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9)
2023(11418)
2022(10055)
2021(9350)
2020(7839)
2019(18063)
2018(18161)
2017(35330)
2016(19025)
2015(21462)
2014(21563)
2013(21521)
2012(19821)
2011(18126)
2010(18261)
2009(16719)
2008(15900)
2007(13856)
2006(12309)
2005(10788)
作者
(55187)
(45703)
(45351)
(43256)
(29335)
(21767)
(20700)
(18040)
(17379)
(16219)
(15633)
(15431)
(14484)
(14352)
(14056)
(13856)
(13537)
(13343)
(12944)
(12866)
(11345)
(11277)
(10896)
(10440)
(10295)
(10134)
(10003)
(9973)
(9250)
(8846)
学科
(95513)
经济(95417)
管理(54702)
(48829)
(41171)
企业(41171)
方法(37488)
数学(32206)
数学方法(31892)
地方(22066)
中国(20366)
(19720)
(19537)
业经(19054)
(17165)
地方经济(14078)
(14035)
理论(13652)
农业(13484)
(13263)
环境(13205)
(12815)
贸易(12808)
技术(12410)
(12316)
(11758)
金融(11757)
(11334)
(11137)
银行(11102)
机构
大学(278504)
学院(275281)
(117066)
经济(114610)
管理(111643)
理学(96850)
理学院(95785)
管理学(94301)
研究(94160)
管理学院(93812)
中国(68166)
(59048)
科学(57180)
(49984)
(47025)
研究所(42932)
中心(41336)
财经(40596)
(39327)
业大(38849)
(38675)
北京(37595)
(37108)
师范(36846)
(36801)
经济学(35363)
(33930)
(31731)
经济学院(31505)
农业(30611)
基金
项目(187306)
科学(147233)
研究(139145)
基金(135756)
(117052)
国家(116096)
科学基金(99871)
社会(87846)
社会科(83230)
社会科学(83207)
基金项目(72600)
(72118)
自然(63874)
教育(62814)
自然科(62325)
自然科学(62313)
自然科学基金(61190)
(60437)
编号(57073)
资助(55760)
成果(46900)
(41319)
重点(41100)
(40381)
(38640)
课题(38484)
创新(35984)
教育部(35772)
国家社会(35752)
项目编号(35590)
期刊
(132482)
经济(132482)
研究(84608)
中国(47514)
管理(41586)
学报(40121)
科学(38409)
(35855)
(35637)
大学(30427)
教育(29195)
学学(28479)
农业(25527)
技术(24050)
(21800)
金融(21800)
经济研究(21501)
财经(19876)
业经(19477)
(16978)
问题(16761)
图书(16129)
技术经济(14960)
理论(14544)
科技(13261)
实践(13198)
(13198)
现代(13117)
(12787)
世界(12261)
共检索到402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燕丽  
通过分析知识经济对于资源、距离等经济地理要素的影响,从区位理论和区域分析实践两方面探讨了知识经济影响下经济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知识区位论的概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斌亮  王希文  
人类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数百年的工业社会之后,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knowlegeBasedEconomy)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是与资源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世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庆  
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人地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新型的人地关系体系必将逐步形成。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向知识经济革新、发展经济地理学,强化经济地理人才培养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宗会明  周素红  闫小培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和现代物流研究的兴起,物流对于提升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的物流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学和交通地理学2个学科。管理学侧重于研究物流组织和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缺乏整体和空间的视角,而交通地理学则侧重于以货物流通为代表的传统物流研究,对于现代供应链及物流组织研究不够,二者各有研究优势和不足。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的研究经历了传统物流活动研究、物流活动被遗忘、物流研究的被重新认识和发现3个阶段。在当今经济地理学"社会、制度、文化转向"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将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物流网络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活动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由交通地理学者借鉴经济地理学理论对物流活动进行的研究,及经济地理学者对生产领域研究时对物流活动不经意的涉及,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全球生产网络下现代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现代物流组织结构研究,现代物流活动的空间表现及发展动力机制4个领域,总体而言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最后,文章提出了对当代中国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研究的几点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剑泓  
一、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6年所下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指人类通过学习、实践所获得的一切认识成果,是比信息更广泛的概念。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全新的经济模式。知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德用  许金超  李鸿铎  李子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政原  刘志高  
由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多元和综合属性,其研究内容往往呈现跨学科的属性,涵盖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进化论和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历史过程和空间异质性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因其超越原有的单线逻辑的叙事而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新范式和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动力机制,并为其提供了"结构—过程"分析视角。而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及演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着较大区别,只有在充分立足于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状况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理论体系,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旅游研究方法。加强与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能够为中国的旅游实践提供较为宏观尺度的政策分析视角,进而有助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加强中微观层面的多尺度耦合机制和多元主体行为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下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澄  商燕  
知识经济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及时进行经济调整,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知识经济对金融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美国金融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给各国以启示。本文在对近年来美国金融业发展演变规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美国金融业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而进行的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探讨,期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明干  江春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利秀  
经济地理学理论经过了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后,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了新经济地理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演化经济地理学开始出现。新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为人们理解空间经济景观的形成、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两种理论的区域政策含义既有相互交叉的内容,更是各有特点,我国区域政策的制定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志刚   宋京  
发生于本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对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类知识在这段时期的不断积累和创新导致知识形态的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些国家,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间接地参与了生产、投资、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一批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促使传统经济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把这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定义为知识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而且也冲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金存  赵洪宝  李豫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生产要素跨区域调动未能有效缩小中国地区差距,因此,需要重新探视地区差距的形成机制。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地区差距源于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作用下人口与产业集聚的空间偏离。这一机制揭示出"第一自然"差异是中国地区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自然"差异则进一步强化了地区差距。未来政策的调整应转变传统的协调发展观,细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机制,制定偏向于落后地区的优惠政策,构建梯度化的政策体系,最终实现区域间竞争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颜爱民  
本文分析了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技术各主要领域的发展趋势,论述了该趋势对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