)
地方经济(7989)
技术(7659)
(7224)
(7143)
(7045)
贸易(7041)
农业(6778)
(6708)
环境(6477)
(6220)
教学(6157)
(6080)
财务(6069)
机构
大学(144711)
学院(144078)
管理(54733)
(52419)
经济(51032)
理学(47488)
理学院(46872)
研究(46095)
管理学(45849)
管理学院(45594)
中国(32406)
(29348)
科学(28796)
(23376)
师范(23238)
(23233)
(22441)
(22245)
中心(21321)
研究所(20261)
(19766)
业大(19420)
(18668)
财经(18602)
师范大学(18458)
北京(18004)
(17144)
技术(16922)
(16679)
教育(16103)
基金
项目(98566)
科学(78959)
研究(77036)
基金(68974)
(58566)
国家(58029)
科学基金(50713)
社会(48071)
社会科(45487)
社会科学(45479)
(41383)
教育(38032)
基金项目(36832)
(34306)
编号(34130)
自然(31198)
自然科(30497)
自然科学(30489)
自然科学基金(29890)
成果(28967)
资助(26714)
课题(23944)
重点(22370)
(21912)
(21847)
项目编号(21309)
(21116)
(20592)
大学(20115)
创新(20110)
期刊
(59807)
经济(59807)
研究(42765)
中国(31896)
教育(30441)
管理(19574)
学报(19536)
科学(18969)
(18462)
(17633)
大学(15726)
学学(13199)
技术(12981)
农业(12871)
业经(11872)
(10960)
金融(10960)
图书(10250)
经济研究(9503)
财经(8403)
职业(7968)
科技(7612)
商业(7601)
(7559)
论坛(7559)
(7322)
问题(7058)
书馆(6906)
图书馆(6906)
(6794)
共检索到214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学红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其价值的先在性、政治的正确性、成效的显著性进而获得其不证自明的合法地位。话语实践自身的生产性、建构性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均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局内人的角度,立足基础教育改革的微观场域,从知识与权力视角出发,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的构建过程进行深入解析,以期呈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增强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与尊重,促进合作双方的文化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航  
学校改进内生模式的核心在于学校的主体自觉。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看,欠发达地区学校自主改进存在三重困境:组织认同困境、组织氛围困境、组织变革困境。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的框架下,大学促进欠发达地区学校改进内生模式的建构,需要立足于变革型组织文化建设,着眼于凝聚共识、价值引导、关系改造、专业能力提升几方面,并经由诊断-聚焦-制案-行动四个环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予以实现。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吴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一璇  唐锡海  高瑜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职业体验为代表的职业启蒙教育逐渐成为技能型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体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展对于个体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以及技能型社会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在政策、资源、需求三者的共同保障下,普职联动开展中小学职业体验活动具备较强的现实基础。就目前而言,普职联动还存在联而不畅、联而不深以及联而不焦三大现实问题,为促进技能型社会下职业体验共同体更好构建,需要巩固协同要素以夯实联动观念,规范实施过程以发挥联动效力,强化政府统筹以共筑联动合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文继奎  杜杉杉  黄警钟  
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影响其培训效果。教育生态观整体系统性、动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内在认知与追求和谐发展的关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教育生态观从培训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使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燕芬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素养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TPACK知识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高度综合的复杂性知识,强调教师知识的多面性、灵活性和情境性。将TPACK知识引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切实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大学与中小学("U-S")文化互动的理想追求是共创共生。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十分曲折的演变,终因有着共同的事业而走向共生。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文化共性在于:以育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在变革时代都有敢为人先之精神。从差异看,大学更类似"共同体",而中小学更像"社会组织"。大学文化以知识创新和思想批判为基调,中小学文化则以实践为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文化互动及共生,从本质上看就是文化的共同创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聂永成  
近年来,中小学"阴阳课表"现象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严重程度与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段高低直接相关;"主科"和"副科"在其中地位悬殊,成为一种多方默许的行为。中小学为了应对不同利益主体间相互矛盾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压力,将"阳课表"作为不起实际作用的仪式性存在,将"阴课表"作为非正式的行为规范,这种矛盾做法形成了"阴阳课表"现象。只有完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补齐薄弱学校的发展短板,优化配套的课程管理及其奖惩机制,平衡评价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利益结构,重建课程改革文化以型塑课程实施主体对"阳课表"的体认和契约,方能实现"阴阳课表"现象的有效治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田宝宏  
巨型学校是政府出于公平考虑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举措,但现实的发展表明,巨型学校的存在产生诸多非公平问题。以在校生超过2000人为巨型学校的判定标准,以Z市为个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内巨型学校的比重较大,它将引起生均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学校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及对教师工作评价的不公平等诸多非公平问题。巨型学校本质上稀释了优质教育资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颖东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实质上是双方在变革压力背景下为应对各自文化危机所共同选择的一种文化交往,这种交往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必将因文化的差异而发生深刻的文化冲突。正是在这个遭遇内在文化冲突的关键阶段,继承和发扬"反求诸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能够有效地化解因这种冲突所带来的潜在合作危机,从而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不断走向文化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尚锋  
作为一种教育组织间的社会联结形态,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共同体正在发展成为当前学校内外格局变化的新的发生性和结构性资源。坚持共同的教育信念与价值追求,聚焦共同的教育问题与现象,明确双方的利益指向和行动目标,尽管有其选择意志与意向一致的成分,但许多时候,它们都离不开外部组织力量的干预与促成,有时甚至是一个组织行为的制度安排或计划性结果。从时间的维度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共同体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规划想象与组织建构的结果;而从空间的维度看,它既可以是抵制外部供应的区域内部的教育力量联结,也可以拥有脱域共同体的全部功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宋昊  肖正德  
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国内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的研究内容涉及合作的涵义与意义、合作的原则及双方关系、合作的模式及收获、合作中遭遇障碍及突围路径诸方面。今后相关研究尚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理论要本土化,着重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多种方法的整合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莉  
跨界人的概念植根于组织理论,是探讨组织间合作参与者的重要术语。将此概念引入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领域,一方面弥补了已有研究忽视合作参与者"跨界"特征的缺陷,另一方面突破了已有研究针对某一项目中某一角色进行探讨的弊端。本文在澄清跨界人内涵的基础上,框定跨界人的范围、明确其职责与要求、解析其困境与对策,为全面认识跨界人并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颜宝月  欧用生  张素贞  
本文对台湾因课程改革之需于2003-2006年推动的"大学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伙伴携手合作计划"进行解析。此计划的目标在于通过师资培育大学与中小学携手合作建立较长期专业发展伙伴关系来使课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展现课程改革的成效。文中深入探讨了台湾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的内涵及实施模式、限制与挑战,并的实践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尹小敏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镶嵌在学校教育实践的脉络之中。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冲突难以逾越;组织机构正规化程度不够、冲突难以协调;资金、时间等资源问题难以保障;教师负担过重。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在于:寻求合作伙伴,实现互惠双赢;按"自愿"原则挑选参与合作人员,扩大合作范围;签署合作协议,规定双方义务;强化行政干预,建立"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寻求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