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1)
2023(12127)
2022(9981)
2021(9271)
2020(7764)
2019(17176)
2018(17109)
2017(32542)
2016(17473)
2015(19000)
2014(17824)
2013(17401)
2012(15739)
2011(14154)
2010(14112)
2009(12848)
2008(12357)
2007(11054)
2006(9702)
2005(8360)
作者
(49541)
(41262)
(41065)
(38877)
(26182)
(19891)
(18277)
(16029)
(15687)
(14580)
(14038)
(13743)
(13216)
(12930)
(12714)
(12559)
(12459)
(12342)
(11948)
(11842)
(10465)
(10037)
(9901)
(9415)
(9371)
(9098)
(9090)
(9057)
(8202)
(8184)
学科
(64585)
经济(64521)
管理(56481)
(53997)
(46762)
企业(46762)
方法(28661)
数学(24215)
数学方法(23970)
中国(18540)
技术(18533)
(17852)
(17272)
业经(16373)
(14859)
环境(13535)
技术管理(13521)
(13335)
贸易(13326)
(12998)
(12906)
地方(12365)
(12316)
理论(12198)
农业(11675)
(11069)
财务(11040)
财务管理(11024)
产业(10817)
(10612)
机构
学院(239950)
大学(238892)
(96853)
管理(95296)
经济(95034)
理学(83661)
理学院(82748)
管理学(81303)
管理学院(80892)
研究(77540)
中国(57597)
科学(49635)
(48956)
(42944)
(42246)
业大(38947)
(38566)
中心(35649)
研究所(35585)
(35554)
财经(34328)
农业(34102)
(31382)
(29878)
经济学(29846)
北京(29827)
师范(29402)
(28092)
(27741)
经济学院(27077)
基金
项目(170423)
科学(135512)
基金(124557)
研究(120069)
(111187)
国家(110256)
科学基金(95182)
社会(78388)
社会科(74544)
社会科学(74522)
(68457)
基金项目(66973)
自然(62885)
自然科(61575)
自然科学(61557)
自然科学基金(60526)
(57168)
教育(55706)
资助(48954)
编号(46808)
(41617)
重点(38663)
创新(38027)
(36794)
(36504)
成果(36070)
国家社会(33186)
科研(32527)
课题(32357)
(32335)
期刊
(99821)
经济(99821)
研究(63788)
中国(50015)
学报(42025)
科学(38278)
(37556)
管理(36795)
(32352)
大学(31619)
学学(30090)
教育(26884)
农业(25320)
技术(20786)
(19574)
金融(19574)
业经(17583)
经济研究(17389)
财经(16877)
科技(14648)
(14632)
(14601)
问题(12845)
技术经济(12396)
商业(12111)
(11997)
业大(11145)
图书(10917)
(10442)
现代(10254)
共检索到34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艳虹  孙芳琦  陈俊辉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企业知识结构、环境波动和知识动态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交互作用机制。通过实证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层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均对企业突破式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动态能力在知识结构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环境波动与突破式创新呈倒U形关系,并负向调节知识结构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拓展了知识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可为企业优化知识管理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李瑞雪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健  谢卫红  王田绘  成明慧  
弱关系和强关系都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弱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意义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强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利用广东省13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样本数据,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强/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关系和弱关系均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弱关系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大于强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均对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强关系和突破式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强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间不存在调节效应,在弱关系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佳  陈万明  
主动组织遗忘对企业组织实现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江浙沪皖地区268家企业的515份样本数据,以外部知识搜寻宽度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主动组织遗忘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主动组织遗忘的两个维度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均对突破式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新旧知识的搜寻宽度在主动组织遗忘和突破式创新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娟  赵晴晴  董维维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多样化。为研究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知识整合理论和组织任务环境理论,系统构建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模型,并研究知识整合与组织任务环境对作用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任务环境起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舒阳  魏泽龙  宋茜  谢排科  
基于开放创新理论,研究分析了知识搜索宽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模块创新策略和架构创新策略的调节作用。基于206家中国企业数据检验发现,尽管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均正向促进突破式创新,然而两种搜索方式还需匹配企业自身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还发现:模块创新策略增强了搜索深度的促进作用,但削弱了搜索宽度的作用;架构创新策略增强了搜索宽度的促进作用,但削弱了搜索深度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佳  陈万明  彭灿  
知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来源,有效的组织知识管理对于组织实现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多从知识获取和知识使用视角研究知识对于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固有旧知识处理、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扬弃的研究较少。基于此,选取233家高端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组织主动遗忘的两个维度:观念遗忘和惯例遗忘对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知识治理的两种方式: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的中介作用及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组织遗忘两个维度中,惯例遗忘对于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显著高于观念遗忘的影响;相对于非正式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宏起   李雨晴   李晓莉   张琳峰   李莹莹  
数字经济时代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边界均在发生变化,数字创新能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创新能力数字化升级的两个方向与四项活动,以32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分层回归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敏捷能力和重组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并在机会感知、运营协调、适应性重组和探索性重组四项活动中发挥作用;技术动态性、市场动态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数字化契机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企业的知识搜寻方式对其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而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知识冗余程度则对以上关系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本文以知识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28家制造类企业为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跨界知识搜寻和本地知识搜寻影响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选择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对以上显著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跨界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与知识冗余的交互不利于促进企业渐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立公  朱可可  胡娇  
服务行业竞争环境加剧,考验着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供应链整合作为供应链研究的新方向,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需要明确。本文基于现实调查,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研究服务供应链整合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在服务供应链整合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能够显著调节知识共享和服务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迪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创新氛围、知识管理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对珠海市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组织制度、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制度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不仅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汪鹏志  杨晓娜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获取外部隐性知识和扩大社会资本的重要渠道,对企业提高自身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和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显著正向影响没有得到证实,但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3)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在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前者的调节作用大于后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骞  刘强  唐震  
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知识场活性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网络-知识-创新"为逻辑框架,构建了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知识场活性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及研究假设,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运用区间数拓展DEMATEL、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框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关系治理(共生行为、联结强度和影响策略)对知识场活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场活性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建锋  李会霞  刘志  刘秋余  
以突破式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路径。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布局,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式创新任务,这就对任务最终落实者——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聚焦员工突破式创新前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组织创新氛围这一柔性管理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激活突破式创新;同时,阐释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72份员工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第四,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和谐型创新激情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