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3)
- 2023(11222)
- 2022(9227)
- 2021(8355)
- 2020(7128)
- 2019(16109)
- 2018(15971)
- 2017(30353)
- 2016(15885)
- 2015(17510)
- 2014(17233)
- 2013(16918)
- 2012(14899)
- 2011(13187)
- 2010(13496)
- 2009(13044)
- 2008(12948)
- 2007(11825)
- 2006(10385)
- 2005(9610)
- 学科
- 业(82655)
- 企(78828)
- 企业(78828)
- 济(72777)
- 经济(72711)
- 管理(70713)
- 方法(33652)
- 业经(28302)
- 数学(25116)
- 数学方法(24724)
- 财(23292)
- 农(21906)
- 技术(20948)
- 务(19456)
- 财务(19424)
- 财务管理(19415)
- 企业财务(18383)
- 农业(16365)
- 理论(16100)
- 划(15974)
- 中国(15925)
- 和(15090)
- 技术管理(14448)
- 策(14193)
- 制(13857)
- 环境(13551)
- 企业经济(12688)
- 经营(12618)
- 地方(11588)
- 学(11404)
- 机构
- 学院(233577)
- 大学(226805)
- 管理(101389)
- 济(95795)
- 经济(94031)
- 理学(87431)
- 理学院(86659)
- 管理学(85217)
- 管理学院(84792)
- 研究(66875)
- 中国(54050)
- 京(47116)
- 财(43765)
- 科学(40550)
- 江(35943)
- 财经(34985)
- 农(34582)
- 业大(32483)
- 中心(32021)
- 所(31836)
- 经(31665)
- 北京(29138)
- 州(28757)
- 研究所(28642)
- 商学(28270)
- 商学院(28012)
- 经济学(27490)
- 农业(26906)
- 范(26902)
- 师范(26657)
- 基金
- 项目(155072)
- 科学(126444)
- 研究(115035)
- 基金(114889)
- 家(98463)
- 国家(97602)
- 科学基金(87901)
- 社会(75738)
- 社会科(71935)
- 社会科学(71918)
- 省(63308)
- 基金项目(60819)
- 自然(57252)
- 自然科(56007)
- 自然科学(55999)
- 自然科学基金(55100)
- 教育(52053)
- 划(50938)
- 编号(45625)
- 资助(45555)
- 创(38976)
- 业(35452)
- 创新(35282)
- 成果(34826)
- 重点(34222)
- 部(33172)
- 发(33135)
- 国家社会(31348)
- 课题(30424)
- 制(30164)
- 期刊
- 济(109125)
- 经济(109125)
- 研究(62556)
- 中国(44890)
- 管理(44761)
- 财(37686)
- 农(31787)
- 科学(30422)
- 学报(29072)
- 技术(25389)
- 大学(23158)
- 农业(22340)
- 教育(21990)
- 学学(21868)
- 业经(21027)
- 融(18638)
- 金融(18638)
- 财经(17339)
- 经济研究(16465)
- 技术经济(15674)
- 业(15090)
- 经(15045)
- 问题(13399)
- 科技(13286)
- 策(12951)
- 财会(12311)
- 统计(12301)
- 现代(12253)
- 商业(11940)
- 图书(10817)
共检索到34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艺璇 成琼文
价值创造离不开丰富的知识资源,知识网络是知识资源流通与交互的主要途径,因而探究知识网络嵌入对企业中心型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组合理论,提出知识网络嵌入与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引入知识重组和知识势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本文采用层次回归、拔靴法和主客观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知识网络嵌入通过知识重组对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以及知识势差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知识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均正向影响价值共创;(2)显性与隐性知识重组在知识网络嵌入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隐性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更显著;(3)广度知识势差强化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而深度知识势差对知识重组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从知识组合视角揭示知识网络嵌入驱动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对企业中心型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管理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1)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3)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畅 李建华
[目的/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情景,探究企业知识整合,为提升企业知识整合效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进行理论回顾,围绕"创新性"和"生态性"两个本质特征探究知识整合过程与动力,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知识整合历经对外知识摄入和对内知识同化两个阶段,在企业创新源动力、产学研合作助动力以及创新环境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文章从创新环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个层面为知识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知识整合 过程 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峰 张芙榕 辛冲
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更多企业通过参与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以332家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耦合流动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讨论了知识存量与创新生态系统规范性在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耦合流动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正向调节知识耦合流动与价值共创的关系;创新生态系统规范性正向调节知识耦合流动与价值共创的关系。研究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角度剖析价值共创影响机制,丰富了知识流动相关理论研究,为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青 何地
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化组织特征,从系统成分和系统关系2个维度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不均衡,表现在以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为主的创新消费者种群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创新生产者、分解者种群以及创新生存因子出现明显的边缘化现象;创新种群间尚未形成紧密的群落结构,技术流动效率不足;区域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基石物种"占据着重要的结构洞位置,具有较高的整合力和媒介作用;知识链型、产业链型和地理邻近型网络关系与产业创新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罗怡帆 莫玲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活动之一,涉及多类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维护系统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方法/过程]利用单案例研究法,以科大讯飞为例,对以科大讯飞为核心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建构和知识转移机制进行分析,识别系统内的行动者;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阐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行动者网络的形成过程。[结果/结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中人类的行动者和非人的行动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形成过程经历了资源整合、技术联盟和生态系统构建3个阶段。[局限]研究的核心企业为互联网企业,对其他类型企业的适用性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丹 衣东丰 王发明
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困境、提高创新效率,以及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演化动力学模型,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框架和网络联结模式,利用竞争、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演化模型,分析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条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位重叠程度决定了竞争激烈程度,系统演化均衡条件是主体间分工程度高,且嵌入适度。最后,从价值主体和机构主体两个方面提出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进化的治理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霍丽莎 邵云飞
选取谷歌智能驾驶生态系统为案例研究对象,对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如何构建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创新。研究发现:为了克服突破性技术研发期的高非平衡依赖和较弱的联合依赖,在知识物化阶段企业选择强结构嵌入、强关系嵌入以增强联合依赖;从知识物化阶段到商业化阶段,企业保持结构洞规模优势、增强系统成员异质性,并选择弱关系嵌入的方式降低两种依赖,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构建了企业"系统结构—资源\网络—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生态系统 资源依赖 网络嵌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岩
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行为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基于双元创新的视角,讨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价值共创的实证研究相当有限,其内在的机理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探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引入双元创新这一调节变量,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双元创新与价值共创的关系模型,利用189家信息产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双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双元创新 价值共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Asmita 吴小梅 姚树香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制造企业新的创新范式,探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助于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升级。【设计/方法】基于价值共生共创视角,以比亚迪为研究案例,探讨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结论/发现】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演化经历了从简单线性式创新生态系统到中心辐射式创新生态系统再到网络共生式创新生态系统3种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推动了核心企业与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由寄生共生为主向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为主转变,以及价值逻辑由价值创造为主向价值共创和价值共赢为主转移;共生关系与价值逻辑的演化具有动态适配性,推动核心企业的生态位由重叠到分离,实现企业由生态补位者到生态主导者再到网络共生者的转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熊雅秋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研究面向企业的知识审计活动,为企业把握好知识流动过程,使企业与创新环境互利共生提供思路。[方法/过程]以知识流动路径为切入点,将知识审计引入知识流动的环节中,探究知识流动环节、知识审计实施流程和知识审计策略。[结果/结论]企业经历外部知识输入和内部知识循环以及对外知识输出3个知识流动阶段。文章提出企业知识审计活动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呈现出双向性、循环性、创新性的新特征,并对知识审计实施流程展开分析,提出应当通过知识识别来定位、获取外部知识,通过知识流分析促进知识融合,通过知识评估来合理进行知识输出的知识审计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少芳 唐方成
本文基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结构,从知识治理的视角,结合动态创新环境,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华为的知识治理机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分工、知识选择性披露、创新生态系统的集体认同、创新外部合法性和交叉专利许可等知识治理机制有助于化解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风险,提高知识治理绩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熊雅秋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研究面向企业的知识审计活动,为企业把握好知识流动过程,使企业与创新环境互利共生提供思路。[方法/过程]以知识流动路径为切入点,将知识审计引入知识流动的环节中,探究知识流动环节、知识审计实施流程和知识审计策略。[结果/结论]企业经历外部知识输入和内部知识循环以及对外知识输出3个知识流动阶段。文章提出企业知识审计活动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呈现出双向性、循环性、创新性的新特征,并对知识审计实施流程展开分析,提出应当通过知识识别来定位、获取外部知识,通过知识流分析促进知识融合,通过知识评估来合理进行知识输出的知识审计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