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5)
- 2023(11567)
- 2022(10273)
- 2021(9802)
- 2020(8242)
- 2019(19386)
- 2018(19599)
- 2017(38025)
- 2016(20708)
- 2015(23597)
- 2014(23547)
- 2013(23131)
- 2012(20813)
- 2011(18645)
- 2010(18770)
- 2009(16981)
- 2008(16356)
- 2007(14220)
- 2006(12265)
- 2005(10432)
- 学科
- 济(81210)
- 经济(81126)
- 管理(60336)
- 业(56665)
- 企(48119)
- 企业(48119)
- 方法(41725)
- 数学(36225)
- 数学方法(35554)
- 农(21043)
- 中国(19818)
- 财(18610)
- 学(18500)
- 业经(18026)
- 理论(16125)
- 地方(15959)
- 农业(14304)
- 技术(14076)
- 和(13935)
- 贸(13552)
- 贸易(13545)
- 易(13155)
- 制(12656)
- 环境(12385)
- 务(11844)
- 划(11806)
- 财务(11769)
- 财务管理(11746)
- 企业财务(11067)
- 教育(11013)
- 机构
- 学院(289388)
- 大学(289074)
- 管理(120007)
- 济(108414)
- 经济(105929)
- 理学(105165)
- 理学院(104040)
- 管理学(101870)
- 管理学院(101371)
- 研究(90329)
- 中国(64869)
- 京(61188)
- 科学(58881)
- 财(47627)
- 所(44747)
- 业大(44492)
- 农(44045)
- 研究所(41243)
- 中心(41112)
- 江(40420)
- 财经(39032)
- 范(38566)
- 北京(38255)
- 师范(38237)
- 经(35415)
- 农业(34555)
- 州(33703)
- 院(32871)
- 技术(32128)
- 经济学(31265)
- 基金
- 项目(205461)
- 科学(161641)
- 研究(149907)
- 基金(148141)
- 家(128707)
- 国家(127638)
- 科学基金(110582)
- 社会(91925)
- 社会科(87104)
- 社会科学(87075)
- 省(81818)
- 基金项目(79198)
- 自然(73852)
- 自然科(72194)
- 自然科学(72180)
- 自然科学基金(70819)
- 教育(70203)
- 划(68424)
- 编号(62566)
- 资助(61751)
- 成果(50204)
- 重点(45522)
- 部(44377)
- 创(43093)
- 发(42772)
- 课题(42666)
- 创新(39986)
- 科研(39199)
- 项目编号(38832)
- 教育部(38180)
- 期刊
- 济(112330)
- 经济(112330)
- 研究(79292)
- 中国(50996)
- 学报(45160)
- 管理(42981)
- 科学(42107)
- 农(39575)
- 教育(35642)
- 财(34566)
- 大学(33917)
- 学学(31826)
- 农业(28051)
- 技术(27489)
- 业经(19463)
- 融(19282)
- 金融(19282)
- 经济研究(17799)
- 财经(17585)
- 图书(17341)
- 科技(15107)
- 经(14861)
- 业(14502)
- 技术经济(14409)
- 问题(14385)
- 理论(14351)
- 统计(13645)
- 实践(13429)
- 践(13429)
- 情报(13120)
共检索到400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斌
文章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网络理论,基于理论推演和仿真模型,对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存量演化机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知识网络中知识根植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提出相关命题,采用Matlab仿真分析方法,得出知识根植性负向影响知识转移存量,知识开放性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存量的基本结论。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知识根植性和开放性的不同组合,在特征路径长度、聚集度和密度的调节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沿着两条非线性路径演化。为此,我国企业要积极建立知识网络,提高知识的开放性,减少知识根植性,注重核心龙头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之间开展交流和沟通,以期实现提升知识转移存量水平,加快知识转移存量的获取,从而推动知识网络转型升级的目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文章运用生态学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通过趋同模型假设,构建了基于网络结构的知识转移存量演化机理模型。认为在驱动力、嵌合度和转移能力趋同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发生变化。得出了知识转移存量是按照知识源驱动趋同、知识源与受体均衡趋同和受体驱动趋同3个阶段不断演化的结论。
关键词:
知识网络 趋同效应 知识转移 演化机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款 刘国新
从科研任务、团队成员、团队环境及团队氛围四个方面分析了科研团队内部粘滞知识的形成,建立了知识转移模型,模型描述了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随成员间交流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利用MATLAB对矩阵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团队成员的稳定性是实现团队内部高效知识转移的前提;成员间的知识交流需要达到一定的次数才能实现高效的知识转移;将专家引进团队有利于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团队内部知识转移。
关键词:
科研团队 粘滞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那一沙 李从东
探讨了知识管理和需求工程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其中的知识转移和需求管理,并对需求管理主体的知识势能及特点进行界定,得出需求工程的成功取决于需求管理过程良好的知识转移,最后给出适用于需求管理的知识转移模型。
关键词:
需求工程 需求管理 知识转移 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波
基于系统与控制理论,通过分析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及知识转移对各主体知识存量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和行为演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转移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的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对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演化过程进行拟合,揭示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特性及机理,为组织制定知识转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构建与运行为研究组织间知识转移机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红霞 生帆 谭凌峰 马鸿佳
[目的/意义]文章综合探讨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整合不同层次知识转移研究,并基于能力视角建立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方法/过程]界定了知识内涵,阐述了知识分类及知识转移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不同层次上的知识转移过程,提出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并从能力视角出发,依据能力对知识转移各过程的影响,构建基于能力视角的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对知识转移基本模型进行全面拓展,基于能力视角的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表明组织需要在知识转移不同过程中重视相关能力的构建与提升,通过协调能力与不同层次上知识转移过程,提升知识转移效果。
关键词:
知识转移 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楚岩枫 郝鹏飞
针对开放式创新下合作型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关系较以往有所不同,研究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行为和策略。依据发包方和接包方所采用的不同策略构建二者的收益矩阵,并建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包方和接包方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接包方和发包方的知识转移策略选择与二者的收益比例密切相关,当二者的知识转移收益比例的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时,其演化稳定策略也随之变化;进而分析转移成本、知识投入以及合作研发能力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并针对知识转移中发包方或者接包方的"搭便车"行为,分析在加入激励机制情形下所呈现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验证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洁 刘思峰 施琴芬
本文引入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知识转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构造了知识熵的数学模型,指出任何企业都会伴随有效知识的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知识熵 知识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洪明 王晓玲 吴溯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IJV的知识转移与整合(KTI)的影响因素,即IJV与其母公司之间的资源依赖(RD)以及IJV组织内部软性影响因素——分享愿景(SV)和管理承诺(MC)。并以华南地区96家IJV为样本,用一个整合的结构方程模型——ReVCoTI模型来实证研究这3个变量对IJVKTI的影响路径和机理,结果证实并表明了影响路径是资源依赖→分享愿景→管理承诺→知识转移与整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微 刘毅洲 卢国强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下,厘清企业知识社区的结构体系特征,实现企业知识存量的实时监测,对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分析企业知识社区知识存量的热力学特征,基于热力学视角分析知识存量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企业知识社区知识存量的实时测度模型,以“天”为时间切片,实现企业知识社区知识存量的实时监测。[结果/结论]提出一种以企业知识社区为主体的知识存量测度模型,实现密闭环境下的知识存量测度,防止知识鸿沟的形成,为后续企业知识孪生研究和知识风险评估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郗玉娟 谢静思
[目的 /意义]以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解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库的知识如何转移到企业层面并被企业整合与利用。[方法 /过程]通过对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回顾,以区域知识库为起点,根据知识流动决策过程和组织学习过程,构建基于区域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过程。该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区域知识库为知识源,即实现知识资源的聚集。同时,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知识流动,实现知识从区域知识库层面到企业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力 聂鸣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从产学合作机构的视角提炼出促成知识转移的因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为寻找促成产学之间知识转移的措施提供依据,同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红军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中隐藏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合理的评量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咨询团队知识溢出,于是构建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评量模型,并对模型中涉及诸要素进行剖析,最后给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使产生于咨询馆员个体的新知识转移进入到咨询团队系统知识集合中来促进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效果。
关键词:
图书馆 咨询团队 知识转移 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同健 胡亚会
知识资本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资本功能性作用的主要手段,而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内容。激励机制的设计是知识转移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知识转化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具有天然的拟合性。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拟合模型的均衡解不是知识转移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知识转入方可以充分利用知识转出方的非理性的互惠性偏好来获取更大的知识转移价值,从而实现组织或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方式的改进和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晨琛 牛冲槐
文章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了人才聚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随机阈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揭示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得出两个结论:人才聚集网络中信息网、关系网的相互作用影响知识转移的速度;人才聚集网络的网络结构影响知识转移的质量。这对深入研究人才聚集下知识转移的最佳路径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人才聚集网络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