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2)
- 2023(10926)
- 2022(9650)
- 2021(9089)
- 2020(7570)
- 2019(17526)
- 2018(17583)
- 2017(34155)
- 2016(18630)
- 2015(20681)
- 2014(20745)
- 2013(20629)
- 2012(18721)
- 2011(16862)
- 2010(16666)
- 2009(14999)
- 2008(14490)
- 2007(12496)
- 2006(10683)
- 2005(9220)
- 学科
- 济(71368)
- 经济(71288)
- 管理(54507)
- 业(51983)
- 企(44603)
- 企业(44603)
- 方法(35368)
- 数学(30145)
- 数学方法(29800)
- 农(18019)
- 学(17944)
- 财(17786)
- 中国(17391)
- 业经(16234)
- 地方(13826)
- 理论(13276)
- 技术(13237)
- 贸(12638)
- 贸易(12634)
- 和(12399)
- 易(12291)
- 农业(12128)
- 制(12007)
- 务(11976)
- 财务(11917)
- 财务管理(11899)
- 企业财务(11343)
- 环境(10890)
- 划(10582)
- 银(10266)
- 机构
- 大学(264077)
- 学院(261063)
- 管理(107456)
- 济(98807)
- 经济(96555)
- 理学(94285)
- 理学院(93233)
- 管理学(91604)
- 管理学院(91130)
- 研究(85313)
- 中国(60400)
- 京(55650)
- 科学(55298)
- 财(44232)
- 所(42612)
- 农(41849)
- 业大(40900)
- 研究所(39371)
- 中心(38131)
- 财经(36583)
- 江(36096)
- 范(34987)
- 北京(34664)
- 师范(34659)
- 经(33300)
- 农业(33105)
- 院(31138)
- 州(29975)
- 经济学(28812)
- 师范大学(28217)
- 基金
- 项目(187301)
- 科学(147239)
- 基金(136540)
- 研究(135498)
- 家(119370)
- 国家(118403)
- 科学基金(101797)
- 社会(84098)
- 社会科(79710)
- 社会科学(79688)
- 基金项目(73517)
- 省(72852)
- 自然(67861)
- 自然科(66299)
- 自然科学(66283)
- 自然科学基金(65092)
- 教育(61803)
- 划(61700)
- 资助(55824)
- 编号(55185)
- 成果(44756)
- 重点(41337)
- 部(40997)
- 创(39217)
- 发(38994)
- 课题(37079)
- 创新(36474)
- 科研(36071)
- 教育部(35066)
- 项目编号(34743)
- 期刊
- 济(102564)
- 经济(102564)
- 研究(73527)
- 中国(44199)
- 学报(43976)
- 科学(40176)
- 管理(37863)
- 农(37386)
- 大学(32676)
- 财(31974)
- 学学(30722)
- 教育(29093)
- 农业(26539)
- 技术(21558)
- 融(18956)
- 金融(18956)
- 财经(17126)
- 业经(16964)
- 经济研究(16230)
- 图书(15752)
- 经(14448)
- 科技(13896)
- 理论(13704)
- 问题(13399)
- 业(13396)
- 实践(12825)
- 践(12825)
- 技术经济(12356)
- 版(12103)
- 情报(11928)
共检索到36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斌
运用知识联盟理论和知识存量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破缺性形成机理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存量破缺性形成机理模型。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失真度和共振度3种因素影响着知识存量破缺性。通过模型研究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不同组合影响下,知识存量破缺性的形成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使知识存量破缺性从无序到有序发展,推动联盟内知识存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知识联盟 知识存量 破缺性 知识转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金栋 徐宝祥 王欣
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转移及其价值的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观察产学研联盟中存在的知识转移,进而在知识生态视角下研究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过程,通过构造其中的知识生态系统和阐述系统的运行机理,以生态系统视角揭示了产学研联盟中知识转移重要环节和进化条件,为优化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链条和产学研发展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斌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演化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存量演化过程模型。基于郑州超硬材料知识联盟案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破缺度和共振度3个因素影响知识存量演化方向。通过案例讨论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影响下,知识存量演化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知识存量 知识联盟 知识转移 演化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斌
运用创新网络理论、领地行为理论和知识存量排序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创新网络中知识存量排序形成机理模型。将知识领地行为分为建设型、渗透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知识存量排序分为并联、串联及并联—串联结构。通过仿真模拟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知识领地行为的组合影响知识存量排序结构的形成,从而推动知识创新和创新网络的升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喜征 潘永强
本文通过分析联盟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得到了影响企业开放水平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企业知识预期存量模型和企业竞争力变化模型。对企业追求相对于联盟内外竞争力的情形分别进行动态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追求相对于联盟外的竞争力时知识开放程度越大越好;当企业追求联盟内部竞争力的均衡时各企业的知识开放程度存在一个均衡值。引入知识共事风险指数,给出了企业竞争力和风险综合效益模型,并且对企业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得到了知识开放水平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知识联盟 知识共享 开放水平 动态博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运用知识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存量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非对称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构建知识存量非对称性演化过程模型。认为在知识转移路径和学习状态的影响作用下,知识存量非对称性经历渗透破缺、弥合破缺、漂变平衡和稳定平衡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知识网络 知识存量 演化过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覃荔荔 王道平 曾德明 孙剑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存量及增长速度成为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视角对企业知识存量进行定量研究,在分析研发联盟形成动因和企业知识存量基础上,引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研发联盟的知识存量增长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发现,企业知识存量和知识共享意愿是影响研发联盟知识存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较为有限,提高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是增加企业和研发联盟知识存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颖 赵惠芳 王羽萱
针对联盟合作中知识共享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从交易成本论、企业能力论和社会资本论对风险产生的根源进行考察,指出组织特性、知识特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三个主要原因。知识共享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从产权、控制与交流三个方面探讨防范策略,知识产权策略包括专利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新生知识保护,知识控制强调对人员和过程的控制,知识交流体现为公开、分层与封闭三种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文章运用知识联盟理论、知识共振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状态演化路径问题。通过理论回顾和案例分析,构建知识状态演化路径模型。认为知识状态由聚合型和漂变型二元性构成。随着知识内部、外部共振作用,知识状态呈现聚合型、聚合—漂变型、漂变—聚合型和漂变型4阶段演化路径过程。
关键词:
知识联盟 知识状态 知识共振 演化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小三 赵顺龙
以回顾战略联盟形成动因相关文献的形式,指出在使用知识视角来分析战略联盟形成动因时,理论界存在着分歧,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技术联盟形成动因问题,并在分析理论界对于技术联盟形成动因三种倾向性解释的基础上,指出技术联盟形成动因是一个三维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知识整合维度、知识获取维度、知识创造维度。
关键词:
知识视角 技术联盟 动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效林 施建军
企业与其伙伴建立研发联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获取诀窍和能力。同时,他们还必须保护自己知识以防止合作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知识获取与知识保护被认为是相互排斥的,很多人认为是很难同时达到的目标。相反,当企业积累了联盟经验并且形成了有效的内部学习机制时,他们能够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建立在组织层次的联盟经验有利于学习和知识获取,同时它能阻止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对自身知识起到保护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以知识为主体的竞争逐渐成为组织竞争的大趋势,而对联盟的知识管理研究也已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对联盟知识管理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联盟进行了分类,探讨了联盟在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以及影响因素,总结了联盟进行知识管理所遭遇的难题以及风险规避建议。
关键词:
联盟 知识管理 风险分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胜华 芮明杰
首先从联盟能力的基石——惯例和组织过程着手,较为详细地剖析了其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和联盟能力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对惯例的内在特性、演化过程与联盟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的关系研究,深入联盟能力的内部,得出企业联盟能力是由运营能力、提升能力和协控能力构成的自组织能力整合系统,联盟能力的形成和动态演化都源于三种能力之间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持续协同互动和共同演进的结论。
关键词:
惯例 组织过程 联盟能力 形成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沈灏 王龙伟
本文从企业间战略联盟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知识管理过程,以及吸收能力对于外来知识创造和新产品开发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通过分析127家联盟企业的调查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有利于成员企业的知识创造,同时知识创造促进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吸收能力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对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知识管理 吸收能力 新产品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媛媛 王宏起 刘那
知识转移是R&D联盟主体组织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应用ISM模型对R&D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识别,得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三个层级为内部影响因素、知识特性因素和联盟异质性因素,并指出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向和层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转移保障机制为文化机制、学习机制和协调机制,机制的建立可以保持R&D联盟的稳定性和提高R&D联盟的知识转移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