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4)
2023(6181)
2022(5455)
2021(4976)
2020(4488)
2019(10801)
2018(10585)
2017(20508)
2016(11159)
2015(12882)
2014(13233)
2013(13271)
2012(12364)
2011(11447)
2010(11494)
2009(10763)
2008(10926)
2007(10144)
2006(8649)
2005(7752)
作者
(34793)
(29350)
(29282)
(27856)
(18461)
(14004)
(13569)
(11499)
(10850)
(10270)
(9762)
(9740)
(9372)
(9242)
(9212)
(9185)
(9048)
(8735)
(8500)
(8409)
(7417)
(7245)
(7171)
(6756)
(6716)
(6606)
(6558)
(6467)
(5981)
(5972)
学科
(50465)
经济(50424)
管理(32413)
(31524)
方法(26214)
(26155)
企业(26155)
数学(22911)
数学方法(22666)
(13255)
(11365)
(11340)
中国(11274)
业经(10788)
(10180)
贸易(10179)
(9890)
地方(9866)
农业(8702)
理论(8551)
(8544)
(8540)
技术(8126)
(7169)
财务(7144)
财务管理(7123)
企业财务(6687)
(6686)
银行(6664)
(6420)
机构
大学(173522)
学院(171430)
(68956)
管理(67926)
经济(67371)
理学(58751)
理学院(58104)
管理学(57056)
管理学院(56725)
研究(55614)
中国(40972)
(36364)
科学(35923)
(30839)
(30381)
(28925)
业大(27124)
中心(26575)
研究所(26486)
(26015)
农业(24680)
财经(24628)
(23206)
师范(22968)
北京(22594)
(22168)
经济学(20960)
(20782)
(19197)
经济学院(19153)
基金
项目(113946)
科学(89257)
基金(82256)
研究(81859)
(71897)
国家(71341)
科学基金(60845)
社会(50860)
社会科(48198)
社会科学(48179)
(45209)
基金项目(44275)
自然(39823)
自然科(38907)
自然科学(38894)
教育(38262)
自然科学基金(38212)
(37945)
编号(34491)
资助(33558)
成果(28546)
重点(25564)
(25332)
(24337)
(23785)
课题(22723)
创新(22189)
科研(22100)
教育部(21507)
项目编号(21273)
期刊
(72548)
经济(72548)
研究(45101)
中国(31188)
学报(28358)
(27012)
科学(25255)
(23848)
管理(22421)
大学(20585)
学学(19216)
农业(18118)
教育(17545)
技术(15810)
(12718)
金融(12718)
业经(12217)
财经(11942)
经济研究(11415)
图书(11353)
(10230)
(10110)
问题(10078)
技术经济(9754)
理论(9558)
统计(9158)
实践(8828)
(8828)
(8615)
(8564)
共检索到24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奇锋  顾新  张宁静  
从"知识节点—知识链—知识网络"的耦合过程视角,分析了知识网络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知识网络的耦合结构框架,分析了知识网络的耦合主体、关系及类型,最后对知识网络的耦合形成机理进行了数理推演。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康宇航  
技术机会分析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挖掘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潜在技术机会,为创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针对当前技术环境动态化和技术信息复杂化的特点,在相关研究结构化梳理的基础上,从异质性混合网络的视角出发,突破同质单一网络知识发现的局限,建构"耦合-共引"混合网络分析模型,搭建基于混合网络的技术机会分析内容及流程,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可视化工具,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混合网络技术机会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上,从网络整体、网络组群和网络个体三个层面对公路工程领域的技术机会进行深度分析,揭示该领域技术机会存在的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纪东  郑军卫  
网络图谱的应用提升了文献计量结果的可视化表达能力,但图形往往较复杂,不利于解读,同时,由于文献计量学者缺少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影响了对结果的深入分析。因此,文献计量、网络图谱(简化)、专家知识的耦合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通过在深水油气领域(近年来资源环境方面的一个热门主题)的尝试,发现了科研产出的变化原因,将重点学科领域划分成了针对不同问题的2个学科群,识别出了5大研究热点,同时还发现与美国学科布局相关性强的国家都是该领域的强国。这些结果较好地反映出了该领域的一些发展态势,同时,也得到了领域专家的认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许媛  梁循  程恒超  张树森  
社交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对企业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也产生了更深的影响。由于社会网络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舆情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上也越来越复杂,企业舆情的管理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企业舆情也需要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近期不断出现时序紧密耦合的双舆情案例,本文首先根据时序紧密耦合的企业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双舆情之间的三种交互作用机制,即正向激励、反向抑制和无关作用。然后,通过在时序紧密耦合的魏则西及雷洋事件的双舆情典型案例,结合其他五例双舆情事件,对时序上紧密耦合的交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本文给企业提出了在时序紧密耦合的社会网络双舆情环境下的舆情管理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段宇锋  
网络信息资源的耦合与聚类分析是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其基本概念,并以案例的形式陈述了实施步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艳虹  葛哲宇  周惠平  
应用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基础观,重新梳理知识耦合概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记忆、关系嵌入和政府创新支持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组织记忆中介了知识耦合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关系嵌入正向调节知识耦合与组织记忆间的关系,政府创新支持正向调节组织记忆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婷  王彬  
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网络经济具有殊异于传统经济的运作模式,导致其垄断市场的形成机理也有所不同,因而传统经济中的反垄断法规制路径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未来应在动态效率理论的指导下,寻找契合网络经济特点之新的反垄断法规制路径,同时在目标和制度设计上发挥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在网络经济中的耦合作用,实现网络经济中竞争与垄断、效率与创新的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君  顾新  
知识网络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文章应用进化博弈思想,以复制动态模型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知识网络的动态形成过程。研究表明:知识网络的形成是进化博弈的结果,网络环境和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是影响知识网络形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单子丹  高长元  李小雯  
虚拟产业集群(VIC)是基于全球信息网络而形成的新型产业组织,本文在分析知识网络结构组成、知识市场缺口与知识主体行为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VIC高技术知识网络的耦合运行体系,揭示知识时空耦合机制的构成要素、运作过程及转换规律。建立知识转移状态分布的Fokker-Planck方程,阐述网络变迁过程中控制参量与耦合体系间的表现特征。从方程定态解与非定态解的讨论出发,给出VIC网络变迁行为的决策规则、管理方法与战略对策。仿真结果表明:知识活动主体间的合作需要不断优化现有网络构造,兼顾知识市场的供需能力,选取知识转移的最佳介入时机,从而推动VIC综合竞争优势的形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艳辉  武夷山  
以SCI和SSCI收录的7种情报学期刊在2000-2010年间的数据为样本,以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方法为研究视角,探寻新世纪以来情报学的知识结构。研究探测到:①情报学领域的几位具有较强研究活力以及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作者的发文数、耦合频次以及作者在耦合网络中的中心性都是有关系的,但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得并不强。②情报学的7个主要研究主题———科学计量学、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信息检索、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用户交互与服务、科学评价中,其科学计量学和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是两个主流研究主题;各研究主题之间的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③与作者文献共被引分析法不同,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法以当前活跃的作者为分析对象,它可以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技术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的耦合关系,二者交互影响、相互制约。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合理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主要通过环境营造、要素供给和开放性提升等方面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从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结构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模式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区域科技金融、强化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和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王伊斌  李金晓  郝智娟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联动效应和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时序变化上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度以2014年为分界点,之前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临界值0.5以上。(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网络关系,下游及部分中游地级市在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形成主受益、经纪人、净溢出及双向溢出等四大板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宇  李际平  袁晓红  李锐  陈磊  陈靖  
以常德市桃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所构建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为基础,为研究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节点关键程度,并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熵筛选适合的计算指标,分别选取度数和介数对同一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进行节点关键程度评价,利用PAJEK及ARCGIS软件进行计算关键程度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1)介数法和度值法均反映了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的无标度性,即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中大多数斑块对于整个网络的影响度较小,只有少数斑块对网络的影响较大,一旦这些影响较大的斑块被破坏,则整个网络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柳  李君轶  马耀峰  
为研究各省区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然后,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大陆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得出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综合评价值;最后,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耦合分析,达到帮助旅游目的地制定正确的旅游网络营销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王伊斌  李金晓  郝智娟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联动效应和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时序变化上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度以2014年为分界点,之前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临界值0.5以上。(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网络关系,下游及部分中游地级市在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形成主受益、经纪人、净溢出及双向溢出等四大板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