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0)
- 2023(11308)
- 2022(9354)
- 2021(8471)
- 2020(7130)
- 2019(15432)
- 2018(14937)
- 2017(28770)
- 2016(14821)
- 2015(16486)
- 2014(16192)
- 2013(15838)
- 2012(14625)
- 2011(13379)
- 2010(13901)
- 2009(13656)
- 2008(12590)
- 2007(11482)
- 2006(10651)
- 2005(10126)
- 学科
- 济(77568)
- 经济(77498)
- 管理(43469)
- 业(42024)
- 企(33728)
- 企业(33728)
- 融(27774)
- 金融(27773)
- 中国(26821)
- 银(26550)
- 银行(26549)
- 行(25642)
- 方法(23983)
- 地方(21325)
- 数学(20588)
- 数学方法(20344)
- 财(18422)
- 制(18180)
- 农(16722)
- 业经(16552)
- 学(13329)
- 地方经济(12826)
- 务(12039)
- 财务(12002)
- 财务管理(11970)
- 体(11677)
- 贸(11526)
- 农业(11521)
- 贸易(11511)
- 中国金融(11403)
- 机构
- 学院(211674)
- 大学(208397)
- 济(98333)
- 经济(96272)
- 管理(78100)
- 研究(71501)
- 中国(66155)
- 理学(64468)
- 理学院(63841)
- 管理学(62810)
- 管理学院(62439)
- 财(49263)
- 京(42597)
- 科学(38170)
- 财经(37692)
- 中心(35407)
- 所(35320)
- 经(33878)
- 江(33159)
- 经济学(32135)
- 研究所(30937)
- 经济学院(28607)
- 财经大学(27797)
- 北京(27623)
- 州(27525)
- 农(26856)
- 范(26733)
- 师范(26536)
- 银(25963)
- 融(25580)
- 基金
- 项目(126592)
- 科学(100002)
- 研究(98107)
- 基金(91537)
- 家(76964)
- 国家(76296)
- 科学基金(66290)
- 社会(64974)
- 社会科(61676)
- 社会科学(61662)
- 省(49537)
- 基金项目(47098)
- 教育(43704)
- 编号(40793)
- 划(39881)
- 自然(38758)
- 资助(37930)
- 自然科(37867)
- 自然科学(37857)
- 自然科学基金(37156)
- 成果(34342)
- 发(28481)
- 重点(28302)
- 课题(27760)
- 部(27339)
- 国家社会(27141)
- 创(26596)
- 性(25836)
- 项目编号(25698)
- 创新(24952)
共检索到350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华模 袁良
[期刊] 征信
[作者]
尚晓 庞小红 白文梅 张文凯 王亮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逐渐加大。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采用的指标,研究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首先从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错配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后基于2001—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比率作为描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利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类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尚晓 庞小红 白文梅 张文凯 王亮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逐渐加大。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采用的指标,研究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首先从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错配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后基于2001—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比率作为描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利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类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更大,资本市场环境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重要因素。最后就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丘永萍 章荩今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途径,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也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论文梳理了应收账款、存货质押和预付款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提出了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解决方案,并对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供应链金融 风险化解 降本增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雁雁
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带来了较大的金融风险。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在经济下行态势中如何防范风险,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当前亟待探讨的实际问题。经济下行易形成金融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房地产、地方债务、影子银行三个方面的金融风险需要特别重视。(一)经济下滑加大了信贷风险。经济处于下行状态,企业的生产经营便会面临困境,资金链存在断裂风险,盈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钱丽华 范从来 丁慧
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与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从全球输入性风险、中国金融体系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三个维度,识别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运用滚窗VAR模型刻画风险因素的动态时变影响。研究发现:以不确定性表征的全球宏观波动与中国金融风险状况之间存在联动性;以金融体系风险抵御能力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表征的金融体系自身因素对中国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在经济遇冷时更为明显,可能导致经济低迷和引发金融风险。据此,应加强对国内外各类风险因素的实时监测,建立健全兼具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防范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涛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农村金融整体风险状况仍然十分突出,并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一大障碍。基于此,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导向,分别从解决农村金融“增量”风险和“存量”风险两个角度,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风险防范 风险化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小东 海兰 马岩祥
在"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实现对接的大背景下,中哈两国开展全方位合作。中国在货币合作、金融机构设置、贷款支持、合作基金设立、金融监管等多方面支持中哈产能合作。中哈产能合作面临着经济增长不确定、汇率波动幅度大等风险,应该从区域政治环境、融资渠道、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和监测预警、人民币的结算功能、金融监管规则等方面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欣
欧债危机的发生,为世界经济再次敲响了警钟,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第一主题,对中国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同样是第一主题。本文研究认为国家审计通过在更高角度、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行使对国家战略实现的监督权和推进权,扩大防范金融外生性风险审计范围,加强对资本市场各种交易的审计深度,以审计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能够比其他单一、浅层次监管更有效地发现和揭示深层次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够更有效地防范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金融生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福 韩雍
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陆续出台各种金融严监管政策。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研究其在严监管背景下的资本调整与风险承担行为,对于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联立方程分析框架,基于128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资本调整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诱发银行在高杠杆经营与高资产风险承担之间相互替代的监管套利行为;严监管政策约束了商业银行的表内信贷风险承担,却导致银行资产组合风险承担上升,商业银行在传统信贷业务与"非标"或表外资产业务之间相互转换;经济增速换挡与监管标准趋严"叠加"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动机更加明显,增大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稳步推进,短期要加强监管协调,形成"几家抬"的政策合力,中长期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金融运行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辜胜阻 刘伟 曹誉波
近期看,金融领域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等领域形成的银行信用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中长期看,要高度关注企业债务率过高、流动性结构失衡等问题金融风险的释放、爆发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经济上行风险不易发现,经济下行时要严防风险爆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的各项风险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东
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库业务操作环境和处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库风险防范、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国库风险防控面临的新挑战、风险新特点及隐患,并从建立国库监管系统、电子对账、会计核算标准化、完善应急和内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库管理 信息化 “3T”系统 风险防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梅 李慧敏 夏志红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度发展的国际信用关系,其实质是国际经贸关系与信用伦理关系的价值同构和规范互补之平衡。从国际社会整体运行的视角,探析我国跨境电商信用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及防范路径。防范跨境电商的信用风险,既要强调经济伦理的回归、加强数据信息监管与完善立法政策制度体系,又要注重国际社会整体运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导向,实现信用价值体系、信用监管体系和信用规则体系的内在统一。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跨境电商 信用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綦
经济金融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引人瞩目的现象,对经济金融化发展特征和演化趋势的研判成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先决条件。近年来,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日益膨胀,金融业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不断提高;而"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经济金融化的加速发展。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导致"脱实向虚"和"金融空转"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的经济金融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因此,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宗旨,并加快金融生态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白鸽
探讨当前和未来的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必须充分考虑人口这一长期的、系统的、不可逆的影响因素。对中国而言,要特别关注未来20年里人口老龄化和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动态变化及其深刻影响。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优先投资于人,坚持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是重要的应对之道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人口 老龄化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