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9)
- 2023(4598)
- 2022(3826)
- 2021(3640)
- 2020(3114)
- 2019(7036)
- 2018(6806)
- 2017(13555)
- 2016(7448)
- 2015(7894)
- 2014(7894)
- 2013(7902)
- 2012(7282)
- 2011(6680)
- 2010(6682)
- 2009(6022)
- 2008(6125)
- 2007(5565)
- 2006(4893)
- 2005(4633)
- 学科
- 济(32059)
- 经济(32037)
- 业(25966)
- 管理(25126)
- 企(22761)
- 企业(22761)
- 方法(15738)
- 数学(13438)
- 数学方法(13312)
- 财(9908)
- 学(8377)
- 制(8163)
- 中国(7970)
- 农(7866)
- 务(7254)
- 财务(7249)
- 业经(7240)
- 财务管理(7239)
- 企业财务(7080)
- 银(6542)
- 银行(6528)
- 技术(6364)
- 行(6206)
- 融(6201)
- 金融(6201)
- 体(5777)
- 理论(5777)
- 策(5582)
- 结构(5536)
- 农业(5350)
- 机构
- 大学(112202)
- 学院(109916)
- 济(47147)
- 经济(46289)
- 管理(43990)
- 理学(38291)
- 理学院(37861)
- 管理学(37279)
- 管理学院(37056)
- 研究(36802)
- 中国(27945)
- 京(22898)
- 科学(22651)
- 财(22429)
- 农(19496)
- 所(18768)
- 财经(18462)
- 研究所(17267)
- 经(16904)
- 业大(16668)
- 中心(16440)
- 江(16279)
- 经济学(15476)
- 农业(15354)
- 财经大学(14091)
- 经济学院(14006)
- 北京(13936)
- 范(13417)
- 师范(13218)
- 院(12969)
- 基金
- 项目(75276)
- 科学(60755)
- 基金(57788)
- 研究(51919)
- 家(51289)
- 国家(50918)
- 科学基金(44067)
- 社会(35353)
- 社会科(33757)
- 社会科学(33748)
- 基金项目(30686)
- 自然(29144)
- 自然科(28532)
- 自然科学(28522)
- 省(28172)
- 自然科学基金(28086)
- 划(24069)
- 教育(23787)
- 资助(23703)
- 编号(19159)
- 部(17356)
- 重点(17001)
- 创(16101)
- 成果(15982)
- 国家社会(15536)
- 发(15297)
- 创新(15102)
- 教育部(15077)
- 性(14717)
- 科研(14695)
共检索到158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太平 张鸿昭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方豪 樊仲琛
本文研究在中国全面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禀赋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结构转型的机制。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建立如下特征事实:1982—2005年间,(1)中国低学历有效劳动力相对增多;(2)技术可转换性越高的产业,高学历密集度降低越多,相对就业规模增加越多。由此,本文通过一个新结构经济学模型,提出“禀赋结构匹配的技术调整”:技术可转换性高的产业朝禀赋结构变化的方向降低高学历密集度,增加使用丰裕的低学历劳动力,从而扩大规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荣荣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人力资本价值对企业的依赖程度,企业的人力资本可以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个人占优的准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企业占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企业人员的报酬结构在空间上可以分为:高变动报酬,一般变动报酬和低变动报酬;而在时间上可以分为超期报酬,一般报酬和延期报酬。不同角度的报酬结构类型与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相匹配,由此可以决定不同企业人员合理的报酬结构类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文波 李坤望 王永进
本文基于劳动力技能匹配的视角,讨论了国家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在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下,首先分析了封闭条件下不同技能劳动力在不同替代弹性部门的均衡配置条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开放条件下两国因人力资本结构不同而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异,并进一步推广至多国情形。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差异并不能单独决定比较优势,还需要考虑替代弹性不同的部门对于劳动力技能匹配的要求,替代弹性高的部门要求技能差异大的劳动力搭配进行生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分布偏向于某部门特定技能范围的国家在该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技能匹配 比较优势 超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人力资本结构研究"课题组
关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匹配与协调,现有研究大多处于定性分析或局部的经验观察。本文在系统解析两者的匹配协调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耦合协调"的理论,测算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两种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度,并考察了这种匹配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协调对经济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十分稳健。因此,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有效积累,不仅仅是两者数量上的增加,同时还要关注两者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匹配和均衡。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匹配协调 经济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岩 曾国平 曹跃群
文章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回归,测算出了1995—2013年中国各省级单位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995年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最优比例存在着持续高企的趋势,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样本期内,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匹配程度并不理想。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始终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则经历了由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过剩到物质资本存量相对过剩的演变历程。且近年来,这种资本存量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虽然目前中国绝大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匹配度 时空演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岩 曾国平 曹跃群
文章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回归,测算出了1995—2013年中国各省级单位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995年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最优比例存在着持续高企的趋势,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样本期内,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匹配程度并不理想。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始终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则经历了由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过剩到物质资本存量相对过剩的演变历程。且近年来,这种资本存量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虽然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份仍然处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短缺的状态,但各省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相对于最优比例的偏离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差异,总体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梯次降低的态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匹配度 时空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蓉 黄桂田
文章利用2005—2019年制造业分省份分行业的数据,通过构造“人力资本-制造业”结构匹配度指标体系,从结构匹配的视角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人力资本-制造业”结构匹配度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带来了高素质人才供给与需求匹配度的提高,进而有效促进了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人力资本-制造业”结构匹配度则发挥遮掩效应,当偏离“最优匹配度”时,过高的人力资本结构可能意味着人才的浪费与效率的损失。因此应重视人力资本结构与制造业发展的同步优化与适配,并关注不同制造业行业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差异化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扶涛 王方方 薛勇军
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升级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举措,这就要求进一步发挥我国高质量人力资本对制造业产业升级支持和推动作用。文章运用我国2000—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匹配度模型分析我国人力资本与制造业升级匹配效应,结果发现,匹配度总体水平较低,但提升态势明显,并呈现出阶段非对称性特征。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制造业升级 匹配度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解释了中国人力资本规模大幅度提升,而自主创新迟滞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错配是导致自主创新受阻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的匹配程度可以引致与要素稀缺(丰裕)类似轨迹的偏向型技术进步方向;基于OLS估计和分位数估计发现,提高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的匹配程度既可以引致技术进步是资本偏向型的,还可以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力要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华 丁宇刚
本文采用我国44家财产保险公司2008年到2015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度量,并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人力资本结构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同时考察这种影响是否会随财险公司规模变化而发生结构性变化,最后采用样本分组的方式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人力资本结构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效果会随公司规模变化而发生结构性改变。提高员工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员工年龄结构年轻化有利于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但对不同规模的财险公司的提升效果不一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福荣 陶跃良
本文深入探讨了异质人力资本,即企业家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路径的各个阶段(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企业应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断优化自身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卫东
产业结构转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质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转化的基础,决定了产业结构转化的速度、方向和效果。在数量、结构和类型上,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不匹配,是造成失业增加、经济波动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较低,并且低层次人力资本占有很大比重,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也不平衡,所以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大限制。这妨碍了各种要素生产力的充分发挥,制约了技术进步以及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差异,由此产生了结构性失业,阻碍了经济增长,扩大了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春凯 许珍珍
推动全国劳动力市场统一和提升劳动力就业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就业中劳动力人力资本供给与产业结构需求间匹配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互联网促进了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2)互联网通过促进人口跨区域流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3)互联网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突破门槛后劳动力池效应更加明显,互联网的促进作用明显跃升;(4)随着互联网发展阶段的递进,互联网网络溢出效应的增强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东中部地区互联网的劳动力就业匹配效应最为明显,西部地区尚不突出。因此,应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就业信息平台以及强化互联网与农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就业匹配效率,助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
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人力资本角度构建人力资本结构与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之间的匹配模型,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指出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大力开发自身的专业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