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7)
- 2023(12584)
- 2022(11099)
- 2021(10559)
- 2020(8760)
- 2019(20072)
- 2018(19977)
- 2017(38866)
- 2016(20966)
- 2015(23217)
- 2014(22699)
- 2013(22376)
- 2012(20125)
- 2011(18058)
- 2010(17899)
- 2009(16428)
- 2008(15454)
- 2007(13216)
- 2006(11392)
- 2005(9723)
- 学科
- 济(79571)
- 经济(79481)
- 管理(61770)
- 业(58226)
- 企(49512)
- 企业(49512)
- 方法(37483)
- 数学(31611)
- 数学方法(31251)
- 农(22144)
- 财(20739)
- 中国(20257)
- 业经(19008)
- 学(18784)
- 地方(15878)
- 农业(14890)
- 理论(14800)
- 贸(14670)
- 贸易(14661)
- 制(14560)
- 易(14238)
- 和(13892)
- 技术(13688)
- 务(13342)
- 财务(13276)
- 财务管理(13255)
- 企业财务(12550)
- 环境(12187)
- 划(11690)
- 银(11258)
- 机构
- 大学(288946)
- 学院(288117)
- 管理(118165)
- 济(110459)
- 经济(108056)
- 理学(103548)
- 理学院(102452)
- 管理学(100723)
- 管理学院(100220)
- 研究(91517)
- 中国(65813)
- 京(60296)
- 科学(58076)
- 财(49477)
- 所(44647)
- 农(43515)
- 业大(43089)
- 中心(41309)
- 研究所(41065)
- 财经(40689)
- 江(39821)
- 范(38866)
- 师范(38495)
- 北京(37389)
- 经(37084)
- 农业(34121)
- 院(33645)
- 州(32978)
- 经济学(32575)
- 师范大学(31097)
- 基金
- 项目(204707)
- 科学(161584)
- 研究(151397)
- 基金(148553)
- 家(128693)
- 国家(127617)
- 科学基金(110502)
- 社会(94627)
- 社会科(89599)
- 社会科学(89578)
- 省(80266)
- 基金项目(79672)
- 自然(72267)
- 自然科(70585)
- 自然科学(70571)
- 教育(69709)
- 自然科学基金(69310)
- 划(67282)
- 编号(62779)
- 资助(60308)
- 成果(50518)
- 重点(45479)
- 部(44807)
- 发(43226)
- 创(43137)
- 课题(42101)
- 创新(40088)
- 项目编号(39319)
- 科研(39059)
- 教育部(38785)
- 期刊
- 济(117744)
- 经济(117744)
- 研究(81788)
- 中国(48705)
- 学报(45089)
- 管理(42246)
- 科学(41885)
- 农(39553)
- 财(36326)
- 大学(33986)
- 教育(33362)
- 学学(31853)
- 农业(27836)
- 技术(24271)
- 业经(21204)
- 融(20143)
- 金融(20143)
- 经济研究(18994)
- 财经(18990)
- 图书(16973)
- 经(16203)
- 问题(15299)
- 科技(14652)
- 理论(14251)
- 技术经济(13537)
- 业(13507)
- 实践(13225)
- 践(13225)
- 现代(13220)
- 商业(13178)
共检索到39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胜 杨世信
组织结构转移是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结构转移者与组织结构接收者的一种互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有关知识及其转移、组织结构及其转移和组织结构转移对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此作简要评论,认为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转移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知识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组织结构转移 综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腾 贾荣言 李荣平
通过构建项目型组织知识转移动因和组织情境要素系统,运用模糊认知图动态仿真项目型组织知识转移动因和组织情景的动态作用关系。为项目型组织改进激励机制,优化成员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斌 张朝宾 吴洁 施琴芬 刘思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其所处的特定组织网络中不断通过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获取知识,而这一网络结构必然会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从此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阐释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接着分析其负面影响,然后提出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针对如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结构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网络结构 知识转移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潘旭明
跨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是当今管理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也是网络环境下组织提高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由于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会受到组织边界的制约,导致其与传统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具有不同的机制。跨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机制涉及知识搜寻的愿望和导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知识转移的路径,而知识吸收能力则是衡量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跨组织学习 知识搜寻 知识转移 知识吸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伟年 曾楚宏 王斌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此前被忽视的组织间知识转移问题开始成为战略和组织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因素和促进转移的方法和机制3个方面,其中又以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为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倩
回任知识转移扮演着促进跨国公司获取国际经营所需新知识,进而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角色;其过程会受到回任知识特性,回任人员和公司其他人员的知识发送、接受动机、能力,以及转移情景、转移渠道所构成的转移环境的影响。从个体—组织匹配的视角分析,一致匹配使得回任知识对企业可能更具价值,能够提高知识发送、接受动机;组织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发送、接受知识的双方具有相应的能力;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转移情景、转移渠道要与回任知识固有特性相匹配。高个体—组织匹配水平有助于回任知识成功转移,其中,一致匹配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基于前述理论框架,本文对S公司驻外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金栋 徐宝祥 王欣
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转移及其价值的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观察产学研联盟中存在的知识转移,进而在知识生态视角下研究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过程,通过构造其中的知识生态系统和阐述系统的运行机理,以生态系统视角揭示了产学研联盟中知识转移重要环节和进化条件,为优化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链条和产学研发展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梓涵昕 朱桂龙 吕凤雯 唐勇
已有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激励知识源促使其进行知识转移,并假定知识接收方能够接收来自于知识源的知识。为克服此种偏见,基于知识接收方视角,在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作用的基础上,以6家广东省企业的7个研发团队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知识接收方与知识源间的对偶关系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检验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在对偶关系与知识转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3个维度中信任水平显著促进知识转移,公司任期对知识转移存在负向影响,而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的作用不显著;对偶关系方面,知识源专业知识感知和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接收方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孔繁士 刘占礼 翟运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关知识转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降粘技术的研究则成为其中的重点。笔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维度是知识转移粘滞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从时间维度对知识转移粘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粘滞 时间维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国玮 左阿琼
企业大学是能够实现知识转移的重要组织。本文根据企业大学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探讨企业的知识转移,构建了企业大学的知识螺旋交互模型,然后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举证企业大学与传统企业各自管理下的知识转移的不同,以论证企业大学在知识转移方面的优势,最后为企业大学的知识转移提供了4点建议。
关键词:
知识转移 企业大学 螺旋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文章运用生态学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通过趋同模型假设,构建了基于网络结构的知识转移存量演化机理模型。认为在驱动力、嵌合度和转移能力趋同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发生变化。得出了知识转移存量是按照知识源驱动趋同、知识源与受体均衡趋同和受体驱动趋同3个阶段不断演化的结论。
关键词:
知识网络 趋同效应 知识转移 演化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哲 赵云辉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已经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转移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研究知识如何在组织之间流动转移,已经是当前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对国内外知识转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研究层次和研究角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相关文献的归纳,进一步总结出社会资本的关系维、结构维、认知维,以及不同知识类型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出结论,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各维度和知识特性都会对组织的知识转移产生影响。但是目前的文献大多关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 知识特性 知识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东方 邓灵斌
从社会关系角度研究知识转移的障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从此角度出发总结出社会知识转移的四大障碍,分别为社会心理障碍、组织结构障碍、社会环境障碍与深层交流障碍。
关键词:
社会关系 知识转移 知识共享 障碍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洪秋兰 刘倩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选取知识存量变化、知识使用效果、知识创新程度及知识使用频率四项指标作为知识转移效果的衡量构面,确定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知识特性因素、知识源因素、知识受体因素、转移情境因素)为自变量、知识转移效果为因变量的研究思路。然后以SPSS软件对实证数据进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知识转移差异性分析和知识转移效果与知识转移影响因子间的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务工年限较长、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转移中拥有较大的优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意愿、知识吸收意愿、知识内隐性、文化差异、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