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6)
- 2023(11505)
- 2022(9548)
- 2021(8624)
- 2020(7409)
- 2019(16623)
- 2018(16175)
- 2017(31446)
- 2016(17058)
- 2015(18783)
- 2014(18982)
- 2013(18836)
- 2012(17120)
- 2011(15348)
- 2010(15675)
- 2009(14896)
- 2008(15464)
- 2007(14244)
- 2006(12566)
- 2005(11824)
- 学科
- 企(83234)
- 企业(83234)
- 业(80945)
- 管理(77794)
- 济(67167)
- 经济(67033)
- 财(31859)
- 方法(31511)
- 务(23912)
- 财务(23889)
- 财务管理(23846)
- 业经(23455)
- 制(23236)
- 数学(22983)
- 企业财务(22802)
- 数学方法(22758)
- 技术(17637)
- 体(16916)
- 划(15403)
- 中国(15260)
- 体制(15166)
- 银(14630)
- 银行(14595)
- 理论(14353)
- 和(14288)
- 策(14199)
- 学(13841)
- 行(13804)
- 融(13225)
- 金融(13223)
- 机构
- 大学(252106)
- 学院(251325)
- 济(103238)
- 管理(101590)
- 经济(101092)
- 理学(86168)
- 理学院(85324)
- 管理学(84226)
- 管理学院(83752)
- 研究(81218)
- 中国(66134)
- 财(56845)
- 京(52834)
- 科学(48211)
- 财经(43526)
- 所(41597)
- 江(40446)
- 经(39389)
- 农(39286)
- 中心(37554)
- 研究所(37054)
- 业大(35351)
- 北京(32711)
- 财经大学(32462)
- 经济学(31764)
- 州(31225)
- 农业(31038)
- 院(29591)
- 商学(29564)
- 商学院(29296)
- 基金
- 项目(162111)
- 科学(129708)
- 基金(121773)
- 研究(114907)
- 家(107008)
- 国家(106102)
- 科学基金(92490)
- 社会(75221)
- 社会科(71481)
- 社会科学(71464)
- 基金项目(63731)
- 省(62383)
- 自然(61662)
- 自然科(60306)
- 自然科学(60282)
- 自然科学基金(59337)
- 划(52633)
- 教育(52533)
- 资助(49783)
- 编号(43970)
- 部(36662)
- 成果(36626)
- 重点(36459)
- 创(35887)
- 制(35166)
- 创新(33555)
- 业(33549)
- 发(32172)
- 教育部(31885)
- 国家社会(31858)
- 期刊
- 济(117150)
- 经济(117150)
- 研究(73842)
- 中国(52158)
- 财(52086)
- 管理(45761)
- 学报(40592)
- 科学(38022)
- 农(33963)
- 大学(30976)
- 学学(29658)
- 融(28558)
- 金融(28558)
- 财经(23393)
- 农业(21890)
- 技术(21557)
- 教育(20738)
- 经(20063)
- 经济研究(18314)
- 业经(17457)
- 财会(16048)
- 问题(14282)
- 会计(13890)
- 业(13726)
- 技术经济(13677)
- 现代(12222)
- 版(12191)
- 贸(12002)
- 科技(11775)
- 理论(11747)
共检索到387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青 王玉
本文对知识资产与企业的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及知识资产在不同的治理机制下对企业的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利用2007-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知识资产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的经济绩效的提高,公司治理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具有不对称的调节作用,激励机制强化知识资产与企业的经济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过强的监督机制将弱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知识资产 激励机制 监督机制 企业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凯思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土地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各地区还需要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菲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金卿 张帆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和监督机制则是关系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为基础,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为借鉴,以秦皇岛市20家60名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为佐证,通过对转型期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特征分析,针对国企经营者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选任模式,激励无效和监督失灵等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和实施意见,即变国企负责人的委任制为从职业经营者中的聘任制;以年薪制和股权制为主要手段,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以外部稽查、审计和内部制衡及民主管理为主要措施,构筑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选任 激励 监督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庞芳兰 庄贵军
探讨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影响供应商信任的边界条件,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两个假设。结果显示:(1)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对企业间信任确有显著影响;(2)在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承诺水平高于分销商的承诺水平时,分销商的交易专有资产投入会强化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对信任的负向影响,而在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承诺水平低于分销商的承诺水平时,分销商的交易专有资产投入会强化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对信任的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在企业渠道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庞芳兰 庄贵军
探讨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影响供应商信任的边界条件,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两个假设。结果显示:(1)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对企业间信任确有显著影响;(2)在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承诺水平高于分销商的承诺水平时,分销商的交易专有资产投入会强化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对信任的负向影响,而在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承诺水平低于分销商的承诺水平时,分销商的交易专有资产投入会强化供应商感知的承诺不对称性对信任的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在企业渠道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郑海健 张宗益
针对目前大多学者在公司治理机制时,大多只研究其中部分治理变量与传统的会计绩效的关系。本文利用沪深两市1250家上市公司2000~2007年的数据,研究了公司治理两大机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说,本文研究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管理层激励机制及组合对经济增加值(EV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治理变量对EVA影响与我们的假设不一致。实证研究还表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替代作用,用公司治理机制组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 替代作用 EVA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刚
使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中国创新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投资者因所掌握的信息有限而索取更高的风险溢价;大部分创新型企业实际承受的资本成本高于基准资本成本,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净效应使得企业的实际资本成本平均提高了9.92%;企业规模扩大和股权集中度提高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影响资本成本的净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霖 蔺楠
从资金需求方出发,以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首次公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风险投资引入方式的影响,以及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两种公司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得到结论如下:政治关联企业倾向于在发展后期引入风险投资;政治关联企业倾向于选择国有性质、经验丰富以及参与程度高的风险投资机构;激励机制会加强政治关联企业在发展后期引入风险投资以及选择国有性质、经验丰富、参与程度高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意愿;监督机制会减弱政治关联企业在发展后期阶段引入风险投资以及选择国有性质、经验丰富、参与程度高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意愿。结论对拓展政治关联与风险投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政治关联 激励机制 监督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勇福
本文以股权分散型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激励和监督为变量,对代理成本和公司价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规范分析。股权激励有利于在提升所有者权益的同时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要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必须保持激励和监督的合理配置以及激励幅度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
公司价值 代理成本 经营者持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本文对激发经理努力与治理经理机会行为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首先,通过分析建立了激励—监督模型。其次,运用模型分析了对经理的激励与监督问题,得到了经理对利润分享系数和监督资金的优化表达式。然后,结合各参数的具体含义探讨了它们对利润分享系数和监督资金配置的影响。文章的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机会行为 激励 监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爱彬 周敏 卞丽丽
绿色物流是针对传统物流的负外部性,基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物流模式。企业物流绿色化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还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文章设计了信息不对称下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和企业物流绿色化的政府监督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和企业如何订立优化激励合同,以及政府如何选择可行有效的监督力度。分析结果为政府激励和监督企业推行绿色物流模式进行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绿色物流 政府 企业 激励合同 监督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峰
一般认为,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契约安排和外部监督机制在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激励契约安排和外部监督机制的特有功能、固有局限以及两者内部作用规律和机理,以期使它们在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上发挥更大效能。本文发现激励契约是通过提高审计师努力水平来改善审计质量的,但受管理当局"贿赂"和审计师对自身成本效益权衡的影响,激励契约存在无法自动抵御审计师独立性丧失的局限;相比之下,外部监督具有纠正审计师独立性丧失的功能,但其效能的发挥又必须以激励契约的存在为前提。
关键词:
审计委托代理 独立性 激励契约 外部监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茅宁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资产信息不对称性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即企业资产价值被系统低估、知识资产投入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内幕交易利润持续存在、财务报表作用日益弱化和企业资本成本增加 ;然后 ,分别从传统会计体系固有的缺陷、知识资产信息披露市场失灵和知识资产的经济特征等三方面出发 ,探讨了造成知识资产信息不对称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知识资产 信息不对称 价值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