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7)
- 2023(16371)
- 2022(14107)
- 2021(13326)
- 2020(11117)
- 2019(25745)
- 2018(25556)
- 2017(49312)
- 2016(26365)
- 2015(29457)
- 2014(29367)
- 2013(28445)
- 2012(25548)
- 2011(22897)
- 2010(22841)
- 2009(20706)
- 2008(19717)
- 2007(17115)
- 2006(14605)
- 2005(12276)
- 学科
- 济(101658)
- 经济(101552)
- 管理(81244)
- 业(76795)
- 企(64869)
- 企业(64869)
- 方法(51189)
- 数学(44362)
- 数学方法(43593)
- 农(27952)
- 中国(26700)
- 财(24887)
- 业经(23636)
- 学(22545)
- 技术(22009)
- 地方(19821)
- 理论(19722)
- 农业(19302)
- 环境(18237)
- 和(17101)
- 贸(16877)
- 贸易(16866)
- 制(16772)
- 易(16379)
- 务(16346)
- 财务(16259)
- 财务管理(16226)
- 划(16013)
- 企业财务(15325)
- 银(14702)
- 机构
- 大学(364445)
- 学院(364250)
- 管理(150544)
- 济(140725)
- 经济(137641)
- 理学(132042)
- 理学院(130645)
- 管理学(127992)
- 管理学院(127324)
- 研究(113118)
- 中国(83419)
- 京(76479)
- 科学(71889)
- 财(62094)
- 业大(54641)
- 所(54133)
- 农(53669)
- 中心(52948)
- 财经(51131)
- 江(51007)
- 研究所(49923)
- 范(48389)
- 师范(47923)
- 北京(47607)
- 经(46652)
- 州(42040)
- 院(42029)
- 经济学(41987)
- 农业(41815)
- 技术(39328)
- 基金
- 项目(260682)
- 科学(206771)
- 研究(190694)
- 基金(189737)
- 家(164780)
- 国家(163425)
- 科学基金(142546)
- 社会(120099)
- 社会科(113848)
- 社会科学(113822)
- 省(102528)
- 基金项目(100881)
- 自然(93890)
- 自然科(91755)
- 自然科学(91734)
- 自然科学基金(90054)
- 教育(89110)
- 划(86066)
- 资助(78030)
- 编号(77903)
- 成果(61335)
- 重点(57957)
- 创(57028)
- 部(56963)
- 发(54731)
- 课题(52966)
- 创新(52638)
- 科研(49768)
- 教育部(49379)
- 国家社会(49214)
- 期刊
- 济(144762)
- 经济(144762)
- 研究(99411)
- 中国(65178)
- 学报(55318)
- 管理(55212)
- 科学(52329)
- 农(47596)
- 财(46675)
- 教育(43321)
- 大学(43036)
- 学学(40333)
- 技术(35342)
- 农业(33618)
- 融(25912)
- 金融(25912)
- 业经(25554)
- 财经(23790)
- 经济研究(23167)
- 经(20334)
- 图书(19854)
- 科技(19381)
- 问题(18435)
- 技术经济(18389)
- 业(17638)
- 统计(16797)
- 理论(16778)
- 版(16631)
- 资源(16435)
- 策(16152)
共检索到50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钰 张贵 李涛
基于生态能量学和知识管理论将知识进行生态学解构,系统论述了知识能量的内涵和表征;提出"知识能量流动"概念,分析了知识能量流动的情境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知识能量流动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具有生态能量学特征,知识势能、知识动能和知识内能共同决定知识能量结构;技术替代是知识能量流动的必要条件;知识能量结构是影响知识能量流量和流向的关键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睿 张海涛
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结构、主体行为和价值生成方式,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模型,运用数值仿真对其各发展阶段进行演化分析,探索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环境特征因素中,知识利用率、知识生产率、信任程度与整体知识水平正相关但变化规律不尽相同,认知水平与整体知识水平的收敛速度正相关、与最终收敛的整体知识水平负相关;在初创期,主体间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结构锁定和知识趋同将导致系统发展停滞;进入成长期以后,主体应根据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情境因素选择合作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知识转移与价值创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莉 游竹君
本文从知识流动角度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价值演化问题,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在探讨基于知识流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对知识流动效率、网络联系紧密程度随价值网络演化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价值网络演化,知识流动效率呈现U型变化规律,网络联系紧密程度与知识流动效率变化基本同步且同时上升或下降;②价值网络演化前期,知识流动效率不会随着价值网络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网络进入成熟期后,增加获取新的合作伙伴的概率可有效提升知识流动效率。最后指出了对创新企业的启示与政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演化 知识流动 仿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波 段春莲 吕慧文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属于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和机制安排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创新模式,产生非线性效用的系统叠加效果。本文基于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包含主体网络、投入、产出和环境四个子系统的动力模型,描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因果关系。本文运用动态仿真工具,绘制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流图,设定关键变量方程,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模拟运行,得出创新是形成产教融合新格局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更为城市价值提升积蓄动力。本文构建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为基础的机制组合策略,保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作。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 生态系统 动力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雪春 赵欣然 贡文伟
服务供应链知识共创关系服务质量与创新,对服务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服务供应链为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服务供应链知识共创的过程机制,同时利用Vensim PLE软件仿真模拟,并通过调整顾客知识需求、服务提供商和服务集成商的知识转移能力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供应链知识共创系统是由服务提供商知识子系统、服务集成商知识子系统与顾客知识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顾客知识需求对服务供应链知识共创有积极影响;服务供应链知识共创随服务提供商和服务集成商的知识转移能力的增强不断提升。研究结果可丰富服务供应链和知识共创研究,能拓展系统动力学应用领域,为推动服务供应链知识共创提供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砚秋 李桂君 张亚宁 冉爱晶
以团队发展理论和知识传递理论为基础,探究创新项目中个人绩效与团队产出的动态反馈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方法,构建了创新项目团队产出与个人绩效的反馈作用模型,结合创新项目中知识共享与传递原理,分析了项目目标完成度、人员、知识量的因果回路关系,应用Vensim PLE6.3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知识共享与转移作为团队产出与成员绩效的桥梁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创新项目的团队发展规律;信任对团队产出和个人绩效均有正向反馈作用,且信任发展模式呈U型变化时创新项目具有更高的后发优势;公平感与团队产出和个人绩效呈正向反馈关系,且对团队产出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朝改 李庆庆 曹武军
跨境电商的客户资源、平台赋能以及及时捕获客户需求的优势为解决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销售渠道不畅、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提供了路径。为此,通过价值共创视角分析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及路径。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分析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促进制造业转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及典型路径,运用系统动力学(SD)建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模型,探寻制造业实现高效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及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客户促进型、市场促进型、合作促进型及政府促进型转型路径进行转型升级,结合自身情况,采用不同转型路径积极融入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不仅有助于制造企业实现高效转型升级,还能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实现两者的价值共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佩 涂国平
一、系统动力学建模法原理(一)系统动力学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多层次的巨系统。而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的系统正是多变量的系统。对于多变量系统而言,用状态变量的描述方法才能完全地表述动力学性质,也正是在变量的描述的基础上进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进澳 卢新元 孙冰悦 王一洲
[目的/意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知识组织与服务变革演化,人智协同知识创新逐渐成为推动知识生成式“涌现”的重要引擎。因此,识别人智协同知识创新机制的核心要素,挖掘其影响关系与作用规律,对进一步提高人智协同知识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计算机作为社会行动者”范式,构建了人智协同知识创新的研究框架,并尝试根据模拟实验的知识流动规律设置相关变量参数,对人智协同知识创新机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智协同知识创新系统包括“人类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任务环境”三个子系统。其中,知识外部化水平和知识解释化水平是通过促进知识转化进一步驱动人智协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人智信任可以通过调节人智协同水平提高知识创新量,此外,知识创新阈值对人智协同知识创新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峰 张芙榕 辛冲
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更多企业通过参与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以332家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耦合流动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讨论了知识存量与创新生态系统规范性在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耦合流动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正向调节知识耦合流动与价值共创的关系;创新生态系统规范性正向调节知识耦合流动与价值共创的关系。研究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角度剖析价值共创影响机制,丰富了知识流动相关理论研究,为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邦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晶
本文首先综述了产业生态系统和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徐州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对仿真模型的调控找出了产业生态系统演变的限制因子,提出了调控的策略加快其向高级形态系统演化的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 网络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小苍 刘俊丽
在对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仿真模型,对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从企业行为、政府作为、研究机构、创新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仿真检验及预测,并探讨其创新资源综合配置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 生态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波
基于系统与控制理论,通过分析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及知识转移对各主体知识存量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和行为演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转移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的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对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演化过程进行拟合,揭示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特性及机理,为组织制定知识转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构建与运行为研究组织间知识转移机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