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1)
- 2023(12538)
- 2022(11107)
- 2021(10497)
- 2020(8889)
- 2019(20603)
- 2018(20857)
- 2017(40463)
- 2016(21849)
- 2015(24836)
- 2014(24811)
- 2013(24661)
- 2012(22850)
- 2011(20615)
- 2010(20498)
- 2009(18885)
- 2008(18187)
- 2007(15870)
- 2006(14160)
- 2005(12406)
- 学科
- 济(86678)
- 经济(86590)
- 管理(64141)
- 业(61023)
- 企(50086)
- 企业(50086)
- 方法(40622)
- 数学(35039)
- 数学方法(34657)
- 中国(23995)
- 农(23867)
- 学(19930)
- 财(19843)
- 业经(19389)
- 技术(19115)
- 地方(18229)
- 贸(16798)
- 贸易(16786)
- 易(16316)
- 农业(15980)
- 制(15762)
- 理论(14817)
- 和(14482)
- 环境(13826)
- 银(13103)
- 银行(13063)
- 行(12460)
- 划(12238)
- 务(11993)
- 财务(11924)
- 机构
- 大学(318142)
- 学院(315081)
- 管理(126930)
- 济(121421)
- 经济(118529)
- 理学(110051)
- 理学院(108788)
- 管理学(106982)
- 管理学院(106409)
- 研究(102617)
- 中国(75238)
- 京(68775)
- 科学(65497)
- 财(55453)
- 所(51129)
- 农(48143)
- 业大(47317)
- 研究所(46664)
- 中心(46585)
- 江(45231)
- 财经(45116)
- 范(43545)
- 北京(43536)
- 师范(43166)
- 经(40798)
- 农业(37909)
- 院(37531)
- 州(37437)
- 经济学(35492)
- 师范大学(35100)
- 基金
- 项目(215568)
- 科学(169265)
- 研究(158458)
- 基金(155538)
- 家(135108)
- 国家(134031)
- 科学基金(115178)
- 社会(97991)
- 社会科(92816)
- 社会科学(92793)
- 基金项目(84463)
- 省(84114)
- 自然(75728)
- 自然科(73906)
- 自然科学(73887)
- 自然科学基金(72537)
- 教育(72409)
- 划(71001)
- 编号(66120)
- 资助(63000)
- 成果(53281)
- 重点(47566)
- 部(47222)
- 发(45736)
- 创(45163)
- 课题(44496)
- 创新(42109)
- 科研(40918)
- 项目编号(40684)
- 教育部(40288)
- 期刊
- 济(132706)
- 经济(132706)
- 研究(92465)
- 中国(56016)
- 学报(48858)
- 科学(45772)
- 管理(45621)
- 农(42802)
- 财(39299)
- 大学(36464)
- 教育(36231)
- 学学(33871)
- 农业(30417)
- 技术(29329)
- 融(24106)
- 金融(24106)
- 业经(22470)
- 图书(20860)
- 财经(20848)
- 经济研究(20553)
- 问题(18267)
- 经(17662)
- 科技(16931)
- 理论(16738)
- 技术经济(16699)
- 实践(15541)
- 践(15541)
- 业(15292)
- 现代(14850)
- 资源(14397)
共检索到453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涛 HENNEMANN Stefan LIEFNER Ingo 李丹丹
知识网络是由创造、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行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国际ISI和国内VIP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和国内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和扩散规律。总体上看网络仍处于量的扩张期,网络的稳健性正在逐步提高,网络结构开始向成熟型转变。国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国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由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一极向多核再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依据知识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将知识交流区域分为知识集聚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均平 瞿辉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研究高产机构所构成的合作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科研机构合作网络知识扩散规律,剖析我国当前科研合作网络知识交流、扩散的特点。认为科研合作网络已成为科研领域的常态化事物,科研合作网络的结构对知识扩散具有重要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全面探索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以促进科学知识的交流与扩散,同时也为我国科研政策的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李明昊 邵云飞 刘思晴
以2001—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纵向案例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网络经历了形成、拓展、稳定和更替等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呈现企业内部合作型、焦点企业中心型、局部密集型和复杂密集型等结构特征,凸显涌现、多元、集聚和跨界等主导发展特征;随着突破性创新网络演化,网络内部知识扩散速度、广度和深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且知识扩散速度在拓展期达到峰值,跨学科知识成为演化后期主要扩散源,主体间知识距离越远越有利于深化知识扩散,更替期具有完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岳增慧 许海云
[目的 /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扩散与吸收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出一种量化指标测度与知识语义信息挖掘相结合的学科知识扩散过程探测方法,以期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扩散研究范式与方法,为学科知识管理及决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方法 /过程]在经典量化指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结合学科知识语义信息,对知识在学科中的传播扩散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学科知识扩散数量及主题特征;建立学科知识扩散Logistic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以社会网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知识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其扩散过程符合幂率分布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贝贝 汪涛
以国际ISI数据库中2000~2010年我国作者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为数据源,构建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生物技术知识网络,使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演进特征、网络关联性、重点城市三方面分析了知识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及规律。结果发现我国生物技术知识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和较大的集聚系数,度分布满足幂律分布,呈现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除顶层以外的其他层次结构不明显;优先连接、组织邻近、地理邻近、社会邻近等共同促进知识网络结构演化,演化动力多元化。
关键词:
知识网络演变 生物技术 复杂网络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童彤
为了实现资源互补,降低研发风险,许多企业在专利研发中进行合作,并逐步向网络化发展。专利合作网络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融合,实现了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扩散,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以专利信息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社会网络相关模型使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专利合作网络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指出合作次数、发明人数量和活动年期对知识扩散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在网络的密度和独立研发能力与知识扩散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专利合作网络 知识扩散 社会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飞 黄修杰 马力 储霞玲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广东陈村花卉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网络进行分析,对其网络密度、平均距离等指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集群产学研发育不明显,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获取多依赖于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依赖性强,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获取成本,行业协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不明显;地缘关系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社会基础,技术溢出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直接原因。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处于核心位置,其次是外资企业,而本地中小企业和传统种植户处于边缘位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技术扩散网络 陈村花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孙冰 徐晓菲 苏晓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专利引用数据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技术扩散现象。本文选择手机芯片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其1990—2015年的专利数据构建了手机芯片技术专利引文网络,对该网络分别进行了整体网络特征、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网络拓扑参数确定了专利引文网络的核心专利,识别了手机芯片专利的技术扩散主路径,并进一步基于随机游走的中介中心度(BCRW)算法完成了对专利权人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甄别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智涛 付宏 李辉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知识的传播问题,拓展网络知识传播扩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网络知识社区的运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知识传播扩散的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分享意愿、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结论]小世界网络更容易加速知识传播;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则知识增长率越快;分享意愿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生命知识主体与非生命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与知识的传播效率呈正相关。[局限]未来考虑不同网络知识社区的定位、设计机制、激励机制等差异性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待实证数据的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昕 姜马
本文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对我国生物产业1986—2011年的共性技术进行了遴选,无论从各阶段专利数据总量及技术领域的拓展过程来看,还是从生物产业内部各技术领域的联系广度和联系深度来看,制药、基本化学、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是现阶段我国生物产业的共性技术。而农药及农用化学品、纺织品、其他化学品、食品饮料和专用机械等领域的联系广度和联系强度都在不断增强,这些领域未来可能成长为生物产业的共性技术。
关键词:
专利 技术共现网络 共性技术 生物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智勇 王劲峰 何建邦
新技术的扩散总是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相当一部分技术扩散研究只研究时间这一尺度。相比而言,空间的扩散过程及机理的研究就困难得多,这不仅因为数据难以获得,而且因为在空间尺度上影响扩散的因素也相当复杂。文章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获得有关GIS技术在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基本数据,为技术的时空扩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资源。该数据的特点在于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两维尺度。数据表明,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尺度上,技术的扩散都表现为经典的S型增长路径。在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GIS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文化教育和科研状况、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地区信息与网络状况等。在此基础上,利用主体模型对时空扩散过程加以模拟,模拟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表明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可靠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樵 吴丁佳宝 姜杰
一项技术创新本身对经济的影响和生产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有效地扩散,才能使该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技术经济系统进化和高级化,而共性技术得扩散具有网络性特征及网络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出共性技术的人际网络效应、锁入效应、极效应。并提出了共性技术创新知识扩散的外溢效应。
关键词:
共性技术 扩散 网络效应 外溢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静 朱恒民 宋瑞晓 苗建军
经由网络结构以及节点所处的传播环节,总结出知识转移网络的传播特点。发掘降低网络传输成本,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的在线网络建设方法,识别出影响在线知识转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经解析发现单纯提高网络节点度并不能实现提高在线知识在网络传输范围的目的,网络有效连接的建设才是根本。网络传输效率的提高不是由网络最短路径决定的,而是与网络状态决定下的最短路径有关。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网络扩散 BBS论坛 传输模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纲 巴志超
为探究科研合作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演化规律和动力机制,引入复杂网络和超图数学理论构建一种基于科研合作超网络的知识扩散演化模型。通过再现真实的网络组织知识传播行为,揭示科研合作网络中不同网络结构特征、结点偏好性选择、知识增长老化以及知识扩散途径与知识传播扩散过程的动态关系。考虑不同个体知识自我增长以及知识吸收能力,采用网络平均知识水平、知识扩散速率、知识均衡程度作为衡量知识扩散效果的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科研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平均知识水平和知识扩散速率;结点知识存量偏好性选择比结点度
关键词:
科研合作 超网络 知识扩散 无标度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