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2)
- 2023(13050)
- 2022(10883)
- 2021(10112)
- 2020(8429)
- 2019(19319)
- 2018(19482)
- 2017(37572)
- 2016(20697)
- 2015(23259)
- 2014(23432)
- 2013(23040)
- 2012(20747)
- 2011(18502)
- 2010(18412)
- 2009(16613)
- 2008(15983)
- 2007(13925)
- 2006(12178)
- 2005(10755)
- 学科
- 济(78448)
- 经济(78364)
- 业(58901)
- 管理(58749)
- 企(45628)
- 企业(45628)
- 方法(35177)
- 数学(30019)
- 数学方法(29626)
- 农(24649)
- 中国(22804)
- 业经(19683)
- 财(18269)
- 学(18108)
- 地方(17007)
- 农业(16767)
- 制(14921)
- 贸(14413)
- 贸易(14404)
- 易(13975)
- 理论(13842)
- 技术(13623)
- 和(13153)
- 银(12085)
- 银行(12044)
- 环境(11847)
- 务(11471)
- 行(11459)
- 财务(11390)
- 财务管理(11371)
- 机构
- 大学(288325)
- 学院(286209)
- 管理(117769)
- 济(109475)
- 经济(106808)
- 理学(102188)
- 理学院(101121)
- 管理学(99391)
- 管理学院(98893)
- 研究(94782)
- 中国(69224)
- 京(62089)
- 科学(60591)
- 农(49003)
- 财(47903)
- 所(47426)
- 业大(45300)
- 研究所(43501)
- 中心(43253)
- 江(41637)
- 北京(38966)
- 范(38950)
- 财经(38836)
- 师范(38598)
- 农业(38212)
- 经(35306)
- 院(34465)
- 州(34440)
- 师范大学(31162)
- 经济学(31059)
- 基金
- 项目(202213)
- 科学(158299)
- 研究(148995)
- 基金(145315)
- 家(126845)
- 国家(125749)
- 科学基金(107893)
- 社会(92200)
- 社会科(87190)
- 社会科学(87164)
- 省(79316)
- 基金项目(77768)
- 自然(70436)
- 自然科(68792)
- 自然科学(68778)
- 自然科学基金(67555)
- 教育(67326)
- 划(66738)
- 编号(62780)
- 资助(58840)
- 成果(51003)
- 重点(44641)
- 部(43654)
- 发(43219)
- 创(42087)
- 课题(41901)
- 创新(39172)
- 项目编号(38764)
- 科研(38408)
- 国家社会(37303)
- 期刊
- 济(118396)
- 经济(118396)
- 研究(81756)
- 中国(53843)
- 学报(47265)
- 农(44827)
- 科学(42507)
- 管理(41487)
- 大学(35476)
- 财(34077)
- 教育(34027)
- 学学(32799)
- 农业(31215)
- 技术(25213)
- 融(22967)
- 金融(22967)
- 图书(22249)
- 业经(20499)
- 经济研究(18224)
- 财经(17702)
- 业(15855)
- 问题(15697)
- 书馆(15095)
- 图书馆(15095)
- 经(15001)
- 理论(14812)
- 科技(14744)
- 情报(14165)
- 实践(13861)
- 践(13861)
共检索到412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翠萍 杨冬梅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典型知识门户的个性化服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知识门户的个性化服务存在定制服务不完善、提供的内容不够知识化、资源集成有限、缺乏用户交流空间以及咨询服务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在用户需求分析、资源获取与集成、信息分析与提供、知识推荐、用户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希望有助于提高知识门户个性化服务水平。图1。表1。参考文献11。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炜 赵亮
有人说网络时代是张扬个性的时代,点对点的信息服务是第四媒体有别于大众传播的最大区别。传统的图书馆历来是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的典范,无论是开架或闭架的流通和阅览,还是亲切的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无不在从事着个性化的知识交流与信息服务。进入数字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晓庆 曾英姿 罗宏
从知识流角度入手,分析CASHL个性化服务的特点,研究CASHL知识横向流和知识纵向流。在知识流层面上分析CASHL个性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如何深化基于知识流的CASHL个性化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
知识流 CASHL 个性化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伟
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信息化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呈现复杂化、多元化、非线性的特点,这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力量失衡、介体不完善、环体有待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构成要素出发,探索建立适应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个性化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建伟 李月琳 张泰瑞
[目的/意义]开展科研信息用户与知识服务平台个性化信息推荐功能的交互研究,有助于提升对用户推荐交互行为的理解,改善平台的推荐交互设计,从而提升推荐功能的用户体验;也可为优化推荐算法,提升推荐内容有效性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招募36名参与者,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CNKI和ScienceDirect为实验平台,利用Morae收集数据,开展用户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揭示用户与推荐功能的交互行为、交互路径与交互路径链。主要揭示用户与个性化信息推荐交互的4个阶段、9种交互行为特征及4种交互路径类型;用户对推荐的关注源于检索结果无法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研究发现采纳推荐能够启发用户,进一步影响他们与平台的交互。研究也表明,当前知识服务平台的推荐质量有待提升,用户对推荐的采纳使用率较低,常用的推荐交互路径较短,趋于简单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杏仙 朱东妹 王会梅 董家魁
本文探讨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过程中如何唤醒潜在用户的信息利用意识、强化知识馆员的个性服务理念、彰显特色资源的品牌服务效应、优化信息服务的专家业务品质,以及珍惜知识服务的用户信息反馈等,主张建立唤醒用户信息意识机制,培育个性用户的信息利用意识及习惯,从而扩展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用户市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静怡 廖凤 刘小兵 马京楠
对CSCD个性化服务进行研究,并设计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存储服务、推送服务、定制服务和推荐服务;设计数据库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以上设计,采用基于struts2架构,利用hibernate进行服务器的交互,通过tiles整合页面各个模块,应用JQuery架构在JavaScript的编写中,实现CSCD的个性化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卞艺杰 赵喆 张庆龙 陶飞飞 邹银马
针对机构知识库资源推荐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本体加权向量模型的改进方法,并使用此方法表示机构知识库用户模型,进而给出基于隐性信息和显性信息的兴趣权重计算公式,提出了个性化推荐的总体架构。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在个性化推送系统中的应用可提高系统查全率和查准率。
关键词:
本体 资源推荐 用户模型 机构知识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莲花 刘春燕
介绍韩国的国家知识门户网站、Web Archive系统以及数字资料呈缴法的进展现状,得出其对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韩国 知识门户 网站 信息资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开际 罗俊勤
由于知识水平、知识背景等差异,不同用户在完成相同任务时有不同的知识需求。根据知识需求把知识流引入业务过程元模型中,实现工作流技术与知识管理的集成。利用用户模型对业务过程知识进行过滤,为用户提供基于业务角色和任务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关键词:
工作流 知识服务 用户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祖琴
依据用户访问行为的连续性,引入本体技术对用户访问路径进行语义描述,生成语义路径图。提出基于语义路径的用户兴趣识别方法,生成用户兴趣本体,通过层次聚类法按兴趣本体相似度划分用户模式。利用协同推荐技术,进行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的推荐,实现个性化知识服务。对比实验显示,该方法可提高用户兴趣识别的准确度和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满意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向泷
通过对用户中心和个性化服务两个概念所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二者的相互关系。指出个性化服务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从认知上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关键词:
个性化服务 用户中心 信息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菊华 许浒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发展动力,构建科学完善、多维的就业指导体系有助于就业工作的推进。个性化就业指导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就业指导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备受学生的欢迎,在就业指导体系中产生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
高职 个性化就业指导 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