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8)
2023(13117)
2022(11447)
2021(10670)
2020(9087)
2019(20639)
2018(20425)
2017(39376)
2016(21609)
2015(24150)
2014(23736)
2013(23615)
2012(21433)
2011(19273)
2010(19006)
2009(17145)
2008(16567)
2007(14253)
2006(12358)
2005(10433)
作者
(63680)
(53053)
(52525)
(49677)
(33469)
(25617)
(23690)
(20891)
(20057)
(18490)
(17934)
(17794)
(16734)
(16547)
(16317)
(16143)
(16057)
(15849)
(15069)
(14927)
(13475)
(12800)
(12762)
(12025)
(11866)
(11823)
(11655)
(11520)
(10713)
(10593)
学科
(83428)
经济(83341)
管理(63485)
(60995)
(51119)
企业(51119)
方法(40048)
数学(34614)
数学方法(34260)
(22397)
(22352)
中国(20050)
(19343)
业经(18781)
地方(16028)
技术(15825)
(15552)
贸易(15546)
农业(15434)
(15066)
(13902)
理论(13847)
(13744)
(13529)
财务(13463)
财务管理(13446)
环境(13000)
企业财务(12747)
(12465)
(10917)
机构
大学(304326)
学院(302394)
管理(123420)
(116069)
经济(113552)
理学(108732)
理学院(107577)
管理学(105692)
管理学院(105192)
研究(99296)
中国(69996)
科学(65347)
(63960)
(55753)
(51594)
业大(51396)
(50117)
研究所(46455)
中心(44445)
农业(44100)
财经(42235)
(41911)
北京(39601)
(38616)
(38543)
师范(38127)
(35931)
(34451)
经济学(33513)
技术(32213)
基金
项目(218778)
科学(170771)
基金(158640)
研究(154463)
(140740)
国家(139583)
科学基金(119100)
社会(96360)
社会科(91343)
社会科学(91319)
(86118)
基金项目(85759)
自然(80256)
自然科(78378)
自然科学(78354)
自然科学基金(76960)
(72919)
教育(70623)
资助(64487)
编号(62683)
成果(49305)
重点(48712)
(47338)
(46384)
(45772)
创新(43216)
科研(42417)
课题(42281)
计划(41408)
教育部(40150)
期刊
(118594)
经济(118594)
研究(83105)
学报(55317)
中国(51825)
(49517)
科学(47914)
管理(42053)
大学(40492)
学学(38433)
(37059)
农业(34326)
教育(31345)
技术(24564)
业经(20485)
(20286)
金融(20286)
财经(19236)
经济研究(18997)
(17430)
科技(17046)
(16299)
图书(16070)
问题(15702)
业大(15030)
(14949)
理论(14311)
技术经济(14255)
实践(13308)
(13308)
共检索到41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视角,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距离、吸收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深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负向影响作用,知识宽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作用,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组织学习在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间起调节作用,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利于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视角,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距离、吸收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深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负向影响作用,知识宽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作用,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组织学习在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间起调节作用,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利于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璐  杨蕙馨  
跨国并购是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模式。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的迅速增长,从制度距离层面对跨国并购整合效果与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热点。然而,不同学者对制度距离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不同结论,其作用机制与效果仍待进一步探究。以中国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60起跨国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以样本企业并购事件发生前后两年总资产收益率变化为因变量,通过剖析制度距离不同层面及并购母公司国际经验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明确了制度距离不同维度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路径与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厚宾  王蔷瑞  
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2011~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创新绩效的影响,考察了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互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吸收能力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跨国并购的资源获取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光华  梁嘉明  杨国梁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传盛  陈传明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芝玲  和金生  张丽杰  
知识结合是联结知识吸收能力四大要素的桥梁,知识结合决定了企业知识吸收的效果。文章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知识结合的特点,并由此提出了促进知识结合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知识结合度从而有效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兵  
组织保持对外部知识的开放和不断吸收的能力对组织或企业获取内部独特的资源至关重要。知识吸收能力已逐渐成为组织战略潜在能力的标志。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特征是其多层次性,分析层面从个体、组织内经营单位、组织、组织间到国家。由于对知识吸收能力理解的不同,已有研究呈现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和测量的差异。组织知识吸收能力受组织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表明组织可以从组织内外部因素来提升和加强知识吸收能力,也说明了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层次与维度、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绩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霞  何健文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钧霆  张欣童  佟继英  
文化距离可以衡量国际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差异,即两国之间在顾客偏好、竞争类型和商业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其在技术转移及跨国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2—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影响机制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亚洲样本和非亚洲样本、高收入样本和低收入样本之间均存在差异性;以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及贸易开放度为代表的吸收能力,对文化距离的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缩小文化距离、实施内涵式出口导向升级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顺  杨昆  
以企业知识理论为基础,从吸收能力这一视角出发,剖析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经典文献,对外部社会互动、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内部社会互动、基于情感的信任和共同愿景与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并对知识应用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阐述;构建概念模型,并采用469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识别,外部社会互动、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获取,内部社会互动抑制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共同愿景促进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促进知识应用,知识识别促进知识获取,知识获取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应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兴琦   孙凯新   李诗瑶  
在梳理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高层梯队理论,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及机制,并将高管学术背景和政府创新补贴作为调节变量纳入研究框架。实证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显著促进作用;当企业具有学术背景的高管比例较高时,这一效应更加显著;高水平政府创新补贴同样能够增强这一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对其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知识吸收能力,提升自身对环境变化感知的敏锐性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艺  龙明莲  朱桂龙  
以嵌入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学研机构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来对产学研合作网络是否有利于学研机构科研团队提升学术绩效这个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学研机构科研团队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以及网络规模对其学术绩效均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这种倒"U"型影响受到学研机构科研团队与企业之间知识距离的负面调节。研究结论对学研机构在建设"双一流"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合理妥善处理与产业界所建立的合作网络关系来提升自身学术绩效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