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7)
2023(11886)
2022(9699)
2021(8798)
2020(7329)
2019(16276)
2018(16133)
2017(30947)
2016(16397)
2015(17894)
2014(17108)
2013(16958)
2012(15107)
2011(13278)
2010(13395)
2009(12851)
2008(12533)
2007(11047)
2006(9830)
2005(8978)
作者
(45321)
(37992)
(37629)
(35361)
(24175)
(17940)
(17042)
(14566)
(14300)
(13546)
(12782)
(12716)
(12056)
(11956)
(11700)
(11497)
(11447)
(11316)
(11180)
(10762)
(9442)
(9222)
(9123)
(8843)
(8664)
(8481)
(8349)
(8346)
(7664)
(7618)
学科
(82208)
(76001)
企业(76001)
管理(66579)
(66174)
经济(66086)
业经(28105)
方法(27070)
(25510)
(24596)
(19596)
财务(19580)
财务管理(19560)
数学(18757)
数学方法(18578)
企业财务(18502)
农业(18338)
技术(17765)
中国(16300)
(15720)
(14418)
理论(13964)
(13946)
(13874)
(13116)
贸易(13107)
(12773)
企业经济(12456)
经营(12398)
技术管理(11922)
机构
学院(230485)
大学(223458)
管理(95507)
(94816)
经济(92941)
理学(81801)
理学院(81075)
管理学(80053)
管理学院(79632)
研究(70033)
中国(56255)
(46042)
(45171)
科学(41804)
(39991)
(36082)
财经(35422)
(34666)
业大(33154)
中心(32885)
(32175)
农业(31688)
研究所(31031)
(28653)
北京(28008)
经济学(27730)
商学(27102)
商学院(26845)
(26126)
财经大学(25986)
基金
项目(151814)
科学(121712)
研究(113674)
基金(111007)
(96135)
国家(95208)
科学基金(83862)
社会(73777)
社会科(69912)
社会科学(69892)
(61168)
基金项目(58517)
自然(53658)
自然科(52510)
自然科学(52494)
自然科学基金(51639)
教育(50611)
(49587)
编号(47192)
资助(43632)
成果(37353)
(36759)
(35896)
重点(33569)
(33126)
(32683)
创新(32592)
国家社会(30548)
课题(30513)
项目编号(30497)
期刊
(111282)
经济(111282)
研究(64161)
中国(45006)
管理(40927)
(39058)
(38119)
学报(31998)
科学(31515)
农业(26420)
大学(24715)
学学(23328)
业经(21966)
技术(21602)
教育(20837)
(20004)
金融(20004)
财经(17732)
经济研究(17638)
(16403)
(15525)
问题(13700)
图书(13601)
技术经济(13353)
现代(12377)
财会(12223)
商业(12024)
(11585)
世界(11084)
科技(10751)
共检索到346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赤平  彭仲耀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服务外包兼取市场合约与企业内部合约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促进发包商与承包商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因而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在此基础上,分析服务外包中隐性知识转移的路径和微观机理以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房雅婷  王子龙  
深入分析“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行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重点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影响,并给出提升企业知识转移效率的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发送企业知识存量、接收企业知识存量以及转移知识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速率不断提高;知识转移关系网络密度和“双循环”政策支持力度对知识转移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过高或过低的转移媒介均会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包凤耐  彭正银  
企业关系资本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网络环境背景下企业关系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本文从信任、承诺与专用性投资三个维度考量企业关系资本,考查了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模式,以及企业网络能力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企业关系资本对组织间知识转移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同时高网络能力下,企业关系资本的绩效价值得到提升,对知识传播与吸收的促进作用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蕙馨  李贞  
随着集群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转移角度研究集群内的企业成长成为一个更为深入的视角。通过综合分析集群内知识转移主体、转移内容、转移情景、转移途径和转移对象五要素对企业知识增量的影响过程,弄清集群内知识转移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蕙馨  李贞  
在企业知识观下,企业成长可以被界定为企业在已有知识存量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不断增加知识和提高知识质量的过程。因此,集群企业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依据集群内知识转移主体的性质把集群内知识转移分为集群和企业两个层次。集群内的显性知识主要通过集群层的支持性机构进行转移,而隐性知识主要通过集群内组织间和个体间的频繁接触进行转移。通过集群内知识转移情境分析得出结论:集群企业通过控制与知识转移主体间愿望差异、关系(类型、强度、持久度)和知识势差,可以实现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正安  钟素芳  
按照企业知识理论,知识决定企业能力,而外部知识转移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知识状态"。通过引入网络嵌入因素,探讨了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的特殊性及相关操作。研究发现,国际代工企业所嵌入的网络,具有"双重网络"与"俘获型网络"两大突出特征。受这两大特征的影响,与一般企业比较,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模型也是特殊的,其特殊性在"知识源"和"知识转移界面"两个部分都具有显著表现。进一步分析,由于知识转移模型的特殊性,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在具体操作上,也应有相应的特殊安排,如"变内部化代工为专业化代工""、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等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根明  张曼宁  
基于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并验证知识转移在联盟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从而阐释联盟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国内16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发现联盟管理能力中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关系能力均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知识转移在关系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殷婧钰  李柏洲  苏屹  尹士  
构建共享心智模式、知识转移绩效及企业双元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354份有效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多元层次回归深入分析共享心智模式与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任务式共享心智模式和协作式共享心智模式对探索性创新与利用性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移绩效对探索性创新与利用性创新也呈现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知识转移绩效在任务式共享心智模式与探索性创新、利用性创新之间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知识转移绩效在协作式共享心智模式与两种创新之间也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成果在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企业如何提高双元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英  张同建  李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关键性策略。从知识理论的视角来看,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就是合作各方知识创造的过程。知识转移是产学研知识管理的基础性行为,分为企业、团队和个体3个层面。企业视角下产学研知识转移机理的解析不仅构建了完整的产学研知识转移体系,也为产学研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又为产学研知识理论转换为具体的企业职能管理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文兵  
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企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即怎样有效地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知识,怎样低成本地利用新知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国玮  左阿琼  
企业大学是能够实现知识转移的重要组织。本文根据企业大学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探讨企业的知识转移,构建了企业大学的知识螺旋交互模型,然后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举证企业大学与传统企业各自管理下的知识转移的不同,以论证企业大学在知识转移方面的优势,最后为企业大学的知识转移提供了4点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欧阳智  苏秦  
基于企业的关系视角,讨论了企业选择知识流程外包的可能动机。具体而言,在控制服务成本差的背景下,考虑企业间协同合作产生的关系租金与知识传递的信息粘性对企业选择外包策略进行分析。区别于传统基于服务成本差的外包策略,结论指出由于存在信息粘性的影响,服务提供商仅仅具有较高信息处理能力是不能保证企业选择外包。同时指出,即使当服务提供商不具有任何成本优势,基于合作战略的高关系租金也能成为企业选择知识流程外包的又一动机。通过将成本优势和关系优势进行比较,我们指出两类优势对于企业的外包绩效具有互补性,对于企业进行知识流程外包的决策具有替代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晓霞  李庆杨  
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集群内企业已成为一个更深入的视角。在综述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转移相关变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指出了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的途径及政府在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集群中心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向楠  张立明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定量的阶段性总结,并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知识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信任水平、关系强度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模糊性和文化距离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企业间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在中西方背景下,知识模糊性、企业规模、信任水平、关系强度、文化距离、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差异不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果  齐二石  
为了最优化存在知识流失风险的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分析了受双方信任程度影响的知识发送方风险态度披露决策和知识接收方信息处理决策,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探讨了政府应如何促进知识转移效果最优,并用算例验证了结论。研究表明风险厌恶方和知识接收方会积极最优化知识转移效果;风险厌恶方期望收益比风险偏好方高时,知识转移效果较易最优化;政府应制定政策调整知识发送方索要的赔偿金及监督成本,促进知识转移效果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