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0)
2023(12540)
2022(10638)
2021(10533)
2020(8715)
2019(19997)
2018(20098)
2017(35771)
2016(20449)
2015(22993)
2014(22619)
2013(20487)
2012(18298)
2011(16426)
2010(16414)
2009(14191)
2008(13467)
2007(11483)
2006(9808)
2005(8357)
作者
(48113)
(40061)
(39805)
(38195)
(25479)
(19088)
(18400)
(15625)
(15543)
(14191)
(13858)
(13216)
(12647)
(12486)
(12381)
(12152)
(11994)
(11991)
(11600)
(11545)
(10177)
(9674)
(9454)
(9370)
(9166)
(8978)
(8931)
(8787)
(7995)
(7948)
学科
(62652)
经济(62585)
管理(55511)
(52037)
(46186)
企业(46186)
方法(30185)
数学(26110)
数学方法(25614)
教育(25233)
中国(24415)
技术(20428)
理论(18651)
(17864)
(16594)
教学(15595)
业经(15515)
(14115)
技术管理(13452)
(13163)
(11234)
地方(10945)
农业(10780)
(10536)
财务(10500)
财务管理(10477)
(10186)
银行(10168)
(10058)
企业财务(9970)
机构
大学(254372)
学院(249294)
管理(96410)
(92778)
经济(90708)
理学(83755)
理学院(82810)
管理学(81210)
管理学院(80685)
研究(80495)
(53199)
中国(53097)
科学(45419)
(44725)
师范(44438)
(43863)
教育(41716)
(38674)
中心(36967)
(36364)
师范大学(36243)
财经(34573)
北京(33591)
研究所(33064)
技术(32793)
业大(32060)
(31712)
(30834)
(29999)
(29684)
基金
项目(171824)
科学(139497)
研究(138727)
基金(120719)
(102331)
国家(101264)
科学基金(89431)
社会(85878)
社会科(81202)
社会科学(81187)
教育(75384)
(70642)
基金项目(63883)
(60552)
编号(59846)
自然(54862)
自然科(53746)
自然科学(53735)
自然科学基金(52787)
成果(50339)
资助(46859)
课题(44471)
(41827)
(40316)
重点(39830)
创新(38033)
(37489)
(37139)
项目编号(37096)
教育部(36655)
期刊
(95201)
经济(95201)
研究(84431)
教育(77439)
中国(64180)
管理(37704)
(35301)
学报(31154)
技术(30963)
科学(29987)
大学(27533)
(26361)
学学(22828)
职业(20643)
(18571)
金融(18571)
农业(18047)
财经(17161)
业经(15785)
经济研究(14995)
(14936)
图书(14177)
(13781)
论坛(13781)
技术教育(13348)
职业技术(13348)
职业技术教育(13348)
科技(13279)
问题(11798)
技术经济(11690)
共检索到378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琼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中知识创新的核心地位日益彰显。知识创新主要表现在特定领域且受知识运用所驱动,因此,明确知识创新的过程需要从专业领域知识运用的角度进行探讨。知识运用是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经由对公共知识的内化、转化、外化、习俗化进而实现认知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知识创新。培养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要求大学创新教育以专业教育尤其是专业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实施基于问题及其探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芳  刘靖  张璟晶  唐劲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从现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存在的弊端入手,深化校企合作,对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原有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架构"共性+个性"协调发展的专业课程群、构建"平台+双师"教学育人新模式、校企共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群网络平台、实施"双向选择,定向培养"教学组织模式和改革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永强  杨柳  张智勇  
以《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资源优势,探索适合本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从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应用等各方面进行,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和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永强  杨柳  张智勇  
以《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资源优势,探索适合本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从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应用等各方面进行,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和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黎  杨琳芳  
深入电子行业企业调研,开展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按照工作岗位定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化、课程体系形成的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课程以及在每门专业课程中设置职业能力拓展项目,并组织各种创新小组科技活动,保证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杰  
本文首先概述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后以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对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后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分别进行了探讨与说明,最后简要总结了改革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体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环节。近几年来,高教界开始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设置过窄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单一性与学生主体性、选择性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呆板单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矛盾;单一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与办学特色、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根基  
基于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素质教育效果弱、专业技术人才质量与社会的匹配度低、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等基本教学问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思想渊源,以技术知识论为学理依据,构建了基于全人格育人理念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从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回答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时代性课题,生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海燕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理念创新的意义、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阐述,提出培养教师创新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为今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创新意识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磊  
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对创业教育融合专业课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创业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EBL",并对设置课堂教学情境的鼓动性、启发性、系统性,贴近将来的创业事务重构教学内容,设置课堂任务体系呈现浓缩的创业过程等具体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卫芳  柏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立足点,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文章辨析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解决了高职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惑,并从研究型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模式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职大学生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乔建永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所在。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但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教学环节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已势在必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作付  王勇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面临的问题,并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理念,提出了将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相融合的KPE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对KPE模式的实践意义和成效进行了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万哲  孙继国  翟向和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等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以及行业、教育教学发展现状与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资源上,建成电子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与省级精品课程,构建了课程立体式教学资源库。在教学方式上,结合课程特点,开展创新能力训练,提出了"选择主题—实施项目—展示交流—评价完善"的"四步"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培养"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