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1)
2023(4835)
2022(3718)
2021(3757)
2020(3134)
2019(7382)
2018(7705)
2017(12932)
2016(7778)
2015(8890)
2014(8924)
2013(8272)
2012(7604)
2011(7142)
2010(7605)
2009(7180)
2008(7114)
2007(6362)
2006(6171)
2005(5895)
作者
(19852)
(16469)
(16345)
(16080)
(10744)
(7823)
(7719)
(6436)
(6418)
(6026)
(5718)
(5574)
(5511)
(5502)
(5222)
(5040)
(4898)
(4862)
(4859)
(4824)
(4656)
(4105)
(4014)
(3981)
(3972)
(3949)
(3830)
(3782)
(3411)
(3337)
学科
(23460)
经济(23402)
管理(22135)
(17540)
(17034)
企业(17034)
(10703)
中国(10110)
教育(9417)
业经(8226)
(8030)
理论(7357)
(7174)
(7109)
(6964)
体制(6394)
方法(6233)
(6051)
银行(6041)
教学(5897)
(5840)
(5324)
(5149)
技术(5032)
地方(4880)
(4782)
金融(4782)
(4777)
制度(4776)
工作(4698)
机构
大学(104700)
学院(96575)
研究(37051)
管理(35731)
(34927)
经济(33887)
理学(29033)
理学院(28649)
中国(28520)
管理学(28119)
管理学院(27892)
(23342)
(20468)
科学(20379)
(18623)
(17974)
(17929)
师范(17845)
中心(17275)
教育(16133)
研究所(15760)
北京(15350)
师范大学(14487)
财经(14271)
(14227)
(14141)
(13385)
(12872)
(11907)
业大(11669)
基金
项目(56621)
研究(47349)
科学(45126)
基金(39116)
(32835)
国家(32468)
社会(28798)
科学基金(27984)
社会科(27019)
社会科学(27008)
教育(24566)
(22076)
成果(21226)
编号(21211)
基金项目(19787)
(19098)
自然(16189)
自然科(15818)
自然科学(15814)
自然科学基金(15529)
课题(15488)
资助(15099)
项目编号(13713)
大学(13378)
(13332)
(13006)
重点(12764)
(12578)
(12301)
规划(12092)
期刊
(47810)
经济(47810)
研究(41154)
中国(32404)
教育(30779)
(16634)
管理(15893)
学报(14360)
(13683)
(12885)
金融(12885)
科学(12637)
大学(12633)
图书(11352)
学学(9475)
技术(8563)
书馆(8372)
图书馆(8372)
农业(8220)
财经(7685)
业经(7367)
(6786)
经济研究(6671)
职业(6419)
高等(6296)
(5986)
论坛(5986)
问题(5835)
情报(5520)
理论(5399)
共检索到180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醒  顾建民  
自大学组织诞生以来,知识演进经历了古代知识型、近代知识型以及现代知识型三个阶段。知识转型包容式的发展进路影响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路径,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点状式组织、树状式组织、矩阵式组织的发展变迁,其组织形态和职能不断丰富,组织结构也从封闭分立走向开放。再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包容式发展的变革路径,对于理性推进当下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颖晖   刘涵滨   王慧聪   廖锌超  
兴起于法国的企业教席,是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新现象。作为脱胎于传统讲座的新基层学术组织,它的突破表现在:组织理念从“自由探索”转变为“服务需求”、组织形式从“封闭”的常态化走向“开放”的非常态化、组织的学术质量控制从“同行评议”拓展到“外行参与”。探其根本,知识转型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在机理,企业教席的诸点突破是知识转型趋势下的历史必然。企业教席对当前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启示,一是要加快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体使命;二是要构建开放灵活的非常态化组织形式;三是要形塑以服务需求为基准的质量控制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晓齐等在《教育研究》第3期撰文指出,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单位"一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国家组织社会成员进行生产的场所,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成员全面依赖于国家的福利组织。长期以来,我国大学都无一例外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基层学术组织也深深受到单位制度的影响,其运行模式在很多方面也难逃单位组织的逻辑。首先是功能合一性。这些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不仅仅是教学组织或科研组织,也是基层行政组织。其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基层学术组织仍然承担着类似于福利组织的一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洁   潘懋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玉光  潘奇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科概念的解析提出学科的两种认知,即基于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学科认知和基于知识创造、问题解决的学科认知,并梳理了两种学科认知与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学科分类、学科建设规律和学科发展的内在矛盾在大学学术组织变革中的作用,总结大学学术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学科逻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国育  
随着现代大学治理制度的建立,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显得非常必要,而大学的财务转型和组织变革也势在必行。文章从大学财务治理与财务组织的"二元责任"入手,揭示了四川地方高校财务组织设置现状,透析了地方高校财务组织面临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大学财务组织结构转型路径;然后以流程变革和信息价值为主线分析了大学业务财务结构融合问题;最后探究了大学财务组织架构设想,即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基础,建立契约制度建设中心、资源配置中心、财务运营分析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内部管控中心的组织架构设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建国  韩喜运  
文章就知识组织的起源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目标和内容 ,并就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王丽媛  
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大学治理模式具有中央集权和学术团体"双重集权"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改革深刻影响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行政和组织模式,新的预算组织法、大学自治法、大学合并等政策及措施都进一步加强了校长责任制、绩效、质量等理念,削弱了传统上的学科组织逻辑。虽然法国大学变革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受到同质性的质疑,但穆斯兰等学者的结论仍是支持本土化模式的探索与建构。全球化的未来并不明朗,大学在追求国际能见度的同时,更应该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并更多地承担国家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桂荣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是大学组织因发起变革、组织变革、确保变革顺利进行以及巩固变革成果所发生的价值总和,其属性表现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成本、以间接成本为主、基本属于交易成本性质、是一种不断追加的边际成本、具有与收益的动态对称性、与正常的学校管理成本相融、是一种自然变革进程中的成本。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影响着变革动机的形成、变革方式的选择、变革过程的推进和变革绩效的评价。大学组织变革之所以有成本发生是因为大学组织变革过程的生产性,变革主体的经济理性,变革资产的专用性,变革信息的不完全性,变革路径的依赖性和变革权力结构的失衡性。在具体大学组织变革实践中,为追求变革成本最小化,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控制策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桂荣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核算影响着大学组织变革的动机形成、路径选择、过程推进、管理质量和绩效评价。作业成本法是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基本内核的一种成本计量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大学组织变革成本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业成本法对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核算的适用性。根据作业成本法,可将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分解为直接资源成本和间接资源成本。前者为变革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加以计量;后者为变革作业成本,具体通过认知成本、发动成本、设计成本、实施成本、完善成本五个作业成本池进行归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扈映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为例,对历时20余年的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作为一场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推广体制的弊端,原本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进行的改革,在不少地方导致基层推广机构的推广职能不同程度弱化,逐渐演变为乡镇政府事实上的行政职能部门,反而加剧了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矛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相乐  
大学特色是大学本质的反映,是大学特有的品质和风貌。大学特色伴随大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大学的发展而发展。根据大学特色产生、演进的历史实践,大学特色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学特色的形成是大学本质的具体外化,是大学对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回应,是大学理念引导下的实践建构,也依赖于大学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子华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职能,对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目前,高校基层学术组织面临权限虚化,职能定位不清,组织过于分化的困境。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之路需从自主权重获,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员素质,规范组织构建等方面进行,真正选择契合的并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景涛  萧功秦  刘芳正  
近代以来上海社会经济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社会秩序难以为继,迫使社会群体做出必要的回应,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徽州茶商在上海的活动因徽茶出口而兴,形成了服务出口兼内销的经营特点。容身于急速发展变迁中的上海社会,徽州茶商开始逐渐从传统延续的经营模式向近代经营模式转变,转变的同时传统因素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与近代因素交互为用成就了徽州茶商。上海茶叶市场上颇具规模的徽州茶商的继续发展,印证了这次转变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阳  
通过追溯美国制度化技术教育的演进历程,初步厘清美国技术教育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技术教育孕育期、探索期、转变期、发展期。每一阶段均呈现为不同的技术教育范式,即手工训练、手工艺教育、美工教育、工艺教育以及当代技术素养教育范式。文章分析了美国技术教育的起源和历史背景,阐述了技术教育的发展脉络,揭示了技术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认同的历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