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5)
- 2023(12845)
- 2022(11097)
- 2021(10296)
- 2020(8717)
- 2019(19792)
- 2018(19534)
- 2017(37475)
- 2016(20621)
- 2015(22924)
- 2014(22513)
- 2013(22414)
- 2012(20363)
- 2011(18390)
- 2010(17829)
- 2009(16262)
- 2008(15655)
- 2007(13311)
- 2006(11528)
- 2005(9697)
- 学科
- 济(77681)
- 经济(77591)
- 管理(60248)
- 业(56322)
- 企(46654)
- 企业(46654)
- 方法(38660)
- 数学(33475)
- 数学方法(33142)
- 农(21707)
- 学(19311)
- 中国(19265)
- 财(19264)
- 业经(17829)
- 贸(15321)
- 贸易(15315)
- 地方(15109)
- 易(14875)
- 农业(14627)
- 技术(14050)
- 理论(12922)
- 环境(12846)
- 和(12838)
- 务(12569)
- 制(12541)
- 财务(12510)
- 财务管理(12494)
- 企业财务(11849)
- 划(11670)
- 银(10677)
- 机构
- 大学(292516)
- 学院(289986)
- 管理(118444)
- 济(111271)
- 经济(108924)
- 理学(104342)
- 理学院(103191)
- 管理学(101334)
- 管理学院(100840)
- 研究(96386)
- 中国(68688)
- 科学(64215)
- 京(61880)
- 农(55683)
- 业大(50714)
- 所(48974)
- 财(47384)
- 研究所(45532)
- 农业(44455)
- 中心(43385)
- 江(40041)
- 财经(39527)
- 北京(38239)
- 范(37270)
- 师范(36789)
- 经(36154)
- 院(34714)
- 州(32538)
- 经济学(32256)
- 经济管理(31042)
- 基金
- 项目(212042)
- 科学(165358)
- 基金(154266)
- 研究(148074)
- 家(137387)
- 国家(136290)
- 科学基金(116083)
- 社会(92836)
- 社会科(88034)
- 社会科学(88011)
- 基金项目(83289)
- 省(82932)
- 自然(78609)
- 自然科(76763)
- 自然科学(76739)
- 自然科学基金(75360)
- 划(70459)
- 教育(66976)
- 资助(62646)
- 编号(59420)
- 重点(47251)
- 成果(46349)
- 部(45693)
- 创(44367)
- 发(44236)
- 创新(41381)
- 科研(41365)
- 计划(40543)
- 课题(39934)
- 大学(38535)
- 期刊
- 济(112748)
- 经济(112748)
- 研究(77821)
- 学报(54298)
- 农(49314)
- 中国(49004)
- 科学(47139)
- 管理(40404)
- 大学(39563)
- 学学(37618)
- 农业(34602)
- 财(33435)
- 教育(28066)
- 技术(22834)
- 业经(19717)
- 融(19707)
- 金融(19707)
- 财经(18061)
- 经济研究(18036)
- 业(17983)
- 科技(16327)
- 图书(15898)
- 经(15293)
- 问题(15140)
- 业大(14949)
- 版(14702)
- 理论(14456)
- 技术经济(13603)
- 实践(13465)
- 践(13465)
共检索到397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恒 金兼斌
通过对中国10个城市成年受访者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反映其对食品安全形势较担忧,且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存在信任危机。不过公众的感知控制力较高,普遍认为自己有保障自身食品安全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仍然有较高的信心。研究证实中国公众在食品安全的知识层面存在着知识自负现象,公众自我评估的主观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际拥有的客观知识水平,且真正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的是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这说明传统缺失模型所倡导的以科普、辟谣为主要形式的致力于教育公众、提升公众客观知识水平的行动能够取得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而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和感知控制力的提升能有效提振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恒 金兼斌
通过对中国10个城市成年受访者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反映其对食品安全形势较担忧,且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存在信任危机。不过公众的感知控制力较高,普遍认为自己有保障自身食品安全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仍然有较高的信心。研究证实中国公众在食品安全的知识层面存在着知识自负现象,公众自我评估的主观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际拥有的客观知识水平,且真正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的是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这说明传统缺失模型所倡导的以科普、辟谣为主要形式的致力于教育公众、提升公众客观知识水平的行动能够取得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而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和感知控制力的提升能有效提振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华楠 宋春祥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根源在于食品安全信用的缺失。本文从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四种联合征信系统模式以治理食品安全信用缺失。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用缺失 联合征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心 消费者 网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心 消费者 网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巩顺龙 白丽 陈晶晶
洞察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及影响因素,是食品供应链的参与主体及管理部门建立高效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体系的关键。本文构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与消费者对各类食品的安全感、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上参与主体及管理部门的信任度、消费者对食品相关危害的关心程度、消费者的焦虑特质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SPSS19.0软件和LISREL 8.70软件,以711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信心 信任度 焦虑特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英华 刘含笑 蒋新宇 杨丽娇
食品安全事故的演化具有路径不明确,演变态势复杂,涉及主体繁多等特点,以致指挥决策主体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很难做出科学应对。本文结合知识元模型,将食品安全事件情景分为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三个组成要素对其进行表示,探索事故情景演变机制。在贝叶斯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利用DS(Dempster-Shafer)理论将概率融合修正,构建情景演化网络模型,实现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关键情景的推演。最后,以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为例,分析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情景推演流程,并与事故实际情景相比照,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助于相关主体认识食品安全事件的演化过程,及时针对演化情节进行应急响应。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王东波 吴毅 叶文豪 刘睿伦
【目的】从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当中抽取食品安全事件实体。【方法】基于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结合情报学数据获取、标注和组织的方法,融合食品安全事件实体的多种分布特征知识,通过条件随机场模型,构建食品安全事件语料并从中抽取相应的实体。【局限】在食品安全事件实体抽取过程中所制定的特征模板在领域化迁移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果】在已有1 500万字经过标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语料的规模上,通过统计食品安全事件实体的内部和外部特征,基于条件随机场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了食品安全实体的抽取模型,该模型最高的F值达到91.94%。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云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是近年来国内外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食品质量安全披露指数作为食品质量安全披露的衡量指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对相关利益者信心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自愿性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增强了相关利益者信心,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经营现金流量;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数越高,企业价值越大。这表明企业自愿性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可以缓和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晓巍 温思美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我国推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用档案 监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任燕 安玉发
本文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认知调查,考察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目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及其购买行为、市场管理与卫生环境、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都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信心 批发市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霞 陈利斯
以2006-2016年沪深两市A股86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基于5类指标的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数。运用面板效应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就外部特征、内部特征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外部特征角度,企业所在地经济水平、法律环境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内部特征角度,公司规模、高管薪酬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权力集中度对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法律政策对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存在1年的迟滞期。因此,政府有必要拟定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内部控制报告中的披露标准;企业应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对高管的报酬,提高高管的企业归属感;企业应尽量避免总经理与董事长由一人兼任,提高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管效力。
关键词:
外部特征 内部特征 食品安全 信息披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由于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令人堪忧。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消除食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需要重构食品市场结构,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以及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信息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可山
食品安全信息问题是食品安全经济理论研究中一项复杂而前沿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应用经济学理论从食品安全信息理论、供应链相关利益主体、食品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及国际经验借鉴等不同角度做了研究。未来需进一步密切结合本国经济发展和食品生产的实际、食品安全的产品特征以及食品安全要求实现的目标特征,深化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供给需求的经济利益选择问题,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全程控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息 信息传递 食品安全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提高食品安全质量。鉴于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首次从基础制度、主体、立法、内容四方面全面比较了中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差距形成的原因并得出了相关的启示。本文主要结论:中国应在加大投资建设信息披露基础制度、改进监管体制协调信息披露主体、完善立法规范信息披露保障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强化信息披露社会监督等方面借鉴美国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