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8)
2023(8885)
2022(7327)
2021(6534)
2020(5350)
2019(11824)
2018(11398)
2017(20427)
2016(10755)
2015(11617)
2014(11219)
2013(11115)
2012(10418)
2011(9939)
2010(10018)
2009(9085)
2008(8518)
2007(7546)
2006(6928)
2005(6128)
作者
(33982)
(28640)
(28573)
(26816)
(18231)
(13683)
(12752)
(11234)
(10898)
(10008)
(9681)
(9267)
(9206)
(8888)
(8715)
(8608)
(8503)
(8407)
(8163)
(8132)
(7220)
(7058)
(6896)
(6587)
(6539)
(6368)
(6137)
(6002)
(5761)
(5591)
学科
(68310)
经济(68248)
管理(34381)
(29386)
(24272)
企业(24272)
方法(22917)
数学(19778)
数学方法(19689)
地方(16117)
(13929)
中国(13392)
业经(13176)
(12474)
地方经济(11965)
(10472)
(9616)
贸易(9610)
(9277)
环境(8895)
农业(8839)
(8483)
(8311)
技术(8113)
产业(7856)
(7513)
(7443)
金融(7443)
(7348)
经济学(7229)
机构
大学(168577)
学院(166574)
(80299)
经济(79093)
管理(64539)
研究(60251)
理学(56504)
理学院(55892)
管理学(55153)
管理学院(54858)
中国(43388)
科学(36465)
(33602)
(31967)
(31321)
(30513)
研究所(28103)
业大(26903)
财经(26371)
中心(26177)
经济学(26022)
农业(24863)
(24095)
(23551)
经济学院(23232)
(20966)
北京(20535)
(20184)
师范(19872)
财经大学(19601)
基金
项目(114695)
科学(91003)
基金(86149)
研究(78172)
(77167)
国家(76569)
科学基金(65295)
社会(54754)
社会科(52088)
社会科学(52073)
基金项目(46069)
(43678)
自然(42059)
自然科(41136)
自然科学(41121)
自然科学基金(40433)
(36886)
教育(34509)
资助(33404)
编号(28666)
重点(25793)
(25259)
(25116)
(24425)
国家社会(23983)
创新(22948)
成果(22301)
科研(21969)
教育部(21652)
计划(21476)
期刊
(90633)
经济(90633)
研究(48541)
学报(30288)
中国(28566)
(27523)
科学(26942)
管理(24338)
(23157)
大学(22269)
学学(21537)
农业(18223)
经济研究(16567)
财经(14045)
业经(13125)
(12820)
金融(12820)
技术(12334)
(12294)
问题(11762)
技术经济(10091)
(9503)
教育(9407)
(9099)
商业(8847)
世界(8468)
国际(8157)
科技(8141)
统计(8116)
(7861)
共检索到242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鸿江  程明  刘洪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生产、分配和使用这一资源的知识型员工遍布组织各部门。如何留住这些知识型员工并使他们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为组织创造价值?本文从知识与权力匹配视角构建了一个多主体仿真模型,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NetLogo动态模拟了组织中知识与权力是否匹配及不同匹配程度、组织中知识含量及收入分配方式等对员工努力程度、员工效用、组织规模及组织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与权力的匹配有利于留住知识型员工并使其更加努力为组织创造价值;而匹配程度越高,组织的各项指标越好;随着组织中知识含量的增加,这一结果越显著;而按劳分配方式下知识与权力完全匹配的组织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嘉星  
本文介绍了知识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嵌套知识域理论以及复杂性理论并且提出了我们在实施知识管理时所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同时也研究了知识管理的编码化模式和个性化模式以及如何实施它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林秀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提出的五项修炼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崔源声  苏滨  
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国民经济的率先信息化。信息资源是呈前启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随着传统能源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计算机和通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到达可对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历史阶段。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开发信息资源可相应减少另两大传统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对经济的发展将逐步起主导作用,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唯一选择。由于信息携带和传播知识的成本极大的降低,对经济的倍增作用已远非另两大资源可比。建设和开发息资源,尽快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又一次伟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切不可无动于衷。抓住机遇的最紧迫任务是政府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根除独家垄断的落后体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老百姓都能上得起网创造起码的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一、知识经济影响南北关联的机制分析(一)知识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南北方国家的经济关系走向一体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网络化的不断延伸,知识经济必定会推动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南北方国家的经济关系走向一体化。因为: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灿东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消费需求呈现感性化、个性化、模糊化的特点 ,面对这些变化 ,企业应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 ,增加营销的知识含量 ,强化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 ,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的互惠、互动关系 ,组织消费者系列化 ,为企业培养基本顾客 ,从而降低营销成本与营销风险 ,提高营销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知识与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来国际上开始广泛关注的新问题。所谓知识经济,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们所以开始采用并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主要是由于二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商品与服务日益在世界经济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而使人们对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发现,各国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从而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纳入了“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曹力群  
知识经济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注重知识创新;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结构中的主体;追求知识已成为时代的风尚。远程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远程教育能充分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2. 远程教育能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3. 远程教育能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知识经济时代对远程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树立教育新观念,即树立教育的知识价值观、教育的智力资本观、教育的高新技术观。必须实施教学创新,尽快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创新体系。必须多规格地培养各类知识型人才,以加大人的知识化投资和加快人的知识化进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中国比较教育主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在理论建设上还较薄弱,在新世纪里仍然要以研究国际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外国教育的优秀经验以促进我国教育发展为己任;着力于本土化理论的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中国比较教育主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在理论建设上还较薄弱,在新世纪里仍然要以研究国际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外国教育的优秀经验以促进我国教育发展为己任;着力于本土化理论的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董仁忠  
研究知识经济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和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挑战,是一项重要课题。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形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必将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进而对劳动力提出新的要求,使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其挑战主要体现如下:劳动者不断提升技能和技能的频繁转换需求对供应驱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挑战;以多种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对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工作本位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等需求对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职业教育薄弱现状的挑战;持续的终身学习需求对以开展职前学历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