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6)
2023(6688)
2022(5600)
2021(4793)
2020(4063)
2019(8997)
2018(8714)
2017(16463)
2016(8700)
2015(9869)
2014(9824)
2013(10024)
2012(9813)
2011(9554)
2010(9822)
2009(9485)
2008(9216)
2007(8641)
2006(8176)
2005(7655)
作者
(29757)
(24822)
(24633)
(23450)
(16029)
(11708)
(11114)
(9679)
(9577)
(8898)
(8816)
(8372)
(8295)
(8177)
(8055)
(7673)
(7359)
(7340)
(7238)
(6889)
(6639)
(6278)
(6098)
(5974)
(5743)
(5577)
(5503)
(5190)
(5176)
(4921)
学科
(61778)
经济(61734)
管理(27302)
(21900)
(19645)
企业(19645)
方法(18451)
(16590)
地方(15659)
数学(14931)
数学方法(14812)
中国(12405)
地方经济(12022)
业经(11546)
(9142)
理论(8955)
(8589)
(8527)
(8043)
环境(7427)
经济学(7394)
(7221)
金融(7220)
(6889)
(6850)
(6521)
(6401)
贸易(6395)
教育(6355)
(6261)
机构
大学(151909)
学院(147436)
(68285)
经济(67021)
研究(57803)
管理(50491)
理学(42073)
理学院(41537)
中国(41454)
管理学(40873)
管理学院(40597)
科学(35092)
(32535)
(30780)
(29976)
研究所(27811)
(24050)
中心(23901)
(23832)
财经(23601)
经济学(22652)
(21576)
师范(21327)
(21185)
北京(20731)
(19943)
业大(19882)
经济学院(19880)
农业(18950)
(18559)
基金
项目(88982)
科学(69493)
基金(64825)
研究(63786)
(57644)
国家(57174)
科学基金(47440)
社会(42370)
社会科(40095)
社会科学(40081)
(33782)
基金项目(32833)
自然(29291)
(28790)
教育(28727)
自然科(28550)
自然科学(28536)
自然科学基金(28048)
资助(26807)
编号(24398)
成果(21993)
重点(20755)
(20438)
(19661)
国家社会(18315)
(17974)
课题(17568)
教育部(16868)
创新(16853)
科研(16532)
期刊
(86648)
经济(86648)
研究(52007)
中国(29589)
学报(27294)
(24077)
科学(23443)
(21481)
管理(21481)
大学(19959)
学学(18578)
教育(16174)
经济研究(14971)
财经(14492)
农业(14297)
(12739)
(12499)
金融(12499)
技术(12264)
问题(11055)
业经(10781)
图书(9330)
技术经济(9227)
(8686)
世界(8269)
国际(7844)
(7541)
统计(7290)
(6991)
经济问题(6852)
共检索到239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则渊  
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于1997年在中国翻译出版以来,“知识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本书信息量很大,它提出“知识经济”这个新概念引发的问题,比其做出的解答和结论,更令人深思。本人试图在对知识经济的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宏伟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使全球(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良种的选育到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的使用,处处渗透着生物、化学、化工等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费良成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引起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经合组织指出,该组织成员国在过去10年中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国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至25%,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知识经济社会,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而主要是知识。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面对知识经济中知识价值的突现以及与传统经济的不同规律,如知识的丰富性与资源的稀缺性、知识投入的边际收入递增与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等,许多学者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两种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灿  
当代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本文认为 ,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知识劳动运用于生产过程 ,作为高智力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生产劳动的概念已进一步由直接生产领域扩展到间接生产领域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 ,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 ,大量的知识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以知识劳动为基础的企业中 ,把人的创造潜力充分调动出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承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 ,就必须给具有高知识含量和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本合理定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晏智杰  
经济学的价值论通常被认为只是研究商品的交换价值的性质及其决定规律 ;事实上这只是商品价值论的一部分 ,在商品取得交换价值之前首先应当具备生产价值 ,而在同消费者的交换中还需要取得和实现消费价值 ;生产价值决定于各种生产要素 ,交换价值决定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消费价值则取决于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均衡。生产价值、交换价值和消费价值是商品价值论的缺一不可的三个层次和组成部分 ,这样的价值论才能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提供全面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世杰  
(一)知识经济为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大趋势。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早就指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也不例外。我们每个人面临着一系列急迫要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知识经济?它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它的再生产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说高级知识社会将是共产主义社会?……等等。令人高兴的是,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守一教授主编的新著《知识经济讲座》,已于1998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十四讲,20.8万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勇  
知识经济学是以知识经济为研究对象的一门面向 2 1世纪的新兴学科。本文对知识经济学的学科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知识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其中广义知识经济学可以划分为理论知识经济学、应用知识经济学和实践知识经济学三个部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1990年我写了《信息经济学初探》一文,199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我主编的《信息经济学》专著。现在回头一看,其中许多内容与知识经济学有关,后者是揭示知识经济发展规律性的一门交叉学科。本文对信息与知识的关系、研究知识经济学的重大意义、知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知识经济学的难题等四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义成  
知识经济不会是绝对对立于、超越于`资源经济'且以单纯摆弄知识为标志的生产形式;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非知识形态的商品和劳力的交换遵守市场规律,知识的生产、交换不遵守市场规律;穷国首先面对的仍然是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不能凭借孤立的`知识优势'一跃领先;知识经济并没有提供计划经济模式完备的技术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并行.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学将是市场经济学与狭义的非市场型`知识经济学'的有机综合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群  桂起权  
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正在走向深入。经济学方法论正突破经典科学哲学的眼界,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等领域拓展。对科学的逻辑/方法论分析和对科学的社会学分析这两种视角同时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变化,于是,经济学本身的理论要素已经非常活跃地参与或渗透到科学知识的一般研究中去,形成所谓"科学知识经济学"。本文一方面要阐明科学哲学家采用经济学分析科学知识的产出与增长,经济博弈论原本是在经济领域中研究局中人如何在冲突局势下寻求合作的最优策略的形式理论,借助于它可以表明多主体如何协同地产生集体知识的机制;另一方面又要分析主流经济学家对科学共同体制度的经济结构与地位的研究。前一种思路称作"科学知识经济学",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君华   黄旻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库普曼斯曾经对“经济学”下过最简单而又最权威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利用”的科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剑华  孙耀吾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活动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产业组织理论”、“产业联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被认为是它的主体。当今 ,日益走近我们的知识经济也将成为面向 2 1世纪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针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现实条件 ,在相当长时期内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是第二产业。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科学态度是既积极争取某些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把当前的重点放在全面改善和培育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1 )狠抓教育产业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 )创新经济、科技和行政体制 ,为科学技术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清除障碍 ;(3)从传统产业的改造入手 ,培育知识经济的产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